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6913U - 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6913U
CN219746913U CN202321249290.4U CN202321249290U CN219746913U CN 219746913 U CN219746913 U CN 219746913U CN 202321249290 U CN202321249290 U CN 202321249290U CN 219746913 U CN219746913 U CN 219746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ressing
main
sliding plate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92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小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ton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ton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ton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ton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92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6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6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6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包括:装置底座、压合基座、活动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定位治具,压合基座固设于装置底座上,活动组件设于压合基座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组件,压合基座上开设有容纳槽,定位治具收容于容纳槽。其中,活动组件包括:主滑动块、随动滑板以及侧动滑板,主滑动块升降活动于压合基座上;随动滑板滑动设于主滑动块上,主滑动块上设有可滑动的倾斜预压杆;侧动滑板升降活动于压合基座上。驱动组件包括:主气缸、辅助气缸以及侧位气缸,主气缸驱动主滑动块,辅助气缸驱动随动滑板,侧位气缸驱动侧动滑板。该充电触片压合装置能够将导电触片与塑胶件稳定结合,从而提高导电触片在充电时的接触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现有技术的机器人逐渐智能化,其已经能够实现自主充电等操作。以扫地机为例,当电量过低时,扫地机便会自行回到充电仓进行充电操作,待充电完成后再继续工作。稳定的设备结构是机器人实现自主充电的基础,然而,现有技术的充电结构是将导电触片与塑胶件相互结合,其仍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导电触片与塑胶件通过卡扣等方式进行组装,但是,卡扣的连接方式并不能长期有效的固定导电触片,在多次使用之后,导电触片自身的弹性力衰减,其容易出现晃动,从而导致充电时接触不良。
为此,如何设计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使其能够将导电触片与塑胶件稳定结合,从而提高导电触片在充电时的接触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这是该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使其能够将导电触片与塑胶件稳定结合,从而提高导电触片在充电时的接触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包括:装置底座、压合基座、活动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定位治具,所述压合基座固设于所述装置底座上,所述活动组件设于所述压合基座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组件,所述压合基座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定位治具收容或脱离于所述容纳槽;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主滑动块、随动滑板以及侧动滑板,所述主滑动块升降活动于所述压合基座上,且所述主滑动块位于所述容纳槽上方;所述随动滑板滑动设于所述主滑动块上,所述主滑动块上设有可滑动的倾斜预压杆,所述随动滑板压持于所述倾斜预压杆;所述侧动滑板升降活动于所述压合基座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气缸、辅助气缸以及侧位气缸,所述主气缸驱动所述主滑动块,所述辅助气缸驱动所述随动滑板,所述侧位气缸驱动所述侧动滑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基座上设有多个引导杆,所述主滑动块以及所述侧动滑板均滑动设于所述引导杆上,每一所述引导杆上均套设有用于提供弹性力的复位弹簧;所述主滑动块上设有导向柱,所述随动滑板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所述随动滑板与所述主滑动块之间设有抵持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预压杆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定位治具上设有多个卡持槽位,所述卡持槽位的数量与所述倾斜预压杆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倾斜预压杆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卡持槽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预压杆包括压持端以及推进端,所述随动滑板压持或脱离于所述压持端,所述推进端延伸至所述压合基座的容纳槽内;
