CN219873140U - 一种绕线折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折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3140U
CN219873140U CN202320608604.9U CN202320608604U CN219873140U CN 219873140 U CN219873140 U CN 219873140U CN 202320608604 U CN202320608604 U CN 202320608604U CN 219873140 U CN219873140 U CN 219873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folding
pushing
assembly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86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洲
段元朋
刘佑喜
李国锋
吴昊
吴裕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ac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ac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ac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ac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86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3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3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3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一种绕线折线机构,其包括一个旋转组件,一个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的输出端的夹持组件,一个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的线夹组件,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线夹组件的一侧的折线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的输出端的底座。所述折线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顶块内的升降柱,一个穿设于所述升降柱上的压杆,一个穿设于所述升降柱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的推折件,一个套设于所述升降柱的另一端上的弹簧,一个设置于所述推折件的中段的推折弹簧,以及一个套设于所述顶块上的压板。所述推折件的一端开设有一个横向滑动槽,一个销轴穿设过该横向滑动槽并能够在所述横向滑动槽中活动。该机构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人力资源,作业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折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制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绕线折线机构。
背景技术
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线圈在绕制完成后具有一个线头线尾,一类特殊的线圈需要在一个方形骨架上绕制线圈后,使得线头线尾同处于方形骨架的同一侧的同一方向。目前的制造方式为在机械设备绕制完成线圈后,通过人工对线圈的线尾进行弯折,使其完成要求。这种方式浪费人力资源,且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折线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绕线折线机构,其包括一个旋转组件,一个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的输出端的夹持组件,一个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的线夹组件,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线夹组件的一侧的折线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的输出端的底座,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的顶块。所述折线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顶块内的升降柱,一个穿设于所述升降柱上的压杆,一个穿设于所述升降柱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的推折件,一个套设于所述升降柱的另一端上的弹簧,一个设置于所述推折件的中段的推折弹簧,以及一个套设于所述顶块上的压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柱抵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块的内部抵接。所述推折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推折件抵接,该推折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柱抵接。所述推折件的一端开设有一个横向滑动槽,一个销轴穿设过该横向滑动槽并能够在所述横向滑动槽中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朝向所述顶块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底槽,所述顶块相对于所述底槽开设有一个顶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块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纳部分折线组件的容置腔室。该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大滑动槽,所述顶块相对的另外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小滑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线夹组件包括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的固定板,一个穿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的线夹件,以及一个套设于所述线夹件上的线夹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具有一个第一线夹面,所述线夹件朝向所述第一线夹面具有一个第二线夹面,所述第一线夹面设置有一个圆弧的凸起,所述第二线夹面设置有一个圆弧的凹面。
进一步地,所述线夹件具有第二线夹面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导向柱,该导向柱穿设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导向柱远离所述第二线夹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垫环。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垫环抵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折线机构通过所述压板推动所述升降柱下降,从而使得所述推折件对应到方形骨架并在一个外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被夹持的方形骨架移动,从而推挤并弯折缠绕在方形骨架上面的尾线,使得尾线与起线同处于方形骨架的同一侧的同一方向。所述绕线折线机构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人力资源,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折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绕线折线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绕线折线机构所具有的顶块与折线组件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绕线折线机构所具有的线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折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绕线折线机构包括一个旋转组件10,一个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10的输出端的夹持组件20,一个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20的一侧的线夹组件30,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线夹组件30的一侧的折线组件4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绕线折线机构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功能模块,如驱动模块,电源模块,上下料模块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做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绕线折线机构用于在一个方形骨架上绕制导线形成线圈,并使线圈的起线与尾线同处于方形骨架的同一侧的同一方向。
所述旋转组件10通过上述的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夹持组件20旋转,使得该夹持组件20上的方形骨架旋转并完成绕线作业。所述旋转组件10本身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夹持组件20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10的输出端的底座21,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底座21的一侧的顶块22。
所述底座21朝向所述顶块22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底槽23,所述顶块22相对于所述底槽23开设有一个顶槽24。方形骨架的一端放置于所述底槽23内并且另一端由所述顶槽24卡设。
所述顶块22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纳部分折线组件40的容置腔室。该顶块2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大滑动槽25,所述顶块22相对的另外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小滑动槽26。所述大滑动槽25以及所述小滑动槽26与容置腔室连通并且用于配合所述折线组件40进行折线作业,其具体的配合方式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所述线夹组件30包括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21的一侧的固定板31,一个穿设于所述固定板31的一侧的线夹件32,以及一个套设于所述线夹件32上的线夹弹簧33。
