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4798U - 导电端子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导电端子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4798U
CN219704798U CN202321101943.4U CN202321101943U CN219704798U CN 219704798 U CN219704798 U CN 219704798U CN 202321101943 U CN202321101943 U CN 202321101943U CN 219704798 U CN219704798 U CN 219704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tatic
conductive terminal
movabl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19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韩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si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si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si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si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19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4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4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4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用于夹持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包括一安装座、一夹持组件和至少一复位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组静夹件和至少一动夹件,所述动夹件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动夹件在不受外力驱动的情况下能够被所述复位件带动而朝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移动以减小所述夹持空间,并且所述动夹件受到所述复位件的弹力作用而保持压接于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所述导电端子,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共同夹紧所述导电端子。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弹力自动夹紧导电端子,有效避免出现夹伤导电端子和导电端子晃动甚至掉落的情况,并且能够自动夹紧不同厚度的导电端子,无需额外的操作,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实用性更高。

Description

导电端子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导电端子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导电端子如鱼眼端子的机械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夹具进行固定。目前部分夹具在使用时,通过手动控制夹持件的运动行程,把控夹持件对导电端子的夹紧程度和夹持不同厚度的导电端子。由于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误差,若夹持件的运动行程过大,则会夹伤导电端子,若导电端子的运动行程过小,则导电端子夹不紧,使得导电端子在后续操作中会出现晃动甚至掉落。
另外部分夹具利用驱动以控制夹持件的运动行程,但这增加了夹具的体积,并且在对不同厚度的导电端子进行夹持时,需要额外通过控制驱动的运行来实现调节夹持件的运动行程,操作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导电端子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弹力自动夹紧导电端子,有效避免出现夹伤导电端子和导电端子晃动甚至掉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导电端子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夹紧不同厚度的导电端子,无需额外的操作,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实用性更高。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用于夹持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包括:
一安装座;
一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组静夹件和至少一动夹件,所述静夹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动夹件位于所述静夹件的相邻位置,所述动夹件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动夹件被设置能够移动靠近或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以减小或增大所述夹持空间,以夹放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所述导电端子;
至少一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动夹件和所述安装座或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在所述动夹件被驱动而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以增大所述夹持空间时,所述复位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动夹件在不受外力驱动的情况下能够被所述复位件带动而朝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移动以减小所述夹持空间,并且所述动夹件受到所述复位件的弹力作用而保持压接于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所述导电端子,以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共同夹紧所述导电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夹件和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动夹件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的一侧,在所述动夹件移动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时,所述复位件被压缩,在所述动夹件受到所述复位件的弹力作用而移动靠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并与所述静夹件协同夹持所述导电端子时,所述复位件保持压缩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每组所述静夹件设置有两个,每组两个所述静夹件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两个所述静夹件位于所述动夹件移动方向的两侧,在所述动夹件压接于所述导电端子时,所述导电端子被所述动夹件挤压的相对位置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组的两个所述静夹件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静夹件设置有多组,