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9810U -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9810U
CN210139810U CN201921100911.6U CN201921100911U CN210139810U CN 210139810 U CN210139810 U CN 210139810U CN 201921100911 U CN201921100911 U CN 201921100911U CN 210139810 U CN210139810 U CN 210139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automobile
tail light
plate
ligh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09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09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9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9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9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该汽车尾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长条形的横连接板和竖连接板,所述横连接板的一端垂直于所述竖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竖连接板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用于遮盖车身钣金的长条形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宽度朝向所述车身钣金方向延伸。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竖连接板的第二侧边上设置盖板,使盖板能够遮盖车身钣金,防止车身钣金外露,提高美观性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后保险杠是指安装在汽车的后部,用于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同时还起到装饰作用。目前,现有的汽车的后部还会设计尾灯,用于在夜间行车时提示后车前面有车存在,并显示出两车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后保险杠通常需要设计安装尾灯的避让空间,导致后保险杠与车身周边部件存在公差。如图1所示,现有的汽车尾灯首先通过尾灯支架10′固定在车身钣金20′上,然后将后保险杠30′和尾灯40′固定在尾灯支架10′上。由于后保险杠30′与车身周边部件存在公差,因此后保险杠30′与车门后盖50′之间有较大间隙,导致车身钣金20′外露,影响美观,降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通过在竖连接板的第二侧边上设置盖板,使盖板能够遮盖车身钣金,防止车身钣金外露,提高美观性和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尾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长条形的横连接板和竖连接板,所述横连接板的一端垂直于所述竖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竖连接板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用于遮盖车身钣金的长条形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宽度朝向所述车身钣金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车身钣金的U形的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架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与后保险杠卡接的卡孔。
进一步的,所述横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尾灯上下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朝向所述底板的内侧延伸的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所述翻边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所述竖连接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横连接板与所述竖连接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尾灯、后保险杠、以及如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所述汽车尾灯支架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后端,所述尾灯与所述汽车尾灯支架的所述横连接板连接,所述后保险杠与所述汽车尾灯支架的所述竖连接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支架本体的竖连接板的第二侧边上设置盖板,使盖板能够遮盖车身钣金,防止车身钣金外露,提高美观性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现有的汽车尾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汽车尾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汽车尾灯支架安装后的截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汽车尾灯支架安装后的另一截面图;
图6是图5所示的B-B向剖视图;
图7是图2所示的汽车尾灯支架安装后的另一截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C-C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0′-尾灯支架; 20′-车身钣金; 30′-后保险杠;
40′-尾灯; 50′-车门后盖; 10-支架本体;
11-横连接板; 111-限位结构; 1111-底板;
1112-翻边; 12-竖连接板; 121-第一侧边;
122-第二侧边; 123-盖板; 1231-第一连接板;
1232-第二连接板; 1233-第三连接板; 20-车身钣金;
30-后保险杠; 40-后盖; 50-尾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一
如图2-图8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汽车尾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汽车尾灯支架安装后的截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A-A向剖视图,图5是图2所示的汽车尾灯支架安装后的另一截面图,图6是图5所示的B-B向剖视图,图7是图2所示的汽车尾灯支架安装后的另一截面图,图8是图7所示的C-C向剖视图。该汽车尾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支架本体10包括长条形的横连接板11和竖连接板12,横连接板11的一端垂直于竖连接板12的一端,竖连接板12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121和第二侧边122,第二侧边122上设置有用于遮盖车身钣金20的长条形的盖板123,盖板123的宽度朝向车身钣金20方向延伸。
横连接板11的一端垂直于竖连接板12的一端,形成倒L形,便于连接后保险杠30和尾灯50。
盖板123长度与竖连接板12的长度相对应,盖板123的宽度朝向车身钣金20方向延伸,以使盖板123能够覆盖车身钣金20,防止车身钣金20外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尾灯支架,通过在支架本体的竖连接板的第二侧边上设置盖板,使盖板能够遮盖车身钣金,防止车身钣金外露,提高美观性和用户体验。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遮盖车身钣金,防止车身钣金外露,盖板123包括第一连接板1231、第二连接板1232和第三连接板1233,第一连接板1231的一端与第二侧边122连接,第一连接板12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23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板123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1233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板1231、第二连接板1232和第三连接板1233形成用于容纳车身钣金20的U形的容纳腔(图中未示)。
通过第一连接板1231、第二连接板1232和第三连接板1233形成的U形的容纳腔可以覆盖车身钣金20,防止车身钣金20外露。
