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6486U - 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6486U
CN219536486U CN202320017286.9U CN202320017286U CN219536486U CN 219536486 U CN219536486 U CN 219536486U CN 202320017286 U CN202320017286 U CN 202320017286U CN 219536486 U CN219536486 U CN 219536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box
side wall
controller
wind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172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聪聪
孟凡杰
王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C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CTC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CTC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CTC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172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6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6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6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安装箱,包括:安装底座,与车体固定连接;安装箱本体,控制器设置于安装箱本体内部,且安装底座与安装箱本体之间设置有空气悬架;线缆收纳箱,与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连接,且控制器的线缆贯穿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和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由安装箱本体的内部延伸进入线缆收纳箱的内部;线缆收纳箱内部设置有绕线辊;通过与绕线辊配合连接的转盘带动绕线辊转动,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缠绕在绕线辊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在安装底座和安装箱本体之间设置空气悬架,减少传递至控制器本身的震动,在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上设置线缆收纳箱,将控制器的线缆进行整理,减少短路的隐患,提升控制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速,车载控制器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包括无人驾驶主控制器(Automated Vehicle Control Unit,AVCU)、车身控制器(Bodycontrolmodule,BCM)、车联网的车载终端(On board Unit,OBU)和车载网关(Central Gateway,CGW)等。
但是现有的车载控制器的应用环境很恶劣,汽车震动剧烈,温度高,环境尘土多,同时电磁兼容环境复杂,因此,对控制器的可靠性提出了严峻考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安装箱,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器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安装箱,包括:
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与车体固定连接;
安装箱本体,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安装箱本体内部,且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安装箱本体之间设置有空气悬架;
线缆收纳箱,所述线缆收纳箱与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连接,且所述控制器的线缆贯穿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由所述安装箱本体的内部延伸进入所述线缆收纳箱的内部;
其中,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设置有绕线辊;
通过与所述绕线辊配合连接的转盘带动所述绕线辊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缠绕在所述绕线辊的外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绕线辊的第一端穿设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所述绕线辊的第二端通过转轴穿设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与位于所述线缆收纳箱外部的所述转盘连接;
所述绕线辊的第一端的端面与位于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所述绕线辊的外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
其中,所述线缆贯穿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安装箱本体内部延伸进入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
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绕线辊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缠绕在所述绕线辊的外表面上;
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为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可选地,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还包括第一带轮以及与所述第一带轮配合连接的线缆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绕线辊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通过所述线缆调节装置,按照由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向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的方向,缠绕在所述绕线辊的外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线缆调节装置包括第二带轮、皮带、丝杆和移动块;
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皮带配合连接;
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的内壁面连接;
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带轮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块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移动块的第二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移动块的第三表面与所述移动块的第四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三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移动块的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为所述移动块的两个相对的表面;
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丝杆表面的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贯穿所述第三通孔;
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绕线辊转动,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所述皮带和所述第二带轮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移动块带动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由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向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的方向,缠绕在所述绕线辊的外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还设置有滑动杆;
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还开设有第四通孔;
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杆穿设所述第四通孔。
可选地,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还包括转动辊;
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三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四侧壁的内壁面连接;
所述线缆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线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绕过所述转动辊,贯穿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
