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9221U -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9221U
CN219619221U CN202320327765.0U CN202320327765U CN219619221U CN 219619221 U CN219619221 U CN 219619221U CN 202320327765 U CN202320327765 U CN 202320327765U CN 219619221 U CN219619221 U CN 219619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hole
vehicle body
limiting groove
body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77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钢
何志刚
杨松
徐国伟
徐军营
耿亮
曹玉东
黄欧
卢红亮
董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iz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iz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iz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iz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77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9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9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9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悬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悬置装置以及汽车,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悬置结构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形变量较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悬置装置,车身悬置装置用于与车架配合,车身悬置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悬置本体,悬置本体包括上车身悬置和下车身悬置;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与支架本体配合连接;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与支架本体配合连接;其中,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位于支架本体的相对两侧,上车身悬置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内,下车身悬置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内。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悬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悬置装置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悬置结构是保证车身系统与车架系统稳定柔性连接的重要零部件组,目前车身悬置安装支架是只有上部带限位圆槽结构,导致支架下端没有限位槽的限位,导致车辆在运动时,车身悬置变形量较大,使车身悬置由于变形大而过早破损失效,影响车身悬置耐久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悬置结构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形变量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悬置装置,车身悬置装置用于与车架配合,车身悬置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悬置本体,悬置本体包括上车身悬置和下车身悬置;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与支架本体配合连接;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与支架本体配合连接;其中,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位于支架本体的相对两侧,上车身悬置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内,下车身悬置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的设置,避免了悬置本体在车辆行驶时破损失效,增加了车身悬置的耐久性能,同时也增加了增强了车身缓冲块的等效侧向刚度,上车身悬置和下车身悬置的设置,让缓冲块在发生形变时具有更大的约束,减小了缓冲块的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车身悬置与第一限位槽间隙配合,下车身悬置与第二限位槽间隙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间隙配合的设置,避免了悬置本体与支架本体之间的接触,减少了工作过程中悬置本体与支架本体之间发生的磨损,也让悬置本体与支架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身悬置装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依次穿过上车身悬置、第一限位槽、支架本体、第二限位槽和下车身悬置,与车架固定连接,以固定悬置本体和支架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连接件的设置,将上车身悬置、第一限位槽、支架本体、第二限位槽和下车身悬置连成一个整体,增大了悬置装置对车身缓冲块的约束,也让悬置本体和支架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也让间隙配合在安装时变得更加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内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限位槽内设有第二通孔,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三通孔;其中,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三通孔的面积大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的设置,让连接件能够将支架本体与悬置本体进行连接,第三通孔面积较大的设置让连接件在连接时更容易穿过支架本体,让支架本体与悬置本体的装配更加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与支架本体采用二保焊焊接,第二限位槽与支架本体采用二保焊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二保焊焊接的焊接方式操作方便,焊缝质量较高,综合成本较低,进一步的降低了车身悬置装置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一体成型,并相对第一支撑板弯折设置,第二支撑板与车架配合连接,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多个连接孔间隔设置;其中,第二支撑板通过连接孔与车架铆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设置,让支架本体在与车架固定的同时,悬置本体能够远离支架,也让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能够跟随车架的震动进行移动,多个连接孔铆接的形式增加了第二支撑板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固定连接的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本体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贴合;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贴合;其中,第二限位槽设于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关于悬置本体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设置,让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不易发生形变,使得支架本体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提升了车身悬置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对称设置的方式让支架本体的结构看上去更加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架和车身悬置装置,车身悬置装置和车架固定连接,该车身悬置装置具有上述车身悬置装置全部技术特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4为支架本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正视图;
