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7841U - 一种尾门防尘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门防尘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7841U
CN219727841U CN202320046247.1U CN202320046247U CN219727841U CN 219727841 U CN219727841 U CN 219727841U CN 202320046247 U CN202320046247 U CN 202320046247U CN 219727841 U CN219727841 U CN 219727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top cover
tail gate
tai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62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勇
樊亚妮
刘海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62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7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7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7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门防尘条,包括位于尾门上的密封体,密封体抵在上侧的顶盖上,所述密封体包括靠近外侧的头道密封体以及位于头道密封体内侧用于大间隙密封的二道密封体,且头道密封体和二道密封体均弹性抵在上侧的顶盖上。通过两道密封,提高密封效果,也在颠簸路况下,实现更好的密封。所述尾门包括尾门外板和位于尾门外板内侧的尾门内板。这个为现有技术。所述顶盖包括顶盖外板以及顶盖内板,且顶盖外板和顶盖内板之间设置有顶盖加强板。这个为现有技术。所述头道密封体包括安装在尾门内板上的密封泡,且尾门内板上开设有与密封泡对应的安装槽。密封泡实现头道密封。密封泡中空结构,实现头道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尾门防尘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门密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门防尘条。
背景技术
在现有车型中,尾门防尘条为单泡结构形式,安装在尾门上,与车身配合形成密封结构,为单道密封结构形式,车辆在越野工况、颠簸路面行驶时,车门、车身会出现更大的扭转、振动,导致密封间隙出现较大的变化,单道密封结构形式的密封条不能弥补间隙较大的变化,密封条与车身密封面会出现缝隙,灰尘或水沿缝隙进入室内,车辆的密封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门防尘条,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尾门防尘条,包括位于尾门上的密封体,密封体抵在上侧的顶盖上,所述密封体包括靠近外侧的头道密封体以及位于头道密封体内侧用于大间隙密封的二道密封体,且头道密封体和二道密封体均弹性抵在上侧的顶盖上。通过两道密封,提高密封效果,也在颠簸路况下,实现更好的密封。
可选的,所述尾门包括尾门外板和位于尾门外板内侧的尾门内板。这个为现有技术。
可选的,所述顶盖包括顶盖外板以及顶盖内板,且顶盖外板和顶盖内板之间设置有顶盖加强板。这个为现有技术。
可选的,所述头道密封体包括安装在尾门内板上的密封泡,且尾门内板上开设有与密封泡对应的安装槽。密封泡实现头道密封。密封泡中空结构,实现头道密封。
可选的,所述密封泡通过双面胶带安装在尾门内板上。方便安装。
可选的,所述二道密封体包括位于密封泡内侧的条形的韧性的密封带,且密封带的上端向外圆弧弯折后抵在顶盖内板上。密封带能够抵在顶盖内板上,实现二道密封。
可选的,所述密封带由密封泡向内延伸形成。一体成型,便于制造,也更结实。
可选的,所述密封带与密封泡之间形成导水槽。便于灰尘和雨水排出。
可选的,所述密封带与尾门内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
可选的,所述密封带的底部连接有卡扣,且尾门内板上开设有供卡扣插入的卡槽。卡扣的上端呈“T”型,下端呈箭头状,能够卡在卡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密封泡实现头道密封,避免灰尘雨水进入;
2、密封带实现二道密封,提高密封效果,在颠簸路面,避免缝隙产生;
3、导水槽便于灰尘和积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门防尘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门防尘条的顶盖和尾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门防尘条的密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门;101、尾门外板;102、尾门内板;2、顶盖;201、顶盖外板;202、顶盖加强板;203、顶盖内板;3、密封体;301、密封泡;302、导水槽;303、密封带;304、卡扣;305、双面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尾门防尘条,包括位于尾门1上的密封体3,密封体3抵在上侧的顶盖2上,密封体3包括靠近外侧的头道密封体以及位于头道密封体内侧用于大间隙密封的二道密封体,且头道密封体和二道密封体均弹性抵在上侧的顶盖2上。通过两道密封,提高密封效果,也在颠簸路况下,实现更好的密封。
尾门1包括尾门外板101和位于尾门外板101内侧的尾门内板102。这个为现有技术。顶盖2包括顶盖外板201以及顶盖内板203,且顶盖外板201和顶盖内板203之间设置有顶盖加强板202。这个为现有技术。
头道密封体包括安装在尾门内板102上的密封泡301,且尾门内板102上开设有与密封泡301对应的安装槽。密封泡301实现头道密封。密封泡301中空结构,实现头道密封。密封泡301通过双面胶带305安装在尾门内板102上。方便安装。
二道密封体包括位于密封泡301内侧的条形的韧性的密封带303,且密封带303的上端向外圆弧弯折后抵在顶盖内板203上。密封带303能够抵在顶盖内板203上,实现二道密封。密封带303由密封泡301向内延伸形成。一体成型,便于制造,也更结实。密封带303与密封泡301之间形成导水槽302。便于灰尘和雨水排出。密封带303与尾门内板102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
