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7445U - 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7445U
CN219527445U CN202223011844.5U CN202223011844U CN219527445U CN 219527445 U CN219527445 U CN 219527445U CN 202223011844 U CN202223011844 U CN 202223011844U CN 219527445 U CN219527445 U CN 219527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 plate
sliding groove
sleeve
buffering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18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池
徐海艳
刘佳丽
柏隽尧
田��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18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7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7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7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道路用护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包括至少两根竖杆、左护板和右护板、连接件;所述左护板左端与左侧所述竖杆铰接,所述左护板内设有左滑槽,所述左护板右端面开口且与所述左滑槽连通,所述左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左滑块,所述左滑块左端与所述左滑槽左侧内侧壁通过左弹簧连接;所述右护板右端与右侧所述竖杆铰接,所述右护板内设有右滑槽,所述右护板左端面开口且与所述右滑槽连通,所述右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右滑块,所述右滑块右端与所述右滑槽右侧内侧壁通过右弹簧连接。其中左护板与右护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使得左护板和右护板受到撞击时均可摆动,具有较大的缓冲空间,从而降低碰撞对车辆和护栏的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道路用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
背景技术
在道路的两侧经常用到安全护栏,护栏可以隔绝行人通道与车辆通道,避免车辆驶入行人通道,对行人和驾驶人员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交通安全护栏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车辆与安全护栏相碰撞的情况,车辆在紧急刹车后,仍然有一段滑行距离,滑行过程中可能与护栏相碰撞,但是护栏一般为刚性较大的护栏,例如不锈钢护栏,而且护栏通常固定在地面上,没有缓冲空间,护栏被车辆碰撞时,容易被撞断折弯,而且被损坏的护栏可能对车辆造成二次损伤,甚至对驾驶人员产生一定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该护栏的左护板与右护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使得左护板和右护板受到撞击时均可摆动,具有较大的缓冲空间,从而降低碰撞对车辆和护栏的损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包括至少两根竖杆、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竖杆之间的左护板和右护板、设置于所述左护板和所述右护板之间的连接件;
所述左护板左端与左侧所述竖杆铰接,所述左护板内设有左滑槽,所述左护板右端面开口且与所述左滑槽连通,所述左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左滑块,所述左滑块左端与所述左滑槽左侧内侧壁通过左弹簧连接;
所述右护板右端与右侧所述竖杆铰接,所述右护板内设有右滑槽,所述右护板左端面开口且与所述右滑槽连通,所述右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右滑块,所述右滑块右端与所述右滑槽右侧内侧壁通过右弹簧连接;
所述连接件左端延伸至所述左滑槽内与所述左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右端延伸至所述右滑槽内与所述右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沿长度方向包括多个连接杆,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铰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护栏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左护板和所述右护板,所述固定件为塑料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左护板右端面开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左滑块脱离所述左滑槽的左限位块,所述右护板左端面开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右滑块脱离所述右滑槽的右限位块。
作为优选的,所述竖杆侧壁上开设有内嵌式环形槽,所述左护板左端连接有左环形套,所述左环形套可转动的套设在左侧所述竖杆的内嵌式环形槽外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右护板右端连接有右环形套,所述右环形套可转动的套设在右侧所述竖杆的内嵌式环形槽外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竖杆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内嵌式环形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左护板朝向道路一侧设有左缓冲件,所述右护板朝向道路一侧设有右缓冲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左缓冲件包括左缓冲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护板朝向道路一侧侧壁上的左套筒、套设于所述左套筒内的左滑杆,所述左滑杆外端延伸至所述左套筒外侧与所述左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左滑杆内端与所述左套筒内侧壁通过弹簧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右缓冲件包括右缓冲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右护板朝向道路一侧侧壁上的右套筒、套设于所述右套筒内的右滑杆,所述右滑杆外端延伸至所述右套筒外侧与所述右