所述倾斜预压杆与所述主滑动块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为所述倾斜预压杆提供复位弹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基座上设有多个定型槽,所述定型槽位于所述容纳槽的边缘,且所述定型槽位于所述侧动滑板的下方,多个所述定型槽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卡持槽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动滑板上设有多个定型凸块,多个所述定型凸块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定型槽,所述定型凸块卡持或脱离于所述定型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底座上设有防护外罩,所述压合基座及所述活动组件收容于所述防护外罩内,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外罩的内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底座包括工作平板以及底座本体,所述压合基座及所述活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工作平板上,所述底座本体开设有容置腔室,所述工作平板转动盖合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容置腔室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工作平板之间通过合页进行铰接;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卡环,所述工作平板上设有与所述卡环配合的卡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急停按钮,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主气缸、所述辅助气缸以及所述侧位气缸,所述急停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急停按钮设于所述装置底座的外侧。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能够将导电触片与塑胶件稳定结合,从而提高导电触片在充电时的接触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充电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充电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活动组件与驱动组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活动组件与压合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使用过程中活动组件与压合基座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充电结构10包括导电触片11与塑胶件12,组装时需要将导电触片11安装到塑胶件12上,并且要求两者在安装后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导电触片11不会相对塑胶件12发生晃动或脱离。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20,该装置能够将导电触片11进行折弯(如图2所示),折弯后的导电触片11将被卡持限位在塑胶件12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导电触片11为U型结构,且其一端较长,另一端较短,塑胶件12上开设有两个槽位。组装时,导电触片11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塑胶件12的两个槽位处,其中,导电触片11较长的一端将穿过此处的槽位。随后,将导电触片11较长的一端折弯,则其弯角位置将与塑胶件12的槽位卡持(如图2所示),如此,通过简单的方式便可以将导电触片11稳定卡持在塑胶件12上。组装后,导电触片11无法与塑胶件12脱离,且其不容易发生抖动,而且,此时的导电触片11具有U型弧面,与其他导电设备配合时,U型弧面结构可以使得导电面接触更加充分。
为了实现将导电触片11较长的一端折弯,使得导电触片11与塑胶件12稳定组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20,如图3及图4所示,其包括:装置底座100、压合基座200、活动组件300、驱动组件400以及定位治具500,压合基座200固设于装置底座100上,活动组件300设于压合基座200上,驱动组件400用于驱动活动组件300,压合基座200上开设有容纳槽210,定位治具500收容或脱离于容纳槽210。
其中,如图5及图7所示,活动组件300包括:主滑动块310、随动滑板320以及侧动滑板330,主滑动块310升降活动于压合基座200上,且主滑动块310位于容纳槽210上方;随动滑板320滑动设于主滑动块310上,主滑动块310上设有可滑动的倾斜预压杆311,随动滑板320压持于倾斜预压杆311。侧动滑板330升降活动于压合基座200上。
如图4及图5所示,驱动组件400包括:主气缸410、辅助气缸420以及侧位气缸430,主气缸410驱动主滑动块310,辅助气缸420驱动随动滑板320,侧位气缸430驱动侧动滑板330。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预压杆311的数量为多个(如图7所示),定位治具500上设有多个卡持槽位510(如图6所示),卡持槽位510的数量与倾斜预压杆311的数量相同,每一倾斜预压杆311分别对应一个卡持槽位510。
优选的,如图8所示,倾斜预压杆311包括压持端312以及推进端313,随动滑板320压持或脱离于压持端312,推进端313延伸至压合基座200的容纳槽210内。倾斜预压杆311与主滑动块310之间设有伸缩弹簧314,伸缩弹簧314为倾斜预压杆311提供复位弹性力。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活动组件300能够按照指定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压合基座200上设有多个引导杆220,主滑动块310以及侧动滑板330均滑动设于引导杆220上,每一引导杆220上均套设有用于提供弹性力的复位弹簧221。主滑动块310上设有导向柱340,随动滑板320滑动设于导向柱340上,且随动滑板320与主滑动块310之间设有抵持弹簧341。