可选地,所述安装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温度调节设备,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安装箱本体内部的温度。
可选地,还包括空气净化箱;
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空气净化箱的第一侧壁连接;
所述空气净化箱用于将距离所述安装箱本体预设范围内的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收集;
其中,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和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二侧壁为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箱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空气净化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
所述空气净化箱内部设置有支撑架、电机和排风扇;
其中,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排风扇连接;
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排风扇转动,所述空气净化箱外部的空气由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箱,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出所述空气净化箱;
所述空气净化箱的第二侧壁和空气净化箱的第一侧壁为所述空气净化箱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箱内部还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空气净化箱底部连接一个接尘盒;
其中,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
所述接尘盒顶部与所述空气净化箱底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方案提供一种控制器安装箱,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安装底座,用于放置控制器的安装箱本体,且安装底座和安装箱本体之间设置空气悬架,减少传递至控制器本身的震动,并且在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设置线缆收纳箱,控制器的线缆贯穿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和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由安装箱本体的内部延伸进入线缆收纳箱的内部,通过转盘带动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绕线辊转动,将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缠绕在绕线辊的外表面上,将控制器的线缆进行整理,减少短路的隐患,通过上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即可提升控制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的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的图2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的移动块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控制器的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安装箱,包括:
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与车体固定连接;
安装箱本体2,控制器3设置于所述安装箱本体2内部,且所述安装底座1与所述安装箱本体2之间设置有空气悬架4;
线缆收纳箱5,所述线缆收纳箱5与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连接,且所述控制器3的线缆6贯穿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由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内部延伸进入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内部;
其中,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设置有绕线辊51;
通过与所述绕线辊51配合连接的转盘7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安装箱包括安装底座1和安装箱本体2,安装底座1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车体或车身上,示例性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安装箱时,通过使用螺钉将安装底座1固定行李箱内,安装箱本体2内部开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放置控制器3,如图1所示,在安装箱本体2内部放置4个控制器3,每个控制器3的顶部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有线缆6。由于控制器的安装环境复杂,通过将控制器3放置在安装箱本体2的内部,可以防止外界灰尘附着在控制器3表面,降低控制器3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安装箱本体2采用金属材质制作而成,可以隔绝电磁辐射同时能够隔离控制器3与外部恶劣的环境。
安装底座1与安装箱本体2之间连接有空气悬架4,可选地,该空气悬架4为微型空气悬架,设置的空气悬架4能够起到有效的减震效果,避免将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时产生的震动传递至控制器3本身,进而避免内部结构损坏以及线缆脱落等问题,有效保护控制器3,增加控制器3的可靠性,提升控制器3的使用寿命,降低经济成本。
在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上还设置有线缆收纳箱5,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线缆收纳箱5内部设置有4个绕线辊51,每个绕线辊51分别收纳一个控制器3的线缆,对应的,每个绕线辊51与一个转盘7,通过转盘7带动绕线辊51转动,使得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能够缠绕在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通过线缆收纳箱5可以将控制器3过长的线缆6进行收纳,防止由于控制器3的线缆过长导致的杂乱无章,易产生短路的隐患。
优选地,请继续参阅图1,在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开设有密闭的接线孔21,控制器3的线缆6贯穿该密闭的接线孔21进入线缆收纳箱5,能够防止外界杂质通过接线孔21进入安装箱本体2的内部。除了该密闭的接线孔21之外,安装箱本体2内无其他开孔,为尘密环境,为控制器3隔绝了各种粉尘,其结构简单,提高了控制器3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线缆收纳箱5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和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所述绕线辊51的第一端穿设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所述绕线辊51的第一端的端面与位于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53,其中,所述线缆6贯穿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通孔53,由所述安装箱本体2内部延伸进入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具体地,请参阅图3,4个绕线辊51中每个绕线辊51的第一端穿设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每个绕线辊51的第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53,该第一通孔53是开设于绕线辊51的第一端的端面与位于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绕线辊51的外表面之间的一个通孔,每条线缆6贯穿该第一通孔53进入线缆收纳箱5内部。
所述绕线辊51的第二端通过转轴52穿设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与位于所述线缆收纳箱5外部的所述转盘7连接,所述转盘7通过所述转轴52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具体地,请参阅图4,4个绕线辊51中每个绕线辊5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转轴52,该转轴52穿设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后与位于线缆收纳箱5外部的转盘7连接,转盘7通过转轴52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使得绕线辊51对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进行缠绕。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4,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还包括第一带轮54以及与所述第一带轮54配合连接的线缆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轮54与所述转轴52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每个转轴52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带轮54,所述转盘7通过所述转轴52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通过所述线缆调节装置,按照由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向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的方向,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所述线缆调节装置包括第二带轮55、皮带56、丝杆57和移动块58,其中,丝杆5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的内壁面连接,且,该丝杆57能够转动,所述丝杆57与所述第二带轮55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丝杆5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55,所述第一带轮54和所述第二带轮55通过所述皮带56配合连接,即,第一带轮54通过皮带56与第二带轮55传动连接,转轴52转动的同时,在皮带56的传动作用下,使得丝杆57进行转动。
