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6414U - 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6414U
CN213366414U CN202021108537.7U CN202021108537U CN213366414U CN 213366414 U CN213366414 U CN 213366414U CN 202021108537 U CN202021108537 U CN 202021108537U CN 213366414 U CN213366414 U CN 213366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witch
control device
switch control
bracke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85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光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as Electric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as Electr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as Electric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as Electr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85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6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6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6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包括一主体结构以及至少一动接线端子组件,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上设置有一动接线端子,所述主体结构上设置有一静接线端子,且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动接线端子能够实现与所述静接线端子的分离或解除,从而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能够在分离位置、试验位置及连接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通过对动接线端子组件的结构改进,从而使抽屉式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位于试验位置时与位于连接位置时的连接位置不变,从而确保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接触稳定性。

Description

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控制开关领域,更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双电源开关用来连接一定范围内的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其作用相当于总开关。目前抽屉式双电源的二次回路端子包括动接线端子和静接线端子两部分,动接线端子安装于双电源本体,静接线端子安装于抽屉座上,而现有技术中的抽屉式双电源连接位置可分为连接位置、试验位置及分离位置,从而使抽屉式双电源开关分别连接一次回路、二次回路或完全断开。然后在现有技术中的抽屉式双电源开关结构中,当控制抽屉式双电源的本体至双电源试验位置时,往往由于动接线端子和静接线端子之间导向行程不够而出现部分是端面接触的状态,从而导致端子由于发生变形而导致接触不良的后果,因此无法实现电器的可靠连接,并且也会影响动接线端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通过对动接线端子组件的结构改进,从而使抽屉式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位于试验位置时与位于连接位置时的连接位置不变,从而确保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接触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通过对动接线端子组件的结构改进而优化了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控制效果,且结构简答、效果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不仅保证了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三位置功能结构,而且结构简单,有效控制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通过机械结构确保了其在试验位置时连接稳定性,而且不会损坏动接线端子组件,从而提高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所述双电源控制装置的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中的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通过螺丝实现各元件之间的装配,并通过设置卡位台阶和凹槽结构等进行定位,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通过设计电源本体的行程路线以及行程距离,从而实现对试验位置及连接位置的精准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动接线端子组件与静接线端子的固定接触,一方面能够提高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连接可靠性,同时还能提高其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通过对动接线端子组件的结构设计而保证了电源本体在运动过程中足够的导向行程。
为达上述至少一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包括一主体结构以及至少一动接线端子组件,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上设置有一动接线端子,所述主体结构上设置有一静接线端子,且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动接线端子能够实现与所述静接线端子的分离或解除,从而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能够在分离位置、试验位置及连接位置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带动所述动接线端子运动到试验位置时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停止移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包括一支架、一顶板、一滑板以及一压板,其中所述压板、所述滑板和所述顶板自上而下依次堆叠并分别与所述支架间隙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止位件,从而在所述支架两侧的所述止位件之间形成一容置槽,所述动接线端子被固定于所述容置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板包括一第三滑动槽和一第二导柱,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柱和一第一定位槽,所述支架上的所述第二导柱穿设于所述滑板上的所述第三滑动槽,所述滑板上的所述第二导柱穿设于所述支架上的所述第一定位槽,从而使所述滑板和所述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被设置于所述滑板的所述第二导柱的左侧轴表面上,以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中的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在由试验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滑板能够沿着所述倾斜面向右移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承架,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被设置于所述支承架以使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在所述支承架的推动下带动所述动接线端子与所述静接线端子接触从而到达试验位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架在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到达试验位置以后能够继续向前推动而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到达连接位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架具有一第一滑动槽和一第二滑动槽,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呈直角设置,切所述顶板上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支承架上的所述第一滑动槽在表面相切的状态下能够实现所述顶板和所述支承架之间的线面互滑。