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3477U - 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3477U
CN219823477U CN202320645528.9U CN202320645528U CN219823477U CN 219823477 U CN219823477 U CN 219823477U CN 202320645528 U CN202320645528 U CN 202320645528U CN 219823477 U CN219823477 U CN 219823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transverse
moving platform
units
film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55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小强
伍嘉俊
苏伟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cro Package Films Co ltd
GUANGDONG DECRO FILM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cro Package Films Co ltd
GUANGDONG DECRO FILM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cro Package Films Co ltd, GUANGDONG DECRO FILM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cro Package Fil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55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3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3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3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包括若干支撑柱、两支撑梁、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两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两起重单元和示宽单元;所述两支撑梁设置在若干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设置在两所述支撑梁上,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两所述起重单元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横向平台上,所述示宽单元包括两第一示宽灯和两第二示宽灯;两所述第一示宽灯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两所述第二示宽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示宽灯清晰地划定吊车运行的区域,只要区域发生移动,现场操作人员就可以及时地知道当前膜卷吊装装置正在运动,有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薄膜的过程中,薄膜膜卷在进入分切收卷之前,需要使用膜卷吊装装置将膜卷从货架上转移,现有的膜卷吊装装置由2根支撑梁、1台大车和2台小车组成,大车的两端分别位于2根支撑梁上,2台小车安装在大车上,大车和小车可根据膜卷位置需要进行移动,小车包括用于吊起膜卷的钢绳,钢绳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固定在膜卷上。
现有的膜卷吊装装置在操作时,需要生产人员协助将吊装钢绳套入膜卷的两端,再启动控制按钮,将膜卷转移至特定的位置,并且转移至特定的位置后,膜卷卸下时也需要生产人员协助将吊装钢绳从膜卷的两端取下。由于膜卷吊装装置以及地面的货架均较为庞大,膜卷吊装装置的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存在较大的盲区,存在碰伤其他生产人员的隐患。为了保证生产人员的安全,现有的膜卷吊装装置在大车的一侧安装有旋转警示灯,在吊车运行时,旋转警示灯会亮灯不断闪烁,起到提醒现场生产人员的作用。但是该警示灯警示范围依然有限,协助膜卷吊装的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容易看不见头顶的旋转警示灯,因此旋转警示灯无法保证有效地提醒协助膜卷吊装的人员,容易造成工伤事故,不利于生产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示宽灯清晰地划定吊车运行的区域,使现场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地面的灯带及时了解到当前膜卷所在的区域,并且当灯带移动时现场操作人员就能及时地知道当前膜卷吊装装置正在运动;通过设置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滑动单元/转向单元,使第一示宽灯带和第二示宽灯带形成的矩形区域对膜卷的摆动而发生相应的摆动,以更精准地起到警示作用;通过设置方向指示灯,在地面上投射出指向相应运动方向的箭头,警示工作人员膜卷吊装装置将往该方向进行运动,帮助工作人员提前掌控膜卷吊装装置的运动方向;通过设置不同的颜色第一灯源和第二灯源以及第三灯源和第四灯源,分别指示第一横向移动平台和第一纵向移动平台的运动和静止,进一步帮助工作人员掌控膜卷吊装装置的运动信息;总体上可有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人身安全。
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包括若干支撑柱、两支撑梁、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两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两起重单元和示宽单元;所述两支撑梁设置在若干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两支撑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设置在两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设有第一纵工作孔,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上方,两所述起重单元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横向平台上,所述示宽单元包括两第一示宽灯和两第二示宽灯;两所述第一示宽灯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和地面之间,两所述第一示宽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的外侧之间,两所述第二示宽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上、位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与地面之间以及位于所述两起重单元与所述支撑梁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示宽灯清晰地划定吊车运行的区域,使现场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地面的灯带及时了解到当前膜卷所在的区域,并且当灯带移动时现场操作人员就能及时地知道当前膜卷吊装装置正在运动,可有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人身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示宽灯和所述第二示宽灯为线灯源,所述第一示宽灯发射的第一示宽灯带与所述支撑梁垂直,所述第二示宽灯发射的第二示宽灯带与所述支撑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示宽灯和所述第二示宽灯所发射的光线均与地面垂直。