请参阅图5,线缆收纳箱5内部设置有移动块58,所述移动块58包括4个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移动块58的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为所述移动块58的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移动块58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移动块58的第二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581,所述第二通孔581与所述丝杆57表面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移动块58的第三表面与所述移动块58的第四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三通孔582,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贯穿所述第三通孔582,具体地,每条线缆6贯穿第一通孔53后,再贯穿第三通孔582,所述转盘7通过所述转轴52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第一带轮54通过所述皮带56和所述第二带轮55带动所述丝杆57转动,丝杆57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移动块58进行移动,通过所述移动块58带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由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向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的方向,整齐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还设置有滑动杆59,所述滑动杆5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的内壁面固定连接,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还开设有第四通孔583,所述滑动杆59穿设所述第四通孔583,即移动块58与滑动杆59滑动连接,通过设计滑动杆59,可以限制移动块58在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状态,防止移动块58转动,从而导致线缆6缠绕。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线缆收纳箱5还包括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为线缆收纳箱5的第三侧壁和线缆收纳箱5的第四侧壁),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还包括转动辊510,所述转动辊5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三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四侧壁的内壁面连接,且所述转动辊510可以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转动,所述转动辊510能够对线缆6起到导向作用,每条线缆6的一端(第一端)与一个控制器3连接,线缆6的另一端(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53和所述第三通孔582,绕过所述转动辊510,贯穿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从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伸出。
通过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的上述结构,可以将过长的线缆6收缩至线缆收纳箱5内,防止线缆6过长发生缠绕打结,提高了控制器3顶部线缆6的整洁性,通过拉动线缆6的第二端,可以使得线缆6从线缆收纳箱5内部伸出。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1,线缆收纳箱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5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安装箱,通过转盘7控制转轴52转动,使得绕线辊51对线缆6进行缠绕,在皮带56的传动作用下,使得丝杆57进行转动,从而同时带动移动块58进行移动,使得线缆6整齐的缠绕在绕线辊51的外侧,能够将过长的线缆6收缩至线缆收纳箱5内,防止线缆6过长使发生缠绕打结,提高了控制器3顶部线缆6的整洁性。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温度调节设备8,所述温度调节设备8用于控制所述安装箱本体2内部的温度,优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设备8为微型空调,该微型空调用于控制安装箱本体2内部的温度,保证控制器3的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避免控制器3安装在封闭环境中,产生的热量难以快速排出,使得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1,与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相对的安装箱本体2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空气净化箱9的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空气净化箱9用于将距离所述安装箱本体2预设范围内的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收集和过滤,示例性地,在控制器安装箱安装在行李箱内部时,通过空气净化箱9对行李箱内部的灰尘进行吸附,为安装箱本体2和控制器3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与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相对的空气净化箱9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91,该第一开口91为进气口,所述空气净化箱9内部设置有支撑架93、电机94和排风扇95,其中,支撑架93的上固定连接有电机94,电机9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风扇95,且空气净化箱9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92,该第二开口92为出气口,通过设置的电机94带动排风扇95进行转动,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口排入空气净化箱9内部,再通过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空气净化箱9内部还设置有过滤网96,所述过滤网96设置于所述支撑架93远离所述第一开口91的一侧,所述空气净化箱9底部连接一个接尘盒10,优选地,该接尘盒10与空气净化箱9螺纹连接,便于对接尘盒10进行拆卸,通过设置过滤网96,使灰尘中的杂质能够被截留在过滤网96的一侧,最后落入到接尘盒10内,并且可通过拧动接尘盒10,将其拆卸,对收集的灰尘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箱9,通过设置的电机94带动排风扇95进行转动,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口排入空气净化箱9内部,经过过滤网96的过滤,再通过出气口排出,灰尘中的杂质则被截留在过滤网96的一侧,最后落入到接尘盒10内腔,能够对行李箱内部的灰尘进行吸附,能够为安装箱本体2和控制器3提高良好的空气环境。
可选地,在安装箱本体2的外部设置有涂料层,该涂料层可以为醛清漆系底漆、酯底漆、醇酸系底漆,能够防止安装箱本体2长期和空气接触发生氧化,提高了安装箱本体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与车体固定连接;
安装箱本体(2),控制器(3)设置于所述安装箱本体(2)内部,且所述安装底座(1)与所述安装箱本体(2)之间设置有空气悬架(4);
线缆收纳箱(5),所述线缆收纳箱(5)与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连接,且所述控制器(3)的线缆(6)贯穿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由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内部延伸进入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内部;
其中,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设置有绕线辊(51);
通过与所述绕线辊(51)配合连接的转盘(7)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辊(51)的第一端穿设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所述绕线辊(51)的第二端通过转轴(52)穿设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与位于所述线缆收纳箱(5)外部的所述转盘(7)连接;
