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4458U - 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4458U
CN219504458U CN202320340861.9U CN202320340861U CN219504458U CN 219504458 U CN219504458 U CN 219504458U CN 202320340861 U CN202320340861 U CN 202320340861U CN 219504458 U CN219504458 U CN 219504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rocessing table
metal plate
limiting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08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映
窦思忠
吴佳佳
崔腾飞
赵明辉
李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u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u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u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u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08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4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4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4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抛光装置对金属板打磨抛光时,难以针对不同宽度、厚度尺寸的金属板进行固定,以及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打磨机构,安装于加工台上;定位机构,包括移动板和限位板;移动板相对称设置于加工台两侧;限位板设置于一个或两个移动板的内侧;限位板顶部具有斜面,限位板远离移动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槽;移动板的倾斜部上设置有与斜面相连伸缩杆;限位板内设有集尘腔,集尘腔连通有吸尘风机。本实用新型能对不同宽度厚度的金属板进行定位,使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同时,将定位和集尘结合在一起,有效简化了设备,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板材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板材。比如在工业应用中最为广泛的铝合金板,为了将其表面产生的颗粒或者毛刺清除,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以满足需求。目前,铝合金板在抛光时,大多是通过外设夹具对板材边缘进行夹紧固定,并同时在加工台上方设置吸尘机构以去除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碎屑。夹具虽然对板材固定的稳固性较好,但是使用灵活性差,难以针对金属板材的不同宽度、厚度尺寸进行固定,同时,单独装配吸尘机构,使得抛光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解决了现有抛光装置对金属板打磨抛光时,难以针对不同宽度、厚度尺寸的金属板进行固定,以及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打磨机构,安装于所述加工台上;定位机构,包括移动板和限位板;所述移动板相对称设置于所述加工台两侧;所述限位板设置于一个或两个所述移动板的内侧;所述移动板包括竖直部和斜向设置于所述竖直部顶端的倾斜部;所述限位板顶部具有斜面,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倾斜部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可动端贯穿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斜面连接;所述限位板内设有集尘腔,与所述限位板的斜面相邻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集尘腔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面向加工台内侧,所述集尘腔连通有吸尘风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限位板、伸缩杆及调节件之间的配合,两移动板之间的距离能根据不同宽度的金属板进行灵活调节,通过限位槽的设置,能对不同厚度的金属板进行定位,使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同时,限位板在对金属板定位时,通过设置的集尘腔和吸尘风机还能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碎屑吸走,即:限位板通过限位槽实现对金属板定位的功能,通过集尘腔实现集尘罩的功能,将定位和集尘结合在一起,有效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可选的,所述吸尘风机通过连接管与所述集尘腔连接,所述吸尘风机连接有集尘箱。
可选的,所述限位槽呈L形,所述限位槽的两面开口分别朝向所述加工台内侧和底面,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橡胶层。
可选的,所述移动板通过调节件可在所述加工台上水平往复移动,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加工台的侧板上。