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架进一步具有至少两个第四滑动槽,所述支架上具有至少两个第四定位孔,通过一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和所述第四滑动槽从而固定所述支架和所述支承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当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运动至试验位置后,所述滑板上的所述第二导柱滑动至所述第二滑动槽,此时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不动而所述支承架能够沿着所述第四滑动槽继续向前移动至连接位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和所述顶板通过一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滑板通过一第二弹簧连接,从而在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的运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实现复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和所述支承架为间隙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动接线端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动接线端子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支承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动接线端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动接线端子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包括一主体结构11以及至少一动接线端子组件12,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上固定设置有一动接线端子120,所述主体结构11上设置有一静接线端子110,且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11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动接线端子120能够实现与所述静接线端子110的分离或接触,从而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能够在分离位置、试验位置及连接位置间切换。
详细而言,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的所述主体结构11被实施为一固定基座111,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用于带动所述动接线端子120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11进行移动,从而使所述动接线端子120在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的控制下与所述主体结构11上的所述静接线端子110接触,从而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到达试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静接线端子110被设置于所述动接线端子120的移动方向且与所述动接线端子120的位置相对应,从而使所述动接线端子120在朝向所述静接线端子110的方向运动之后能够与所述静接线端子110直接接触,从而提高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在试验位置的接触便利性和稳定性。
如图所示,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架123、一顶板121、一滑板122以及一压板124,其中所述支架12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导柱1232和一第一定位槽1233,所述支架1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止位件1231,以在所述支架123两侧的所述止位件1231之间形成一容置槽1230,所述动接线端子120被放置于所述支架123上并位于所述支架123两侧的所述止位件1231之间的所述容置槽1230内,从而使所述动接线端子120被固定,以提高所述动接线端子120的工作稳定性。
所述顶板121上设置有一第二定位槽1210,所述顶板121被设置于所述支架123上且所述第一定位槽1233和所述第二定位槽1210重叠。所述滑板122包括一第三滑动槽1221和一第二导柱1222,所述第二导柱1222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槽1210和所述第一定位槽1233从而将所述滑板122、所述顶板121和所述支架123依次连接,且所述支架123上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柱1232能够穿过所述滑板122上的所述第三滑动槽1221而使所述滑板122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123沿着所述第三滑动槽1221运动,从而使所述滑板122和所述支架123之间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所述压板124被实施为直角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孔1241和至少一第二定位孔1242,所述第一定位孔124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1242分别被设置于直角结构的所述压板124相对垂直的两个面上,其中所述顶板121上的所述第二定位槽1210与所述压板124上的所述第一定位孔1241相互重叠,并通过螺丝127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241和所述第二定位槽1210再通过螺母锁紧,从而将所述压板124和所述顶板121进行固定。
所述支架123上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定位孔1234,所述第三定位孔1234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定位孔1242的数量一致,且所述第三定位孔1234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242的位置重合,从而能够通过螺丝127和螺母将所述压板124固定于所述支架123上。
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承架13,所述支承架13上设置有一第一滑动槽131、一第二滑动槽132以及至少两个第四滑动槽133,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槽131和所述第二滑动槽132呈直角布置,所述滑板122上的所述第二导柱1222穿过所述支架123上的所述第一定位槽1233而插设于所述支承架13上的所述第一滑动槽131内,并且能够使所述滑板122在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的带动下顺着所述第一滑动槽131滑动至所述支承架13的所述第二滑动槽132内并沿着所述第二滑动槽132的边缘移动。