所述绕线辊(51)的第一端的端面与位于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53);
其中,所述线缆(6)贯穿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通孔(53),由所述安装箱本体(2)内部延伸进入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
所述转盘(7)通过所述转轴(52)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
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为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还包括第一带轮(54)以及与所述第一带轮(54)配合连接的线缆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带轮(54)与所述转轴(52)固定连接;
所述转盘(7)通过所述转轴(52)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通过所述线缆调节装置,按照由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向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的方向,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调节装置包括第二带轮(55)、皮带(56)、丝杆(57)和移动块(58);
所述第一带轮(54)和所述第二带轮(55)通过所述皮带(56)配合连接;
所述丝杆(5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的内壁面连接;
所述丝杆(57)与所述第二带轮(55)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块(58)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移动块(58)的第二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581),所述移动块(58)的第三表面与所述移动块(58)的第四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三通孔(582);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移动块(58)的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为所述移动块(58)的两个相对的表面;
所述第二通孔(581)与所述丝杆(57)表面的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贯穿所述第三通孔(582);
所述转盘(7)通过所述转轴(52)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第一带轮(54)通过所述皮带(56)和所述第二带轮(55)带动所述丝杆(57)转动,所述移动块(58)带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由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向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的方向,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还设置有滑动杆(59);
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还开设有第四通孔(583);
所述滑动杆(5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杆(59)穿设所述第四通孔(5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还包括转动辊(510);
所述转动辊(5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三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四侧壁的内壁面连接;
所述线缆(6)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所述线缆(6)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53)和所述第三通孔(582),绕过所述转动辊(510),贯穿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温度调节设备(8),所述温度调节设备(8)用于控制所述安装箱本体(2)内部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净化箱(9);
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空气净化箱(9)的第一侧壁连接;
所述空气净化箱(9)用于将距离所述安装箱本体(2)预设范围内的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收集;
其中,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和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二侧壁为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箱(9)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91);所述空气净化箱(9)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92);
所述空气净化箱(9)内部设置有支撑架(93)、电机(94)和排风扇(95);
其中,所述电机(94)固定在所述支撑架(93)上,所述电机(94)的输出端与所述排风扇(95)连接;
通过所述电机(94)带动所述排风扇(95)转动,所述空气净化箱(9)外部的空气由所述第一开口(91)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箱(9),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92)排出所述空气净化箱(9);
所述空气净化箱(9)的第二侧壁和空气净化箱(9)的第一侧壁为所述空气净化箱(9)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箱(9)内部还设置有过滤网(96);
所述空气净化箱(9)底部连接一个接尘盒(10);
其中,所述过滤网(96)设置于所述支撑架(93)远离所述第一开口(91)的一侧;
所述接尘盒(10)顶部与所述空气净化箱(9)底部连通。
CN202320017286.9U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Active CN219536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17286.9U CN219536486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17286.9U CN219536486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6486U true CN219536486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17286.9U Active CN219536486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6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0605B (zh) 电驱动装置
JP3738060B2 (ja) 回転数調整されている負荷持上げ速度を有する電気式引張り運搬装置
CN109088018A (zh) 一种便拆卸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固定装置
CN1231078A (zh) 电驱动单元
CN219536486U (zh) 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CN11325729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固态硬盘
CN108263296A (zh) 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导向雷达
CN116885584A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
CN110137828A (zh) 一种配电室除湿系统及方法
CN111152739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箱及控制系统
CN11507793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加工用集成测试台架
CN215386097U (zh) 一种传递窗
CN112498159A (zh) 一种自动收纳充电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柱
CN219756130U (zh) 主动式汽车车灯
CN116923589B (zh) 一种多功能的自动行走搬运机器人
CN214798315U (zh) 一种高低压配电柜
CN211519413U (zh) 一种车载监控器
CN218988482U (zh) 一种智能充电站用电缆收纳装置
CN221100875U (zh) 一种防偷盗的电力计量箱
CN21456988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线束盘
CN214949416U (zh) 过滤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24440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电桩
CN218931295U (zh) 一种便携式绝缘绳放置仓
CN201974265U (zh) 汽车制动台的测力系统
CN214044394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的配电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