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1133U - 底架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底架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1133U
CN219771133U CN202321295414.2U CN202321295414U CN219771133U CN 219771133 U CN219771133 U CN 219771133U CN 202321295414 U CN202321295414 U CN 202321295414U CN 219771133 U CN219771133 U CN 219771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storage rack
production system
horizontal direc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54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峰烽
吴利峰
李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Taica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Taica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Taicang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54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1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1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1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架生产系统。底架生产系统包括承载组件、第一存放架、第二存放架、第一机器人与第二机器人;第一机器人选择性地翻转第一底横梁,然后将第一底横梁以预设的姿态移动至第二存放架;第二机器人的基座位于第二存放架的远离第一机器人的一侧,第二机器人用于抓取放置于第二存放架的第一底横梁,并将第一底横梁放置于承载组件。由此,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的设置,第一机器人抓取第一底横梁,并选择性地翻转第一底横梁,然后将第一底横梁以预设的姿态放置至第二存放架,这样,方便第二机器人抓取第一底横梁,并将第一底横梁放置于承载组件,无需人工操作,安全,上料的效率高。

Description

底架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底架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装箱生产线包括底架生产部件。底架生产部件的底横梁的上料均由人工操作,操作效率低;此外,底横梁的重量大,可能会使工作人员受伤。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架生产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架生产系统,底架包括第一底横梁,底架生产系统包括:
承载组件,承载组件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第一存放架;
第二存放架,沿第一水平方向,第二存放架和第一存放架间隔设置;
第一机器人,沿第一水平方向,第一机器人的基座位于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之间,第一机器人用于抓取放置于第一存放架的第一底横梁,第一机器人选择性地翻转第一底横梁,然后将第一底横梁以预设的姿态移动至第二存放架;
第二机器人,沿第一水平方向,第二机器人的基座位于第二存放架的远离第一机器人的一侧,第二机器人用于抓取放置于第二存放架的第一底横梁,并将第一底横梁放置于承载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架生产系统,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的设置,第一机器人抓取第一底横梁,并选择性地翻转第一底横梁,然后将第一底横梁以预设的姿态放置至第二存放架,这样,方便第二机器人抓取第一底横梁,并将第一底横梁放置于承载组件,无需人工操作,安全,上料的效率高。
可选地,第二存放架包括用于放置第一底横梁的承载面,以及阻挡部,承载面倾斜于水平方向,阻挡部位于承载面的下端的远离承载面的上端的侧方。
可选地,承载面倾斜于第一水平方向。
可选地,承载面的下端位于承载面的远离第一机器人的一端。
可选地,沿和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第一存放架、第二存放架、第一机器人的基座,以及第二机器人的基座均位于承载组件的一侧。
可选地,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三机器人和第三存放架,第三机器人用于抓取放置于第三存放架的第二底横梁,并将第二底横梁放置于承载组件。
可选地,沿和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第三机器人的基座和第三存放架
均位于承载组件的远离第一机器人的一侧。
可选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架、移动架与升降架,承载架固定设置,以用于承载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移动架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连接至移动架,以能够移动至承载架的上方,从而用于抬起位于承载架的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
可选地,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基座滑轨,第二机器人的基座连接至第一基座滑轨,以能够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并且/或者
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基座滑轨,第三机器人的基座连接至第二基座滑轨,以能够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
可选地,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至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与第三机器人,
控制器控制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与第三机器人的动作,以用于以预设的底横梁设置方式将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放置于承载组件。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底架生产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承载组件 111:承载架
112:移动架 120:第一存放架
130:第二存放架 131:承载面
132:阻挡部 140:第一机器人
150:第二机器人 160:第三机器人
170:第三存放架 180:第一基座滑轨
190:第二基座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架生产系统。底架生产系统可以根据底横梁设置方式(在待加工的底架中,底横梁在底架中的相对位置)设置底架的所有底横梁。底横梁包括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沿底架的长度方向,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的位置不同。
请参考图1,底架生产系统包括承载组件110。承载组件110包括承载架111。承载架111包括承载杆。承载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水平方向D1。承载架111设置于地板。承载杆位于地面的上方。承载杆和地面之间存在间隔。
承载架111为两个。两个承载架111沿第二水平方向D2间隔设置。承载架111可以用于支撑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第二水平方向D2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D1。
