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4127U - 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4127U
CN219584127U CN202321020755.9U CN202321020755U CN219584127U CN 219584127 U CN219584127 U CN 219584127U CN 202321020755 U CN202321020755 U CN 202321020755U CN 219584127 U CN219584127 U CN 219584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bumper
bottom beam
support arm
bumper assembly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07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昭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07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4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4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4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其中前保险杠总成包括前保险杠本体、支撑臂、两个固定架和限位构件;前保险杠本体上具有沿上下分布的底梁和折边部,支撑臂嵌接在底梁和折边部之间;两个固定架并列设置在底梁的上表面,限位构件与底梁可拆卸连接。汽车包括前述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在实际组装时,先将支撑臂置入两个固定架之间,使其左右移动得到限定,同时通过底梁和折边部限制支撑臂的上下移动;随后将限位构件连接在底梁上,以配合前保险杠本体限制底梁的前后移动。本申请提供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能够通过支撑臂限制底梁的溃缩形变,避免车头碰撞行人后,行人卷入车底的意外状况,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身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前保险杠即为安装于车身前端的部分,起到保护车头的作用。
在现有的车型结构中,前保险杠的下部结构偏软,容易发生溃缩形变。
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若车头与行人发生碰撞,且前保险杠受力产生溃缩现象,则行人会很容易自前保险杠的下部卷入车底,造成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旨在避免保险杠发生溃缩形变,进而避免车头碰撞行人后,行人卷入车底的意外状况,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包括前保险杠本体;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下部具有适于发生溃缩形变的底梁;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还具有朝后延伸的折边部,且所述折边部处于所述底梁上方;所述前保险杠总成还包括:
支撑臂,适于嵌接在所述底梁和所述折边部之间,且其轴向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左右方向平行;
两个固定架,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梁的上表面,其沿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两端,以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臂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以及
限位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梁的上表面,其处于所述固定架的后方,以用于配合所述前保险杠本体限制所述支撑臂沿前后方向的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折边部自前至后朝向上方弯折,所述折边部还包括:
多个凸起部,均设置在所述折边部的后侧面,且沿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左右方向并列排布;
其中,每个所述凸起部均自前至后延伸,以用于抵接所述支撑臂的上表面,从而配合所述底梁限制所述支撑臂沿上下方向的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臂的上表面具有条形槽;每个所述凸起部的延伸端均具有适于嵌入所述条形槽的卡接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部的后侧面采用自上至下朝前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支撑臂的前侧面采用自上至下朝后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卡接部的后侧面适于与所述支撑臂的前侧面相接,以导向所述支撑臂移动至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底梁之间,并使所述卡接部嵌入所述条形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梁的上表面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导向台;所述导向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凸起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以适于配合所述凸起部夹持所述支撑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构件包括:
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梁的上表面;以及
挡板,与所述安装板一体连接,且沿所述安装板的厚度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梁相连时,所述挡板的前侧面适于抵接所述支撑臂的后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梁上具有预留孔;所述安装板还包括:
通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适于与所述预留孔连通;以及
子母扣,适于插接在相互连通的所述通孔和所述预留孔内,以连接所述底梁和所述安装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挡板之间具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采用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和所述挡板的后侧面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折边部上具有沿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定位板,每个所述定位板均朝后延伸;每个所述固定架上均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适于供其中任一个所述定位板穿过的对位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臂能够固定在底梁和折边部之间,进而在前保险杠本体撞击行人后,对底梁和折边部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前保险杠本体的底部发生溃缩形变。
在将支撑臂固定在底梁上时,先将支撑臂放置于两个固定架之间,以使支撑臂沿自身轴向的移动得到限制;随后,沿前后方向移动支撑臂,使支撑臂的前端抵接在前保险杠本体上;同时,在此状态下的支撑臂受到折边部和底梁的纵向限位,以使支撑臂沿上下方向的移动得到限制;最后,将限位构件连接在底梁的上表面,以配合前保险杠本体沿前后方向限位支撑臂,从而使支撑臂沿前后方向的移动得到限制,实现支撑臂与前保险杆本体的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支撑臂限制底梁的溃缩形变,避免车头碰撞行人后,行人卷入车底的意外状况,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前述任一项所提出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有益效果与前述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上圆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架、支撑臂和限位构件之间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折边部和固定架之间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底梁和支撑臂之间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保险杠本体;11、底梁;111、预留孔;12、折边部;121、定位板;2、固定架;21、对位孔;3、支撑臂;31、条形槽;4、凸起部;41、卡接部;5、限位构件;51、安装板;511、通孔;52、挡板;6、导向台;7、子母扣;8、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申请提供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进行说明。本申请所提出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包括前保险杠本体1、支撑臂3、两个固定架2和限位构件5。