所述第四滑动槽133被沿着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的运动方向设置。即,所述第四滑动槽133被相对于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的运动方向前后设置。所述支架123包括至少两个第四定位孔1235,所述第四定位孔1235与所述第四滑动槽133位置和尺寸相对,通过一螺丝127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1235和所述第四滑动槽133,从而能够带动所述支架123沿着所述第四定位槽相对于所述支承架13前后滑动。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23与所述支承架13被设置为间隙配合,从而使所述支架123能够沿着所述支承架13前后滑动。除此以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所述支架123和所述支承架13、所述压板124和所述顶板121以及所述压板124和所述支架123之间的连接方式,只要在本实用新型上述揭露的基础上,采用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问题,并且达到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架13被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11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11前后运动,在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由分离位置向试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向所述主体结构11推进。
而所述滑板122通过所述第三滑动槽1221与所述支架123上的所述第一导柱1232对位并相对固定,所述滑板122通过所述第二导柱1222与所述支架123上的所述第一定位槽1233处于相互扣合的状态。
所述压板124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241和所述顶板121上的所述第二定位槽1210通过螺丝127实现固定,所述压板124通过所述第二定位孔1242和所述支架123上的所述第三定位孔1234通过螺栓实现固定。
需要强调的是,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板124上包括一第一连接点1243和一第二连接点1244,所述滑板122上包括一第三连接点1223,所述顶板121上包括一第四连接点1211,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弹簧125和一第二弹簧126,其中所述第一弹簧12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点1244和所述第三连接点1223,所述第二弹簧12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1243和所述第四连接点1211。通过所述第一弹簧125和所述第二弹簧126的设置,使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中的所述滑板122、所述压板124和所述顶板121在从分离位置向试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彼此受到力的牵制作用,并且能更加稳固地实现各元件之间的复位动作,从而控制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的整体运动精度。
除以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或改变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中的所述滑板122、所述压板124和所述顶板121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牵制方式,只要在本实用新型上述揭露的基础上,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问题并且达到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121上设置有一倾斜面1212,所述倾斜面121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柱1222的左侧轴表面上,以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中的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在由试验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滑板122能够沿着所述倾斜面1212向右滑动,从而使所述滑板122上的所述第二导柱1222能够由所述支撑架上的所述第一滑动槽131滑动至所述第二滑动槽132。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21被实施为金属板或塑料板。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中的所述顶板121、所述滑板122和所述压板124形成一个整体而带动一个所述动接线端子120移动,而所述支架123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组这种整体结构,从而带动多个所述动接线端子120同时移动,例如2个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调整,只要在本实用新型上述揭露的基础上,采用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问题,并且达到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换句话说,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的结构如下:
首先,将所述支架123固定于所述支承架13,通过所述支架123上的所述第四定位孔1235对应安装于所述支承架13的所述第四滑动槽133上,并利用装订螺丝127贯穿所述第四滑动槽133进行安装,从而实现所述支架123和所述支承架13的间隙配合;然后将所述滑板122安装于所述支架123上,通过将所述支架123上的所述第一导柱1232设置于所述滑板122上的所述第三滑动槽1221内,所述滑板122上的所述第二导柱1222依次穿过所述支架123的所述第二定位槽1210和所述支承架13上的所述第一滑动槽131实现所述滑板122、所述支架123和所述支承架13的相对位置的固定。
通过螺丝127穿过所述压板124上的所述第二定位孔1242和所述支架123上的所述第三定位孔1234,从而将所述压板124固定于所述支架123,并形成所述滑板122的活动空间;通过装订螺丝127依次穿过所述顶板121上的所述第二定位槽1210和所述压板124上的所述第一定位孔1241,从而实现所述顶板121和所述压板124的间隙配合。
所述顶板121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架123上,所述顶板121上的所述倾斜面1212与所述支承架13上的所述第一滑动槽131在表面相切的状态下能够实现所述顶板121和所述支承架13之间的线面互滑性能。
在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中的动接线端子120接触到所述主体结构11上的所述静接线端子110之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处于分离位置。
当需要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处于试验位置时,只要推动所述支承架13,此时,所述支承架13带动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向前移动,所述动接线端子120由于收到所述支架123两侧的所述止位件1231的固定,因此会在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的带动下向前移动,直到所述动接线端子120接触到所述主体结构11上的所述静接线端子110,此时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处于试验位置。