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传感器、若干转向单元和控制单元,若干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膜卷的摆动,若干所述转向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示宽灯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示宽灯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之间,所述控制单元与若干所述传感器和若干所述转向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膜卷的摆动控制转向单元运动。使第一示宽灯带和第二示宽灯带形成的矩形区域对膜卷的摆动而发生相应的摆动,以更精准地起到警示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第一滑轨、两第一滑动单元、两第二滑轨、两第二滑动单元、若干传感器和控制单元,两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单元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单元和地面之间,两所述第一滑轨分别位所述于第一纵工作孔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的外侧之间,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的轮廓中的两条平行线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一滑动单元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示宽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单元上;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设有第一横工作孔,两所述第二滑轨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与地面之间,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横工作孔与最近的所述支撑梁之间,使两所述第一横工作孔之间没有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支撑梁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二滑动单元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示宽灯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单元上,若干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膜卷的摆动,所述控制单元与两所述第一滑动单元和两所述第二滑动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膜卷摆动控制两第一滑动单元和两第二滑动单元运动。当膜卷的摆动幅度较大,可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滑动单元在第一滑轨上进行相应的滑动或控制第二滑动单元在第二滑轨上进行相应的滑动,使警示区域跟随膜卷进行调整,进一步保障警示的精准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方向指示灯、若干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方向指示灯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和地面之间,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方向指示灯和若干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或所述第二横向移动平台的运动方向控制方向指示灯的运行。当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向其中一个方向进行运动时,控制单元接收到相应的运动信号后将控制方向指示灯工作,在地面上投射出指向相应运动方向的箭头,警示工作人员膜卷吊装装置将往该方向进行运动,帮助工作人员提前掌控膜卷吊装装置的运动方向,进一步避免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示宽灯包括第一灯源和第二灯源,所述第一灯源与所述第二灯源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示宽灯包括第三灯源和第四灯源,所述第三灯源与所述第四灯源平行设置,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灯源、所述第二灯源、所述第三灯源和所述第四灯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的运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灯源或所述第二灯源的运行,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横向移动平台的运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三灯源或所述第四灯源的运行。第一灯源发出绿色光线,第二灯源发出红色光线,第三灯源发出绿色光线,第四灯源发出红色光线,当第一纵向移动平台运动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灯源关闭且第二灯源打开,当第一纵向移动平台静止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灯源打开且第二灯源关闭,当第一横向移动平台运动时,控制单元控制第四灯源打开且第三单元关闭,当第一横向移动平台静止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三灯源打开且第四灯源关闭。通过不同的颜色分别指示第一横向移动平台和第一纵向移动平台的运动和静止,进一步帮助工作人员掌控膜卷吊装装置的运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包括第一纵工作台、两第一纵限位部和两第一纵移动单元;所述第一纵工作台架设于两所述支撑梁之间,所述第一纵工作台的两边与所述支撑梁平行,所述第一纵工作台设有第一纵工作孔,所述第一纵工作孔位于支撑梁之间,所述第一纵工作孔的轮廓包括两条长度相等的平行线,且两条所述平行线与所述支撑梁垂直,两所述第一纵限位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一纵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工作台固定,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柱延伸,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梁的厚度,两所述第一纵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第一纵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在进行纵向运动;