所述固定板31具有一个第一线夹面311,所述线夹件32朝向所述第一线夹面311具有一个第二线夹面321。所述第一线夹面311设置有一个圆弧的凸起,所述第二线夹面321设置有一个圆弧的凹面,如此所述第二线夹面321贴合所述第一线夹面311时,能够更牢固地夹持导线,避免导线移动。
所述线夹件32具有第二线夹面32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导向柱322,该导向柱322穿设过所述固定板31。所述导向柱322远离所述第二线夹面3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垫环34。所述弹簧33的一端与所述垫环34抵接,该弹簧33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31抵接。如此拉动所述线夹件32压缩所述线夹弹簧33以打开所述线夹组件30,松开所述线夹件32并依靠所述线夹弹簧33所储存的弹性势能作为动能使得所述线夹件32朝向所述固定板31一端,从而夹持住导线。
所述折线组件40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顶块22内的升降柱41,一个穿设于所述升降柱41上的压杆42,一个穿设于所述升降柱41靠近所述底座21的一端的推折件43,一个套设于所述升降柱41的另一端上的弹簧44,一个设置于所述推折件43的中段的推折弹簧45,以及一个套设于所述顶块22上的压板46。
所述升降柱41靠近所述推折件43的一端具有一个开槽,所述推折件43能够在该开槽中滑动。
所述压杆42的两端分别穿设过两个所述大滑动槽25。如此所述压板46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所述压杆42朝向所述底座21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升降柱41下降,使得所述推折件43朝向所述底座21移动。所述推折件43上的所述推块431对应到方形骨架并进行折线作业。
所述弹簧44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柱41抵接,该弹簧44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块22的内部抵接。如此所述升降柱41能够在所述弹簧44具有弹性势能的情况下受到一个朝向远离所述底座21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推折件43上移时不会伸出影响绕线。
所述推折件43的一侧具有一个推块431,该推块431对应方形骨架的一个侧边。需要说明的是,绕线完成后,线圈上的起线与尾线成交叉设置。所述推折件43能够在所述压板46的作用下朝向所述被夹持的方形骨架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推块431与方形骨架的一侧抵接并压住线圈的尾线。一个外部设置的导针(图未示)会从推动线圈的尾线,使尾线弯折,从而使得尾线与起线同处于方形骨架的同一侧的同一方向。
所述推折件43的一端开设有一个横向滑动槽432,一个销轴433穿设过该横向滑动槽432并能够在所述横向滑动槽432中活动。所述销轴433的两端分别穿设过两个所述小滑动槽26,从而使得该销轴433能够在所述小滑动槽26中滑动。所述销轴433的中段穿设过所述升降柱41,由于所述横向滑动槽432与所述销轴433之间无法发生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因此当所述压板46带动所述升降柱41下降时,所述销轴带动所述推折件43下降。
所述推折弹簧45的一端与所述推折件43抵接,该推折弹簧45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柱41抵接。在自由状态下,所述推折件43会朝向远离所述升降柱41的一侧移动,由于线圈具有一定的厚度,如此所述推折件43在所述压板46的作用下朝向方形骨架移动后,不会紧贴线圈移动,避免所述推块431刮到线圈。所述推块431对应到方形骨架后,所述推折件431会在一个外力的作用下朝向方形骨架移动并压缩所述推折弹簧45,从而使得所述推块431紧贴线圈的一侧,外部的导针(图未示)移动挤压尾线,使得尾线与起线同处于方形骨架的同一侧的同一方向。所述推折弹簧45储存弹性势能作为该推折弹簧45复位的动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折线机构通过所述压板46推动所述升降柱41下降,从而使得所述推折件43对应到方形骨架并在一个外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被夹持的方形骨架移动,从而推挤并弯折缠绕在方形骨架上面的尾线,使得尾线与起线同处于方形骨架的同一侧的同一方向。所述绕线折线机构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人力资源,作业效率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绕线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折线机构包括一个旋转组件,一个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的输出端的夹持组件,一个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的线夹组件,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线夹组件的一侧的折线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的输出端的底座,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的顶块,所述折线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顶块内的升降柱,一个穿设于所述升降柱上的压杆,一个穿设于所述升降柱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的推折件,一个套设于所述升降柱的另一端上的弹簧,一个设置于所述推折件的中段的推折弹簧,以及一个套设于所述顶块上的压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柱抵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块的内部抵接,所述推折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推折件抵接,该推折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柱抵接,所述推折件的一端开设有一个横向滑动槽,一个销轴穿设过该横向滑动槽并能够在所述横向滑动槽中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顶块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底槽,所述顶块相对于所述底槽开设有一个顶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纳部分折线组件的容置腔室,该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大滑动槽,所述顶块相对的另外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小滑动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组件包括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的固定板,一个穿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的线夹件,以及一个套设于所述线夹件上的线夹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具有一个第一线夹面,所述线夹件朝向所述第一线夹面具有一个第二线夹面,所述第一线夹面设置有一个圆弧的凸起,所述第二线夹面设置有一个圆弧的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件具有第二线夹面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导向柱,该导向柱穿设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导向柱远离所述第二线夹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垫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垫环抵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抵接。
CN202320608604.9U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绕线折线机构 Active CN219873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8604.9U CN219873140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绕线折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8604.9U CN219873140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绕线折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3140U true CN219873140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8604.9U Active CN219873140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绕线折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3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27682B2 (ja) ステータ製造装置
CN219873140U (zh) 一种绕线折线机构
JPH05331788A (ja) ワイヤ圧着装置
JP7206586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
US20140150677A1 (en) Pressing device
KR102172547B1 (ko) 발전 장치
CN211791188U (zh) 一种用于压合定转子组件的机构
CN114559238A (zh) 一种微型变压器制造多工位组装设备
CN211209544U (zh) 一种用于vcm线圈绕线的绕线治具系统
CN114038650B (zh) 一种高性能一体成型电感元件及其加工方法
EP2374555A1 (en) Punch with punch stripper
CN113658926A (zh) 一种功率模块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218855477U (zh) 一种用于管状线圈的起尾线弯折机构
CN219123288U (zh) 一种电芯整形装置
CN220970535U (zh) 折料装置
CN220218223U (zh) 装配装置
CN213318722U (zh) 一种用于电机换向器的装配机构
CN216719738U (zh) 一种固定机构
CN218301170U (zh) 压装设备及电机装配系统
CN216916410U (zh) 折弯装置
CN219875217U (zh) 一种永磁电机的定子芯及其装配工装
CN219746913U (zh) 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
CN218447548U (zh) 线圈线头分离机构及具有它的绕线挂机设备
CN220948101U (zh) 一种风机专用定子冲片转运工装
CN217413800U (zh) 一种微带环形器装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