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5154U -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5154U
CN218215154U CN202221588232.XU CN202221588232U CN218215154U CN 218215154 U CN218215154 U CN 218215154U CN 202221588232 U CN202221588232 U CN 202221588232U CN 218215154 U CN218215154 U CN 218215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rigger structure
glide plane
contact support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82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源
王海渊
胡吉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82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5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5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5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的触头支持和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可移动的触发结构,所述触头支持在靠近触发结构的侧面设有至少两条滑轨,所述两条滑轨上分别设有滑动面,且两条滑轨的滑动面沿触发结构移动方向上的高度不同,所述两条滑轨的滑动面之间通过驱动面连接,所述触头支持移动时通过所述驱动面推动触发结构移动,使触发结构带动所述微动开关切换状态,通过驱动面将触头支持的长行程,转化为两个滑动面高度差大小的短行程,不仅能够满足同一辅助触头模块适配不同规格接触器不同行程的应用需求,而且对触头支持运动方向的拉扯力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能够延长接触器、辅助触头模块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控制电机的主要低压元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远距离频繁接通、分断、承载电机电路或输配电电源电路。控制电磁系统通断,可带动其通过触头支持联接的动触头部件与固定在接触器基座上的静触头通断。
因电气控制线路需求,一般需要在接触器上增加外挂辅助触头组,用于接通、分断控制其他电机/配电线路的接触器线圈回路,或识别反馈其他电气线路工作状态,以使控制柜微机系统能及时判定系统状态,做出正确、及时的反馈。目前市场常见的辅助触头组为常规双触点直动式辅助触头,用于控制常规负载电路,但由于电子电器产品的推广应用以及特殊应用场合的发展需求,电气线路对辅助触头的可靠性也提高了要求,尤其是在低电压、低电流、多粉尘、潮湿、振动等性能方面,现有常规双触点直动式辅助触头在前述的工作场合中常出现不导通、误通断现象,造成不可预知的电气事故,其不足已逐渐显露,急迫需求一种可以满足前述严酷工况的接触器辅助触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的触头支持和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可移动的触发结构,所述触头支持在靠近触发结构的侧面设有至少两条滑轨,所述两条滑轨上分别设有滑动面,且两条滑轨的滑动面沿触发结构移动方向上的高度不同,所述两条滑轨的滑动面之间通过驱动面连接,所述触头支持移动时通过所述驱动面推动触发结构移动,使触发结构带动所述微动开关切换状态。
优选的,包括两个所述滑轨,两个滑轨分别为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滑动面包括设置在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动面,以及设置在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滑动面,所述触发结构的移动方向垂直于触头支持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沿触发结构移动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滑动面,所述驱动面连接在第一滑动面与第二滑动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驱动面为平面,驱动面与所述触头支持的移动方向和触发结构移动方向分别呈斜角设置;或者所述驱动面为弧面。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触头支持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线路板,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线路板与触头支持之间并与线路板连接。
优选的,包括两个所述线路板和两个所述微动开关,所述触头支持设置在所述两个线路板之间,两组微动开关在触头支持与两侧的线路板之间,触头支持在靠近两个微动开关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驱动面。
优选的,所述线路板与触头支持之间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连接件,在连接件上设有用于连接接线端子的连接部,所述接线端子设有能够插到线路板与触头支持之间与连接部连接的插入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结构,在两个弹性结构之间形成夹持槽,两个弹性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插入部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板一端之间的横板,所述两个弹性结构与两个侧板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接触板以及分别与接触板两端连接的支撑板和弹性板,两个弹性结构的接触板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且两个接触板之间间隔形成夹持槽,两个弹性结构的弹性板分别连接在各自接触板与对应侧板之间,两个弹性结构的支撑板分别伸到各自接触板与对应侧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两个侧板的侧边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线路板的连接脚,连接脚与所述插入部插到夹持槽的方向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微动开关为密封型小微开关,所述触发结构为安装在微动开关上的按钮,所述按钮伸出微动开关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滑动面到微动开关的距离,且小于所述第二滑动面到微动开关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通过驱动面连接在高度不同的两个滑动面之间,并通过驱动面推动触发结构使微动开关切换状态,通过驱动面将触头支持的长行程,转化为两个滑动面高度差大小的短行程,不仅能够满足同一辅助触头模块适配不同规格接触器不同行程的应用需求,而且因为微动开关完成切换工作后仅受到驱动面垂直触头支持方向的压力,对触头支持运动方向的拉扯力(接触器吸反力)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减少了挂装辅助触头模块后接触器的工作负担,延长了接触器、辅助触头模块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辅助模块的可靠稳定性。
