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7051U - 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及注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及注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7051U
CN219727051U CN202223059312.9U CN202223059312U CN219727051U CN 219727051 U CN219727051 U CN 219727051U CN 202223059312 U CN202223059312 U CN 202223059312U CN 219727051 U CN219727051 U CN 219727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re
plate
reset
plastic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93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小路
陈士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SU MUNICIPAL PIPELINE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SU MUNICIPAL PIPELINE (HE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SU MUNICIPAL PIPELINE (HE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SU MUNICIPAL PIPELINE (HE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593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7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7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7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及注塑系统,后模可以在注塑机上旋转,内嵌件的第一型腔由第一型芯、前模板和滑块共同组成,滑块可在前模板上滑动。后模旋转后第二型芯与第一型芯同轴线,外包覆件的第二型腔由第一型芯上的内嵌件、第二型芯和前模板共同组成。管件通过第一型芯旋转与第一型芯分离,通过顶出机构从第二型芯上顶出。本方案中构成内嵌件注塑型腔外侧壁的是滑块,滑块后退,型腔解散,开模时前模与内嵌件不发生干涉,不会因为前模和后模拉扯内嵌件导致内嵌件损坏。本方案中的模具可以通过一套模具完成管件的二次注塑,提高生产效率,且注塑完成后,可以自动管件顶出,无需人工取出管件。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及注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及注塑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管道凭借其优异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在建筑给冷热水系统逐步取代钢制管道,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铺设管道时,管道的连接管件也是管道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塑料材料强度问题,管件一般采用包塑金属嵌件结构。但是金属嵌件结构在机台上注塑成型时,容易出现卫生性能不合格问题且金属嵌件的成本偏高。为了解决金属嵌件的问题,采用高强度塑料嵌件对其进行代替。目前,带塑料嵌件的管件生产工艺为先将嵌件注塑成型,在将其放入另一套模具中进行二次注塑。二次注塑需要两套模具,生产成本高。为解决二次注塑需要两套模具的问题,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现有的一种二次注塑成型模具及注塑件,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定模包括定模仁,定模仁上设置有一次成型定模腔和二次成型定模腔,动模包括滑动安装于动模上的大模仁和固定安装于动模上的小模仁,大模仁和小模仁组合构成一次成型动模腔和二次成型动模腔,且大模仁和小模仁贴合且相互可滑动,大模仁连接有旋转伸缩机构,模具开模后,旋转伸缩机构工作,大模仁带动一次成型产品从动模中脱离出来,并旋转180°,完成旋转后复位进入到动模内,并与小模仁重新组合构成一次成型动模腔和二次成型动模腔。
但是由于该管件结构的特殊性,管件内嵌件外侧壁设有增加和注塑件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凸起和凹槽,内嵌件注塑成型后,进行第一次开模时,如果将内嵌件直接从内衬件型腔内顶出,会导致内衬件上的凸起与前模拉扯,损坏内衬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管件内嵌件外侧壁设有凸起和凹槽使得内嵌件在进行第一次开模时不便将内嵌件直接从内衬件型腔内顶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本方案中内嵌件的型腔外侧壁由可滑动的滑块组成,开模时,滑块远离内嵌件解散内嵌件的型腔,使得开模后内嵌件自动与前模分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包括前模、后模、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后模可以在注塑机上进行旋转,前模包括前模板,第一型芯位于后模上,第二型芯位于前模上。前模板上设有与前模板滑动连接的滑块和用以驱动滑块运动的第一驱动部。当滑块到达滑动限位后,滑块、前模板和第一型芯共同组成用以注塑具有螺纹的成型内嵌件的第一型腔。当后模旋转至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轴线重合时,第二型芯、前模板和第一型芯及第一型芯上的内嵌件共同组成用以注塑成型外包覆件的第二型腔。后模上还设有用以驱动第一型芯转动的第二驱动部,前模上还设有用以顶出第二型腔内外包覆件的顶出机构。第一驱动部可为气缸或油缸。