可选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支撑架,经一侧安装于所述加工台上方;电动伸缩杆,安装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可动端;打磨盘,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其中,所述打磨盘位于所述加工台上方,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打磨盘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打磨盘动作。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顶部安装有导轨,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滑块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导轨的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通过导轨的设置,有利于对打磨盘的灵活移动。
可选的,该抛光装置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仓,设置于所述加工台的进料端;伸缩结构,设置于所述料仓内;托盘,设置于所述伸缩结构顶部;推动件,通过支撑台设置于所述料仓外侧;其中,与所述加工台相邻的所述料仓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与所述出料孔相对应的所述料仓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推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贯穿所述通孔,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托盘顶层的金属板经出料孔至加工台。
可选的,所述伸缩结构采用弹簧或升降气缸。
可选的,所述推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通孔和所述出料孔结构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加工台的出料端设置有一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加工台的出料端处的多个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从所述加工台的出料端处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限位板、伸缩杆及调节件之间的配合,两移动板之间的距离能根据不同宽度的金属板进行灵活调节,通过限位槽的设置,能对不同厚度的金属板进行定位,使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同时,限位板在对金属板定位时,通过设置的集尘腔和吸尘风机还能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碎屑吸走,即:限位板通过限位槽实现对金属板定位的功能,通过集尘腔实现集尘罩的功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有效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2、在推动件推动金属板移动时,定位机构能对金属板进行导向,防止传送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移;在金属板需要打磨抛光时,通过伸缩杆带动限位板动作,实现对金属板的快速限位或释放,操作简单快速,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3、金属板的上料、下料均自动完成,在上料的同时即可完成下料,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有利于连续加工操作,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具体地说,通过伸缩结构和推动件的配合实现自动上料,利用伸缩结构带动托盘上的金属板层层上移,再利用推动件将金属板推送至加工台上以完成自动上料。同时,利用新推出的金属板将抛光完成的金属板推送至下料机构,配合传动辊的设置,快速地完成下料操作。整个金属板材的上下料均能自动完成,无需人工上下料,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上下料速度快,适合大批量同种规格的连续加工操作,有利于提高金属板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工台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工台;10、侧板;2、打磨机构;20、支撑架;21、电动伸缩杆;22、第一驱动电机;23、打磨盘;24、导轨;3、定位机构;30、移动板;301、竖直部;302、倾斜部;31、限位板;311、斜面;312、限位槽;313、集尘腔;314、进料口;32、调节件;33、伸缩杆;34、橡胶层;4、吸尘风机;40、连接管;5、集尘箱;6、上料机构;60、料仓;601、出料孔;602、通孔;61、托盘;62、弹簧;63、推动件;64、支撑台;65、推板;7、下料机构;71、传动辊;8、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端”、“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1,打磨机构2,定位机构3及吸尘风机4。
打磨机构2安装于加工台1上。
定位机构3包括移动板30和限位板31,移动板30相对称设置于加工台1的侧板10两侧,限位板31设置于一个或两个移动板30的内侧。
移动板30包括竖直部301和斜向设置于竖直部301顶端的倾斜部302。
限位板31顶部具有斜面311,限位板31远离移动板30的一侧设有限位槽312,限位板31内设有集尘腔313,与限位板31的斜面311相邻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314,进料口314面向加工台1内侧,集尘腔313连通有吸尘风机4。
移动板30通过调节件32可在加工台1上水平往复移动,调节件32安装于加工台1的侧板10上。限位板31通过伸缩杆33设置于移动板30上。具体的,伸缩杆33安装于倾斜部302上,伸缩杆33的可动端贯穿倾斜部302与斜面311连接。
