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8176U - 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8176U
CN219768176U CN202320772330.7U CN202320772330U CN219768176U CN 219768176 U CN219768176 U CN 219768176U CN 202320772330 U CN202320772330 U CN 202320772330U CN 219768176 U CN219768176 U CN 219768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implifying
accessory
plate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23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ming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mi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ming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mi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723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8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8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8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组装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开设有竖向通道,竖向通道内配合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驱动件,升降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装配台,装配台在工作台上的竖向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升降板。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驱动件实现升降板以及装配台的高度调节,如此,在装配台上完成装配后的发动机,利用驱动件调节装配台的高度,可直接安装车架等整车零部件,避免发动机转运,减少装配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无需工人弯腰搬运发动机,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组装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
背景技术
摩托车,依靠把手操作前轮转向的两轮车或者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速度,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目前,在摩托车的装配中,由于各部件采用的工装夹具不同,因此,摩托车的装配过程是发动机、整车分别单独装配,并采用链板式流水线进行装配工作。在发动机装配完成并经检测合格后,通过物流线配送到整车装配工位进行整车装配,此种装配模式下需要配送发动机,流程较多,所需人力和物力较高,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将发动机装配至整车上时,由于装配平台的高度固定,需要工人弯腰搬运发动机,工人容易疲劳,且容易患上腰伤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以解决摩托车部件装配流程较多、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竖向通道,竖向通道内配合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驱动件,升降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装配台,所述装配台在工作台上的竖向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升降板。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将发动机放置在装配台上进行装配,利用驱动件实现升降板的升降,从而调节发动机的高度,以便在发动机装配完成后直接进行车架等整车零部件的安装,避免发动机转运,减少装配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本方案无需工人弯腰搬运发动机,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可选地,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有用于导向升降板升降运动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和导向筒,导向筒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导向杆的顶端与升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底端竖向滑动连接于导向筒内。
本方案中,利用导向组件确保升降板在竖向上稳定地进行升降运动。
可选地,所述装配台上设有用于夹持发动机壳体的夹持组件。
本方案中,夹持组件能够夹持固定发动机壳体,从而便于工人装配发动机。
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块、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装配台上,固定块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耳板,第一定位柱固定连接于一耳板上,第二定位柱螺纹连接于另一耳板上,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同轴并能插入发动机壳体上的圆孔内。
本方案中,夹持组件中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插入发动机壳体上的圆孔内,从而将发动机壳体固定,以便工人进行装配工作。
可选地,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水平通孔,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转辊,转辊转动连接于水平通孔内;固定块上设有用于锁定转辊的锁定组件。
本方案中,连接板通过转辊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如此,当锁定组件解除对转辊的锁定时,工人可转动连接板,从而带动发动机壳体转动,进而使得发动机壳体的装配位面朝上,再利用锁定组件对转辊进行锁定,以便于工人进行装配工作。
可选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上的固定环,所述转辊的圆周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层,固定环上螺纹连接有能与所述橡胶层抵紧的抵紧螺杆。