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一存放架120。第一存放架120可以用于存放第一底横梁。可以通过叉车或者吊车将捆扎成堆状的多个第一底横梁运输至第一存放架120处,并将该堆状的第一底横梁放置于第一存放架120。存放于第一存放架120的第一底横梁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水平方向D1。
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二存放架130、第一机器人140与第二机器人150。第二存放架130可以用于存放第一底横梁。存放于第二存放架130的第一底横梁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D2。第一机器人140和第二机器人150可以是现有技术的六轴机器人。第一机器人140的基座和第二机器人150的基座均设置于地面。
沿第一水平方向D1,第二存放架130和第一存放架120间隔设置。第一机器人140的基座位于第一存放架120和第二存放架130之间。第一机器人140能够自上往下地抓取放置于第一存放架120的第一底横梁,并将第一底横梁搬运至第二存放架130处,并放置于第二存放架130。
沿第一水平方向D1,第二机器人150位于第二存放架130的远离第一机器人140的一侧。这样,沿后文的移动架112的移动方向,第一机器人140位于第二机器人150的上游。第二机器人150能够自上往下地抓取放置于第二存放架130的第一底横梁,并自上往下地将第一底横梁放置于承载架111。此时,第一底横梁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D2。第一底横梁的后文的开口朝上。
在第二机器人150抓取第一底横梁时,第二机器人150只能抓取第一底横梁的后文的腹板的连接翼板的端面,以方便将第一底横梁放置于承载架111,以使第一底横梁的开口朝上。如此,放置于第二存放架130的第一底横梁的开口需要朝上,以方便第二机器人150抓取,并将第一底横梁移动至承载架111。
具体的,第二机器人150每次抓取多个第一底横梁。第二机器人150根据预设的控制程序将多个第一底横梁依次设置于承载架11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第一底横梁包括腹板和翼板。捆扎成堆状的多个第一底横梁包括多层第一底横梁。每一层均具有多个第一底横梁。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层的第一底横梁的设置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层的第一底横梁的腹板的远离翼板的端面朝向彼此,或者翼板的自由端朝向彼此。
具体的,以下以第一底横梁为槽钢为例进行说明。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层的第一底横梁的开口朝向彼此。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底横梁也可以为其他结构。
这样,第一机器人140每一次抓取一层第一底横梁。这样,第一机器人140相邻的两次抓取的动作抓取的第一底横梁的端面相反。
第一机器人140选择性地翻转第一底横梁,然后将第一底横梁以预设的姿态移动至第二存放架130。
具体的,第一机器人140的相邻的两次抓取动作中,一次抓取的是槽钢的腹板的远离翼板的端面,另一次抓取腹板的连接翼板的端面。
如此,为了使放置于第二存放架130的第一底横梁的开口朝上(预设的姿态),第一机器人140相邻的两次抓取的动作中,一次只需要将第一底横梁翻转180°,以使开口朝上,然后放置于第二存放架130;另一次可以直接将第一底横梁放置于第二存放架130,而无需翻转。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存放架120和第二存放架130的设置,第一机器人140抓取第一底横梁,并选择性地翻转第一底横梁,然后将第一底横梁以预设的姿态放置至第二存放架130,这样,方便第二机器人150抓取第一底横梁,并将第一底横梁放置于承载组件110,无需人工操作,安全,上料的效率高。
优选地,承载组件110还包括移动组件和移动导轨。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架112和升降架。移动导轨固定设置于地面。移动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水平方向D1。移动架112可以构造为移动小车。移动小车的车轮和移动导轨配合,以使移动架112可以沿第一水平方向D1移动。如此,沿平行于第一水平方向D1的移动方向(图1中,自上往下的方向),移动架112一趟可以将一个底架包括的所有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均移动至下一工位。
沿竖直方向,升降架可移动地连接至移动架112。这样,升降架能够升降。沿第二水平方向D2,移动组件位于两个承载架111之间。当需要沿第一水平方向D1移动设置于承载架111的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的情况下,可以使升降架向上移动至承载杆的上方,从而抬起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此时,可以使移动架112沿移动方向移动,即可将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移动至下一工位,以和其他零部件焊接形成底架。
进一步优选地,移动组件还包括升降驱动部件。升降驱动部件可以是气缸。升降驱动部件连接至移动架112和升降架,以驱动升降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优选地,第二存放架130包括承载面131和阻挡部132。承载面131用于放置第一底横梁。承载面131倾斜于水平方向。阻挡部132位于承载面131的下端的远离承载面131的上端的侧方。这样,第一底横梁放置于承载面131时,第一底横梁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沿承载面131滑动。此时,阻挡部132阻挡第一底横梁。如此,第一底横梁相对于阻挡部132的位置固定。由此,方便对第一底横梁定位,从而方便第二机器人150抓取第一底横梁。
进一步优选地,承载面131倾斜于第一水平方向D1。由此,第二存放架130的结构简单。
承载面131的下端位于承载面131的远离第一机器人140的一端。由此,更加方便第二机器人150抓取第一底横梁。
如图1所示,沿第二水平方向D2,第一存放架120、第二存放架130、第一机器人140的基座,以及第二机器人150的基座均位于承载组件110的一侧。由此,底架生产系统的结构简单。
优选地,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三机器人160和第三存放架170。第三存放架170用于存放第二底横梁。此时,第二底横梁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水平方向D1。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输送带。输送带沿第一水平方向D1延伸,以用于运输第二底横梁,并使第二底横梁存放于第三存放架170。
第三机器人160用于抓取放置于第三存放架170的第二底横梁,并将第二底横梁放置于承载架111。此时,第二底横梁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D2。
这样,第二机器人150和第三机器人160可以交叠工作,以根据预设的底横梁设置方式,将所有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放置于承载架111,从而使位于承载架111的所有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其在底架的相对位置大致相同。
沿第二水平方向D2,第三机器人160的基座、第三存放架170与输送带均位于承载组件110的远离第一机器人140的一侧。由此,底架生产系统的结构简单。
优选地,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基座滑轨。基座滑轨固定设置于地面。基座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水平方向D1。基座滑轨包括第一基座滑轨180和第二基座滑轨190。第二机器人150的基座连接至第一基座滑轨180。第三机器人160的基座连接至第二基座滑轨190。这样,第二机器人150和第三机器人160均可以沿第一水平方向D1移动。如此,第二机器人150和第三机器人160的活动区域大,更加方便第二机器人150将第一底横梁放置于承载架111,以及方便第三机器人160将第二底横梁放置于承载架111。
