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1185U - 一种防脱落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脱落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1185U
CN219601185U CN202320591614.6U CN202320591614U CN219601185U CN 219601185 U CN219601185 U CN 219601185U CN 202320591614 U CN202320591614 U CN 202320591614U CN 219601185 U CN219601185 U CN 219601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
hole
connecting piece
ceil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16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荀起光
张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16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1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1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1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脱落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该防脱落结构包括安装支架、顶棚和附件,固定设置的安装支架设有定位孔,顶棚设有防脱孔,附件包括连接件、附件本体和防脱头,连接件的一端与附件本体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防脱头连接,附件本体和安装支架分别位于顶棚的相对两侧,附件本体用于安装于顶棚,且连接件用于依次穿设于防脱孔和定位孔,防脱头用于分别与定位孔和防脱孔卡接。因此,在安装上述防脱落结构,只需将防脱头可以依次穿过防脱孔和定位孔即可,相较于焊接金属挂钩和螺接拉绳,可以简化安装过程,并且集定位和防脱功能,不需要单独设计定位结构,可以确保防止附件脱离顶棚。

Description

一种防脱落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脱落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侧气帘指的是安装在汽车车窗一侧的安全气囊,当汽车受到碰撞时,侧气帘会被弹出并遮盖车窗,以达到保护乘客的效果。然而在侧气帘弹出的过程中,汽车顶棚会受外力作用而急剧变形,安装于顶棚上的附件,如阅读灯、麦克风和边框等,可能会因此脱落飞出并且击打乘客,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安全隐患,常规的方式有,在附件上焊接金属挂钩,通过金属挂钩与顶棚连接,或者通过螺接拉绳将附件与顶棚连接,从而避免附件脱离顶棚击打乘客。但是,焊接金属挂钩和螺接拉绳的安装过程都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防止附件脱离顶棚,并且简化附件结构和安装过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落结构,其包括安装支架、顶棚和附件,固定设置的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定位孔,所述顶棚设有防脱孔,所述附件包括连接件、附件本体和防脱头,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附件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防脱头连接,所述附件本体和所述安装支架分别位于所述顶棚的相对两侧,所述附件本体用于安装于所述顶棚,且所述连接件用于依次穿设于所述防脱孔和所述定位孔,所述防脱头用于分别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防脱孔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在安装防脱落结构时,只需将防脱头依次穿过防脱孔和定位孔,并且带动连接件依次穿设于防脱孔和定位孔,即可完成安装,可以简化安装过程。当侧气帘爆破时,顶棚在受力后可能会急剧变形,附件本体被顶棚带飞并朝向远离固定的安装支架的方向移动,直至防脱头被拉回定位孔处并与之卡接,可以缓冲附件本体受到的作用力,如果附件本体受到的作用力过大,导致防脱头从定位孔脱离,则防脱头会被拉回至防脱孔处并与之卡接,可以防止附件本体从顶棚脱落。因此,安装上述防脱落结构,只需将防脱头依次穿过防脱孔和定位孔即可,相较于焊接金属挂钩和螺接拉绳,可以简化安装过程,并且通过双层卡接的形式可以确保防止附件脱离顶棚,同时,连接件和定位孔可以确保附件本体与安装支架的相对位置,不需要单独设计定位结构,可以简化附件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脱头包括第一卡接臂和第二卡接臂,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且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呈夹角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的另一端互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呈夹角设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和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围成四边形结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四边形结构的一角处。
优选地,所述四边形结构所形成平面相对于所述连接件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附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防脱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棚设有装配孔,所述附件本体安装于所述装配孔,且所述装配孔内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有所述防脱孔。