使用时,先根据待加工的金属板8的宽度尺寸,通过调节件32调整移动板30,使金属板8位于两个限位槽312之间或一限位槽312和移动板30之间。当金属板移动到加工台1上时,伸缩杆33动作,带动限位板31下压,使得限位板31对金属板8进行固定。然后打磨机构2对金属板8进行打磨抛光,吸尘风机4同步运行,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碎屑通过进料口314被吸走。
进一步地,集尘腔313通过连接管40连接吸尘风机4,吸尘风机4上连通有集尘箱5。具体的,连接管40一端与吸尘风机4的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侧板10、移动板30、限位板31与集尘腔313相连通。限位板31在对金属板进行压紧定位时,通过吸尘风机4产生的吸力,金属板8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碎屑通过进料口314被吸入集尘箱5内进行集中处理。连接管40上端部分可采用伸缩管,可随移动板30和限位板31移动。连接管40与集尘腔313也可通过活动接头连接,限位板31下压时连接管40随其移动。在使用时,打磨机构对加工台1上的金属板8打磨抛光时,限位板31不仅能对金属板8进行固定,还能充当集尘罩,将打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碎屑吸走。
进一步地,限位槽312位于斜面311的侧下方,限位槽312呈“L”形,限位槽312的两面开口分别朝向加工台1内侧和底面。
可选的,限位槽312内设置有橡胶层34。能避免金属板8造成损伤。
可选的,调节件32采用气缸,其动力输出端贯穿侧板10后与移动板30侧壁连接,气缸可带动移动板30在加工台1表面上水平往复移动,气缸输入端与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接,由控制器进行智能调控。调节件32也可采用旋转螺杆进行手动调节。
可选的,伸缩杆33可采用电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电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接,由控制器进行智能调控。
可选的,调节件32的数量根据移动板30的长度进行选择,较短时,如图1所示,调节件32采用一个即可,当移动板30的长度较长时,至少采用两个,分别间隔设置。
可选的,限位板3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移动板30的长度,采用较短长度的限位板31时,其一侧或两侧可设置多组。
限位板31设置于一个或两个移动板30的内侧,当限位板31采用一个时,将其设置于其中一个移动板30内侧。使用时,先根据待加工的金属板8的宽度尺寸,通过调节件32调整移动板30,使金属板8位于一移动板30和限位板31之间。当需要对金属板进行定位时,一侧的移动板30通过调节件32向金属板8方向移动,直至抵接在金属板8的一侧,另一侧的移动板30上的伸缩杆33伸出,带动限位板31下压,直至限位槽312卡合在金属板8的另一侧即可实现定位。
当限位板31采用两个时,分别设置于两个移动板30内侧。使用时,先根据待加工的金属板8的宽度尺寸,通过调节件32调整移动板30,使金属板8位于两个限位槽312之间。当金属板需要在加工台1上移动时,两限位槽312能对金属板8进行导向,防止金属板8在移动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当需要对金属板进行定位时,两个移动板30上的伸缩杆33伸出,推动限位板31动作,使得限位板31对金属板8进行固定。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打磨机构2包括支撑架20、电动伸缩杆21、第一驱动电机22及打磨盘23。支撑架20安装于加工台1一侧,电动伸缩杆21安装于支撑架20顶部,第一驱动电机22安装于电动伸缩杆21可动端,打磨盘23固定于第一驱动电机22的动力输出端。使用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2,电动伸缩杆21带动打磨盘23上下移动,第一驱动电机22驱动打磨盘23对加工台1上的金属板8上表面进行打磨。打磨盘23的结构仅示意性给出,其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可选的,电动伸缩杆21通过导轨24安装于支撑架20上。具体的,支撑架20呈L型,导轨24安装于支撑架20顶部,电动伸缩杆21通过滑块与导轨24连接,导轨24的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图中未显示),导轨24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打磨盘23移动。
可选的,导轨24可采用直线导轨,沿加工台1长度方向设置,通过调节两个移动板30使得待抛光打磨的金属板始终位于打磨盘23的下方。
可选的,导轨24可采用十字型导轨(图中未显示),即十字型导轨包括X向导轨和Y向导轨,在第二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打磨盘23在沿十字型导轨移动。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该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加工台1进料端的上料机构6,加工台1的出料端设置有一下料机构7,通过上料机构6实现金属板金属板8的自动上料,通过下料机构7将加工完成的金属板自动下料,有利于同规格金属板的连续打磨抛光作业。
具体的,下料机构7包括设置于加工台1的出料端处的多个传动辊71。可选的,传动辊71从加工台1的出料端处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下料时,金属板8沿着斜坡向下移动。
上料机构6包括料仓60、托盘61、伸缩结构及推动件63。料仓60设置于加工台1的进料端,伸缩结构设置于料仓60内,托盘61设置于伸缩结构顶部,与加工台1相邻的料仓60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601,推动件63推动托盘61顶层的金属板经出料孔601至加工台1。
进一步地,推动件63通过支撑台64设置于料仓60外侧,远离出料孔601的料仓60侧壁上开设有通孔602,通孔602和出料孔601相对称设置,即:通孔602和出料孔601的结构大小相同。推动件63的动力输出端贯穿通孔602将托盘61最顶层的金属板8向出料孔601方向推出。出料孔601与板状结构的金属板8结构相适配。
可选的,推动件63为推动气缸。