接下来,结合上述结构,对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20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说明,请一并参考图5、图7及图8:
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导电触片11与塑胶件12初步组合(导电触片11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塑胶件12的两个槽位处),并将组合后的导电触片11与塑胶件12放置到定位治具500的卡持槽位510中。待多个卡持槽位510填充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定位治具500及其上的充电结构10一并移动插接到压合基座200的容纳槽210中;
插接到位后,驱动组件400被触发,主气缸410、辅助气缸420以及侧位气缸430按照设定好的顺序依次活动。具体地,主气缸410首先被触动,其活塞杆将推动主滑动块310一起向下运动,主滑动块310进而将处在容纳槽210内的定位治具500及其上的充电结构10压持,此时充电结构10被限位;
然后,主气缸410保持不动,辅助气缸420被触动,其活塞杆将推动随动滑板320沿着导向柱340滑动。由于导向柱340倾斜设置,则随动滑板320将沿倾斜方向靠近主滑动块310,并压持推动同样方向的倾斜预压杆311。受压后,倾斜预压杆311随着随动滑板320一起滑动,倾斜预压杆311的推进端313将探出主滑动块310,并伸入到容纳槽210内,此时,推进端313将接触并压持导电触片11较长的一端,并将该端压弯一定的角度(该角度可以为10°~30°),此过程称为“预压”。压弯后,辅助气缸420收起,随动滑板320在抵持弹簧341的作用下复位,倾斜预压杆311在伸缩弹簧314的作用下复位(推进端313重新缩回主滑动块310内);
紧接着,主气缸410保持不动,侧位气缸430被触动,其活塞杆将推动侧动滑板330向下运动。此时,侧动滑板330将进一步压持导电触片11较长的一端,进而将该端完全折弯(折弯至90°),如此,导电触片11便与塑胶件12完全配合。最后,主气缸410与侧位气缸430复位,侧动滑板330与主滑动块310也在弹性力作用下复位,工作人员再将定位治具500及其上的充电结构10从容纳槽210内取出即可。
要强调的是,之所以这样设计活动组件300以及活动顺序,是为了使得导电触片11能够先被“预压”,然后再被折弯,这样设计可以确保导电触片11具有良好的折弯效果,且折弯的位置与塑胶件12的槽位紧密卡持。若没有“预压”的动作,导电触片11垂直受到压力,其上容易出现弯曲的褶皱,进而影响后续工艺。而且,在本设计中,活动组件300的各零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地,主滑动块310对充电结构10进行压持定位,并且为随动滑板320及倾斜预压杆311的滑动提供引导限位;随动滑板320同时推动多个倾斜预压杆311,对导电触片11进行“预压”;侧动滑板330完成对导电触片11的折弯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压合基座200上设有多个定型槽201,定型槽201位于容纳槽210的边缘,且定型槽201位于侧动滑板330的下方,多个定型槽201分别对应多个卡持槽位510。优选的,侧动滑板330上设有多个定型凸块331,多个定型凸块331分别对应多个定型槽201,定型凸块331卡持或脱离于定型槽201内。
使用时,在“预压”阶段,导电触片11较长的一端被一定程度折弯,该端处于定型槽201的上方。随后,侧动滑板330下压,其上的定型凸块331会压持导电触片11较长的一端,并将该端压入到定型槽201内。此时,定型凸块331与定型槽201配合对导电触片11较长的一端进行夹持,并保持一段时间(保压),这样,导电触片11的一端被折弯,且其形变的应力在保压时释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驱动组件400包括控制器(图未示)以及急停按钮440,控制器驱动主气缸410、辅助气缸420以及侧位气缸430,急停按钮440与控制器电连接,且急停按钮440设于装置底座100的外侧。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急停按钮440被按下,控制器便可以离开停止驱动主气缸410、辅助气缸420以及侧位气缸430,从而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装置底座100上设有防护外罩110,压合基座200及活动组件300收容于防护外罩110内,驱动组件400固定安装于防护外罩110的内侧。防护外罩110能够给活动组件300提供保护,也为驱动组件400提供支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装置底座100包括工作平板120以及底座本体130,压合基座200及活动组件300均安装于工作平板120上,底座本体130开设有容置腔室131,工作平板120转动盖合于底座本体130的容置腔室131上。优选的,底座本体130与工作平板120之间通过合页(图未示)进行铰接,并且,底座本体130上设有卡环132,工作平板120上设有与卡环132配合的卡钩121。
通过这样的设计,工作平板120可以被打开,从而将容置腔室131展示出来,如此,一方面,容置腔室131内可以放置控制器等零部件,从而对零部件进行有效防护;另一方面,工作平板120被打开后可以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测维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20,能够将导电触片11与塑胶件12稳定结合,从而提高导电触片11在充电时的接触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座、压合基座、活动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定位治具,所述压合基座固设于所述装置底座上,所述活动组件设于所述压合基座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组件,所述压合基座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定位治具收容或脱离于所述容纳槽;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主滑动块、随动滑板以及侧动滑板,所述主滑动块升降活动于所述压合基座上,且所述主滑动块位于所述容纳槽上方;所述随动滑板滑动设于所述主滑动块上,所述主滑动块上设有可滑动的倾斜预压杆,所述随动滑板压