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右滑杆内端与所述右套筒内侧壁通过弹簧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竖杆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该护栏的左护板与右护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使得左护板和右护板受到撞击时均可摆动,具有较大的缓冲空间,有效降低碰撞对车辆和护栏的损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的竖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竖杆;2、左护板;3、右护板;4、连接件;5、固定件;6、左缓冲件;7、右缓冲件;8、安装座;101、内嵌式环形槽;201、左滑槽;202、左滑块;203、左弹簧;204、左限位块;205、左环形套;301、右滑槽;302、右滑块;303、右弹簧;304、右限位块;305、右环形套;401、连接杆;601、左缓冲板;602、左套筒;603、左滑杆;701、右缓冲板;702、右套筒;703、右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该类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如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包括至少两根竖杆1、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竖杆1之间的左护板2和右护板3、设置于所述左护板2和所述右护板3之间的连接件4;
所述左护板2左端与左侧所述竖杆1铰接,所述左护板2内设有左滑槽201,所述左护板2右端面开口且与所述左滑槽201连通,所述左滑槽201内滑动设置有左滑块202,所述左滑块202左端与所述左滑槽201左侧内侧壁通过左弹簧203连接;
所述右护板3右端与右侧所述竖杆1铰接,所述右护板3内设有右滑槽301,所述右护板3左端面开口且与所述右滑槽301连通,所述右滑槽301内滑动设置有右滑块302,所述右滑块302右端与所述右滑槽301右侧内侧壁通过右弹簧303连接;
所述连接件4左端延伸至所述左滑槽201内与所述左滑块2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4右端延伸至所述右滑槽301内与所述右滑块3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4沿长度方向包括多个连接杆401,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401铰接固定。
具体的,所述左护板2左端与左侧所述竖杆1铰接,使得所述左护板2可以绕着左侧所述竖杆1转动,所述右护板3右端与右侧所述竖杆1铰接,使得所述右护板3可以绕着右侧所述竖杆1转动。
基于上述结构特征,如若有车辆冲击到两个所述竖杆1之间时,如图5所示,所述左护板2遭受撞击后,可以向道路外侧摆动,所述右护板3受撞击后,也可以向道路外侧摆动。
此时,所述左滑块202向所述左滑槽201外侧滑动,所述左弹簧203拉伸变长,同理,所述右滑块302向所述右滑槽301外侧滑动,所述右弹簧303拉伸变长。所述连接件4受到撞击后呈弯曲状态,使得车辆可以继续向外侧滑移一定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护栏对车辆的缓冲空间,同时,所述左弹簧203和所述右弹簧303的弹性形变可以吸收一部分动能,降低车辆与护栏的碰撞损失。特别是冲击力较小的车辆,驾驶人员在紧急刹车后,还具有一定的滑行距离,在碰撞到护栏后,可以通过护板摆动,配合连接件拦截车辆,如若车辆的滑行距离在缓冲空间内,那么所述左弹簧203和所述右弹簧303伸长过程中即可将车辆拦截下来,几乎可以使得车辆不受到任何损伤,而且护栏可以自动复原,同时降低碰撞对护栏产生的损伤、以及护栏对车辆的损伤。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误碰的现象发生,比如行人碰到护栏,也可能导致护板摆动,护栏可能无法起到良好的拦截作用,为了避免上述现象,本实施例中,所述护栏还包括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左护板2和所述右护板3,所述固定件5为塑料件。通过所述固定件5的设置,可以使得护板具有一定的初始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护板2右端面开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左滑块202脱离所述左滑槽201的左限位块204,所述右护板3左端面开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右滑块302脱离所述右滑槽301的右限位块304。
通过设置限位块,可以防止滑块脱离滑槽,可以避免连接件端部脱离护板。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竖杆1侧壁上开设有内嵌式环形槽101,所述左护板2左端连接有左环形套205,所述左环形套205可转动的套设在左侧所述竖杆1的内嵌式环形槽101外侧。
所述内嵌式环形槽101与所述左环形套205相适配,使得所述左环形套205可以套设在所述内嵌式环形槽101外侧稳定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左护板2可以绕着左侧所述竖杆1进行稳定摆动。
所述右护板3右端连接有右环形套305,所述右环形套305可转动的套设在右侧所述竖杆1的内嵌式环形槽101外侧。
同理,所述右护板3可以绕着右侧所述竖杆1进行稳定摆动。
所述竖杆1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内嵌式环形槽101。
将所述左环形套205套设在不同高度位置的所述内嵌式环形槽101内,将所述右环形套305套设在对应高度位置的所述内嵌式环形槽101内,即可对护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护板2朝向道路一侧设有左缓冲件6,所述右护板3朝向道路一侧设有右缓冲件7。缓冲件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降低车辆碰撞的损失。
具体的,所述左缓冲件6包括左缓冲板601、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护板2朝向道路一侧侧壁上的左套筒602、套设于所述左套筒602内的左滑杆603,所述左滑杆603外端延伸至所述左套筒602外侧与所述左缓冲板601固定连接,所述左滑杆603内端与所述左套筒602内侧壁通过弹簧连接。
当车辆碰撞到所述左缓冲板601时,所述左滑杆603向所述左套筒602内滑动,弹簧压缩,吸收部分动能,有效降低车辆碰撞损失。
所述右缓冲件7包括右缓冲板701、固定安装在所述右护板3朝向道路一侧侧壁上的右套筒702、套设于所述右套筒702内的右滑杆703,所述右滑杆703外端延伸至所述右套筒702外侧与所述右缓冲板701固定连接,所述右滑杆703内端与所述右套筒702内侧壁通过弹簧连接。
同理,当车辆碰撞到所述右缓冲板701时,所述右滑杆703向所述右套筒702内滑动,弹簧压缩,吸收部分动能,有效降低车辆碰撞损失。
如图5所示,所述竖杆1底部设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地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根竖杆(1)、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竖杆(1)之间的左护板(2)和右护板(3)、设置于所述左护板(2)和所述右护板(3)之间的连接件(4);
