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7586U - 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 - Google Patents
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57586U CN209157586U CN201821995973.3U CN201821995973U CN209157586U CN 209157586 U CN209157586 U CN 209157586U CN 201821995973 U CN201821995973 U CN 201821995973U CN 209157586 U CN209157586 U CN 2091575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brake disc
- passenger car
- car
- intelligent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该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包括客车轮对上料小车、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客车车轴存放线、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中,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解决了客车带盘轮对分解过程中人工吊装问题,可以全过程自动完成,并实现了制动盘、车轮、车轴分类码放,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杜绝工人操作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客车检修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
背景技术
在铁路客车带盘轮对分解检修过程中,需要工人通过天车调运待退卸轮对放入退卸机内部,按照步骤先退卸一侧的车轮,然后再退卸制动盘,当上一步骤操作完成后,按照顺序退卸另一侧车轮与制动盘。
在现有技术中,如果按照上述的传统操作方式进行从操作,往往退卸一条带盘轮对需要反复吊装四次才能完成,工人劳动强度大,退卸操作时间长,而且特别容易出现挤伤等工伤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传统铁路客车检修劳动强度大、容易发生事故等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该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包括客车轮对上料小车、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客车车轴存放线、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位于设备整体的客车轮对上料端,其轨道安装在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的中间、并穿过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其轨道的末端与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的上料端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的中间安装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的轨道,其左右分别安装有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并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设置有两台并于左右并排设置,其位于垂直位置时与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置对齐,其位于翻转至水平位置时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设置有两条并在左右两侧设置;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的上料端与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的轨道的末端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以及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分设于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的两侧;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设置有两台并在左右两侧设置,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的轨道分别位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的外侧,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包括有机械抓手部分,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的机械抓手部分位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的上部;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设置有两条并在左右两侧设置,其前端设置有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其上部为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的抓手覆盖区。
优选地,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设置于设备整体的客车轮对上料端,其轨道位安装在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的中间、并穿过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设置,其轨道的末端与客车车轴存放线的上料端衔接;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在客车轮对上料端,其具有的托举机构用于托起客车盘型轮对到达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的设置位置,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将盘型轮对上的制动盘以及车轮与车轴分解开,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托举车轴先前运行,将车轴输送到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上。
优选地,所述的托举机构,是由伺服电机驱动丝杠旋转,带动托板托举轮对向上运动。
优选地,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的基座中间安装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轨道,其左右分别安装有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衔接。
优选地,所述制动盘退卸箱以及所述车轮退卸箱均采用钢板焊接的、U型的、前后开口箱式结构,退卸时两侧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向中间移动,待退卸客车盘型轮对由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的托举使制动盘进入制动盘退卸箱、车轮进入车轮退卸箱,两侧箱体同时向后移动将铁路客车制动盘、车轮与车轴分解开。
优选地,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设置有两台并在左右两侧设置,其位于垂直位置时与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置对齐,用于承接退卸后的制动盘与车轮,当其位于翻转至水平位置时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衔接。
优选地,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在位于其上料与翻转水平位置时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设置有两条并在左右两侧设置,其定位水平输送过来的制动盘及车轮,使其等待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抓取进行堆垛码放。
优选地,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的上料端与客车轮对上料小车的轨道末端衔接,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的两侧分别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采用方钢焊接而成、用于存放分解后的车轴。
优选地,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设置有两台并在左右两侧设置,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的轨道分别位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的外侧,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包括有机械抓手部分,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的机械抓手部分位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的上部,其在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上抓取水平输送过来的制动盘、车轮并可将其分别码放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上的指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的轨道为型钢焊接框架,铺设于地面,其上部安装有直线导轨。
优选地,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设置有两条并在左右两侧设置,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的前端设置有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的上部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的抓手覆盖区,其用于向出料端输送堆垛完成的制动盘、车轮。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中,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解决了客车带盘轮对分解过程中人工吊装问题,可以全过程自动完成,并实现了制动盘、车轮、车轴分类码放,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杜绝工人操作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轮对上料小车上的轨道、升降伺服电机、升降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上客车轮对上料小车将待分解客车带盘轮对放入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制动盘退卸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上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位于垂直位置时与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置对齐并位于翻转至水平位置时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衔接状态下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上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上客车车轴存放线、客车轮对上料小车、客车车轴存放线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上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客车制动盘以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客车轮对上料小车、2-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3-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4-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5-客车车轴存放线、6-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7-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