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至第一机器人140,第二机器人150与第三机器人160。控制器控制第一机器人140,第二机器人150与第三机器人160的动作,以用于将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放置于承载架111。由此,实现自动上料,操作简单。
控制器对第一机器人140。第二机器人150与第三机器人160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当前需要生产的底架包括的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之间的预设的底横梁设置方式预先存储于控制器。如此,底架生产系统可以用于加工不同的底架。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Claims (10)

1.一种底架生产系统,所述底架包括第一底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生产系统包括:
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第一存放架;
第二存放架,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第二存放架和所述第一存放架间隔设置;
第一机器人,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第一机器人的基座位于所述第一存放架和所述第二存放架之间,所述第一机器人用于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一存放架的所述第一底横梁,所述第一机器人选择性地翻转所述第一底横梁,然后将所述第一底横梁以预设的姿态移动至所述第二存放架;
第二机器人,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机器人的基座位于所述第二存放架的远离所述第一机器人的一侧,所述第二机器人用于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二存放架的所述第一底横梁,并将所述第一底横梁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放架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底横梁的承载面,以及阻挡部,所述承载面倾斜于水平方向,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承载面的下端的远离所述承载面的上端的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面倾斜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的下端位于所述承载面的远离所述第一机器人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和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存放架、所述第二存放架、所述第一机器人的所述基座,以及所述第二机器人的所述基座均位于所述承载组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三机器人和第三存放架,所述第三机器人用于抓取放置于所述第三存放架的第二底横梁,并将所述第二底横梁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和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第三机器人的基座和所述第三存放架均位于所述承载组件的远离所述第一机器人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架、移动架与升降架,所述承载架固定设置,以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底横梁和所述第二底横梁,所述移动架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移动架,以能够移动至所述承载架的上方,从而用于抬起位于所述承载架的所述第一底横梁和所述第二底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基座滑轨,所述第二机器人的基座连接至所述第一基座滑轨,以能够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移动,并且/或者
所述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基座滑轨,所述第三机器人的基座连接至所述第二基座滑轨,以能够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生产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机器人,所述第二机器人与所述第三机器人,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机器人,所述第二机器人与所述第三机器人的动作,以用于以预设的底横梁设置方式将所述第一底横梁和所述第二底横梁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
CN202321295414.2U 2023-05-25 2023-05-25 底架生产系统 Active CN219771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5414.2U CN219771133U (zh) 2023-05-25 2023-05-25 底架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5414.2U CN219771133U (zh) 2023-05-25 2023-05-25 底架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1133U true CN219771133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5414.2U Active CN219771133U (zh) 2023-05-25 2023-05-25 底架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1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3844B (zh) 立体仓储系统
JP7288015B2 (ja) ロボットコンテナ取り扱い装置及び方法
KR102435562B1 (ko) 로봇 컨테이너 핸들링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US3727778A (en)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CN107662800B (zh) 一种智能仓储搬运车及智能仓储系统
CN114212440B (zh) 自动化物流装卸运输平台
CN213140667U (zh) 一种自动装车机构
US3244291A (en) Timber-carrying grab for overhead crane
CN219771133U (zh) 底架生产系统
CN209157586U (zh) 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
JPS62126001A (ja) コイル保管倉庫設備
JP2683925B2 (ja) 四方操縦システムを有する運搬車両
US1615813A (en) Method of handling material
CN108502708B (zh) 一种成垛货箱搬运设备
JP2013035637A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の荷役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US2023019242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loading and loading a transport unit
JP3062619B2 (ja) ラック供給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20765631U (zh) 重载轨道车
CN217498048U (zh) 一种装卸货装置及自动化装卸搬运系统
CN213387663U (zh) 一种多层水果筐无托盘装卸、搬运装置
JPH0432369Y2 (zh)
CN212768172U (zh) 一种铁路扣件散料车用输送系统
CN216472060U (zh) 自动上料装置及塔机标准节生产线
JP4618513B2 (ja) ピッキング式の物品収納設備
CN212221320U (zh) 一种立体仓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