图6为悬架本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车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系统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身悬置装置;110-第一限位槽;120-第二限位槽;200-支架本体;210-第一支撑板;220-第二支撑板;221-连接孔;230-第一加强筋;240-第二加强筋;300-悬置本体;310-上车身悬置;320-下车身悬置;400-连接件;500-汽车;51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悬置装置100,车身悬置装置100用于与车架510配合,车身悬置装置100包括:支架本体200;悬置本体300,悬置本体300包括上车身悬置310和下车身悬置320;第一限位槽110,第一限位槽110与支架本体200配合连接;第二限位槽120,第二限位槽120与支架本体200配合连接;其中,第一限位槽110与第二限位槽120位于支架本体200的相对两侧,上车身悬置31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110内,下车身悬置32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120内。
第一限位槽110与支架本体200的上方固定连接,上车身悬置310配合连接于支架本体200的上方,且上车身悬置310的下端位于第一限位槽110内,第一限位槽110与支架本体200的下方固定连接,下车身悬置320配合连接于支架本体200的下方,且下车身悬置320的下端位于第二限位槽120内,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二限位槽120结构相同并呈碗状,上车身悬置310与下车身悬置320的安装方向在竖直方向上相反,安装完毕后,上车身悬置310、下车身悬置320与支架本体200形成一个整体,固定于车架510上,车架510上还设有缓冲块,在车辆行驶时,随着车架510上下震动,缓冲块也会随车架510上下运动。
车身悬置装置100在使用时,先将其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二限位槽120与支架本体200进行固定,随后将上车身悬置310放入第一限位槽110中,下车身悬置320放入第二限位槽120,接着将整体固定于车架510上,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第一限位槽110能够对上车身悬置310进行约束,第二限位槽120能够对下车身悬置320进行约束,以此让整个车身缓冲块具有更大的约束,当车辆发生振动时,能够减小缓冲块的变形,整体联动并与车架510固定的连接方式,也增加了车身与车架510的跟随性,让悬置本体300不会轻易的脱离支架本体200,提升车辆的操控性。
优选的,第一限位槽110与支架本体200的配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焊接、磁性、螺钉连接等方式。
第一限位槽110与第二限位槽120的设置,避免了悬置本体300在车辆行驶时破损失效,增加了车身悬置的耐久性能,同时也增加了增强了车身缓冲块的等效侧向刚度,上车身悬置310和下车身悬置320的设置,让缓冲块在发生形变时具有更大的约束,减小了缓冲块的变形。
【第二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车身悬置与第一限位槽110间隙配合,下车身悬置与第二限位槽120间隙配合。
上车身悬置与第一限位槽110的壁面均不接触并保持一定距离,车身下选址与第二限位槽120的避免均不接触并保持一定距离,一定距离通常为1cm。
间隙配合的设置,避免了悬置本体300与支架本体200之间的接触,减少了工作过程中悬置本体300与支架本体200之间发生的磨损,也让悬置本体300与支架本体200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
【第三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车身悬置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件400,连接件400依次穿过上车身悬置310、第一限位槽110、支架本体200、第二限位槽120和下车身悬置,与车架510固定连接,以固定悬置本体300和支架本体200。
连接件400通常为螺栓,上车身悬置310和下车身悬置320的中心位置都具有让螺栓贯穿的连接通道,螺栓的末端穿过下车身悬置后与车架510固定连接,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上车身悬置310、第一限位槽110、支架本体200、第二限位槽120和下车身悬置形成一个整体,缓冲块也具有了更大约束。
在间隙配合时,可以通过转动上车身悬置310调整其到第一限位槽110底部的距离,也可以通过转动下车身悬置320,调整其到第二限位槽120底部的距离。
优选的,连接件400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在车架510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卡接槽,连接件400穿过下车身悬置后进入卡接槽内完成固定。
连接件400的设置,将上车身悬置310、第一限位槽110、支架本体200、第二限位槽120和下车身悬置连成一个整体,增大了悬置装置对车身缓冲块的约束,也让悬置本体300和支架本体20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也让间隙配合在安装时变得更加便捷。
【第四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110内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限位槽120内设有第二通孔,支架本体200上设有第三通孔;其中,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三通孔的面积大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面积。
第一通孔设于第一限位槽110底部的中心位置,第二通孔设于第二限位槽120底部的中心位置,第三通孔位于支架本体200,第一限位槽110安装完毕后覆盖了第一通孔的上表面,第二限位槽120安装完毕后覆盖了第一通孔的下表面,并且让支架本体200的部分固定在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二限位槽120之间。
通常情况下,第一通孔的面积和第二通孔的面积相等,且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二限位槽120的大小也相等,并安装在支架本体200的两侧,第三通孔的面积要大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面积,便于螺杆在穿过第一通孔后能够顺利穿过第三通孔,接着再进入第二通孔。
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的设置,让连接件400能够将支架本体200与悬置本体300进行连接,第三通孔面积较大的设置让连接件400在连接时更容易穿过支架本体200,让支架本体200与悬置本体300的装配更加便捷。
【第五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110与支架本体200采用二保焊焊接,第二限位槽120与支架本体200采用二保焊焊接。
二保焊焊接是指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采用明弧焊接,通常使用裸焊丝,电弧热量集中,热影响区小,焊接变形与焊缝开裂倾向小,因此,该焊接方式操作方便,焊缝质量较高,综合成本较低,进一步的降低了车身悬置装置100的生产成本。
【第六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架本体200包括:第一支撑板210,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二限位槽120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220,第二支撑板220与第一支撑板210一体成型,并相对第一支撑板210弯折设置,第二支撑板220与车架510配合连接,第二支撑板220上设有多个连接孔221,多个连接孔221间隔设置;其中,第二支撑板220通过连接孔221与车架510铆接。
第一支撑板210和第二支撑板220相互连接并呈L型,在安装时,第一支撑板2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二限位槽120,第二支撑板220与车架510固定,固定的方式可以是螺栓固定,也可以是磁吸,也可以在车架510上设置对应的卡槽,将第二支撑板220固定在卡槽内。通常情况下,第二连接板上会设有多个连接孔221,连接孔221的数量为三个,并且呈三角形状分布,当第二支撑板220放置到指定位置时,用铆钉将连接孔221与车架510进行固定,完成第二支撑板220的固定。