11-上料小车运行轨道,12-升降伺服电机,13-升降丝杠;
21-制动盘退卸箱、22-车轮进入车轮退卸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8,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轮对上料小车上的轨道、升降伺服电机、升降丝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上客车轮对上料小车将待分解客车带盘轮对放入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制动盘退卸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上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位于垂直位置时与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置对齐并位于翻转至水平位置时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衔接状态下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上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上客车车轴存放线、客车轮对上料小车、客车车轴存放线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上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客车制动盘以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以解决客车带盘轮对分解过程中人工吊装问题,并通过其结构设计实现客车带盘轮对分解全过程自动完成,并可完成制动盘、车轮、车轴的分类码放,从而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杜绝工人操作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结构如下:包括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客车车轴存放线5、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
其中,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位于设备整体的客车轮对上料端,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包括有轨道,该轨道安装在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中间,并穿过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设置,该轨道的末端与客车车轴存放线5上料端衔接。
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中间安装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轨道,其左右分别安装有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并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衔接。
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左右设置共计两台,其位于垂直位置时与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置对齐;当其位于翻转至水平位置时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衔接。
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在上料时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衔接,采用左右布局的方式供设置有两条。
客车车轴存放线5的上料端与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的轨道末端衔接,其两侧是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以及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
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采用左右布局的方式供设置有两台,其轨道分别位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的外侧。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具有的机械抓手部分位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的上部。
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采用左右布局的方式供设置有两条,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的前端设置有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其上部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的抓手覆盖区。
如图2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通过升降伺服电机12、升降丝杠13托举客车带盘轮对沿小车轨道11完成轮对输送工作。
如图3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将客车带盘轮对放入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中,车轮进入车轮退卸箱22。
如图5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位于垂直位置时与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置对齐;当其位于翻转至水平位置时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衔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在铁路实现客车带盘轮对分解全过程自动完成,并实现了制动盘、车轮、车轴分类码放,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杜绝工人操作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作业过程如下:
待分解的客车带盘轮对通过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托举机构托起客车盘型轮对到达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位置,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将盘型轮对上的制动盘以及车轮与车轴分解开,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托举车轴先前运行,将车轴输送到客车车轴存放线5上。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向后运动到达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位置并与其衔接,分解开的制动盘以及车轮滚动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存放位,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动作翻转至水平位置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衔接。将制动盘以及车轮输送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上,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上动作将制动盘以及车轮进行定位,使其等待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抓取进行堆垛码放。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抓取制动盘以及车轮,将其分别码放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上指定位置。当制动盘以及车轮码放完毕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向前运动将制动盘以及车轮移动到设备出料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1)
1.一种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客车车轴存放线(5)、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