所述动夹件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动夹件与一组所述静夹件对应,多个所述动夹件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形成多个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复位件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动夹件安装至少一所述复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静夹件设置的组数为偶数,相邻两组所述静夹件之间形成一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的尺寸大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尺寸,所述放置空间用于放置执行夹持操作前的所述导电端子并对所述导电端子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将每组两个所述静夹件之间的间距定义为移动通道,每一所述动夹件能够沿着与其对应组所述静夹件相邻的一组所述静夹件形成的所述移动通道移进或移出对应的所述放置空间以减小或增大所述夹持空间,在所述动夹件沿着对应的所述移动通道移出所述放置空间并且与相邻组的两个所述静夹件保持对应时,所述夹持空间的尺寸最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还包括一推移件,所述推移件被安装于所述动夹件被所述复位件带动而复位的方向上,所述推移件能够被驱动而推动所述动夹件移动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以增大所述夹持空间,在所述推移件不受外力作用时,所述静夹件能够在所述复位件的弹性作用下移动靠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并推动所述推移件朝着复位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动夹件包括一夹持部和一连接部,所述夹持部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形成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夹持部由所述连接部延伸形成,在所述动夹件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所述动夹件的所述连接部呈现堆叠放置并且均与所述推移件相邻,所述推移件能够同时推动多个所述连接部移动以带动对应的所述夹持部分别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装座具有一安装空间和一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通口,所述安装空间通过所述通口与所述移动通道和所述放置空间连通,所述连接部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夹持部由所述安装空间伸出所述通口,所述夹持部能够沿着所述通口由所述移动通道移进所述放置空间或由所述放置空间移进所述移动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装座还具有一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所述限位通道的尺寸与所述推移件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推移件能够沿着所述限位通道移动以推动所述安装空间内的所述连接部移动,所述限位通道用于限定所述推移件的运动方向。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用于夹持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包括一安装座10和一夹持组件20。
参考图1至图3,所述夹持组件20包括至少一组静夹件21和至少一动夹件22,所述静夹件21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0。所述动夹件22位于所述静夹件21的相邻位置,所述动夹件22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201,所述动夹件22被设置能够移动靠近或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以减小或增大所述夹持空间201,以夹放所述夹持空间201内的所述导电端子。
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复位件30,所述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动夹件22和所述安装座10或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在所述动夹件22被驱动而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以增大所述夹持空间201时,所述复位件30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动夹件22在不受外力驱动的情况下,能够被所述复位件30带动而朝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移动以减小所述夹持空间201,并且所述动夹件22受到所述复位件30的弹力作用而保持压接于所述夹持空间201内的所述导电端子,以自动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共同夹紧所述导电端子,有效避免出现所述动夹件22过度移动而夹伤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动夹件22移动程度不够而无法与所述静夹件21有效夹持所述导电端子的情况。
此外,根据所述导电端子尺寸的不同,所述动夹件22被所述复位件30带动而朝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移动的程度不同,以实现自动夹紧不同厚度的所述导电端子。
优选地,所述复位件30被实施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夹件22和所述安装座10连接,所述复位件30位于所述动夹件22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的一侧。在所述动夹件22移动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时,所述复位件30被压缩。在所述动夹件22受到所述复位件30的弹力作用而移动靠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并与所述静夹件21协同夹持所述导电端子时,所述复位件30保持压缩状态。
作为可变形地,所述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夹件22和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连接。在所述动夹件22移动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时,所述复位件30被拉伸。在所述动夹件22受到所述复位件30的弹力作用而移动靠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并与所述静夹件21协同夹持所述导电端子时,所述复位件30保持拉伸状态。
作为优选地,每组所述静夹件21设置有两个,每组两个所述静夹件21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两个所述静夹件21位于所述动夹件22移动方向的两侧。在所述动夹件22压接于所述导电端子时,所述导电端子被所述动夹件22挤压的相对位置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组的两个所述静夹件21抵接,以使所述导电端子被所述动夹件22和两个所述静夹件21夹紧。