模具开始工作时,第一驱动部驱动滑块到达限位,滑块与前模板和第一型芯共同组成第一型腔,通过第一流道对第一型腔进行注塑,第一型腔内的塑件注塑成型后,第一驱动部带走滑块,解散第一型腔,然后开模,前模上升,开模后注塑成型的内嵌件暴露在模具外侧。接下来后模旋转,直至第一型芯与第二型芯轴线重合,前模下降,开始合模。合模完成后第二型芯、前模板和第一型芯上的内嵌件共同组成第二型腔,从第二流道向第二型腔内注塑。第二型腔内的外包覆件冷却成型后,前模上升,第二驱动部驱动第一型芯旋转,使得具有螺纹的内嵌件和第一型芯分离;同时顶出机构将外包覆件从第二型芯上顶出,完成管件从模具上的脱离。管件脱离模具后,模具旋转回到初始状态,模具的一个注塑加工周期完成。
本方案中构成第一型腔外侧壁的是滑块,内嵌件注塑成型后,滑块后退与内嵌件外侧壁分离,第一型腔解散,开模时前模向上运动不会与内嵌件外侧的凸起发生干涉,不会拉扯内嵌件导致内嵌件损坏。本方案中的模具在生产含内嵌件的注塑管件时,可以通过一套模具完成管件的二次注塑,提高生产效率,且模具在完成管件的注塑成型后,管件通过第一型芯旋转与第一型芯分离,通过顶出机构从第二型芯上顶出,无需人工取出注塑管件,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优选的,滑块上设有第一凸起,前模板上设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凹槽,第一凸起位于凹槽内。滑块上设置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位于前模板上的凹槽内,使得滑块沿着凹槽滑动,进一步约束滑块的运动方向。
优选的,滑块有两个滑块;第一驱动部也有两个,两个第一驱动部和两个滑块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滑块抵接后均到达滑动限位并形成第一型腔的外侧壁。当第一型腔的外侧壁由滑块和前模板构成时,注塑成型后的内嵌件的外侧壁仍有一部与前模板抵接,还是容易出现开模时拉扯内嵌件导致内嵌件损坏的问题。由于每个滑块都需要第一驱动部与之连接控制其滑动,当第一型腔的外侧壁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滑块构成时,需要设置更多的驱动部,增加模具的生产成本和体积。由两个滑块构成第一型腔的外侧壁,在确保开模时内嵌件外侧壁在可以与前模完全分离的同时,所需的第一驱动部更少,模具的结构最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优选的,第二驱动部和第一型芯均有两个,两个第二驱动部和第一型芯一一对应,两个第一型芯在后模上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为后模的中轴线。增设一个第一型芯和第二驱动部,使得模具可以同时内嵌件和内嵌件外的外包覆件,节约模具的加工时间,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
优选的,第二驱动部为马达,马达上设有第一传动链轮,第一型芯上设有第二传动链轮,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二传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进行连接。模具采用马达驱动第一型芯旋转的方式对第一型芯上的内嵌件进行脱模,第一型芯和马达上的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进行连接。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是啮合传动,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需要的张紧力小,作用在轴上的压力也小,可减少轴和轴承的受力,结构紧凑,能在温度较高、有油污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与链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
优选的,第一型芯上套设有轴承,轴承与后模抵接。在第一型芯上套设轴承,使得第一型芯在旋转时减少与后模的接触面积,减少第一型芯和后模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第一型芯的旋转磨损,延长第一型芯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板、顶针套、复位板、弹性件和复位杆,安装板位于前模板上并与前模板固定连接,第二型芯穿过安装板和顶针套,顶针套可在第二型芯上滑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顶针套和前模上的前模顶板。复位板位于前模板上且可在前模板上滑动,复位板套设在顶针套上并与顶针套相对静止,复位杆与复位板固定连接。当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复位杆抵接后模板。开模后顶出机构开始工作,此时弹性件形变,与弹性件抵接的顶针套在第二型芯上向下滑动,顶针套推动第二型芯上的注塑件脱离第二型芯。顶针套下滑还会带着复位板和复位杆下滑,复位杆下滑后会有一部分突出在前模外侧。当模具重新合模时,复位杆首先抵接后模,然后复位杆推动与复位杆连接的复位板在前模内向上滑动,复位板上滑会推动顶针套在第二型芯上向上滑动,压缩弹性件,直至恢复初始状态,为下一次开模做准备。
优选的,顶针套穿过复位板,顶针套上设有位于复位板外侧的第二凸起,顶针套通过第二凸起与复位板的上端面抵接。顶针套通过第二凸起带动复位板和顶针套一起运动,与复位板和顶针套直接进行固定连接相比,在进行模具的安装时,安装更加方便。
优选的,复位杆有若干个,若干个复位杆在复位板上阵列排布。设置若干个复位杆,使得当复位杆推动复位板滑动时,复位板可以始终保持与后模平行的状态,防止复位板受力不均导致倾斜。