优选地,所述附件还包括卡接脚,所述卡接脚连接于所述附件本体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且所述卡接脚用于与所述安装支架卡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附件本体的一端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圆柱部和圆台部,所述圆柱部与所述定位孔的径向尺寸相匹配,所述圆台部的大端与所述圆柱部连接,所述圆台部的小端向所述安装支架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防脱落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身结构与所述防脱落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与所述车身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脱落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脱落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脱落结构的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脱落结构的截面示意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脱落结构的连接件和防脱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脱落结构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支架;11、定位孔;2、顶棚;21、防脱孔;22、装配孔;23、凸块;3、附件;31、连接件;311、定位部;312、第一连接臂;313、第二连接臂;32、附件本体;33、防脱头;331、第一卡接臂;332、第二卡接臂;34、卡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脱落结构,其包括安装支架1、顶棚2和附件3,固定设置的所述安装支架1设有定位孔11,所述顶棚2设有防脱孔21,所述附件3包括连接件31、附件本体32和防脱头33,所述连接件31的一端与所述附件本体32连接,所述连接件31的另一端与所述防脱头33连接,所述附件本体32和所述安装支架1分别位于所述顶棚2的相对两侧,所述附件本体32用于安装于所述顶棚2,且所述连接件31用于依次穿设于所述防脱孔21和所述定位孔11,所述防脱头33用于分别与所述定位孔11和所述防脱孔21卡接。
具体地,防脱落结构可以包括安装支架1、顶棚2和附件3,安装支架1可以固定于车身上,并且安装支架1可以设有定位孔11,顶棚2可以设有防脱孔21,顶棚2也可以安装于车身上,并且覆盖于安装支架1,同时,定位孔11和防脱孔21可以同轴设置。
本实施例中,附件3可以包括连接件31、附件本体32和防脱头33,附件本体32可以安装于顶棚2上,连接件31的一端可以连接于附件本体32上,连接件31的另一端可以与防脱头33连接。优选地,连接件31、附件本体32和防脱头33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制得。
在安装附件3时,可以将防脱头33依次穿过防脱孔21和定位孔11,并且带动连接件31依次穿设于防脱孔21和定位孔11内,在这个过程中,防脱头33是被压缩后从定位孔11和防脱孔21穿过,防脱头33穿过后恢复到原状,并且防脱头33处于原状时,防脱头33的尺寸大于定位孔11的尺寸和防脱孔21的尺寸。
当侧气帘爆破时,顶棚2在受力后可能会急剧变形,附件本体32被顶棚2打飞朝向远离安装支架1的方向移动,直至防脱头33被拉回定位孔11处并与之卡接,可以缓冲附件本体32受到的作用力,如果附件本体32受到的作用力过大,导致防脱头33从定位孔11脱离,则防脱头33会被拉回至防脱孔21处并与之卡接,可以防止附件本体32从顶棚2脱落。
因此,在安装上述防脱落结构,只需将防脱头33可以依次穿过防脱孔21和定位孔11即可,相较于焊接金属挂钩和螺接拉绳,可以简化安装过程,并且通过双层卡接的形式可以确保防止附件3脱离顶棚2。同时,连接件31和防脱头33可以采用塑料制得,相较于采用金属挂钩和螺接拉绳,还可以降低成本。以及连接件31和定位孔11可以确保附件本体32与安装支架1的相对位置,不需要单独设计定位结构,可以简化附件结构。
参见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脱头33包括第一卡接臂331和第二卡接臂332,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331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件31,且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331呈夹角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33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332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33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332呈夹角设置。
具体地,防脱头33可以包括第一卡接臂331和第二卡接臂332,两个第一卡接臂331的一端均可以连接于连接件31上,优选地,两个第一卡接臂331可以连接于连接件31上的同一处,并且两个第一卡接臂331呈夹角设置。两个第一卡接臂331的另一端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二卡接臂332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二卡接臂332的另一端可以互相连接,并且两个第二卡接臂332可以呈夹角设置。
当上述防脱头33撞击定位孔11时,两个第一卡接臂331围成夹角的闭口端先与安装支架1形成定位孔11的侧壁撞击,即第一连接臂312靠近连接点的一端先与安装支架1撞击,撞击点距离第一连接臂312的连接点较近,并且两个第一连接臂312受到撞击力的方向是驱使两个第一连接臂312朝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第一连接臂312不会轻易被撞裂开。
并且当防脱头33插设于定位孔11时,也是两个第二卡接臂332围成夹角的闭口端先与定位孔11的侧壁接触,并且在插入的过程中,定位孔11的侧壁驱使两个第二卡接臂332朝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防脱头33被压缩,可以方便防脱头33插入定位孔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脱头33的形状还可以为类似箭头的形状,该形状的防脱头33可以包括两个连接臂,两个连接臂的一端均与连接件31连接,并且两个连接臂呈夹角设置,连接件31位于两个连接臂形成的夹角内。
当类似箭头形状的防脱头33撞击定位孔11时,两个连接臂围成夹角的开口端先与安装支架1形成定位孔11的侧壁撞击,即连接臂远离连接点的一端先与安装支架1撞击,撞击点距离连接臂的连接点较远,根据杠杆原理连接点处受到的力会比较大,并且在撞击过程中,两个连接臂受到撞击力的方向是驱使两个连接臂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连接臂很容易被撞裂开。
因此,由第一卡接臂331和第二卡接臂332形成的防脱头33相交于类似箭头形状的防脱头33,更加牢固,可以更好地防止附件本体32被击飞,从而避免附件本体32打击乘客。
参见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331和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332围成四边形结构,所述连接件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四边形结构的一角处。