在一变形实施中,每组所述静夹件21设置有一个,所述动夹件22与对应的所述静夹件21相对设置。在所述动夹件22压接于所述导电端子时,所述导电端子被所述动夹件22挤压的相对位置与对应的所述静夹件21抵接,所述导电端子同样可以被夹紧。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施例,以下至少一个实施例和对应的附图中,仅以每组所述静夹件21设置有两个,每组两个所述静夹件21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两个所述静夹件21位于所述动夹件22移动方向的两侧为例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此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优选地,所述静夹件21设置有多组,所述动夹件22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动夹件22与一组所述静夹件21对应,此时多个所述动夹件22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形成多个所述夹持空间201,所述复位件30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动夹件22安装至少一所述复位件30,以实现夹持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并且每一所述动夹件22能够被单独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动夹件22受到对应的所述复位件30的复位作用能够进行不同程度的移动,使得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能够同时夹紧不同厚度的所述导电端子。
参考图3至图5,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静夹件21设置的组数为偶数,相邻两组所述静夹件21之间形成一放置空间2101,所述放置空间2101的尺寸大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尺寸,所述放置空间2101用于放置执行夹持操作前的所述导电端子并对所述导电端子限位,以便后续执行夹持操作。
参考图4,将每组两个所述静夹件21之间的间距定义为移动通道2102,每一所述动夹件22能够沿着与其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相邻的一组所述静夹件21形成的所述移动通道2102移进或移出对应的所述放置空间2101以减小或增大所述夹持空间201。在所述动夹件22沿着对应的所述移动通道2102移出所述放置空间2101并且与相邻组的两个所述静夹件21保持对应时,所述夹持空间201的尺寸最大。
参考图2,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还包括一推移件40,所述推移件40被安装于所述动夹件22被所述复位件30带动而复位的方向上,所述推移件40能够被驱动而推动所述动夹件22移动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以增大所述夹持空间201,以便安放所述导电端子。在所述推移件40不受外力作用时,所述静夹件21能够在所述复位件30的弹性作用下移动靠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并推动所述推移件40朝着复位的方向移动。
参考图2,优选地,所述动夹件22包括一夹持部221和一连接部222,所述夹持部221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形成所述夹持空间201,所述夹持部221由所述连接部222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222与所述推移件40相邻,所述连接部222能够被所述推移件40推动而带动所述夹持部221移动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动夹件22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所述动夹件22的所述连接部222呈现堆叠放置并且均与所述推移件40相邻。所述推移件40能够同时推动多个所述连接部222移动以带动对应的所述夹持部221分别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以使多个所述夹持部221能够同时松开多个所述导电端子,以提高工作效率,满足批量化加工的需求。
优选地,多个所述连接部222堆叠按照距离所述静夹件21由近到远的方向为参考,多个所述夹持部221以长度逐渐递增的形式并排设置,以确保每一所述夹持部221在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配合夹持所述导电端子时均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使得所有的所述导电端子都能够被紧固夹持。
参考图5至图6,所述安装座10具有一安装空间101和一与所述安装空间101连通的通口102,所述安装空间101通过所述通口102与所述移动通道2102和所述放置空间2101连通,所述连接部222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101,所述夹持部221由所述安装空间101伸出所述通口102,所述夹持部221能够沿着所述通口102由所述移动通道2102移进所述放置空间2101或由所述放置空间2101移进所述移动通道2102,以此调节所述夹持空间201的尺寸。
所述安装座10还具有一限位通道103,所述限位通道103与所述安装空间101连通,所述限位通道103的尺寸与所述推移件40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推移件40能够沿着所述限位通道103移动以推动所述安装空间101内的所述连接部222移动。所述限位通道103用于限定所述推移件40的运动方向。
现提出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动夹件22被推动而移动远离对应组静夹件21以增大夹持空间201的尺寸,以便放置导电端子,此时复位件30发生弹性形变;
撤除对所述动夹件22施加的外力,所述动夹件22在所述复位件30的带动下移动靠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以减小所述夹持空间201,并且所述动夹件22受到所述复位件30的弹力作用而保持压接于所述导电端子,以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配合夹紧所述导电端子。
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推动推移件40以带动多个所述动夹件22移动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以使多个所述夹持空间201同时增大;
撤除对所述推移件40施加的外力,此时每一所述动夹件22在对应的所述复位件30的带动下移动靠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21并压接于所述导电端子,以将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夹紧,同时所述推移件40被多个所述动夹件22推动而朝向复位的方向移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导电端子夹持机构,用于夹持至少一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包括:
一安装座;
一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组静夹件和至少一动夹件,所述静夹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动夹件位于所述静夹件的相邻位置,所述动夹件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动夹件被设置能够移动靠近或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以减小或增大所述夹持空间,以夹放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所述导电端子;