还包括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工作台上,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分别沿所述第一纵工作孔的轮廓中的两条平行线设置,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的长度与两条平行线的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包括第一横工作台、两第一横限位部和两第一横移动单元;所述第一横工作台架设于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之间,所述第一横工作台的两边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平行,所述第一横工作台设有所述第一横工作孔,所述第一横工作孔位于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之间;两所述第一横限位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一横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工作台固定,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纵工作台延伸,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的厚度,两所述第一横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第一横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在进行横向运动。
进一步地,起重单元包括起重电机、起重绳和滑轮吊钩,所述起重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上,所述起重绳的一端与所述起重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的上方,所述起重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横工作孔且与所述滑轮吊钩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的示宽单元工作时的俯视图;
其中,支撑柱1,支撑梁2,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第一纵工作台31,第一纵工作孔311,第一纵限位部32,第一纵移动单元33,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第一横工作台51,第一横工作孔511,第一横限位部52,第一横移动单元53,第一滑轮531,定位块6,起重单元7,起重电机71,起重绳72,滑轮吊钩73,示宽单元8,第一滑轨81,第一示宽灯82,第一示宽灯带821,第二滑轨83,第二示宽灯84,第二示宽灯带841,护栏9。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纵向是指支撑梁2延伸的方向,横向是指在两支撑梁2组成的平面内垂直于两所述纵梁的方向。纵向移动是指沿前述的纵向所进行的移动,横向移动是指沿前述的横向所进行的移动。在技术特征的命名中,“纵”与前述的纵向无必然联系,“横”与前述的横向无必然联系,“纵”以及“横”仅用于命名,以表示属于同一单元,例如第一横工作台51,第一横限位部52,第一横移动单元53和第一横工作孔511均属于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一滑轮531不属于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请参阅图1-3,包括若干支撑柱1、两支撑梁2、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两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若干定位块6、两起重单元7、示宽单元8和护栏9,两支撑梁2设置在若干支撑柱1上,两支撑梁2相互平行,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设置在两支撑梁2上,两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设置在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上,若干定位块6分别设置在两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上,两起重单元7分别设置在两第一横向平台上,示宽单元8设置在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和两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上,护栏9设置在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上。
如图1所示,若干支撑柱1均分为两份,每份均排成一列得到两列支撑柱1,在同一列支撑柱1中,各支撑柱1等间距设置,相邻两支撑柱1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两支撑柱1上方的支撑梁2能够达到预期的承重能力、不会轻易变形为准,两列支撑柱1的连线形成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支撑柱1可以直接为建筑的承重梁,在此基础上额外设置一突出于支撑柱1柱体的支撑部对支撑梁2进行放置,以节省厂房的可用面积;支撑柱1亦可以为独立的柱体,以使支撑柱1能够专注于吊装作业,提高其承重上限。本实施例的支撑柱1为独立的柱体。另外,支撑柱1的数量应根据支撑强度需要和运动范围的需要进行调整,支撑柱1的高度和粗细也应根据实际货物吊装高度的需要支撑强度需要进行调整。
如图1所示,两支撑梁2分别设置在两列相互平行的支撑柱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与支撑梁2通过焊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柱1与支撑梁2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例如通过栓固定、通过配合固定等;本实施例的支撑梁2为工型钢,工型钢包括两相互平行的腿(图未示)和设置在两腿之间的腰(图未示),本实施例的工型钢以其中一个腰固定于支撑柱1上。