可选的,推动件63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一推板65,该推板65与通孔602及出料孔601结构相适配,推板65能在通孔602和出料孔601内自由移动。可选的,推动件63在初始状态时,推板65位于通孔602内或料仓左侧内壁处。
可选的,出料孔601呈矩形结构,出料孔601内底面与加工台1的台面相齐平,即:出料孔601内底面与加工台1两侧板10之间的上表面齐平。
伸缩结构可通过弹簧62或电动伸缩杆实现自动带动托盘61向上运动,并使最顶层的金属板与出料孔601处于同一高度。
具体的,伸缩结构采用弹簧62时,弹簧62下端与料仓60内底面固定连接,弹簧62上端与托盘61底部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多个金属板8叠放在托盘61上,托盘61受到多个金属板8的重力,从而使得弹簧62被压缩,待多个金属板8叠放好后,保持最上层的金属板8位于料仓60上的出料孔601和通孔602之间,当需要上料时,启动推动件63,推动件63的伸缩端带动推板65将托盘61最上方的待加工金属板8向右推出,将金属板推至加工台1上表面时,推动件63自动回到初始位置。当托盘61最上层的金属板8推出后,托盘61受到的重力减小(减小的重力为刚推出的金属板),从而弹簧62受到的压力也会减小一部分,进而弹簧62会恢复一部分的弹性变形而带动托盘61向上运动,托盘6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下一块金属板8向上运动至与料仓60的出料孔601的同一高度处,待上一金属板加工完成后,推动件63再将该金属板推出,当新推出的金属板经出料孔601后其一端会与加工完成的金属板一端相接触,从而会推动加工完成的金属板向右侧传动辊71的方向移动,从而完成的金属板沿着下料机构7的斜坡移动以完成下料操作,而新上料的金属板则在加工台1上进行加工。
伸缩结构采用升降气缸(图中未显示)时,升降气缸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智能调控。使用时,首先将多个金属板8叠放在托盘61上,保持最上层的金属板位于料仓60上的出料孔601和通孔602之间,当推动件63的伸缩端带动推板65将托盘61最上方的待加工金属板向右推出,推动件63回到初始位置后,升降气缸向上伸出,使下一块金属板向上运动至与出料孔601的同一高度处,下一块金属板推出后,升降气缸又向上伸出使金属板与出料孔处于同一高度,重复上述动作。
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放料:将多个金属板金属板8叠放在托盘61上,保持最上层的金属板8位于料仓60上的出料孔601和通孔602之间。
步骤S2、调节:先根据待加工的金属板8的宽度尺寸,通过调节件32调整两个移动板30之间的距离,使金属板金属板8中轴线基本与打磨机构2的中轴线相重合。若只在移动板30一侧设置有限位板31时,金属板8位于移动板30和限位槽312之间,若移动板30两内侧均设有限位板31,则金属板8位于两限位槽312之间。
步骤S3、上料:推动件63动作,推动件63将托盘61最上方的待加工金属板(第一金属板)向右推出,金属板8沿一移动板30和限位板31之间或两个限位槽312之间移动。推动件63带动金属板8在加工台1上移动时,两限位槽312或一限位槽312和移动板30能对金属板8进行导向,防止金属板偏移。
步骤S4、定位:当移动至打磨机构2时,推动件63回到初始位置,伸缩结构自动带动托盘61向上运动,并使托盘61最上层的金属板(第二金属板)与料仓60的出料孔601位于同一高度处;然后伸缩杆33带动限位板31下压对金属板8进行固定。当只在移动板30一侧设置有限位板31时,移动板30一端抵接在金属板8一侧,限位槽312卡合在金属板8的另一侧。当移动板30两内侧均设有限位板31,则限位槽312卡合在金属板8的两侧。
步骤S5、打磨机构2和吸尘风机4工作,打磨机构2对金属板打磨抛光,吸尘风机4通过进料口314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碎屑吸走。
步骤S4、金属板(第一金属板)打磨抛光完成后,推动件63动作,将托盘61最上方的待加工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向右推出,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经出料孔601后其一端会与抛光完成的金属板(第一金属板)的一端相接触,从而第二金属板推动抛光完成的金属板(第一金属板)向右侧移动,通过设置的传动辊71,抛光完成的金属板沿着传动辊71的斜坡移动至下一工序(可根据需要对金属板下一面或外边缘打磨处理),然后继续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
本实施例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工台(1);
打磨机构(2),安装于所述加工台(1)上;
定位机构(3),包括移动板(30)和限位板(31);所述移动板(30)相对称设置于所述加工台(1)两侧;所述限位板(31)设置于一个或两个所述移动板(30)的内侧;所述移动板(30)包括竖直部(301)和斜向设置于所述竖直部(301)顶端的倾斜部(302);所述限位板(31)顶部具有斜面(311),所述限位板(31)远离所述移动板(30)的一侧设有限位槽(312);所述倾斜部(302)上设置有伸缩杆(33),所述伸缩杆(33)的可动端贯穿所述倾斜部(302)与所述斜面(311)连接;所述限位板(31)内设有集尘腔(313),与所述限位板(31)的斜面(311)相邻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集尘腔(313)相连通进料口(314),所述进料口(314)面向加工台(1)内侧,所述集尘腔(313)连通有吸尘风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风机(4)通过连接管(40)与所述集尘腔(313)连接,所述吸尘风机(4)连接有集尘箱(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2)呈L形,所述限位槽(312)的两面开口分别朝向所述加工台(1)内侧和底面,所述限位槽(312)内设置有橡胶层(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0)通过调节件(32)可在所述加工台(1)上水平往复移动,所述调节件(32)设置于所述加工台(1)的侧板(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2)包括:
支撑架(20),安装于所述加工台(1)上方;
电动伸缩杆(21),安装于所述支撑架(20)顶部;