至少一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动夹件和所述安装座或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在所述动夹件被驱动而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以增大所述夹持空间时,所述复位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动夹件在不受外力驱动的情况下能够被所述复位件带动而朝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移动以减小所述夹持空间,并且所述动夹件受到所述复位件的弹力作用而保持压接于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所述导电端子,以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共同夹紧所述导电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夹件和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动夹件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的一侧,在所述动夹件移动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时,所述复位件被压缩,在所述动夹件受到所述复位件的弹力作用而移动靠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并与所述静夹件协同夹持所述导电端子时,所述复位件保持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静夹件设置有两个,每组两个所述静夹件相对设置并间隔预定距离,两个所述静夹件位于所述动夹件移动方向的两侧,在所述动夹件压接于所述导电端子时,所述导电端子被所述动夹件挤压的相对位置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组的两个所述静夹件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夹件设置有多组,所述动夹件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动夹件与一组所述静夹件对应,多个所述动夹件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形成多个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复位件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动夹件安装至少一所述复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夹件设置的组数为偶数,相邻两组所述静夹件之间形成一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的尺寸大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尺寸,所述放置空间用于放置执行夹持操作前的所述导电端子并对所述导电端子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将每组两个所述静夹件之间的间距定义为移动通道,每一所述动夹件能够沿着与其对应组所述静夹件相邻的一组所述静夹件形成的所述移动通道移进或移出对应的所述放置空间以减小或增大所述夹持空间,在所述动夹件沿着对应的所述移动通道移出所述放置空间并且与相邻组的两个所述静夹件保持对应时,所述夹持空间的尺寸最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还包括一推移件,所述推移件被安装于所述动夹件被所述复位件带动而复位的方向上,所述推移件能够被驱动而推动所述动夹件移动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以增大所述夹持空间,在所述推移件不受外力作用时,所述静夹件能够在所述复位件的弹性作用下移动靠近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并推动所述推移件朝着复位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夹件包括一夹持部和一连接部,所述夹持部与对应组所述静夹件形成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夹持部由所述连接部延伸形成,在所述动夹件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所述动夹件的所述连接部呈现堆叠放置并且均与所述推移件相邻,所述推移件能够同时推动多个所述连接部移动以带动对应的所述夹持部分别远离对应组所述静夹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具有一安装空间和一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通口,所述安装空间通过所述通口与所述移动通道和所述放置空间连通,所述连接部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夹持部由所述安装空间伸出所述通口,所述夹持部能够沿着所述通口由所述移动通道移进所述放置空间或由所述放置空间移进所述移动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导电端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具有一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所述限位通道的尺寸与所述推移件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推移件能够沿着所述限位通道移动以推动所述安装空间内的所述连接部移动,所述限位通道用于限定所述推移件的运动方向。
CN202321101943.4U 2023-05-09 2023-05-09 导电端子夹持机构 Active CN219704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1943.4U CN219704798U (zh) 2023-05-09 2023-05-09 导电端子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1943.4U CN219704798U (zh) 2023-05-09 2023-05-09 导电端子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4798U true CN219704798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1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1943.4U Active CN219704798U (zh) 2023-05-09 2023-05-09 导电端子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4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2800B (zh) 夹取装置及其夹爪组件
CN219704798U (zh) 导电端子夹持机构
CN102248221B (zh) 一种锯片夹紧装置
CN210497773U (zh) 一种连接器插座片状触点折弯工装及折弯装置
CN114193127B (zh) 用于压装跳转接头与跳转接头焊片的压装装置及方法
CN210692471U (zh) 一种断路器磁脱扣核心组件夹具
CN218730523U (zh) 一种风扇开关装配设备
CN111590482A (zh) 一种夹具
CN218144322U (zh) 夹取机构及夹取装置
CN109926948B (zh) 用于带有凹槽工件的粘接工装
CN216763453U (zh) 一种电机开关装配机触片输送机构
CN213671202U (zh) 双向横推磁钢整形装置
CN219018105U (zh) 端子裁切机构
CN219987330U (zh) 工件夹具
CN217890109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锁片装配机构
CN210132302U (zh) 夹取装置
CN218283246U (zh) 矫正装置及电机端子矫正设备
CN221026320U (zh) 产品夹取机构及锁附装置
CN116130271A (zh) 一种风扇开关装配设备
CN220240429U (zh) 一种双金属片焊接触点装置
CN219851839U (zh) 芯片引脚折弯设备
CN112975344B (zh) 夹具及压缩机生产线
CN114273552B (zh) 一种电容器引线弯折压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371999U (zh) 一种夹具
CN213366414U (zh) 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