所述左护板(2)左端与左侧所述竖杆(1)铰接,所述左护板(2)内设有左滑槽(201),所述左护板(2)右端面开口且与所述左滑槽(201)连通,所述左滑槽(201)内滑动设置有左滑块(202),所述左滑块(202)左端与所述左滑槽(201)左侧内侧壁通过左弹簧(203)连接;
所述右护板(3)右端与右侧所述竖杆(1)铰接,所述右护板(3)内设有右滑槽(301),所述右护板(3)左端面开口且与所述右滑槽(301)连通,所述右滑槽(301)内滑动设置有右滑块(302),所述右滑块(302)右端与所述右滑槽(301)右侧内侧壁通过右弹簧(303)连接;
所述连接件(4)左端延伸至所述左滑槽(201)内与所述左滑块(2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4)右端延伸至所述右滑槽(301)内与所述右滑块(3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4)沿长度方向包括多个连接杆(401),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401)铰接固定;
所述护栏还包括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左护板(2)和所述右护板(3),所述固定件(5)为塑料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板(2)右端面开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左滑块(202)脱离所述左滑槽(201)的左限位块(204),所述右护板(3)左端面开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右滑块(302)脱离所述右滑槽(301)的右限位块(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侧壁上开设有内嵌式环形槽(101),所述左护板(2)左端连接有左环形套(205),所述左环形套(205)可转动的套设在左侧所述竖杆(1)的内嵌式环形槽(10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护板(3)右端连接有右环形套(305),所述右环形套(305)可转动的套设在右侧所述竖杆(1)的内嵌式环形槽(101)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内嵌式环形槽(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板(2)朝向道路一侧设有左缓冲件(6),所述右护板(3)朝向道路一侧设有右缓冲件(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缓冲件(6)包括左缓冲板(601)、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护板(2)朝向道路一侧侧壁上的左套筒(602)、套设于所述左套筒(602)内的左滑杆(603),所述左滑杆(603)外端延伸至所述左套筒(602)外侧与所述左缓冲板(601)固定连接,所述左滑杆(603)内端与所述左套筒(602)内侧壁通过弹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缓冲件(7)包括右缓冲板(701)、固定安装在所述右护板(3)朝向道路一侧侧壁上的右套筒(702)、套设于所述右套筒(702)内的右滑杆(703),所述右滑杆(703)外端延伸至所述右套筒(702)外侧与所述右缓冲板(701)固定连接,所述右滑杆(703)内端与所述右套筒(702)内侧壁通过弹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底部设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地面。
CN202223011844.5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 Active CN219527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1844.5U CN219527445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1844.5U CN219527445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7445U true CN219527445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8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1844.5U Active CN219527445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7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8441B (zh) 市政工程用防撞护栏
CN111945629A (zh) 一种双阻式高速公路防护缓冲装置
CN109295896B (zh) 岔道口道路防撞装置
CN219527445U (zh) 一种道路用缓冲安全护栏
CN205220517U (zh) 防撞汽车
CN209669756U (zh) 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市政护栏
CN208563174U (zh) 微动缓冲型公路护栏
AU2012328271A1 (en) Removable base for vertical street furniture elements
CN213013901U (zh) 一种桥梁缓冲防护桩
CN211973112U (zh) 一种公路桥梁安全防撞护栏装置
CN210554638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
CN110396963B (zh) 一种公路用新型墙式护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258054U (zh) 一种卡车保险杠缓冲装置
CN208501583U (zh) 一种滑动阻挡车辆的强制变向装置
CN210258327U (zh) 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
CN208646790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用前保险杠
CN208072278U (zh) 一种用于公路的安全护栏
CN209722724U (zh) 一种路桥防护立柱结构
CN108860049B (zh) 一种有轨电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CN211113373U (zh) 一种交通运输设施防撞装置
CN111336205A (zh) 一种减缓车辆正向冲撞护栏顶部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348061U (zh) 一种公路护栏
CN219471091U (zh) 道路工程地上消防栓安装结构
CN215210738U (zh) 一种防冲撞型高速弯道防护栏
CN208803415U (zh) 一种可导向防撞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