具体地,两个第一卡接臂331和两个第二卡接臂332可以围成四边形结构,优选地,该四边形结构可以为菱形,可以方便防脱头33插接于定位孔11和防脱孔21。
更清楚而言,防脱头33的形状为四边形结构,并且防脱头33的中间部分是镂空的,从而可以将防脱头33压缩变形,减少防脱头33的尺寸,方便防脱头33穿过定位孔11和防脱孔21,并且穿过后防脱头33可以恢复到原状。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四边形结构所形成平面相对于所述连接件31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具体地,四边形结构所形成平面,即上述两个第一卡接臂331和两个第二卡接臂332围成平行四边形所处的平面,可以相对于连接件31的中心线倾斜设置。连接件31穿设于定位孔11和防脱孔21时,防脱头33与定位孔11所在的平面不是垂直设置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角度。
当侧气帘爆破时,附件本体32被顶棚2打飞朝向远离安装支架1的方向移动,并且带动防脱头33撞向定位孔11,由于防脱头33不是笔直撞向定位孔11,而是以面与面相撞的形式,增加了相撞的受力面积,可以避免防脱头33受到的撞击力过于集中,可以防止防脱头33与连接件31被撞裂开,并且防脱头33倾斜设置有利于模具设计。
参见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1包括第一连接臂312和第二连接臂313,所述第一连接臂3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313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臂312和所述第二连接臂313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312的另一端与所述附件本体3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13的另一端与所述防脱头33连接。
具体地,连接件3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臂312和第二连接臂313,第一连接臂312的一端可以与第二连接臂313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一连接臂312和第二连接臂313可以呈夹角设置,优先地,第一连接臂312和第二连接臂313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并且小于或等于120°。第一连接臂312的另一端可以与附件本体32连接,第二连接臂313的另一端可以与防脱头33连接,从而使得防脱头33与第一连接臂312倾斜设置,当第一连接臂312穿设于定位孔11和防脱孔21时,防脱头33相对于定位孔11所在的平面倾斜设置。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棚2设有装配孔22,所述附件本体32安装于所述装配孔22,且所述装配孔22内设有凸块23,所述凸块23设有所述防脱孔21。
具体地,顶棚2可以设有装配孔22,装配孔22的轮廓形状可以与附件本体32的轮廓形状相匹配,并且附件本体32可以安装于装配孔22内,装配孔22的内部可以设有凸块23,本实施例中,装配孔22的内侧壁上可以设有凸块23,凸块23上可以设有防脱孔21,并且防脱孔21的轴线可以与装配孔22的轴线平行。从而当附件本体32安装于装配孔22内时,防脱头33可以穿过防脱孔21,并且带动连接件31穿设于防脱孔21内,装配孔22可以与安装支架1正对设置,防脱头33可以接着穿过定位孔11,可以进一步简化装配过程。
参见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件3还包括卡接脚34,所述卡接脚34连接于所述附件本体32朝向所述安装支架1的一侧,且所述卡接脚34用于插设于所述装配孔22内,并与所述安装支架1卡接。
具体地,附件3还可以包括卡接脚34,卡接脚34连接于附件本体32设有连接件31的侧面上,即卡接脚34连接于附件本体32朝向安装支架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多个卡接脚34,多个卡接脚34间隔设置于附件本体32的边沿位置,并且当将附件本体32安装于装配孔22内时,多个卡接脚34可以插设于装配孔22内,并且多个卡接脚34可以与安装支架1卡接,使得附件本体32可以安装得更牢固。
参见图4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1连接所述附件本体32的一端设有定位部311,所述定位部311包括圆柱部和圆台部,所述圆柱部与所述定位孔11的径向尺寸相匹配,所述圆台部的大端与所述圆柱部连接,所述圆台部的小端向所述安装支架1延伸。
具体地,连接件31与附件本体32连接的一端可以设有定位部311,定位部311可以包括圆柱部和圆台部,圆柱部可以与定位孔11的径向尺寸相匹配,也可以说是圆柱部的径向尺寸可以约等于定位孔11的径向尺寸,当连接件31穿设于定位孔11内时,圆柱部的侧壁与定位孔11的内侧壁相互贴合,可以保证附件本体32在安装支架1上的位置,可以避免圆柱部在定位孔11发生晃动,从而防止连接件31因汽车的颠簸产生噪音。
圆台部的大端可以与圆柱部连接,圆台部的小端可以向安装支架1延伸设置,当连接件31插设于定位孔11内时,圆台部的小端先与定位孔11的侧壁接触,并且引导圆台部的大端伸入至定位孔11内,再由圆台部的大端带动圆柱部伸入至定位孔11内,即圆台部可以引导圆柱部伸入至定位孔11内,可以进一步简化安装过程。同理地,圆台部伸入防脱孔21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
本实用新型有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身结构,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防脱落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车身结构与上述防脱落结构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实施例以及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有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结构。
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汽车与上述防脱落结构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实施例以及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顶棚(2)和附件(3),固定设置的所述安装支架(1)设有定位孔(11),所述顶棚(2)设有防脱孔(21),所述附件(3)包括连接件(31)、附件本体(32)和防脱头(33),所述连接件(31)的一端与所述附件本体(32)连接,所述连接件(31)的另一端与所述防脱头(33)连接,所述附件本体(32)和所述安装支架(1)分别位于所述顶棚(2)的相对两侧,所述附件本体(32)用于安装于所述顶棚(2),且所述连接件(31)用于依次穿设于所述防脱孔(21)和所述定位孔(11),所述防脱头(33)用于依次与所述定位孔(11)和所述防脱孔(21)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头(33)包括第一卡接臂(331)和第二卡接臂(332),