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位于设备整体的客车轮对上料端,其轨道安装在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中间、并穿过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其轨道的末端与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5)的上料端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中间安装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的轨道,其左右分别安装有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并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设置有两台并于左右并排设置,其位于垂直位置时与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置对齐,其位于翻转至水平位置时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设置有两条并在左右两侧设置;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5)的上料端与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的轨道的末端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以及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分设于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5)的两侧;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设置有两台并在左右两侧设置,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的轨道分别位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的外侧,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包括有机械抓手部分,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的机械抓手部分位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的上部;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设置有两条并在左右两侧设置,其前端设置有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其上部为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的抓手覆盖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设置于设备整体的客车轮对上料端,其轨道位安装在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中间、并穿过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设置,其轨道的末端与客车车轴存放线(5)的上料端衔接;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在客车轮对上料端,其具有的托举机构用于托起客车盘型轮对到达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设置位置,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将盘型轮对上的制动盘以及车轮与车轴分解开,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托举车轴先前运行,将车轴输送到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托举机构,是由伺服电机驱动丝杠旋转,带动托板托举轮对向上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基座中间安装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轨道,其左右分别安装有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盘退卸箱以及所述车轮退卸箱均采用钢板焊接的、U型的、前后开口箱式结构,退卸时两侧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向中间移动,待退卸客车盘型轮对由所述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的托举使制动盘进入制动盘退卸箱、车轮进入车轮退卸箱,两侧箱体同时向后移动将铁路客车制动盘、车轮与车轴分解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设置有两台并在左右两侧设置,其位于垂直位置时与所述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主机(2)的制动盘退卸箱、车轮退卸箱出料位置对齐,用于承接退卸后的制动盘与车轮,当其位于翻转至水平位置时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在位于其上料与翻转水平位置时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翻转机(3)衔接,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设置有两条并在左右两侧设置,其定位水平输送过来的制动盘及车轮,使其等待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抓取进行堆垛码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5)的上料端与客车轮对上料小车(1)的轨道末端衔接,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5)的两侧分别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所述客车车轴存放线(5)采用方钢焊接而成、用于存放分解后的车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设置有两台并在左右两侧设置,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的轨道分别位于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的外侧,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包括有机械抓手部分,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的机械抓手部分位于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的上部,其在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上抓取水平输送过来的制动盘、车轮并可将其分别码放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上的指定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的轨道为型钢焊接框架,铺设于地面,其上部安装有直线导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设置有两条并在左右两侧设置,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的前端设置有客车制动盘及车轮输送线(4),所述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地面输送线(7)的上部为客车制动盘及车轮堆垛机械手(6)的抓手覆盖区,其用于向出料端输送堆垛完成的制动盘、车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95973.3U CN209157586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95973.3U CN209157586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57586U true CN209157586U (zh) | 2019-07-26 |
Family
ID=67341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95973.3U Active CN209157586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57586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5581A (zh) * | 2020-01-15 | 2020-04-17 | 上海汇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麦克纳姆轮装配车 |
CN112108858A (zh) * | 2020-09-02 | 2020-12-22 | 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刹车盘螺钉拧紧、螺母拧拆设备 |
CN112875316A (zh) * | 2021-03-12 | 2021-06-01 | 济南火车头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轴承智能拆卸分类码垛一体化装备 |
CN113146196A (zh) * | 2021-05-06 | 2021-07-23 | 长春工程学院 | 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 |
-
2018
- 2018-11-29 CN CN201821995973.3U patent/CN20915758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5581A (zh) * | 2020-01-15 | 2020-04-17 | 上海汇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麦克纳姆轮装配车 |
CN112108858A (zh) * | 2020-09-02 | 2020-12-22 | 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刹车盘螺钉拧紧、螺母拧拆设备 |
CN112875316A (zh) * | 2021-03-12 | 2021-06-01 | 济南火车头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轴承智能拆卸分类码垛一体化装备 |
CN113146196A (zh) * | 2021-05-06 | 2021-07-23 | 长春工程学院 | 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 |
CN113146196B (zh) * | 2021-05-06 | 2022-06-28 | 长春工程学院 | 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47336B2 (en) | Robotic cargo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 |
CN209157586U (zh) | 客车制动盘智能轮对退卸机 | |
CN111687174B (zh) | 一种铁路报废货车车厢自动化拆解工艺方法及装置 | |
CN107500143A (zh) | 一种用于u型泊位的集装箱起重机 | |
JP5629267B2 (ja) | 標準貨物保持器、特にisoコンテナおよびスワップボディを鉄道と道路との間で移載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12408260A (zh) | 一种全向移动多箱并取运输车 | |
CN111532811B (zh) | 一种基于预存的集装箱整列同步装卸方法及系统 | |
CN209988763U (zh) | 批量箱体类货物的装车系统 | |
CN211140921U (zh) | 货物自动装车装置 | |
JP2002205579A (ja) | 可動型架空式電車線き電設備 | |
CN116853850A (zh) | 一种箱式物料自动装车装置 | |
CN213679652U (zh) | 一种吊钩式多箱并取运输小车 | |
WO2022011973A1 (zh) | 自动卸车系统 | |
CN209334263U (zh) | 轴承退卸传输线及智能分拣装置 | |
CN207957140U (zh) | 一种集装箱转移系统 | |
CN113526003A (zh) | 一种基于辊道的高铁货运装卸搬运系统及方法 | |
CN212768172U (zh) | 一种铁路扣件散料车用输送系统 | |
CN116553352B (zh) | 一种货箱存储设备及方法 | |
CN218619259U (zh) | 货车装车装置 | |
JPS61106321A (ja) | 荷物移載装置 | |
CN107777571A (zh) | 一种带悬挂小车和开式传动的桥式悬臂起重机 | |
CN107777565A (zh) | 一种带悬挂小车和车挡可调的悬臂起重机 | |
JP4279908B2 (ja) | 門形クレーンによるビレットの搬送方法 | |
CN116495629A (zh) | 集装箱装卸系统 | |
CN110862020A (zh) | 一种双起升双下小车岸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