密封带303的底部连接有卡扣304,且尾门内板102上开设有供卡扣304插入的卡槽。卡扣304的上端呈“T”型,下端呈箭头状,能够卡在卡槽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尾门防尘条,包括位于尾门(1)上的密封体(3),密封体(3)抵在上侧的顶盖(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3)包括靠近外侧的头道密封体以及位于头道密封体内侧用于大间隙密封的二道密封体,且头道密封体和二道密封体均弹性抵在上侧的顶盖(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防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1)包括尾门外板(101)和位于尾门外板(101)内侧的尾门内板(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防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包括顶盖外板(201)以及顶盖内板(203),且顶盖外板(201)和顶盖内板(203)之间设置有顶盖加强板(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门防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道密封体包括安装在尾门内板(102)上的密封泡(301),且尾门内板(102)上开设有与密封泡(301)对应的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门防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泡(301)通过双面胶带(305)安装在尾门内板(1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门防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道密封体包括位于密封泡(301)内侧的条形的韧性的密封带(303),且密封带(303)的上端向外圆弧弯折后抵在顶盖内板(20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门防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带(303)由密封泡(301)向内延伸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门防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带(303)与密封泡(301)之间形成导水槽(30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门防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带(303)与尾门内板(102)之间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门防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带(303)的底部连接有卡扣(304),且尾门内板(102)上开设有供卡扣(304)插入的卡槽。
CN202320046247.1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尾门防尘条 Active CN219727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6247.1U CN21972784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尾门防尘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6247.1U CN21972784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尾门防尘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7841U true CN219727841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2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6247.1U Active CN21972784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尾门防尘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7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27841U (zh) 一种尾门防尘条
CN202810540U (zh) 角窗组件及具有该角窗组件的汽车
JPS633284Y2 (zh)
CN203254941U (zh) 车门轮罩密封条及带有该车门轮罩密封条的汽车
CN204915233U (zh) 一种汽车车门密封条
CN204687812U (zh) 一种汽车门槛密封条
CN209650018U (zh) 一种轿车车门内切条
CN112297804A (zh) 一种侧窗隐藏式外挡水条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900247Y (zh) 汽车侧围密封条安装结构
CN201633513U (zh) 一种汽车无门框车门呢槽的固定结构
CN218400171U (zh) 敞篷车顶棚密封结构及敞篷车
CN218400174U (zh) 车门玻璃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18858126U (zh) 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15321953U (zh) 一种汽车天窗密封条及其连接结构
CN219706655U (zh) 车辆门框密封条及车辆
CN215096964U (zh) 一种粘结式外密封条
CN217835321U (zh) 无框车门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17649284U (zh) 车门窗框上密封条及车辆车门和车辆
CN218031386U (zh) 车用复合胶条
CN218054829U (zh) 推拉窗的密封结构、推拉窗及车辆
CN218876863U (zh) 一种硅胶防尘条
CN212073639U (zh) 一种汽车车门下密封条安装结构
CN208232787U (zh) 车门门框密封结构
CN217347457U (zh) 一种车身顶盖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709463U (zh) 一种商用车分体导流罩隐藏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