持于所述倾斜预压杆;所述侧动滑板升降活动于所述压合基座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气缸、辅助气缸以及侧位气缸,所述主气缸驱动所述主滑动块,所述辅助气缸驱动所述随动滑板,所述侧位气缸驱动所述侧动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基座上设有多个引导杆,所述主滑动块以及所述侧动滑板均滑动设于所述引导杆上,每一所述引导杆上均套设有用于提供弹性力的复位弹簧;所述主滑动块上设有导向柱,所述随动滑板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所述随动滑板与所述主滑动块之间设有抵持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预压杆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定位治具上设有多个卡持槽位,所述卡持槽位的数量与所述倾斜预压杆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倾斜预压杆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卡持槽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预压杆包括压持端以及推进端,所述随动滑板压持或脱离于所述压持端,所述推进端延伸至所述压合基座的容纳槽内;
所述倾斜预压杆与所述主滑动块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为所述倾斜预压杆提供复位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基座上设有多个定型槽,所述定型槽位于所述容纳槽的边缘,且所述定型槽位于所述侧动滑板的下方,多个所述定型槽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卡持槽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动滑板上设有多个定型凸块,多个所述定型凸块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定型槽,所述定型凸块卡持或脱离于所述定型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上设有防护外罩,所述压合基座及所述活动组件收容于所述防护外罩内,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外罩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包括工作平板以及底座本体,所述压合基座及所述活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工作平板上,所述底座本体开设有容置腔室,所述工作平板转动盖合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容置腔室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工作平板之间通过合页进行铰接;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卡环,所述工作平板上设有与所述卡环配合的卡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急停按钮,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主气缸、所述辅助气缸以及所述侧位气缸,所述急停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急停按钮设于所述装置底座的外侧。
CN202321249290.4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 Active CN219746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9290.4U CN219746913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9290.4U CN219746913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6913U true CN219746913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9290.4U Active CN219746913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69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5127A (zh) 移动供电装置
CN219746913U (zh) 一种充电触片压合装置
CN210819410U (zh) 钉枪
CN203547219U (zh) 用在帐篷架滑动结构的定位装置
CN213559692U (zh) 一种带有控制面板防护结构的锻造操作机
CN111958554B (zh) 卡钉枪
CN109559935B (zh) 小型电磁继电器
CN108262597B (zh) 一种前风窗弧形密封条装配滑动夹紧装置
CN107738082B (zh) 治具
CN209001778U (zh) 一种用于马达的磁瓦压入机
CN216414431U (zh) 一种结构光双目相机
CN110064931B (zh) 拉簧式微动开关组装夹具
CN219025504U (zh) 一种压弯设备
CN219476540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09798924U (zh) 一种排水阀的按钮组件
CN209130000U (zh) 一种洗衣机盖板上玻璃压装机构
CN209297955U (zh) 一种插座开关摇片自动铆压装置
CN216771307U (zh) 冲压产品自制检具
CN219123288U (zh) 一种电芯整形装置
CN219325176U (zh) 一种用于组装零部件的小型保压机构
CN209062922U (zh) 一种高温炉治具压合辅助固定装置
CN210091996U (zh) 模数化接触器
CN215968556U (zh) 一种压接阀芯卡簧的工装结构
CN219382025U (zh) 一种资料自动装订设备
CN220612931U (zh) 一种用于陶瓷插芯尾柄过盈配合连接的压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