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1404U - 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1404U
CN219601404U CN202320514499.2U CN202320514499U CN219601404U CN 219601404 U CN219601404 U CN 219601404U CN 202320514499 U CN202320514499 U CN 202320514499U CN 219601404 U CN219601404 U CN 219601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all
outer plate
connecting piece
wall ou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144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弛
关健
安国楠
吴超
隰大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144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1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1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1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属于汽车外饰零部件技术领域。前围外板总成包括前围外板主体,内壁面设有螺孔和加强筋;可调限位块组件包括减震块、调节螺母和外壁面设有螺纹的连接件,减震块设置于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件的第二端旋入前围外板主体的螺孔内,调节螺母连接于连接件上且止动于前围外板主体的内壁面。通过改变连接件旋入螺孔内的长度,旋拧调节螺母使调节螺母抵靠到前围外板主体的内壁面,使连接件相对前围外板主体位置锁紧固定,实现可调限位块组件的减震块相对前围外板主体的高度调节,不仅消除前围外板总成装车后带来的面差,提升产品外观品质,而且减震块有效降低白车身对前围外板主体的震动影响。

Description

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饰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商用车前围限位块采用不可调节形式,在前围外板总成的装配中,一方面商用车前围外板尺寸较大,制件精度不易保证,同时前围外板总成装配的尺寸链较长;另一方面白车身的前侧存在尺寸误差,在装配偏差的影响下,前围外板总成装配到白车身后会出现前部外观存在面差的问题,装配后工人调整难度大,严重影响外观品质;而且行驶在颠簸的道路上,容易造成前围外板与白车身的前侧发生碰撞,导致存在面差的问题。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消除前围外板总成装配到白车身后的面差,提升产品外观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前围外板总成,包括:
前围外板主体,内壁面设有螺孔;
可调限位块组件,包括减震块、调节螺母和外壁面设有螺纹的连接件,所述减震块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旋入所述前围外板主体的螺孔内,所述调节螺母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止动于所述前围外板主体的内壁面。
作为前围外板总成的可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嵌设于所述减震块内。
作为前围外板总成的可选方案,所述减震块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段呈棱柱结构,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段内。
作为前围外板总成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段呈正六棱柱结构。
作为前围外板总成的可选方案,所述减震块由橡胶材质制成。
作为前围外板总成的可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减震块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前围外板总成的可选方案,所述调节螺母由塑料材质制成。
作为前围外板总成的可选方案,所述调节螺母的外径为25mm-35mm,内径为4mm-8mm,厚度为8mm-12mm。
作为前围外板总成的可选方案,所述可调限位块组件设置有若干组,所述前围外板主体的内壁面设有若干个所述螺孔,若干组所述可调限位块组件分别一一对应安装于若干个所述螺孔处。
车辆,包括白车身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前围外板总成,所述前围外板总成安装于所述白车身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围外板总成,连接件的第一端安装有减震块,连接杆的第二端旋入前围外板主体对应的螺孔内,通过改变连接件旋入螺孔内的长度,旋拧调节螺母使调节螺母抵靠到前围外板主体的内壁面,使连接件相对前围外板主体位置锁紧固定,实现可调限位块组件的减震块相对前围外板主体的高度可调节,不仅消除前围外板总成装车后带来的面差,提升产品外观品质,而且行驶在颠簸路面,减震块有效降低白车身对前围外板主体的振动影响;前围外板总成整体具有安装简单、调节方便和使用可靠的特点。在前围外板主体的螺孔的外壁面周围设置加强筋,有利于提高前围外板主体整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将前围外板总成装配到白车身的前侧上,前围外板主体由于安装有可调限位块组件,有效解决前围外板总成装车后带来的面差不均匀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围外板总成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围外板主体与可调限位块组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限位块组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限位块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限位块组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围外板总成和白车身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前围外板主体;2、可调限位块组件;3、白车身;
11、螺孔;12、加强筋;
21、减震块;22、调节螺母;23、连接件;
211、第一段;212、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前围外板总成的装配中,一方面商用车前围外板尺寸较大,制件精度不易保证,同时前围外板总成装配的尺寸链较长;另一方面白车身的前围存在尺寸误差,在装配偏差的影响下,前围外板总成装配到白车身后会出现前部外观存在面差的问题,装配后工人调整难度大,严重影响外观品质;而且行驶在颠簸的道路上,容易造成前围外板与白车身的前侧发生碰撞,导致存在面差的问题。
为了消除前围外板总成装配到白车身后的面差,提升产品外观品质,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以下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前围外板总成包括前围外板主体1和可调限位块组件2,前围外板主体1的内壁面设有螺孔11和加强筋12,螺孔11的外壁面与周围的加强筋12的一端连接。可调限位块组件2包括减震块21、调节螺母22和外壁面设有螺纹的连接件23,减震块21设置于连接件23的第一端,连接件23的第二端旋入前围外板主体1的螺孔11内,调节螺母22连接于连接件23上且止动于前围外板主体1的内壁面。
简而言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围外板总成,连接件23的第一端安装有减震块21,连接杆的第二端旋入前围外板主体1对应的螺孔11内,通过改变连接件23旋入螺孔11内的长度,旋拧调节螺母22使调节螺母22抵靠到前围外板主体1的内壁面,使连接件23相对前围外板主体1位置锁紧固定,实现可调限位块组件2的减震块21相对前围外板主体1的高度可调节,不仅消除前围外板总成装车后带来的面差,提升产品外观品质,而且行驶在颠簸路面,减震块21有效降低白车身3对前围外板主体1的振动影响;前围外板总成整体具有安装简单、调节方便和使用可靠的特点。在前围外板主体1的螺孔11的外壁面周围设置加强筋12,有利于提高前围外板主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地,连接件23为螺栓,连接件23的第一端嵌设于减震块21内。连接件23的第一端既可以与减震块21插接或螺纹连接,在此不作过多限制。