此外,连接部通过两个弹性结构产生弹性变形,反向推动接触部靠近接线板的插入部,提供持久的接触压力,不仅能够保证接线板可靠连接,而且具有装配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的辅助触头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与接线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的辅助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触头支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包括壳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1内的触头支持2和微动开关8,所述微动开关8包括可移动的触发结构81,所述触头支持2在靠近触发结构81的侧面设有至少两条滑轨(图4-5),所述两条滑轨上分别设有滑动面,且两条滑轨的滑动面沿触发结构81移动方向上的高度不同,所述两条滑轨的滑动面之间通过驱动面20连接,所述触头支持2移动时通过所述驱动面20推动触发结构81移动,使触发结构81带动所述微动开关8切换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通过驱动面20连接在高度不同的两个滑动面之间,并通过驱动面20推动触发结构81使微动开关8切换状态,通过驱动面20将触头支持2的长行程,转化为两个滑动面高度差大小的短行程,不仅能够满足同一辅助触头模块适配不同规格接触器不同行程的应用需求,而且因为微动开关完成切换工作后仅受到驱动面垂直触头支持方向的压力,对触头支持运动方向的拉扯力(接触器吸反力)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减少了挂装辅助触头模块后接触器的工作负担,延长了接触器、辅助触头模块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辅助模块的可靠稳定性。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设有两个所述滑轨,两个滑轨分别为第一滑轨201 和第二滑轨202,所述滑动面包括设置在第一滑轨201上的第一滑动面211,以及设置在第二滑轨202上的第二滑动面212,微动开关8上设有触发结构81,通过按压触发结构81可以使微动开关8切换状态,所述触发结构81的按压方向即其移动方向垂直于触头支持2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滑动面211和第二滑动面212,第一滑动面211和第二滑动面212平行于触头支持2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滑动面211沿触发结构81移动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滑动面212,所述驱动面20连接在第一滑动面211与第二滑动面212之间,所述第一滑轨201 设置在第二滑轨202的上方,所述触发结构81位于驱动面20的下方。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触发结构81的按压方向即其移动方向也可以不完全垂直于触头支持2的移动方向,而是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本实施例的驱动面20为平面,驱动面20与所述触头支持2的移动方向和触发结构81移动方向分别呈斜角设置,所述驱动面20也可以为多边形,或者驱动面20为弧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为直动式双触点触头系统,所述触头支持2上设有两个安装槽22,在两个安装槽22内分别设有动触头5,壳体1对应在每个动触头5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静触头7,本实施例设有两组所述的微动开关8,两组微动开关8相对设置在触头支持2的两侧,所述触头支持2在靠近两组微动开关8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驱动面20,所述安装槽22内设有支撑部221和卡轨222,所述动触头5沿卡轨222移动,所述触头支持2能够带动动触头5与对应的两组静触头7接触和分开,同时通过滑轨上的驱动面20分别推动两组微动开关8的触发结构81,通过两组触发结构81分别带动各自的微动开关 8切换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只设置一组微动开关8在触头支持2的一侧,或者触头支持2内设置一个或其它数量的动触头5,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还包括与所述触头支持2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线路板3,所述微动开关8设置在线路板3与触头支持2之间并与线路板3连接。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包括两个线路板3和两个微动开关8,所述触头支持2设置在所述两个线路板3之间,两组微动开关8在触头支持2 与两侧的线路板3之间,触头支持2在靠近两个微动开关8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驱动面20,触头支持2通过两侧的驱动面20能够同时与两个微动开关8配合,具有结构紧凑和体积小的特点。
如图2-3所示,所述线路板3与触头支持2之间设有与线路板3连接的连接件9,在连接件9上设有用于连接接线端子的连接部,所述接线端子设有能够插到线路板3与触头支持2之间与连接部连接的插入部41,所述微动开关8 依次经过线路板3、连接件9和接线端子接入线路。
如图6-7所示,所述连接件9的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结构,在两个弹性结构之间形成夹持槽,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固定在壳体1上的接线板4,接线板4设有能够伸到所述线路板3与触头支持2之间的插入部41,所述两个弹性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插入部41的厚度,所述插入部41能够被两个弹性结构限位在夹持槽内,连接部通过两个弹性结构产生弹性变形,反向推动接触部靠近接线板的插入部41,提供持久的接触压力,不仅能够保证接线板4可靠连接,而且具有装配方便的特点。
具体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94,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板94 一端之间的横板95,所述两个弹性结构与两个侧板94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接触板92以及分别与接触板92两端连接的支撑板93和弹性板96,两个弹性结构的接触板92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94之间,且两个接触板92之间间隔形成夹持槽,两个弹性结构的弹性板96分别连接在各自接触板92与对应侧板94之间,两个弹性结构的支撑板93分别伸到各自接触板92与对应侧板94 之间。进一步,所述两个侧板94的侧边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线路板3的连接脚 91,连接脚91与所述插入部41插到夹持槽的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接触板92与对应侧板94平行设置,所述弹性板96与横板95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93与接触板92和弹性板96分别呈斜角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微动开关8优选为密封型小微开关,也可为普通微动开关,所述触发结构81为安装在微动开关8上的按钮,所述按钮伸出微动开关8 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滑动面211到微动开关8的距离,且小于所述第二滑动面212到微动开关8的距离,不仅能够在初始时,使按钮与驱动面20相适配放置,而且在按钮与第二滑动面212之间能够留有一定运动间隙,减少初始时的摩擦阻力,加快辅助触头的反应速度。