前保险杠本体1用于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前端,对车头起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叙述,定义前保险杠本体1的宽度方向(对应了汽车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前保险杠本体1的内外方向(对应了汽车的车头方向)为前后方向,前保险杠本体1的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在前保险杠本体1的下部(具体是指发生溃缩形变的区域)具有底梁11,且此底梁11适于发生溃缩形变;在前保险杠本体1的后侧面还具有朝后延伸的折边部12,此折边部12处于底梁11的上方,且二者之间的纵向间距与支撑臂3沿上下方向的厚度相匹配。
支撑臂3采用沿直线延伸的杆体结构,其适于嵌接在底梁11和折边部12之间,从而达成竖向位置的限定;并且在此状态下,支撑臂3的轴向与左右方向平行。
两个固定架2均固定连接在底梁11上,且沿前保险杠本体1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折边部12的下方,以适于分别且同时抵接支撑臂3的两端,以限制支撑臂3沿自身轴向的移动,也即两个固定架2的间距与支撑臂3的长度相等。在支撑臂3处于两个固定架2之间时,两个固定架2同时抵接支撑臂3,以达成左右方向上的夹持效果。
限位构件5可拆卸连接在底梁11的上表面,处于固定架2的后方;在支撑臂3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移动均得到限定时,朝向前方移动支撑臂3至其抵接前保险杠本体1,此时连接限位构件5和底梁11,能够使支撑臂3的后侧面与限位构件5相互抵接(也即支撑臂3与前保险杠本体1的水平间距与支撑臂3沿前后方向的宽度相等),以限制支撑臂3朝向后方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臂3能够固定在底梁11和折边部12之间,进而在前保险杠本体1撞击行人后,对底梁11和折边部12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前保险杠本体1的底部发生溃缩形变。
在将支撑臂3固定在底梁11上时,先将支撑臂3放置于两个固定架2之间,以使支撑臂3沿自身轴向的移动得到限制;随后,沿前后方向移动支撑臂3,使支撑臂3的前端抵接在前保险杠本体1上;同时,在此状态下的支撑臂3受到折边部12和底梁11的纵向限位,以使支撑臂3沿上下方向的移动得到限制;最后,将限位构件5连接在底梁11的上表面,以配合前保险杠本体1沿前后方向限位支撑臂3,从而使支撑臂3沿前后方向的移动得到限制,实现支撑臂3与前保险杆本体的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支撑臂3限制底梁11的溃缩形变,避免车头碰撞行人后,行人卷入车底的意外状况,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折边部12自前至后朝向上方弯折,以自底梁11上部形成斜面结构。并且,折边部12还包括多个凸起部4,多个凸起部4均设置在折边部12的后侧面,且沿前保险杠本体1的左右方向并列排布。
在实际应用时,每个凸起部4的轴向均自前至后布置,以用于抵接支撑臂3的上表面,从而配合底梁11限制支撑臂3沿上下方向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支撑臂3和凸起部4之间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支撑臂3的上表面具有条形槽31;每个凸起部4的延伸端均具有适于嵌入条形槽31的卡接部41,通过卡接部41与条形槽31的配合,实现支撑臂3与前保险杠本体1的连接,从而在限制支撑臂3朝上移动的基础上,限制支撑臂3朝向后方的移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卡接部41和条形槽31的卡接关系并非固连关系,在车身发生强烈的振动时,卡接部41和条形槽31可能会发生松动;而在本实施例中,之所以设计条形槽31和卡接部41的卡接结构,主要是为了临时限定支撑臂3朝向后方移动,以避免支撑臂3移动至限位构件5所需安装的位置上,从而确保限位构件5的顺利安装;同时,辅助限位构件5,进一步加强限制支撑臂3朝后移动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卡接部41和支撑臂3之间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卡接部41的后侧面采用自上至下朝前倾斜的倾斜面,支撑臂3的前侧面采用自上至下朝后倾斜的倾斜面。
在将支撑臂3插入凸起部4和底梁11之间的过程中,需要朝向折边部12移动支撑臂3,以使卡接部41的后侧面与支撑臂3的前侧面相接;由于两个侧面均为倾斜面,从而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以使支撑臂3移动至凸起部4和底梁11之间,并使卡接部41嵌入条形槽31,优化了本产品的组装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底梁11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底梁11的上表面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导向台6;导向台6的上表面与凸起部4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导向台6的上表面与凸起部4的下表面间距等于支撑臂3的厚度,以适于通过导向台6配合凸起部4夹持支撑臂3,提高了限制支撑臂3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限位构件5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6,限位构件5包括安装板51和挡板52。
安装板51适于与底梁11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以实现本构件的定位。
挡板52与安装板51一体连接,且沿安装板51的厚度方向延伸;在安装板51与底梁11相连时,挡板52自下至上延伸,且其前侧面适于抵接支撑臂3的后侧面。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实际装配时,上述限位构件5可以设计为多组同时使用,且多组限位构件5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以提高其限制支撑臂3朝向后方移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底梁11和安装板51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底梁11上具有预留孔111;而在限位构件5需要装配多组时,预留孔111同样具有多个,且与多组限位构件5一一对应。
安装板51还包括通孔511,此通孔511设置在安装板51上,以适于与预留孔111连通。
子母扣7适于插接在相互连通的通孔511和预留孔111内,以连接底梁11和安装板51,从而实现底梁11和安装板51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安装板51和挡板52之间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安装板51和挡板52之间具有加强板8;此加强板8采用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安装板51的上表面和挡板52的后侧面相连,以提高安装板51和挡板52的结构强度。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实际设计时,上述加强板8可以设计为多个同时使用,且多个加强板8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以进一步提高安装板51和挡板52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折边部12可以采用如图4和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4和图5,折边部12上具有沿前保险杠本体1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定位板121,每个定位板121均朝后延伸;相应的,每个固定架2上均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适于供其中任一个定位板121穿过的对位孔21。
