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3717U - 一种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3717U
CN219493717U CN202320025629.6U CN202320025629U CN219493717U CN 219493717 U CN219493717 U CN 219493717U CN 202320025629 U CN202320025629 U CN 202320025629U CN 219493717 U CN219493717 U CN 219493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rc
push rod
electric push
arc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56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y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0256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3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3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3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及第二电动推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片组件,所述弧形片组件的表面套接有箍体。通过第一电动推杆配合第二电动推杆,其能够分别带动两个弧形片组件进行垂直移动,调节弧形片组件的高度,通过设有弧形片组件,其由多片弧形片叠加组成,弧形片材质为钢片,具有较强的韧性,两个弧形片组件分别位于机械的上下方,从而接收机械的震动能够进行传递卸力,达到抗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架。
背景技术
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机械本身的震动,使其容易倾倒和倒塌,进而造成机械本身的损害,以及一些其它的事故发生。
专利申请(公开号:CN215111509U)公开了一种机械防倒安全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电动升降柱,两个所述电动升降柱的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且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的另一端相对间接间距处固定连接有方形框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电动升降柱,方便调节安全架的高度,便于适用于不同机械的高度;通过在电动升降柱上设置固定筒和稳定杆,便于稳定机械,进而提高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的抗击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机械本身产生的机械震动力,进而避免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倾斜和倒塌。
上述结构虽然能抗击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机械本身产生的机械震动力,但是其通过缓冲垫与机械进行接触,接触面较小,从而抗震的效果并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架,解决了抗震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牙,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底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撑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及第二电动推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片组件,所述弧形片组件的表面套接有箍体。
优选的,所述弧形片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片组件的方向相对。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表面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凸牙为水平阵列布设,且齿轮与凸牙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高度低于第二电动推杆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支撑架,通过设有滑轨,可便于移动杆水平滑动,通过齿轮,通过转动转盘可带动支撑轴及齿轮旋转,齿轮与凸牙啮合,从而齿轮旋转可驱动移动杆水平移动,从而便于调节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之间的间距,通过设有卡块,其通过被弹簧顶动可靠近转盘且一侧能卡入转盘表面的凹槽内,从而防止转盘转动,进而可固定第一电动推杆及第二电动推杆的间距,通过第一电动推杆配合第二电动推杆,其能够分别带动两个弧形片组件进行垂直移动,调节弧形片组件的高度,通过设有弧形片组件,其由多片弧形片叠加组成,弧形片材质为钢片,具有较强的韧性,两个弧形片组件分别位于机械的上下方,从而接收机械的震动能够进行传递卸力,达到抗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内部结构图。
图中:1底座;2滑轨;3移动杆;4凸牙;5固定板;6导杆;7卡块;8弹簧;9支撑轴;10齿轮;11转盘;12第一电动推杆;13第二电动推杆;14支撑杆;15弧形片组件;16箍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2,滑轨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杆3,移动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牙4,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杆6,导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卡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底座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轴9,支撑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0,支撑轴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1,移动杆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2,移动杆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3,第一电动推杆12及第二电动推杆1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片组件15,弧形片组件15的表面套接有箍体16。