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0680U - 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0680U
CN218750680U CN202223250186.5U CN202223250186U CN218750680U CN 218750680 U CN218750680 U CN 218750680U CN 202223250186 U CN202223250186 U CN 202223250186U CN 218750680 U CN218750680 U CN 218750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ection
support body
pedestrian protection
pedestri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01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亮
孙巧军
李金伟
祁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izhen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izhen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izhen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01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0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0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0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及折弯段,折弯段包括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支撑本体的一端用于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段及第二折弯段与前保险杠格栅连接,支撑本体、第一折弯段及第二折弯段依次成夹角设置,支撑本体远离第一折弯段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下护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汽车的前保险杠格栅与发动机下护板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行人小腿与车前方发生撞击后,前方的折弯段先对小腿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之后,折弯段相对支撑本体沿前后方向上发生较快的折弯变形,避免该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整体因支撑力太强而对小腿造成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汽车安全不仅包括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还包括车外行人的安全。现有大部分车辆的车身副横梁位于前保险杠后方,当车辆下端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行人小腿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撑,导致容易发生小腿骨折等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车辆对被撞行人的小腿保护不足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及折弯段,所述折弯段包括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支撑本体的一端用于通过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折弯段及所述第二折弯段与前保险杠格栅连接,所述支撑本体、所述第一折弯段及所述第二折弯段依次成夹角设置,所述支撑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下护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支撑本体的一端通过折弯段与前保险杠格栅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下护板连接,汽车的前保险杠格栅与发动机下护板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当行人小腿部位与车前方发生撞击后,前方的折弯段先对小腿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之后,折弯段相对支撑本体沿前后方向上发生较快的折弯变形,通过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分段折弯增加变形速度,避免该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整体因支撑力太强而对小腿造成伤害,有效保护行人小腿。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弯段高于所述支撑本体且相对所述支撑本体向前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折弯段高于所述第一折弯段且相对所述支撑本体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弯段上设有减重孔。
可选地,所述减重孔由所述第二折弯段向所述支撑本体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二折弯段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折弯段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前保险杠格栅连接,所述第二折弯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前保险杠格栅的延伸方向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二折弯段上设有卡口,所述前保险杠格栅上设有与所述卡口相适配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插入所述卡口。
可选地,所述支撑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本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发动机下护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折弯段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支撑本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与前保险杠下本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本体上还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两侧,所述支撑本体用于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孔与前轮扰流板或前轮罩挡泥板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所述汽车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下保护支撑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下保护支撑结构与前保险杠格栅、发动机下护板、前保险杠下本体及前轮罩挡泥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本体;11、第二连接孔;12、第三连接孔;13、第四连接孔;2、折弯段;21、第一折弯段;211、减重孔;22、第二折弯段;221、第一连接孔;222、卡口;3、前保险杠格栅;4、发动机下护板;5、前保险杠下本体;6、前轮罩挡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文建立有坐标系XYZ,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前方,X轴的反向代表后方,Y轴的正向代表左方,Y轴的反向代表右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本体1及折弯段2,所述折弯段2包括第一折弯段21和第二折弯段22,所述支撑本体1的一端用于通过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折弯段21及所述第二折弯段22与前保险杠格栅3连接,所述支撑本体1、所述第一折弯段21及所述第二折弯段22依次成夹角设置,所述支撑本体1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21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下护板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弯段2设于支撑本体1的前端,且与前保险杠格栅3连接,意味着折弯段2向前延伸到前保险杠的最前端,在碰撞时,可提供支撑,折弯段2受到水平向后的作用力时,可发生沿汽车前后方向的折弯变形。折弯段2在对行人小腿进行支撑后,能够迅速发生折弯变形,削减对行人小腿的支撑力度,避免小腿在惯性力作用下受到更多的伤害。
第一折弯段21与第二折弯段22的折弯角度、长度可根据需要设置,但是折弯段2的两端需具有沿X轴方向的位置差,也即第一折弯段21远离所述第二折弯段22一端位于第二折弯段22远离第一折弯段21一端的后方。所述第一折弯段21与所述第二折弯段22可为板状结构。通过第一折弯段21、第二折弯段22分段折弯增加变形速度。
如图4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一折弯段21高于所述支撑本体1且相对所述支撑本体1向前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折弯段22高于所述第一折弯段21且相对所述支撑本体1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折弯段22水平设置,当碰撞发生时,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力,所述第二折弯段22与支撑本体1可大致平行设置,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折弯段22、第一折弯段21及支撑本体1连接构成Z型结构。第二折弯段22碰撞时压溃变形,第一折弯段21绕其与支撑本体1的连接点整个弯折。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在第一折弯段21与第二折弯段22之间设置第三折弯段、第四折弯段等,提高折弯变形速度,但是也不宜过多,以免降低支撑强度。
如图1-3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一折弯段21上设有减重孔211。
在本实施例中,减重孔211可为圆形、长方形、椭圆形、平行四边形等任意形状。减重孔211可沿第一折弯段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保证支撑力的同时,实现下支撑结构整体的轻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重孔211可延伸至第二折弯段22,或者,在第二折弯段22上也设置减重孔。
如图1-3所示,可选地,所述减重孔211由所述第二折弯段22向所述支撑本体1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孔211沿折弯方向设置,可调整折弯强度,当然也可通过调整减重孔沿X轴方向的设置位置,以及第一折弯段21、第二折弯段22的厚度来调整支撑强度,以此调整撞击后的弯折变形速度。