一种专用于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的注塑系统,包括用以承载模具的底盘和用以对模具进行开模和合模的注塑机,底盘可进行旋转,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位于底盘上。注塑系统放置模具时可控制模具的开模和合模,且注塑系统上的底盘可旋转,在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中的后模需要旋转时,可用底盘的转动代替模具的转动,简化模具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构成第一型腔外侧壁的是滑块,内嵌件注塑成型后,滑块后退与内嵌件外侧壁分离,第一型腔解散,开模时前模向上运动不会与内嵌件发生干涉,不会拉扯内嵌件导致内嵌件损坏。本方案中的模具在生产含内嵌件的注塑管件时,可以通过一套模具完成管件的二次注塑,提高生产效率,且模具在完成管件的注塑成型后,管件通过第一型芯旋转与第一型芯分离,通过顶出机构从第二型芯上顶出,无需人工取出注塑管件,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本方案还包括一种专用于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的注塑系统,注塑系统放置模具时可控制模具的开模和合模,且注塑系统上的底盘可旋转,在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中的后模需要旋转时,可用底盘的转动代替模具的转动,简化模具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中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开模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所生产的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品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的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包括前模、后模、第一型芯1和第二型芯2,后模可以旋转,前模包括前模板3,第一型芯1位于后模上,第二型芯2位于前模上。前模板3上设有与前模板3滑动连接的滑块4和用以驱动滑块4运动的第一驱动部5。当滑块4到达滑动限位后,滑块4、前模板3和第一型芯1共同组成用以注塑具有螺纹的成型内嵌件15的第一型腔。当后模旋转至第一型芯1和第二型芯2轴线重合时,第二型芯2、前模板3和第一型芯1及第一型芯1上的内嵌件15共同组成用以注塑成型外包覆件16的第二型腔。后模上还设有用以驱动第一型芯1转动的第二驱动部6,前模上还设有用以顶出第二型腔内塑件的顶出机构。第一驱动部5为油缸。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模具开始工作时,第一驱动部5驱动滑块4到达限位,滑块4与前模板3和第一型芯1共同组成第一型腔,通过第一流道17对第一型腔进行注塑,第一型腔内的内嵌件15注塑成型后,第一驱动部5带走滑块4,解散第一型腔,然后开模,前模上升,开模后注塑成型的内嵌件15暴露在模具外侧。接下来后模旋转,直至第一型芯1与第二型芯2轴线重合,前模下降,开始合模。合模完成后第二型芯2、前模板3和第一型芯1上的内嵌件15共同组成第二型腔,从第二流道18向第二型腔内注塑。第二型腔内的外包覆件16冷却成型后,前模上升,第二驱动部6驱动第一型芯1旋转,使得内嵌件15和第一型芯1分离;与此同时顶出机构将外包覆件16从第二型芯2上顶出,管件脱离模具,管件脱离模具后,模具旋转回到初始状态,模具的一个注塑加工周期完成。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方案中构成第一型腔外侧壁的是滑块4,内嵌件15注塑成型后,滑块4后退与内嵌件15外侧壁分离,第一型腔解散,开模时前模向上运动不会与内嵌件15外表面的凸起发生干涉,不会因为前模和后模拉扯内嵌件15导致内嵌件15损坏。本方案中的模具在生产含内嵌件15的注塑管件时,可以通过一套模具完成管件的二次注塑,提高生产效率,且模具在完成管件的注塑成型后,管件通过第一型芯旋转与第一型芯分离,通过顶出机构从第二型芯上顶出,无需人工取出注塑管件,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实施例2
一种专用于塑料管件用的二次注塑一次成型模具的实施例2,如图1-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模具的结构进一步限定。
具体的,滑块4上设有第一凸起401,前模板3上设有与第一凸起401配合的凹槽,第一凸起401位于凹槽内。滑块4有两个;第一驱动部5也有两个,两个第一驱动部5和两个滑块4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滑块4抵接后均到达滑动限位并形成第一型腔的外侧壁。
具体的,第二驱动部6和第一型芯1均有两个,两个第二驱动部6和第一型芯1一一对应,两个第一型芯1在后模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为后模的中轴线。第二驱动部6为马达,马达上设有第一传动链轮,第一型芯1上设有第二传动链轮,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二传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7进行连接。第一型芯1上套设有轴承8,轴承8与后模抵接。
具体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板9、顶针套10、复位板11、弹性件12和复位杆13,安装板9位于前模板3上并与前模板3固定连接,第二型芯2穿过安装板9和顶针套10,顶针套10可在第二型芯2上滑动,弹性件12的两端分别抵接顶针套10和前模上的前模顶板14。复位板11位于前模板3上且可在前模板3上滑动,复位板11套设在顶针套10上并与顶针套10保持相对静止,复位杆13与复位板11固定连接。