本方案中,锁定组件中的抵紧螺杆与转辊上的橡胶层抵紧时,橡胶层受力部位凹陷变形,从而实现对转辊的锁定。而当抵紧螺杆与橡胶层脱离后,即可解除对转辊的锁定,操作简单。
可选地,所述抵紧螺杆的数量为两根以上,且至少有两根抵紧螺杆同轴设置。
本方案中,抵紧螺杆的数量越多,对转辊施加抵紧力的位点也就越多,从而对转辊的锁定效果也就越好。
可选地,所述工作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柱,升降板的下方设有横梁和安装板,安装板与横梁固定连接,横梁与支柱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本方案中,驱动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从而避免驱动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如此,驱动件能够随工作台一起移动。
可选地,所述工作台的侧边设有凹陷部。
本方案中,工作台侧边上的凹陷部可供工人进入,如此,工人身边两侧的工作台上均可以放置零部件,方便工人取用。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液压缸。
本方案中,液压缸结构简单、工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辅具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装配台升高后的辅具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的左视局剖图;
图7为图6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工作台1、凹陷部101、竖向通道102、支柱2、升降板3、装配台4、转轴5、轴承6、横梁7、安装板8、液压缸9、导向组件10、导向杆110、导向筒120、固定块11、第一定位柱12、第二定位柱13、连接板14、转辊15、耳板16、固定环17、橡胶层18、抵紧螺杆19。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侧边设有供工人进入的凹陷部101,工作台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柱2,本实施例中,支柱2的数量为六根,其中,四根支柱2位于工作台1的四角上,剩余两根支柱2位于凹陷部101附近。
结合图4所示,工作台1上开设有竖向通道102,结合图2和图3所示,竖向通道102内配合有升降板3,升降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装配台4,具体地,结合图5所示,装配台4的底面焊接有转轴5,转轴5通过轴承6转动连接于升降板3的上表面上。
升降板3的下方设有横梁7、安装板8、用于驱动升降板3升降的驱动件以及用于导向升降板3升降运动的导向组件10。横梁7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横梁7相互平行,两根横梁7的端部与其附近的支柱2焊接;安装板8的两端与两根横梁7对应焊接,安装板8横跨在两根横梁7上。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液压缸9,液压缸9通过螺栓安装于安装板8上,液压缸9的顶端通过螺钉与升降板3固定连接。
导向组件10包括导向杆110和导向筒120,导向筒120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底端,本实施例中,导向筒120的底端焊接于安装板8上,导向杆110的顶端与升降板3的底面焊接,导向杆110的底端竖向滑动连接于导向筒120内,即导向杆110的外径等于导向筒120的内径。
使用时,工人站在工作台1的凹陷部101内,从而靠近装配台4。随后,工人将发动机壳体置于装配台4上,再从工作台1上的零部件框(预先放置在工作台1上)内取出发动机装配用零部件,开始进行发动机装配工作。此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框位于工人身边两侧,因此工人取用零部件非常方便,有助于提高发动机装配效率。
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由于装配台4转动连接于升降板3上,因此,工人能够根据装配需要转动装配台4,使得发动机壳体上的装配位面更靠近工人,便于装配工作的进行。并且,若装配台4的高度过低,工人可以启动液压缸9,液压缸9带动升降板3向上运动,从而使得装配台4上升至合适高度。而在升降板3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导向杆110沿导向筒120向上移动,从而确保升降板3只在竖向上发生移动。
发动机装配工作完成后,液压缸9启动,带动升降板3向上运动,从而使得装配台4以及装配台4上的发动机向上运动,以便与悬吊在工作台1上方的车架进行装配。待发动机与车架装配在一起后,液压缸9启动,带动升降板3向下运动,从而使得装配台4向下运动复位,以便工人将下一个待装配的发动机壳体放置在装配台4上进行装配工作,而带有发动机的车架则由悬吊车架的机构运输至下一工位。如此,即可避免发动机转运,减少装配流程,也无需工人弯腰搬运发动机,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装配台4的高度可调,不仅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工人进行发动机装配工作,还能调节装配好的发动机的高度,以便工人将其安装车架等整车零部件上,无需转运发动机,减少装配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的独特设计便于工人取放零部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装配台4上设有用于夹持发动机壳体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块11、第一定位柱12和第二定位柱13,固定块11的底端焊接于装配台4上,固定块1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4,具体地,固定块11上开设有水平通孔,连接板14上焊接有转辊15,转辊15通过轴承6转动连接于水平通孔内。连接板14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耳板16,第一定位柱12焊接于一耳板16上,第二定位柱13为螺纹柱,第二定位柱13螺纹连接于另一耳板16上,第一定位柱12和第二定位柱13同轴并能插入发动机壳体上的圆孔内。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壳体上的圆孔是在发动机壳体铸造过程中成型的,即发动机壳体上的圆孔是发动机壳体自带的。
固定块11上设有用于锁定转辊15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焊接于固定块11上的固定环17,转辊15的圆周壁上粘接有橡胶层18,固定环17上螺纹连接有能与橡胶层18抵紧的抵紧螺杆19,抵紧螺杆19的数量为两根以上,且至少有两根抵紧螺杆19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抵紧螺杆19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抵紧螺杆19的中轴线位于固定环17的同一直径线上。
本实施例中,在完成发动机壳体的初步装配后(即,将发动机壳体的上半壳和下半壳拼装好后),工人可以利用夹持组件将发动机壳体固定在装配台4上,具体地,逆时针转动第二定位柱13,使得第二定位柱13和第一定位柱12之间的间距增大,将发动机壳体的圆孔对准第一定位柱12,并移动发动机壳体使得第一定位柱12插入发动机壳体的圆孔内。随后,工人一手托住发动机壳体,另一手顺时针转动第二定位柱13,使得第二定位柱13插入发动机壳体上该圆孔的另一端,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壳体的夹持、固定。