当然,触发结构81也可以是推杆结构,或转动的结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1)内的触头支持(2)和微动开关(8),所述微动开关(8)包括可移动的触发结构(81),所述触头支持(2)在靠近触发结构(81)的侧面设有至少两条滑轨,所述两条滑轨上分别设有滑动面,且两条滑轨的滑动面沿触发结构(81)移动方向上的高度不同,所述两条滑轨的滑动面之间通过驱动面(20)连接,所述触头支持(2)移动时通过所述驱动面(20)推动触发结构(81)移动,使触发结构(81)带动所述微动开关(8)切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滑轨,两个滑轨分别为第一滑轨(201)和第二滑轨(202),所述滑动面包括设置在第一滑轨(201)上的第一滑动面(211),以及设置在第二滑轨(202)上的第二滑动面(212),所述触发结构(81)的移动方向垂直于触头支持(2)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滑动面(211)和第二滑动面(212),所述第一滑动面(211)沿触发结构(81)移动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滑动面(212),所述驱动面(20)连接在第一滑动面(211)与第二滑动面(2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20)为平面,驱动面(20)与所述触头支持(2)的移动方向和触发结构(81)移动方向分别呈斜角设置;或者所述驱动面(20)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触头支持(2)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线路板(3),所述微动开关(8)设置在线路板(3)与触头支持(2)之间并与线路板(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线路板(3)和两个所述微动开关(8),所述触头支持(2)设置在所述两个线路板(3)之间,两组微动开关(8)在触头支持(2)与两侧的线路板(3)之间,触头支持(2)在靠近两个微动开关(8)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驱动面(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3)与触头支持(2)之间设有与线路板(3)连接的连接件(9),在连接件(9)上设有用于连接接线端子的连接部,所述接线端子设有能够插到线路板(3)与触头支持(2)之间与连接部连接的插入部(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结构,在两个弹性结构之间形成夹持槽,两个弹性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插入部(41)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94),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板(94)一端之间的横板(95),所述两个弹性结构与两个侧板(94)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接触板(92)以及分别与接触板(92)两端连接的支撑板(93)和弹性板(96),两个弹性结构的接触板(92)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94)之间,且两个接触板(92)之间间隔形成夹持槽,两个弹性结构的弹性板(96)分别连接在各自接触板(92)与对应侧板(94)之间,两个弹性结构的支撑板(93)分别伸到各自接触板(92)与对应侧板(9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94)的侧边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线路板(3)的连接脚(91),连接脚(91)与所述插入部(41)插到夹持槽的方向垂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8)为密封型小微开关,所述触发结构(81)为安装在微动开关(8)上的按钮,所述按钮伸出微动开关(8)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滑动面(211)到微动开关(8)的距离,且小于所述第二滑动面(212)到微动开关(8)的距离。
CN202221588232.XU 2022-06-23 2022-06-23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Active CN218215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8232.XU CN218215154U (zh) 2022-06-23 2022-06-23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8232.XU CN218215154U (zh) 2022-06-23 2022-06-23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5154U true CN218215154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7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8232.XU Active CN218215154U (zh) 2022-06-23 2022-06-23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5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15154U (zh)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CN216530695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消防系统
CN100592449C (zh) 一种工业用交、直流继电器的按钮系统
EP3745436A1 (en) An integrated switch
CN218769312U (zh) 接触器辅助触头模块
CN217822583U (zh) 防触点粘连的电磁继电器
CN220121749U (zh) 辅助触头模块
CN214956642U (zh) 一种可逆交流接触器
CN219832446U (zh) 一种防误触的急停按钮
CN219842938U (zh) 辅助触头模块
CN219320443U (zh) 一种断路器测试装置
CN219677099U (zh) 一种电动工具开关
CN110767474A (zh) 具有双重触点接触结构的直流扳机开关
CN210866063U (zh)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主接触器
CN115036176A (zh) 一种防触点粘连的电磁继电器
CN217114258U (zh) 一种断路器的辅助开关
CN217444260U (zh) 一种功能件与安装板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墙壁开关
CN218826882U (zh) 一种安全型塑壳断路器
CN217061983U (zh) 一种断路器及辅助触头模块
CN219696379U (zh) 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辅助触件
CN219040365U (zh) 触头结构和继电器
CN216353991U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应急装置
CN21914399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触头
CN111584287B (zh) 一种单刀双掷低压开关
CN217332541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接触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