第一支撑板210与第二支撑板220的设置,让支架本体200在与车架510固定的同时,悬置本体300能够远离支架,也让第一限位槽110和第二限位槽120能够跟随车架510的震动进行移动,多个连接孔221铆接的形式增加了第二支撑板220与车架510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固定连接的便捷性。
【第七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架本体200还包括:第一加强筋230,第一加强筋230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0和第二支撑板220贴合;第二加强筋240,第二加强筋240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0和第二支撑板220贴合;其中,第二限位槽120设于第一加强筋230和第二加强筋240之间,第一加强筋230和第二加强筋240关于悬置本体300对称设置。
第一加强筋230和第二加强筋240均呈三角形,增加了加强筋自身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0和第二支撑板220贴合,第一加强筋230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0左侧和第二支撑板220的左侧固定,第二加强筋240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0右侧和第二支撑板220的右侧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强筋230和第二加强筋240也采用二保焊焊接的形式完成固定。
第一加强筋230和第二加强筋240的设置,让第一支撑板210与第二支撑板220之间不易发生形变,使得支架本体200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提升了车身悬置装置100整体的结构强度,对称设置的方式让支架本体200的结构看上去更加美观。
【第八实施例】
参见图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500,该汽车500包括车架510和车身悬置装置100,车身悬置装置100和车架510固定连接,该车身悬置装置100具有上述车身悬置装置100全部技术特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身悬置装置,所述车身悬置装置用于与车架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悬置装置包括:
支架本体;
悬置本体,所述悬置本体包括上车身悬置和下车身悬置;
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支架本体配合连接;
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支架本体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上车身悬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下车身悬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身悬置上车身悬置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间隙配合,所述下车身悬置下车身悬置与所述第二限位槽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悬置装置还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上车身悬置、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支架本体、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下车身悬置,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悬置本体和所述支架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三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三通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支架本体采用二保焊焊接,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支架本体采用二保焊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体成型,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板弯折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车架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
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贴合;
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贴合;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车架铆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关于所述悬置本体对称设置。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悬置装置设于所述汽车。
CN202320327765.0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以及汽车 Active CN219619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7765.0U CN219619221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7765.0U CN219619221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9221U true CN219619221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9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7765.0U Active CN219619221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9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35739B1 (en) Fuel tank fitting structure
CN219619221U (zh) 一种车身悬置装置以及汽车
CN115056685A (zh) 一种车辆座椅固定装置及汽车
CN212921136U (zh)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195641U (zh) 变速器横梁支座和车架总成
CN210680383U (zh) 排气吊钩总成
CN219361028U (zh) 一种abs安装支架以及汽车
CN214165121U (zh) 一种后纵梁及车架
CN218949322U (zh) 一种仪表板支架结构、车辆仪表组件和车辆
CN220764502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20163991U (zh) 悬置支架总成、副车架及车身结构
CN219257140U (zh) 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车身框架和车辆
CN210555266U (zh) 一种装配客车前悬架部件用的定位结构
CN220973847U (zh) 一种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14001826U (zh) 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5628427U (zh) 单细胞文库制备系统的降噪结构
KR20190143268A (ko) 차량용 스트럿 타워 브레이스 바
CN215552513U (zh) 悬置总成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9192351U (zh) 仪表板加强梁的中部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13862401U (zh) 一种新型直拉杆臂
CN219277703U (zh) 仪表管梁总成
CN219076997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
CN213167942U (zh) 一种esc安装支架
CN212353590U (zh)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CN220577136U (zh) 一种车灯固定装置、装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