当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0处于试验位置时,所述滑板122上的所述第二导柱1222位于所述支承架13上的所述第一滑动槽131和所述第二滑动槽132的拐角连接处,由于所述第一滑动槽131和所述第二滑动槽132呈直角设置,此时,继续推动所述支承架13,则所述滑板122上的所述第二导柱1222进入所述第二滑动槽132。
当所述滑板122上的以后所述第二导柱1222进入所述第二滑动槽132之后,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12的运动不再受到拉力的作用。而所述支承架13由于受到拉力的作用继续沿着所述第四滑动槽133朝向所述主体结构11继续前行直至连接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2)

1.一种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包括一主体结构以及至少一动接线端子组件,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上设置有一动接线端子,所述主体结构上设置有一静接线端子,且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动接线端子能够实现与所述静接线端子的分离或解除,从而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能够在分离位置、试验位置及连接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带动所述动接线端子运动到试验位置时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停止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包括一支架、一顶板、一滑板以及一压板,其中所述压板、所述滑板和所述顶板自上而下依次堆叠并分别与所述支架间隙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止位件,从而在所述支架两侧的所述止位件之间形成一容置槽,所述动接线端子被固定于所述容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滑板包括一第三滑动槽和一第二导柱,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柱和一第一定位槽,所述支架上的所述第二导柱穿设于所述滑板上的所述第三滑动槽,所述滑板上的所述第二导柱穿设于所述支架上的所述第一定位槽,从而使所述滑板和所述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被设置于所述滑板的所述第二导柱的左侧轴表面上,以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中的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在由试验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滑板能够沿着所述倾斜面向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承架,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被设置于所述支承架以使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在所述支承架的推动下带动所述动接线端子与所述静接线端子接触从而到达试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架在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到达试验位置以后能够继续向前推动而使所述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到达连接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架具有一第一滑动槽和一第二滑动槽,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呈直角设置,切所述顶板上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支承架上的所述第一滑动槽在表面相切的状态下能够实现所述顶板和所述支承架之间的线面互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架进一步具有至少两个第四滑动槽,所述支架上具有至少两个第四定位孔,通过一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和所述第四滑动槽从而固定所述支架和所述支承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当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运动至试验位置后,所述滑板上的所述第二导柱滑动至所述第二滑动槽,此时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不动而所述支承架能够沿着所述第四滑动槽继续向前移动至连接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压板和所述顶板通过一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滑板通过一第二弹簧连接,从而在所述动接线端子组件的运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实现复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和所述支承架为间隙配合。
CN202021108537.7U 2020-06-15 2020-06-15 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Active CN213366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8537.7U CN213366414U (zh) 2020-06-15 2020-06-15 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8537.7U CN213366414U (zh) 2020-06-15 2020-06-15 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6414U true CN213366414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8537.7U Active CN213366414U (zh) 2020-06-15 2020-06-15 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6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9195B (zh) 直线式永磁真空有载分接开关
US20120036688A1 (en) Riveting press
CN101292314B (zh) 用于弹簧储能驱动器的闩锁装置
CN213366414U (zh) 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CN217444356U (zh) 载台机构
CN116403846A (zh) 自锁按钮开关
CN113415585A (zh) 用于3c产品组装且具有自动夹紧功能的上料装置
CN214750767U (zh) 一种连接器测试模组
CN207542129U (zh) 一种拨动开关
CN115008413B (zh) 镜片导向定位机构及镜片组装设备
CN117428700B (zh) 铰链式夹紧装置
CN211578651U (zh) 继电器外壳组立装置
CN115472468A (zh) 一种推杆式电磁继电器用推杆结构
CN218215154U (zh)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CN220463750U (zh) 一种压轴承机
CN213124222U (zh) 一种汽车按压式门窗开关
CN220681037U (zh) 一种标识牌生产用冲孔装置
CN110277886B (zh) 一种电机定子磁铁安装装置
CN218396820U (zh) 一种pcba壳体组件的装配机构
CN211707975U (zh) 针脚折弯装置及插件机
CN217394717U (zh) 一种摄像头夹具
CN213457306U (zh) 一种智能功率模块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219018105U (zh) 端子裁切机构
CN214264603U (zh) 开关半成品的组装机
CN218058278U (zh) 推位装置及升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