如图1所示,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设置在两支撑梁2上,使两支撑梁2位于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和若干支撑柱1之间,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支撑梁2上;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包括第一纵工作台31、两第一纵限位部32和两第一纵移动单元33;第一纵工作台31架设于两支撑梁2之间,第一纵工作台31的两边与支撑梁2平行,在本实施例中,以前述第一纵工作台31与支撑梁2平行的两边为第一纵工作台31的两端,第一纵工作台3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支撑梁2的两外侧之间的距离,第一纵工作台31设有第一纵工作孔311,第一纵工作孔311位于两支撑梁2之间,第一纵工作孔311的轮廓包括两条长度相等的平行线,且所述两条平行线与支撑梁2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平行线的长度等于两支撑梁2之间的距离;两第一纵限位部32分别固定在第一纵工作台31的两端,第一纵限位部32的一端与第一纵工作台31固定,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柱1延伸,延伸的长度小于支撑梁2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纵限位部32延伸的长度小于工型钢的腰的长度,使第一纵工作台31和两第一纵限位部32组成的整体与两支撑梁2滑动配合;两第一纵移动单元33分别位于第一纵工作台31的两侧,第一纵移动单元33包括第一纵驱动机构(图未示)和第一纵滚动机构(图未示),由第一纵工作台31和两第一纵限位部32形成的整体通过第一纵滚动机构与支撑梁2接触,第一纵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纵滚动机构运行,第一纵滚动机构运动时,第一纵工作平台31、与第一纵工作台31固定的其他组件以及两第一纵限位部32会同步进行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纵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纵工作台31的上方,第一纵滚动机构设置在第一纵工作台31与支撑梁2之间,通过两第一纵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第一纵滚动机构,使第一纵工作台31在支撑梁2上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额外设置第一纵滚动机构于第一纵限位部32与支撑梁2之间,提升移动的顺畅性,避免因第一纵限位部32与支撑梁2直接发生摩擦而卡阻。
如图1所示,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固定在第一纵工作台31上,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分别沿所述第一纵工作孔311的轮廓中的两条平行线设置,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的长度与两条平行线的长度相等,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在背向第一纵工作孔311的一侧上设有凹槽,凹槽用于与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为U型钢,由两个侧面(图未示)和一个底面(图未示)组成,U型钢的一侧面与第一纵工作台31接触,U型钢的两端背向第一纵工作孔311设置。
如图1所示,两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均以同样的方式设置在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上,使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位于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和第一纵工作台31之间,对于任一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上;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包括第一横工作台51、两第一横限位部52和两第一横移动单元53;第一横工作台51架设于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之间,第一横工作台51的两边与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平行,在本实施例中,以前述第一横工作台51与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平行的两边为第一横工作台51的两端,第一横工作台5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的两外侧之间的距离,第一横工作台51设有第一横工作孔511,第一横工作孔511位于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之间;两第一横限位部52分别固定在第一横工作台51的两端,第一横限位部52的一端与第一横工作台51固定,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纵工作台31延伸,延伸的长度小于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限位部52延伸的长度小于U型钢的底面的宽度,使第一横工作台51和两第一横限位部52组成的整体与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滑动配合;两第一横移动单元53分别设置在第一横工作台51的两侧,第一横移动单元53包括第一横驱动机构(图未示)、第一横滚动机构(图未示)和若干第一滑轮531,第一横工作台51通过第一横滚动机构与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接触,两第一横限位部52通过若干第一滑轮531与第一纵工作平台31接触,第一横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横滚动机构运行,第一横滚动机构运动时,第一横工作平台31、与第一横工作台51固定的其他组件以及两第一横限位部52会同步进行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横工作台51的上方,第一横滚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横工作台51与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之间,通过两第一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第一横滚动机构,使第一横工作台51在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上移动,若干第一滑轮531设置在第一横限位部52上,且与第一横工作台51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额外设置第一横滚动机构于第一横限位部52与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之间,提升移动的顺畅性,避免因第一横限位部52与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直接发生摩擦而卡阻。在本实施例中,两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均可以沿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进行横向运动。
如图1所示,若干定位块6均分为两份,分别设置在两第一横工作台51上,定位块6用于限定起重单元7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包括8块定位块6,均分为两份,每份4块,在同一第一横工作台51上,4块定位块6对称设置,分别位于矩形的4个角,起重单元7放置于4个定位块6上,使起重单元7上下运动部分的位置恰好与第一横工作孔511的位置对应。