在将固定架2与前保险杠本体1固定连接时,通过定位板121和对位孔21的插接关系,实现固定架2和前保险杠本体1的定位,随后即可通过焊接、胶粘等方式对二者进行连接,确保固定架2的安装位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前述任一项所提出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有益效果与前述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包括前保险杠本体;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下部具有适于发生溃缩形变的底梁;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还具有朝后延伸的折边部,且所述折边部处于所述底梁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总成还包括:
支撑臂,适于嵌接在所述底梁和所述折边部之间,且其轴向与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左右方向平行;
两个固定架,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梁的上表面,其沿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两端,以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臂沿左右方向的移动;以及
限位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梁的上表面,其处于所述固定架的后方,以用于配合所述前保险杠本体限制所述支撑臂沿前后方向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自前至后朝向上方弯折,所述折边部还包括:
多个凸起部,均设置在所述折边部的后侧面,且沿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左右方向并列排布;
其中,每个所述凸起部均自前至后延伸,以用于抵接所述支撑臂的上表面,从而配合所述底梁限制所述支撑臂沿上下方向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上表面具有条形槽;每个所述凸起部的延伸端均具有适于嵌入所述条形槽的卡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后侧面采用自上至下朝前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支撑臂的前侧面采用自上至下朝后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卡接部的后侧面适于与所述支撑臂的前侧面相接,以导向所述支撑臂移动至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底梁之间,并使所述卡接部嵌入所述条形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的上表面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导向台;所述导向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凸起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以适于配合所述凸起部夹持所述支撑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包括:
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梁的上表面;以及
挡板,与所述安装板一体连接,且沿所述安装板的厚度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梁相连时,所述挡板的前侧面适于抵接所述支撑臂的后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上具有预留孔;所述安装板还包括:
通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适于与所述预留孔连通;以及
子母扣,适于插接在相互连通的所述通孔和所述预留孔内,以连接所述底梁和所述安装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挡板之间具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采用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和所述挡板的后侧面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上具有沿所述前保险杠本体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定位板,每个所述定位板均朝后延伸;每个所述固定架上均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适于供其中任一个所述定位板穿过的对位孔。
10.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
CN202321020755.9U 2023-04-28 2023-04-28 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219584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0755.9U CN219584127U (zh) 2023-04-28 2023-04-28 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0755.9U CN219584127U (zh) 2023-04-28 2023-04-28 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4127U true CN219584127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7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0755.9U Active CN219584127U (zh) 2023-04-28 2023-04-28 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4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528286A5 (zh)
CN110733450B (zh)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结构
CN219584127U (zh) 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JP5250005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4207021B2 (ja) 車両のフェンダパネル支持構造
CN209757284U (zh) 一种翼子板支架及汽车
CN210971279U (zh) 车辆前端模块总成和车辆
CN210391034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器
CN212148755U (zh) 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及车辆
JP2003072590A (ja) フロント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
CN109292006B (zh) 汽车翼子板安装装置
CN112061237B (zh) 一种电动车前端模块结构
CN215284700U (zh) 一种汽车格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9029560U (zh) 一种车身前纵梁
CN219969834U (zh) 一种挡风板及车辆
CN210139810U (zh)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CN220220629U (zh) 牌照架固定结构及汽车
CN215513847U (zh) 车辆转向管柱的连接支架组件
CN213534859U (zh) 用于连接翼子板和车身总成的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184767U (zh) 一种车身支架结构
CN219487380U (zh) 保险杠安装架及车辆
CN217415683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N217778564U (zh) 小腿横梁总成和车辆
CN218750680U (zh) 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CN114475496B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侧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