具体的,顶针套10穿过复位板11,顶针套10上设有位于复位板11外侧的第二凸起1001,顶针套10通过第二凸起1001与复位板11的上端面抵接。复位杆13有若干个,若干个复位杆13在复位板11上阵列排布。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当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复位杆13抵接后模。开模后顶出机构开始工作,此时弹性件12形变,与弹性件12抵接的顶针套10在第二型芯2上向下滑动,顶针套10推动第二型芯2上的外包覆件16脱离第二型芯2。顶针套10下滑还会带着复位板11和复位杆13下滑,复位杆13下滑后会有一部分突出在前模外侧。当模具重新合模时,复位杆13首先抵接后模,然后复位杆13推动与复位杆13连接的复位板11在前模内向上滑动,复位板11上滑会推动顶针套10在第二型芯2上向上滑动,压缩弹性件12,直至恢复初始状态,为下一次开模做准备。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滑块4上设置第一凸起401,使得滑块4沿着凹槽滑动,进一步约束滑块4的运动方向。由两个滑块4构成第一型腔的外侧壁,在确保开模时内嵌件15可以与前模完全分离的同时,所需的第一驱动部5更少,模具的结构最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增设一个第一型芯1和第二驱动部6,使得模具可以同时内嵌件15和内嵌件15外的外包覆件16,节约模具的加工时间,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第一型芯1和马达上的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进行连接,链传动具有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需要的张紧力小,作用在轴上的压力也小,可减少轴和轴承8的受力,结构紧凑,能在温度较高、有油污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制造和安装精度低的优点。
顶针套10通过第二凸起1001带动复位板11和顶针套10一起运动,与复位板11和顶针套10直接进行固定连接相比,在进行模具的安装时,安装更加方便。设置若干个复位杆13,使得当复位杆13推动复位板11滑动时,复位板11可以始终保持与后模平行的状态,防止复位板11受力不均导致倾斜。
实施例3
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的注塑系统,包括用以承载模具的底盘和用以对模具进行开模和合模的注塑机,底盘可进行旋转,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位于底板上。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注塑系统放置模具时可控制模具的开模和合模,且注塑系统上的底盘可旋转,在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中的后模需要旋转时,可用底盘的转动代替模具的转动,简化模具的结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包括前模、后模、第一型芯(1)和第二型芯(2),所述前模包括前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可以在注塑机上旋转,所述第一型芯(1)位于所述后模上,所述第二型芯(2)位于所述前模上,所述前模板(3)上设有与所述前模板(3)滑动连接的滑块(4)和用以驱动所述滑块(4)运动的第一驱动部(5);
当所述滑块(4)到达滑动限位后,所述滑块(4)、所述前模板(3)和所述第一型芯(1)共同组成用以注塑内嵌件的第一型腔;当所述后模旋转至所述第一型芯(1)和所述第二型芯(2)轴线重合时,所述第二型芯(2)、所述前模板(3)和所述第一型芯(1)及所述第一型芯(1)上的内嵌件共同组成用以注塑成型外包覆件的第二型腔;
所述后模上还设有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型芯(1)转动的第二驱动部(6);所述前模上还设有用以顶出所述第二型腔内外包覆件的顶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上设有第一凸起(401),所述前模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401)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凸起(401)位于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有两个;所述第一驱动部(5)也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部(5)和两个所述滑块(4)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所述滑块(4)抵接后均到达滑动限位并形成所述第一型腔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6)和所述第一型芯(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驱动部(6)和所述第一型芯(1)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型芯(1)在所述后模上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为所述后模的中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6)为马达,所述马达上设有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第一型芯(1)上设有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一传动链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7)