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滑轨2,可便于移动杆3水平滑动,通过齿轮10,通过转动转盘11可带动支撑轴9及齿轮10旋转,齿轮10与凸牙4啮合,从而齿轮10旋转可驱动移动杆3水平移动,从而便于调节第一电动推杆12与第二电动推杆13之间的间距,通过设有卡块7,其通过被弹簧8顶动可靠近转盘11且一侧能卡入转盘11表面的凹槽内,从而防止转盘11转动,进而可固定第一电动推杆12及第二电动推杆13的间距,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2配合第二电动推杆13,其能够分别带动两个弧形片组件15进行垂直移动,调节弧形片组件15的高度,通过设有弧形片组件15,其由多片弧形片叠加组成,弧形片材质为钢片,具有较强的韧性,箍体16防止弧形片松散,两个弧形片组件15分别位于机械的上下方,从而接收机械的震动能够进行传递卸力,达到抗震的效果,弧形片组件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片组件15的方向相对,从而可对机械的上下方同时减震,进一步提高了抗震效果,弹簧8的数量为两个,且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5,从而弹簧8能够顶动卡块7向转盘11的方向移动,转盘1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卡块7的一侧设有与凹槽适配的凸条,从而凸条卡入凹槽可防止转盘11在无外力时转动,提高了稳定性,凸牙4为水平阵列布设,且齿轮10与凸牙4啮合,从而齿轮10旋转,可驱动移动杆3在滑轨2内水平移动,第一电动推杆12的高度低于第二电动推杆13的高度,从而有利于分别两个弧形片组件15的高度使其能分别位于机械的上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本支撑架放置于合适的位置,然后推动卡块7脱离转盘11,手动转动转盘11带动齿轮10旋转,驱动移动杆3在滑轨2内水平移动,调节第一电动推杆12与第二电动推杆13之间的间距,使两个弧形片组件15分别位于机械的上方及下方,然后松开卡块7,卡块7被弹簧8顶动再次固定转盘11,然后分别控制第一电动推杆12及第二电动推杆13启动使两个弧形片组件15分别紧贴机械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机械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被两个弧形片组件15吸收,弧形片组件15由多片弧形片叠加组成,弧形片材质为钢片,其具有韧性能够进行传递卸力,从而达到抗震的效果,其中,此设备中的用电设备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支撑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2),所述滑轨(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杆(3),所述移动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牙(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杆(6),所述导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底座(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轴(9),所述支撑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0),所述支撑轴(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1),所述移动杆(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2),所述移动杆(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及第二电动推杆(1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片组件(15),所述弧形片组件(15)的表面套接有箍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组件(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片组件(15)的方向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的数量为两个,且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牙(4)为水平阵列布设,且齿轮(10)与凸牙(4)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的高度低于第二电动推杆(13)的高度。
CN202320025629.6U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支撑架 Active CN219493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5629.6U CN219493717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5629.6U CN219493717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3717U true CN219493717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5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5629.6U Active CN219493717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3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93717U (zh) 一种支撑架
CN114178951A (zh) 一种基于汽车加工的钢材切割面打磨设备
CN213498379U (zh) 一种止推片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
CN112568659B (zh) 一种新媒体移动设备用艺术展览装置
CN215280217U (zh) 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大功率电火花机
CN111774982B (zh) 一种圆形玻璃圆角边打磨装置及其打磨方法
CN210703268U (zh) 罐体辅件焊接装置
CN211709242U (zh) 一种整形设备用可调节式平台
CN217918156U (zh) 一种半挂车车厢的连接结构
CN213083347U (zh) 一种挖掘机用升降托轮装置
CN219484782U (zh) 一种全自动安装的机械设备
CN106952851B (zh) 一种颠簸式批量芯片定位系统
CN114101740B (zh) 一种手机震动马达的载体加工装置
CN220054857U (zh) 一种光伏板施工用光伏板转运装置
CN113649872B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平面磨床定位设备
CN216066548U (zh) 一种可高速移动的抗震定梁门式加工中心
CN215747557U (zh) 辅助液压支臂机构
CN215515508U (zh) 一种折板机的输送机构
CN219274897U (zh) 一种钢板自动焊接组立机
CN210503286U (zh) 一种环保耐高温液体涂料新型灌装线
CN218946794U (zh) 一种风机塔筒法兰焊接工装
CN213765222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设备
CN220617503U (zh) 一种简便式货物搬运装置
CN220903257U (zh) 一种零部件加工可调试压紧装置
CN218311629U (zh) 一种工业焊接机器人用移动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8

Address after: Room 805, South Side of National Highway 320, Honghe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No. 268 Hongchang South Road, Jiaxing Sweater City)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uyang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3, Fujian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Building, 207 Hualin Road, Wenquan Street, Gulou District, Fuzhou City, 350003

Patentee before: Li Zey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