如图1所示,两起重单元7分别设置在两第一横工作台51的定位块6上,可以随着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进行横向运动。起重单元7包括起重电机71、起重绳72和滑轮吊钩73,起重电机71固定在固定块上,起重绳72的一端与起重电机71的电机轴连接、位于第一横工作台51的上方,使起重电机71可以进行起重绳72的收卷和放卷,起重绳7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横工作孔511、与滑轮吊钩73连接,当起重电机71对起重绳72进行放卷时,滑轮吊钩73向下运动,当起重电机71对起重绳72进行收卷时,滑轮吊钩73向上运动。
如图2所示,示宽单元8包括两第一示宽灯82和两第二示宽灯84;两第一示宽灯82固定在第一纵工作台31上且位于第一纵工作台31和地面之间,两第一示宽灯82分别位于第一纵工作孔311的两侧且位于第一纵工作孔311与第一纵工作台31的外侧之间,第一示宽灯82位于第一纵工作台31的两端的正中间;第一示宽灯82为线灯源,在本实施例中,线灯源是指该灯源射出的光线在被照射的平面上将呈现为线状的亮光或条状的亮光,如图3所示,第一示宽灯82呈现的亮光为第一示宽灯带821,同理,第二示宽灯84为线灯源时,第二示宽灯84呈现的亮光为第二示宽灯带841;两第二示宽灯84分别固定在两第一横工作台51上且位于第一横工作台51与地面之间,两第二示宽灯84均位于第一横工作孔511与最近的支撑梁2之间,使两第一横工作孔511之间没有第二示宽灯84,第二示宽灯84位于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的正中间;第二示宽灯84为线光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示宽灯82和第二示宽灯84所发射的光线均与地面垂直,第一示宽灯带821与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平行,第二示宽灯带841与支撑梁2平行,第一示宽灯带821的长度等于两支撑梁2之间的距离,第二示宽灯带84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311的轮廓中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示宽单元8工作时,如图3所示,两第一示宽灯带821和两第二示宽灯带841将围成一矩形区域,吊装的膜卷将位于该矩形区域内,通过在地面形成矩形灯带,提醒工作人员当前膜卷吊装装置的工作区域所在的位置,由于其在地面形成矩形灯带,相对于传统的设置在上方的旋转警示灯,警示范围更大、更容易被现场工作人员察觉,而传统的旋转警示灯,需要工作人员先抬头确认装置是否正在运行,再抬头寻找装置的工作区域,在这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安全事故;本实施例的示宽单元8,两第一示宽灯带821之间的距离固定,两第一示宽灯带821的位置将随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的移动而改变,除形成吊装的膜卷所在的矩形区域外,还能警示当前第一纵移动平台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减小安全隐患,第二示宽灯带841的距离将随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的移动而改变,第二示宽灯带841的位置将随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和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的运动而改变,即可令警示的区域更加精准,更有效避免安全隐患。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图未示)和若干转向单元(图未示),若干传感器用于检测膜卷的摆动,若干转向单元固定在第一示宽灯82与第一纵工作台31之间以及第二示宽灯84与第一横工作台51之间,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膜卷的摆动控制转向单元运动,使第一示宽灯带821和第二示宽灯带841形成的矩形区域对膜卷的摆动而发生相应的摆动,以更精准地起到警示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包括两第一滑轨81、两第一滑动单元(图未示)、两第二滑轨83、两第二滑动单元(图未示)和控制单元(图未示),两第一滑轨81固定在第一纵工作台31上,且位于第一纵工作台31和地面之间,两第一滑轨81分别位于第一纵工作孔311的两侧,且第一滑轨81位于第一纵工作孔311与第一纵工作台31的外侧之间,第一滑轨81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311的轮廓中的两条平行线平行设置,两第一滑动单元分别与两第一滑轨81滑动配合,转向单元设置在第一滑动单元上,两第二滑轨83分别固定在两第一横工作台51上,且位于第一横工作台51与地面之间,且均位于第一横工作孔511与最近的支撑梁2之间,使两第一横工作孔511之间没有第二滑轨83,第二滑轨83与支撑梁2平行设置,两第二滑动单元分别与两第二滑轨83滑动配合,转向单元设置在第二滑动单元上,控制单元与两第一滑动单元和两第二滑动单元电连接并控制其运动。当膜卷的摆动幅度过大导致转向单元无法适用时,控制单元将控制第一滑动单元在第一滑轨81上进行相应的滑动或控制第二滑动单元在第二滑轨83上进行相应的滑动,以对转向单元无法涉及的范围进行补偿,进一步保障警示的精准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包括方向指示灯(图未示)和控制单元(图未示),当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向其中一个方向进行运动时,控制单元接收到相应的运动信号后将控制方向指示灯工作,在地面上投射出指向相应运动方向的箭头,警示工作人员膜卷吊装装置将往该方向进行运动,帮助工作人员提前掌控膜卷吊装装置的运动方向,进一步避免安全隐患。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单元(图未示),第一示宽灯82包括第一灯源(图未示)和第二灯源(图未示),第二示宽灯84包括第三灯源(图未示)和第四灯源(图未示)。第一灯源与第二灯源平行设置,第三灯源与第四灯源平行设置,第一灯源发出绿色光线,第二灯源发出红色光线,第三灯源发出绿色光线,第四灯源发出红色光线,当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运动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灯源关闭且第二灯源打开,当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静止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灯源打开且第二灯源关闭,当第一横向移动平台运动5时,控制单元控制第四灯源打开且第三单元关闭,当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静止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三灯源打开且第四灯源关闭。