第一连接板1231和第二连接板1232的外侧限定的空间还可以限定后保险杠30的左右方向,防止后保险杠30的左右方向变形。
该处所指的外侧和内侧是按照车身来说,远离车身的一侧为外侧,靠近车身的一侧为内侧。
可选地,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第一连接板1231、第二连接板1232和第三连接板1233一体成型。
可选地,第一连接板1231与支架本体10的连接处设置有与后保险杠30卡接的卡孔(图中未示)。
卡孔与后保险杠30的端部相对应,用于卡接后保险杠30的端部。安装时,后保险杠30的端部插入卡孔,与支架本体10卡接,防止后保险杠30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变形。
可选地,横连接板1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尾灯50上下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111。
由于支架本体10的安装点前后向距离较远,通过限位结构111可以限制尾灯50上下方向移动,防止后保险杠30和尾灯50的翻转,减小后保险杠30和尾灯50之间的间隙,无需在车身钣金20上增加额外的焊接支架,降低成本。
安装时,通过卡孔和限位结构111可以将后保险杠30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尺寸控制在1毫米以内,减小设计公差,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优选地,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安装工作效率和连接稳定性,限位结构111与支架本体10一体成型。
可选地,限位结构111包括底板1111,底板1111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朝向底板1111的内侧延伸的翻边1112。
可选地,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安装工作效率和连接稳定性,底板1111与翻边1112一体成型。
可选地,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安装工作效率和连接稳定性,盖板123与竖连接板12一体成型。
可选地,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安装工作效率和连接稳定性,横连接板11与竖连接板12一体成型。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二为包括实施例一的汽车结构,因此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该汽车包括车体、尾灯、后保险杠、以及如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汽车尾灯支架设置在车体的后端,尾灯与汽车尾灯支架的横连接板连接,后保险杠与汽车尾灯支架的竖连接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通过在支架本体的竖连接板的第二侧边上设置盖板,使盖板能够遮盖车身钣金,防止车身钣金外露,提高美观性和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通过在支架本体的竖连接板的第二侧边上设置盖板,使盖板能够遮盖车身钣金,防止车身钣金外露,提高美观性和用户体验。同时,通过卡孔和限位结构可以限制后保险杠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变形,减小设计公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尾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长条形的横连接板和竖连接板,所述横连接板的一端垂直于所述竖连接板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连接板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用于遮盖车身钣金的长条形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宽度朝向所述车身钣金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车身钣金的U形的容纳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架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与后保险杠卡接的卡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尾灯上下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朝向所述底板的内侧延伸的翻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翻边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竖连接板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接板与所述竖连接板一体成型。
10.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尾灯和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尾灯支架,所述汽车尾灯支架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后端,所述尾灯与所述汽车尾灯支架的所述横连接板连接,所述后保险杠与所述汽车尾灯支架的所述竖连接板连接。
CN201921100911.6U 2019-07-15 2019-07-15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Active CN210139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0911.6U CN210139810U (zh) 2019-07-15 2019-07-15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0911.6U CN210139810U (zh) 2019-07-15 2019-07-15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9810U true CN210139810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0911.6U Active CN210139810U (zh) 2019-07-15 2019-07-15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9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8345B (zh) 保险杠固定用具及保险杠的安装结构
JP3956846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5115701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0139810U (zh)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JP3956845B2 (ja)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構造
CN213862140U (zh) 后保险杠总成、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09870548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
JP5465707B2 (ja) 車体
KR20080054607A (ko) 차량의 크로스멤버구조
JP2003072590A (ja) フロント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
CN218661568U (zh) 大灯安装支架、大灯总成和汽车
CN204527168U (zh) 制动踏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CN213565774U (zh) 保险杠固定结构
CN218505636U (zh) 车门和车辆
CN218577685U (zh) 后保险杠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9728120U (zh) 前保险杠支架结构及车辆
CN209972388U (zh) 一种卡接连接组件及车辆
CN214874152U (zh) 车辆侧门
CN219295524U (zh) 大水箱框架
CN219584127U (zh) 防溃缩型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N211765889U (zh) 仪表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450769U (zh) 蓄电池安装支架总成及车辆
CN213566127U (zh) 一种汽车侧围蒙皮结构
CN220955174U (zh) 一种铰链安装组件及车辆
KR100452845B1 (ko) 자동차용 차체 일체형 연료 탱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