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331)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件(31),且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331)呈夹角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33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332)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33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332)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接臂(331)和两个所述第二卡接臂(332)围成四边形结构,所述连接件(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四边形结构的一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结构所形成平面相对于所述连接件(31)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1)包括第一连接臂(312)和第二连接臂(313),所述第一连接臂(3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313)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臂(312)和所述第二连接臂(313)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312)的另一端与所述附件本体(3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13)的另一端与所述防脱头(3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设有装配孔(22),所述附件本体(32)安装于所述装配孔(22),且所述装配孔(22)内设有凸块(23),所述凸块(23)设有所述防脱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3)还包括卡接脚(34),所述卡接脚(34)连接于所述附件本体(32)朝向所述安装支架(1)的一侧,且所述卡接脚(34)用于与所述安装支架(1)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1)连接所述附件本体(32)的一端设有定位部(311),所述定位部(311)包括圆柱部和圆台部,所述圆柱部与所述定位孔(11)的径向尺寸相匹配,所述圆台部的大端与所述圆柱部连接,所述圆台部的小端向所述安装支架(1)延伸。
9.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脱落结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结构。
CN202320591614.6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防脱落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9601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1614.6U CN219601185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防脱落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1614.6U CN219601185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防脱落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1185U true CN219601185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9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1614.6U Active CN219601185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防脱落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1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53496A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sun visor for automobile
US20030015890A1 (en) Fender for automobiles
KR20190016152A (ko) 자동차용 fmh 플레이트
US10737568B2 (en) Grille inner attachment structure
US6431640B1 (en) Assist grip
CN219601185U (zh) 一种防脱落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JP3901848B2 (ja) フード取付構造
KR101387793B1 (ko) 자동차용 후드의 링크식 액티브 힌지장치
US20210331537A1 (en) Towing Apparatus for Bus
CN218489414U (zh) 一种车用空气弹簧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KR20080025235A (ko) 에어백 모듈의 마운팅부 구조
US5966255A (en) Escape device for an inner mirror
CN212500656U (zh) 车辆及其用于将副车架安装在纵梁的安装结构
KR20100042893A (ko) 크래쉬 패드의 마운팅 구조
JPH11198859A (ja) 車両フード後端部構造
CN216331626U (zh)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头枕
CN21157309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的举升结构
CN209764431U (zh) 一种碰撞试验移动壁障车用牵引杆
CN220483234U (zh)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
JP3326788B2 (ja) 自動車用リアアンダーミラー装置
CN208232987U (zh) 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与汽车之间的连接结构
JP2555340Y2 (ja) リヤスポイラーの取付構造
KR100327873B1 (ko) 차량의 테일게이트 리어 스포일러 장착구조
KR102237066B1 (ko) 차량용 오버 슬램 범퍼
KR970003975Y1 (ko) 자동차 견인용 훅 커버의 설치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