通过不同的颜色分别指示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和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的运动和静止,进一步帮助工作人员掌控膜卷吊装装置的运动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需要控制单元控制的结构(例如前述转向单元、前述第一灯源、第二灯源、第三灯源和第四灯源、前述第一滑动单元和第二滑动单元)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其中几种结构的组合形成另一实施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当多个需要控制单元控制的结构(例如前述转向单元、前述第一灯源、第二灯源、第三灯源和第四灯源、前述第一滑动单元和第二滑动单元)同时存在时,其控制单元可以采用同一控制单元,以能够实现应有的控制过程为准。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示宽灯清晰地划定吊车运行的区域,只要区域发生移动,现场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地面的灯带及时了解到当前膜卷所在的区域,当灯带移动时现场操作人员就能及时地知道当前膜卷吊装装置正在运动,有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人身安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还包括第二纵向移动平台(图未示)、第二横向移动滑轨(图未示)、第二横向移动平台(图未示)以及相配套的定位块6、起重单元7、示宽单元8和护栏9;其中第二纵向移动平台(图未示)、第二横向移动滑轨(图未示)和第二横向移动平台(图未示)的结构和其中各组件的位置关系与相对应的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第一横向移动滑轨4和第一横向移动平台5相同,第二纵向移动平台(图未示)与第一纵向移动平台3并列设置在同一对支撑梁2上。通过以上设置,在同一对支撑梁2上可以同时进行两份膜卷的吊装,可以提高膜卷吊装装置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支撑柱、两支撑梁、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两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两起重单元和示宽单元;所述两支撑梁设置在若干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两支撑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设置在两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设有第一纵工作孔,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上方,两所述起重单元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上,所述示宽单元包括两第一示宽灯和两第二示宽灯;两所述第一示宽灯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和地面之间,两所述第一示宽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的外侧之间,两所述第二示宽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上、位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与地面之间以及位于所述两起重单元与所述支撑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示宽灯和所述第二示宽灯为线灯源,所述第一示宽灯发射的第一示宽灯带与所述支撑梁垂直,所述第二示宽灯发射的第二示宽灯带与所述支撑梁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示宽灯和所述第二示宽灯所发射的光线均与地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传感器、若干转向单元和控制单元,若干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膜卷的摆动,若干所述转向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示宽灯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示宽灯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之间,所述控制单元与若干所述传感器和若干所述转向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膜卷的摆动控制转向单元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第一滑轨、两第一滑动单元、两第二滑轨、两第二滑动单元、若干传感器和控制单元,两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和地面之间,两所述第一滑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的外侧之间,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纵工作孔的轮廓中的两条平行线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一滑动单元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示宽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单元上;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设有第一横工作孔,两所述第二滑轨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与地面之间,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横工作孔与最近的所述支撑梁之间,使两所述第一横工作孔之间没有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支撑梁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二滑动单元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示宽灯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单元上,若干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膜卷的摆动,所述控制单元与两所述第一滑动单元和两所述第二滑动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膜卷摆动控制两第一滑动单元和两第二滑动单元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向指示灯、若干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方向指示灯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和地面之间,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方向指示灯和若干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或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的运动