第一驱动电机(22),安装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1)的可动端;
打磨盘(23),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的动力输出端;
其中,所述打磨盘(23)位于所述加工台(1)上方,所述电动伸缩杆(21)带动所述打磨盘(23)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驱动所述打磨盘(23)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顶部安装有导轨(24),所述电动伸缩杆(21)通过滑块与所述导轨(24)连接,所述导轨(24)的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抛光装置还包括上料机构(6),所述上料机构(6)包括:
料仓(60),设置于所述加工台(1)的进料端;
伸缩结构,设置于所述料仓(60)内;
托盘(61),设置于所述伸缩结构顶部;
推动件(63),通过支撑台(64)设置于所述料仓(60)外侧;
其中,与所述加工台(1)相邻的所述料仓(60)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601),与所述出料孔(601)相对应的所述料仓(60)侧壁上开设有通孔(602),所述推动件(63)的动力输出端贯穿所述通孔(602),所述推动件(63)推动所述托盘(61)顶层的金属板(8)经出料孔(601)至加工台(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采用弹簧(62)或升降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63)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推板(65),所述推板(65)与所述通孔(602)和所述出料孔(601)结构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出料端设置有一下料机构(7),所述下料机构(7)包括设置于所述加工台(1)的出料端处的多个传动辊(71),所述传动辊(71)从所述加工台(1)的出料端处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CN202320340861.9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 Active CN219504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0861.9U CN219504458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0861.9U CN219504458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4458U true CN219504458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6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0861.9U Active CN219504458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4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3754A (zh) * 2024-02-27 2024-03-29 扬中恒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井盖加工用抛光机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3754A (zh) * 2024-02-27 2024-03-29 扬中恒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井盖加工用抛光机床
CN117773754B (zh) * 2024-02-27 2024-04-26 扬中恒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井盖加工用抛光机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04458U (zh) 一种金属板表面抛光装置
CN113770902B (zh) 一种生态板的整形装置
CN211589494U (zh) 一种木质板材打磨装置
CN105269155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激光划片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05171428A (zh) 一种配电柜的板材自动折弯装置
CN113618580A (zh) 后地板前横梁总成中前横梁打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4683056B (zh) 一种低压配电箱生产用自动化加工设备
CN110977741A (zh) 一种轴承用具有全方位精加工结构的抛光设备
CN108000278A (zh) 一种油泵转子去毛刺装置
CN212794314U (zh) 一种铜管打磨装置
CN116237408B (zh) 一种机械成型制造用加工机台
CN108214120B (zh) 一种斧头打磨机器人
CN215401177U (zh) 一种自动上料设备
CN210147275U (zh) 一种锯片切割机全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1890372U (zh) 一种轴承用具有全方位精加工结构的抛光设备
CN219429088U (zh) 一种板材加工台
CN219255237U (zh) 一种工件定位装置
CN111957849A (zh) 一种可对空调散热翅片冲压厚度进行调节的成型装置
CN218836731U (zh) 一种条料自动打槽机
CN220637361U (zh) 一种通过式双端砂带机
CN218051952U (zh) 一种单片汽车离合器面片单面磨床
CN220480254U (zh) 一种无心车床的收料机构
CN215700710U (zh) 一种金属板抛光机
CN214977297U (zh) 电阻器自动放料装置
CN220312130U (zh) 一种双加工台激光切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