然后,工人逆时针转动抵紧螺杆19,抵紧螺杆19向远离转辊15的方向移动,解除对转辊15的锁定,工人转动发动机壳体,使得发动机壳体的装配位面朝上,再顺时针转动抵紧螺杆19,使得抵紧螺杆19重新抵紧转辊15上的橡胶层18,从而再次锁定转辊15,以便工人进行装配工作。当发动机壳体的这一面装配完成后,工人再次逆时针转动抵紧螺杆19,解除对转辊15的锁定,转动发动机壳体,使得发动机壳体翻面,发动机壳体翻面后工人再顺时针转动抵紧螺杆19,从而再次锁定转辊15,以便工人继续对发动机壳体进行装配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工人能够转动发动机壳体,从而调节发动机壳体的位置状态,更便于工人进行装配工作。
待发动机壳体装配工作完成后,液压缸9启动,带动升降板3向上运动,装配台4以及装配台4上的发动机向上移动,工人将发动机安装在悬吊在装配台4上方的车架上。然后,工人逆时针转动第二定位柱13,第二定位柱13脱离发动机壳体上的圆孔,工人再移动发动机使得第一定位柱12脱离发动机壳体上的圆孔。最后,液压缸9启动,带动升降板3向下运动,装配台4向下移动复位,而带有发动机的车架则由悬吊车架的机构运输至下一工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竖向通道,竖向通道内配合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驱动件,升降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装配台,所述装配台在工作台上的竖向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升降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有用于导向升降板升降运动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和导向筒,导向筒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导向杆的顶端与升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底端竖向滑动连接于导向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台上设有用于夹持发动机壳体的夹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块、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装配台上,固定块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耳板,第一定位柱固定连接于一耳板上,第二定位柱螺纹连接于另一耳板上,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同轴并能插入发动机壳体上的圆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水平通孔,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转辊,转辊转动连接于水平通孔内;固定块上设有用于锁定转辊的锁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上的固定环,所述转辊的圆周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层,固定环上螺纹连接有能与所述橡胶层抵紧的抵紧螺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螺杆的数量为两根以上,且至少有两根抵紧螺杆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柱,升降板的下方设有横梁和安装板,安装板与横梁固定连接,横梁与支柱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侧边设有凹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液压缸。
CN202320772330.7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 Active CN219768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2330.7U CN219768176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2330.7U CN219768176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8176U true CN219768176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2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2330.7U Active CN219768176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8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4574B (zh) 一种h型钢翼缘板的开槽装置
KR101023297B1 (ko) 수평형 대형전동기 회전자 인출장치
CA1304278C (en) Car body rectifying means
CN219768176U (zh) 一种简化摩托车装配流程的辅具
CN111392638A (zh) 一种用于汽滚船甲板分段铁舾件顶升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7858190U (zh) 大型弯管机中的弯管机构
CN113523696B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成型排布固定夹具
CN113976835B (zh) 一种旋转下芯夹具
CN211028604U (zh) 一种自动上料激光切管机
KR20180003229U (ko) 터널 작업용 작업대 이동장치
CN210618184U (zh) 一种通用型汽车轮胎架
CN205043449U (zh) 骨料给料机装配翻转装置
CN217513848U (zh) 一种柴油机缸体装配用翻转工作台
CN218891416U (zh) 一种电池托架安装助力装置
CN219100647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建筑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CN219598625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与轮毂合装设备
CN115492382B (zh) 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作业台架
CN218909724U (zh) 一种叉车检修举升保护机构
CN214780418U (zh) 一种玻璃吊装架
CN214568602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行李传送车
CN217667646U (zh) 一种门窗组装用工作台及生产线
CN218875294U (zh) 一种备胎压板安装工装
CN214942261U (zh) 一种移动脚手架的安全装置
CN218253691U (zh) 一种压力罐制造的焊接夹具设备
CN212683877U (zh) 一种容器检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