方向控制方向指示灯的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示宽灯包括第一灯源和第二灯源,所述第一灯源与所述第二灯源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示宽灯包括第三灯源和第四灯源,所述第三灯源与所述第四灯源平行设置,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灯源、所述第二灯源、所述第三灯源和所述第四灯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的运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灯源或所述第二灯源的运行,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的运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三灯源或所述第四灯源的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包括第一纵工作台、两第一纵限位部和两第一纵移动单元;所述第一纵工作台架设于两所述支撑梁之间,所述第一纵工作台的两边与所述支撑梁平行,所述第一纵工作台设有第一纵工作孔,所述第一纵工作孔位于支撑梁之间,所述第一纵工作孔的轮廓包括两条长度相等的平行线,且两条所述平行线与所述支撑梁垂直,两所述第一纵限位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一纵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工作台固定,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柱延伸,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梁的厚度,两所述第一纵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第一纵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在进行纵向运动;
还包括两第一横向移动滑轨,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工作台上,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分别沿所述第一纵工作孔的轮廓中的两条平行线设置,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的长度与两条平行线的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包括第一横工作台、两第一横限位部和两第一横移动单元;所述第一横工作台架设于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之间,所述第一横工作台的两边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平行,所述第一横工作台设有第一横工作孔,所述第一横工作孔位于两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之间;两所述第一横限位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一横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工作台固定,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纵工作台延伸,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滑轨的厚度,两所述第一横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第一横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在进行横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起重单元包括起重电机、起重绳和滑轮吊钩,所述起重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上,所述起重绳的一端与所述起重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平台的上方,所述起重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横工作孔且与所述滑轮吊钩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平台上。
CN202320645528.9U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 Active CN219823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5528.9U CN219823477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5528.9U CN219823477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3477U true CN219823477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47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5528.9U Active CN219823477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3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0020U (zh) 一种自动升降、翻转机
CN111348577B (zh) 一种大型结构件定位举升系统
CN107628138B (zh) 一种检测电梯导轨多参数的攀爬机器人
JP7165826B2 (ja) 軌道交通機関車の車両作業メンテナンスシステム
CN101695800A (zh) 起重机双梁腹板定位设备
CN219823477U (zh) 一种薄膜膜卷吊装装置
CN108891527A (zh) 一种舵叶安装工装及安装方法
KR200197360Y1 (ko) 상.하 이동용 수평붐을 갖는 교량 점검 및 보수용 이동장치
KR102225739B1 (ko) 크레인의 페스툰 행거레일 교체용 대차 및 이를 이용한 페스툰 행거레일 교체방법
JP6350469B2 (ja) クレーン衝突防止装置
CN213173167U (zh) 可移动的悬挂式空中列车轨道检修装置
CN215594999U (zh) 一种大跨度双t板的滑移装置
CN112478559B (zh) 一种子母车
CN205240581U (zh) 一种全自动物料输送升降台
JP3707139B2 (ja) 移動体の停止装置
CN113044726A (zh) 一种弧形轨道桥式起重机
CN115402936B (zh) 一种物料输送用天车
JP2519842B2 (ja) 立体駐車装置
CN220412769U (zh) 一种oht轨道天车维修装置
CN219906776U (zh) 一种具有危险预警功能的桥式起重机
CN220811634U (zh) Kbk轨道用平稳防晃起吊装置
CN213537169U (zh) 一种叉车的货叉提升机构
CN111926640B (zh) 可移动的悬挂式空中列车轨道检修系统
CN219751722U (zh) 节省净空的起重提升装置
CN218428384U (zh) 机械手装置及桁架机械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