进一步地,减震块21包括相连的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第一段211呈圆柱形结构,第二段212呈棱柱结构,且连接件23的第一端嵌设于第一段211内。圆柱形结构的第一段211将连接件23的第一端完全紧密包裹,使减震块21与连接件23安装牢固。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块21由橡胶材质制成,第二段212呈正六棱柱结构。值得一提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3为六角头螺栓,采用标准件M6规格的螺栓,刚度好,具有良好的使用可靠性。减震块21采用EPDM(Ethylene PropyleneDiene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黑色橡胶,硬度为(75±5)HD,通过硫化工艺将其与六角头螺栓硫化在一起,形成橡胶块总成。螺栓长度的选择,根据前围外板主体1与白车身3匹配间隙及调整高度进行选择,同时也要考虑硫化减震块21时,预留内部硫化长度,一般硫化预留长度为减震块21长度的一半,螺栓总长度为20mm-50mm。第二段212(减震块21的头部位)按照工人操作电动工具标准六角套筒18mm匹配设计,方便工人安装,无工具时,徒手操作也是比较舒适方便,同时硫化工艺模具设计时,采用一模多件(8件起),提升制件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23的长度的设计依据设计空间进行定义,六角头螺栓采用其他规格如M8、M10等,也是完整的技术方案。
可选地,连接件23与减震块21为一体化结构。连接件23和减震块21也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一体化注塑成型。
可选地,调节螺母22由塑料材质制成。进一步地,调节螺母22的外径为25mm-35mm,内径为4mm-8mm,厚度为8mm-12mm。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母22的外径为30mm,内径为6mm,厚度为10mm。调节螺母22用于限位块调节后将其固定,手握空间舒适,操作方便,结构刚性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可调限位块组件2设置有若干组,前围外板主体1的内壁面设有若干个螺孔11,若干组可调限位块组件2分别一一对应安装于若干个螺孔11处。通过在前围外板主体1的四个角落处分别安装可调限位块组件2,便于消除前围外板总成装车后带来的面差。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白车身3和上面提到的前围外板总成,前围外板总成安装于白车身3上。将前围外板总成装配到白车身3的前侧上,前围外板主体1由于安装有可调限位块组件2,有效解决前围外板总成装车后带来的面差不均匀问题。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说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前围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围外板主体(1),内壁面设有螺孔(11)和加强筋(12),所述螺孔(11)的外壁面与周围的所述加强筋(12)的一端连接;
可调限位块组件(2),包括减震块(21)、调节螺母(22)和外壁面设有螺纹的连接件(23),所述减震块(21)设置于所述连接件(23)的第一端,所述连接件(23)的第二端旋入所述前围外板主体(1)的螺孔(11)内,所述调节螺母(22)连接于所述连接件(23)上且止动于所述前围外板主体(1)的内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为螺栓,所述连接件(23)的第一端嵌设于所述减震块(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21)包括相连的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所述第一段(211)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段(212)呈棱柱结构,且所述连接件(23)的第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段(2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围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212)呈正六棱柱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围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21)由橡胶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与所述减震块(21)为一体化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22)由塑料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围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22)的外径为25mm-35mm,内径为4mm-8mm,厚度为8mm-12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前围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限位块组件(2)设置有若干组,所述前围外板主体(1)的内壁面设有若干个所述螺孔(11),若干组所述可调限位块组件(2)分别一一对应安装于若干个所述螺孔(11)处。
10.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白车身(3)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前围外板总成,所述前围外板总成安装于所述白车身(3)上。
CN202320514499.2U 2023-03-16 2023-03-16 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9601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4499.2U CN219601404U (zh) 2023-03-16 2023-03-16 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4499.2U CN219601404U (zh) 2023-03-16 2023-03-16 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1404U true CN219601404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14499.2U Active CN219601404U (zh) 2023-03-16 2023-03-16 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1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31467B2 (en) I-section automotive bumper formed from mineral-filled glass mat thermoplastic (gmt) composite
CN107380265B (zh) 可适配多类散热器且具有容差功能的通用型前端框架
KR101766118B1 (ko) 칵핏 모듈블록 어셈블리
CN219601404U (zh) 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CN210149429U (zh)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CN20345337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器
CN210792914U (zh) 一种汽车扶手结构
CN201415709Y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装饰罩的安装装置
CN211416937U (zh) 用于车辆的悬置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875815U (zh) 一种汽车减震缓冲块装置总成
CN209972251U (zh) 用于装配汽车座椅前翼骨架的注塑式阻尼转轴
CN210026999U (zh) 一种悬置装置和悬置总成及设置该悬置总成的车辆
CN216070175U (zh) 一种适应多型号连接组件的汽车管柱筒
JP4250015B2 (ja) 樹脂製フロアパネル構造
CN217227694U (zh) 车架和车辆
CN220448054U (zh) 一种摩托车紧固连接结构
CN206446510U (zh) 一种前灯控制模块和汽车
CN211106923U (zh) 一种侧向大刚度悬置结构
CN217270705U (zh) 用于安装打气泵的减震座及打气泵总成
CN209800616U (zh) 轿车高性能安全减震器用安全减震器顶胶
CN218906825U (zh) 减震器安装座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578513U (zh) 一种拧紧的螺纹减震器
CN210082929U (zh) 一种汽车低温散热器安装结构
CN217396745U (zh) 摩托车用高度可调式上联板
CN21885813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