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芯(1)上套设有轴承(8),所述轴承(8)与所述后模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安装板(9)、顶针套(10)、复位板(11)、弹性件(12)和复位杆(13),所述安装板(9)与所述前模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型芯(2)穿过所述安装板(9)和所述顶针套(10),所述顶针套(10)可在所述第二型芯(2)上滑动,所述弹性件(12)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顶针套(10)和所述前模,所述复位板(11)位于所述前模板(3)上且可在所述前模板(3)上滑动,所述复位板(11)套设在所述顶针套(10)上并与所述顶针套(10)相对静止,所述复位杆(13)与所述复位板(11)固定连接,当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时,所述复位杆(13)抵接所述后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套(10)穿过所述复位板(11),所述顶针套(10)上设有位于所述复位板(11)外侧的第二凸起(1001),所述顶针套(10)通过所述第二凸起(1001)与所述复位板(11)的上端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13)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复位杆(13)在所述复位板(11)上阵列排布。
10.一种专用于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的注塑系统,包括用以承载模具的底盘和用以对模具进行开模和合模的注塑机,所述底盘可进行旋转,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位于所述底盘上。
CN202223059312.9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及注塑系统 Active CN219727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9312.9U CN219727051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及注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9312.9U CN219727051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及注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7051U true CN219727051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9312.9U Active CN219727051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及注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70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25395A (zh) * 2023-10-11 2024-01-02 江苏兴洋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通管件成型模具及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25395A (zh) * 2023-10-11 2024-01-02 江苏兴洋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通管件成型模具及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27051U (zh) 一种塑料管件用一次成型模具及注塑系统
CN211763198U (zh) 一种壳体塑件注塑模具
CN209999625U (zh) 一种弧形抽芯模具
CN109049545B (zh) 一种用于u型弯管件注塑成型的模具
CN108819108B (zh) 一种带有简易式内缩装置的模具
KR100897600B1 (ko) 파이프 삽입 일체형 연결구의 성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방법
CN110900987B (zh) 一种装饰圈注塑模具
CN214082613U (zh) 一种双色注塑滑块铲机模具结构
CN210969792U (zh) 具有仿形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5071059B (zh) 一种防变形的peek齿轮注塑模具及方法
CN220700256U (zh) 一种组装式塑料注塑模具
CN219522895U (zh) 一种水泵球阀成型模具
CN205086303U (zh) 热流道模具内侧斜滑块斜抽芯的模具机构
CN216708220U (zh) 一种多通道阀体的成型模具
CN216100143U (zh) 双螺纹三通管件模具内缩式二次抽芯机构
CN215320362U (zh) 电动三轮车叶子板模具进料水口弹块式脱模机构
CN216683196U (zh) 一种脱模组件及注塑模具
CN219153606U (zh) 建筑管道抢修专用塑料管件注塑成型模具
CN218079956U (zh) 一种多格高边铝制餐盘用模具
CN212666608U (zh) 塑胶模具用顶出机构
CN211542159U (zh) 转接管塑件注射成型模具
CN210940323U (zh) 一种模具的直顶结构
CN215359592U (zh) 汽车水路管道接头用注塑模具
CN213648547U (zh) 一种可实现二次顶出的强脱活动结构
CN210999765U (zh) 线扣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