如图2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二折弯段22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2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221,所述第二折弯段22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221与所述前保险杠格栅3连接,所述第二折弯段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前保险杠格栅3的延伸方向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弯段22上设有用于安装前保险杠格栅3的安装面,也即所述第二折弯段22的上表面,第一连接孔221设于所述第二折弯段2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孔221可为螺纹孔,螺栓插入第一连接孔221及前保险杠格栅3以实现第二折弯段22与前保险杠格栅3的安装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孔221的轴线沿Z轴所示方向。第一连接孔221的设置数量根据需要设置。
一般地,前保险杠格栅3沿左右方向呈弧形弯曲,所述第二折弯段22的延伸方向也即左右方向的弯曲弧度与所述前保险杠格栅3保持一致。
如图2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二折弯段22上设有卡口222,所述前保险杠格栅3上设有与所述卡口222相适配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插入所述卡口2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221可设于左右两侧,卡口222间隔设有多个且位于两侧的第一连接孔221之间,前保险杠格栅3先通过卡扣与卡口222的配合实现与第二折弯段22的初步固定,之后再向第一连接孔221插入螺栓,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如图1、3所示,可选地,所述支撑本体1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21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11,所述支撑本体1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1与所述发动机下护板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本体1的后端与发动机下护板4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11设于所述支撑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孔11可为螺纹孔,螺栓插入第二连接孔11及发动机下护板4以实现支撑本体1与发动机下护板4的安装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孔11的轴线沿Z轴所示方向。第二连接孔11的设置数量根据需要设置。
如图1、3所示,可选地,所述支撑本体1靠近所述第一折弯段21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孔12,所述支撑本体1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12与前保险杠下本体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置于前保险杠下本体5上,并与前保险杠下本体5配合安装,前保险杠下本体5的前端安装有所述前保险杠格栅3。第三连接孔12为螺纹孔,通过螺栓将所述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安装于前保险杠下本体5上。第三连接孔12沿Y轴所示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提高连接稳固性。
如图1、3所示,可选地,所述支撑本体1上还设有第四连接孔13,所述第四连接孔13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12的两侧,所述支撑本体1用于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孔13与前轮扰流板或前轮罩挡泥板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孔13为螺纹孔,螺栓插入第四连接孔13实现支撑本体1与前轮扰流板或前轮罩挡泥板6的固定,安装方式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本体(1)及折弯段(2),所述折弯段(2)包括第一折弯段(21)和第二折弯段(22),所述支撑本体(1)的一端用于通过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折弯段(21)及所述第二折弯段(22)与前保险杠格栅(3)连接,所述支撑本体(1)、所述第一折弯段(21)及所述第二折弯段(22)依次成夹角设置,所述支撑本体(1)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21)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下护板(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段(21)高于所述支撑本体(1)且相对所述支撑本体(1)向前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折弯段(22)高于所述第一折弯段(21)且相对所述支撑本体(1)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段(21)上设有减重孔(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211)由所述第二折弯段(22)向所述支撑本体(1)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段(22)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2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221),所述第二折弯段(22)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221)与所述前保险杠格栅(3)连接,所述第二折弯段(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前保险杠格栅(3)的延伸方向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段(22)上设有卡口(222),所述前保险杠格栅(3)上设有与所述卡口(222)相适配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插入所述卡口(2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1)远离所述第一折弯段(21)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11),所述支撑本体(1)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1)与所述发动机下护板(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1)靠近所述第一折弯段(21)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孔(12),所述支撑本体(1)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12)与前保险杠下本体(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1)上还设有第四连接孔(13),所述第四连接孔(13)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12)的两侧,所述支撑本体(1)用于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孔(13)与前轮扰流板或前轮罩挡泥板(6)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
CN202223250186.5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8750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0186.5U CN218750680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0186.5U CN218750680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0680U true CN21875068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0186.5U Active CN218750680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0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4872B2 (en) Reinforcement element for a lower region of a front bumper and front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6131837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EP2946989B1 (en) Car undercover
US8931825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KR20150134977A (ko) 스몰 오버랩 충돌대응 차체보강구조
CN100434310C (zh) 汽车前部车体结构
JP2007030535A (ja) レーダー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CN209150176U (zh) 电池护板以及包括该电池护板的车辆电池防护结构
US9242676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105564362A (zh) 一种汽车前部防碰撞保护结构
CN209756920U (zh) 用于车辆的大灯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1121421A (zh) 乘用车车顶横梁
JP2018079922A (ja) 歩行者の安全のためのコラプシブルラジエータサポートブラケット
CN218750680U (zh) 一种行人保护下支撑结构及汽车
CN112622746A (zh) 车辆的前大灯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11107144U (zh) 前大灯支架及车辆
CN11114865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照灯的紧固部件
JP4905678B2 (ja) 車両前部の車体構造
CN212796772U (zh) 车辆前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N212148755U (zh) 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及车辆
KR100901928B1 (ko) 자동차의 프론트엔드 모듈용 범퍼백빔의 조립구조
JP6444824B2 (ja) バンパアブソーバ
CN210971279U (zh) 车辆前端模块总成和车辆
CN210821797U (zh) 一种电池包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新能源汽车
EP2890601B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