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2015U - 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内开手柄组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内开手柄组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2015U
CN219492015U CN202320687894.0U CN202320687894U CN219492015U CN 219492015 U CN219492015 U CN 219492015U CN 202320687894 U CN202320687894 U CN 202320687894U CN 219492015 U CN219492015 U CN 219492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damper
base
base body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78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冬梅
王江
张雷
孙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78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2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2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2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内开手柄组件及汽车。内开手柄底座的多个卡扣件设于底座本体上,至少位于安装槽两侧。卡扣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垂直设于底座本体上,第一连接板远离底座本体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件将底座与阻尼器连接,底座与阻尼器之间配合紧密,连接强度高可以将阻尼器卡合在底座上,装配更为紧固,防止阻尼器脱离底座本体。卡扣连接方便拆卸。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对一侧留有间隙,为阻尼器安装留下一定的弹力后退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内开手柄组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内开手柄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内开手柄组件用于实现车门的车内开启功能。相关技术中内开手柄总成包括底座、手柄和阻尼器。底座上设有底座螺钉安装孔、阻尼器两侧设有阻尼器螺钉安装孔。阻尼器用过阻尼器螺钉安装孔和底座螺钉安装孔用螺钉固定在底座上。这种连接方式增加了至少两颗螺钉的耗材,且螺钉连接后,阻尼器和底座之间拆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有一种内开手柄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底座与阻尼器连接成本高、拆卸不方便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内开手柄组件,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两个卡扣件。底座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阻尼器的安装槽。多个卡扣件设于底座本体上,至少位于安装槽两侧。卡扣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垂直设于底座本体上,第一连接板远离底座本体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留有间隙。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卡扣件将底座与阻尼器连接,底座与阻尼器之间配合紧密,连接强度高可以将阻尼器卡合在底座上,装配更为紧固,防止阻尼器脱离底座本体。卡扣连接方便拆卸。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对一侧留有间隙,为阻尼器安装留下一定的弹力后退空间。
进一步,第二连接板靠近底座本体的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平行于底座本体,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垂直。第一端面抵靠阻尼器远离底座本体的端面,第二端面抵靠阻尼器靠近卡扣件的外侧壁。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阻尼器在两个方向上与卡扣件抵靠,加强阻尼器与卡扣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两个方向分别为沿第一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和垂直于第一连接板的方向。
进一步,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连接处更为圆滑,避免应力集中。
进一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提高卡扣件的强度,能够承载更大的受力,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连接板脱落的现象。
进一步,第一连接板与底座本体连接处为圆角。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增加第一连接板与底座本体的连接面积,防止第一连接板与底座本体连接处应力集中发生断裂。
进一步,沿第一连接板远离底座本体的方向,第一连接板的宽度逐渐减少。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有效减小卡扣件应力和更大的形变容差。
进一步,安装槽远离底座本体的一端面设有用于限制阻尼器脱离的限制凸块,限制凸块的内壁贴合阻尼器的外侧壁。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进一步强化底座与阻尼器的连接关系。
一种内开手柄组件,包括上述内开手柄底座、阻尼器和手柄。阻尼器设置在内开手柄底座上,手柄可转动地设置在内开手柄底座上,手柄与阻尼器连接。
一种汽车,包括车门,所述车门设有上述内开手柄底座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底座与阻尼器通过卡扣件连接,底座与阻尼器之间配合紧密,连接强度高,可以将阻尼器卡合在底座上,防止阻尼器脱离底座本体。
(2)卡扣连接方便拆卸。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对一侧留有间隙,为阻尼器安装留下一定的弹力后退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开手柄底座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开手柄底座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开手柄底座与阻尼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其中,1-内开手柄底座;11-底座本体;12-卡扣件;121-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3-安装槽;2-阻尼器;3-第一端面;4-第二端面;5-第三端面;6-圆角;S-间隙;θ-第一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开手柄底座组件的结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示出了内开手柄底座1的局部结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门,车门设有内开手柄底座组件。参见图1,内开手柄底座组件包括内开手柄底座1、阻尼器2和手柄(图中未示出)。阻尼器2设置在内开手柄底座1上,手柄可转动地设置在内开手柄底座1上,手柄与阻尼器2连接。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开手柄底座的结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出了内开手柄底座1的局部结构。
参见图2,内开手柄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多个卡扣件12和安装槽13。
底座本体11用于连接阻尼器2和手柄,多个卡扣件12和安装槽13设于底座本体11上。其中,安装槽13用于安装阻尼器2,安装槽13可以作为定位柱,保证阻尼器2与卡扣件12的装配精度。多个卡扣件12用于卡合阻尼器2,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卡扣件12数量不作限定)卡扣件12设于底座本体11上,至少位于安装槽13两侧。例如,两个卡扣件12分别位于安装槽13两侧,安装位置在阻尼器2的长度方向上,又如,三个卡扣件12中,两个卡扣件12位于安装槽13两侧,剩余一个卡扣件12位于安装槽13另一侧,其中两个卡扣件12的安装位置在阻尼器2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多个卡扣件12可以增加卡扣件12阻尼器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阻尼器2均匀承受载荷。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参见图3,卡扣件12包括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第一连接板121垂直设于底座本体11上,第一连接板121远离底座本体1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22连接。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连接构成“V”字形,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板12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板122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θ为锐角。第二连接板122绕与第一连接121连接的一端运动,向靠近第一连接板121的方向或远离第一连接板121的方向移动。第一连接板121与第二连接板122相对的一侧之间留有间隙S,为阻尼器2安装留下一定的弹力后退空间。
未安装阻尼器2时,两个第二连接板122之间的距离小于该方向上阻尼器2的尺寸,该方向指两个第二连接板122外侧之间的距离。这样当安装阻尼器2时,阻尼器2一端抵靠在左侧的卡扣件12的第二连接板122上,将另一端抵靠在右侧的卡扣件12的第二连接板122上,这样至少一侧的卡扣件12的间隙S空间变小。阻尼器2安装在安装槽13内后,两侧的第二连接板122在恢复力的作用下,牢牢卡住阻尼器2,卡扣件12与阻尼器2之间配合紧密,将阻尼器2卡合在底座本体11,防止阻尼器2脱离底座本体。阻尼器2与卡扣件12卡合,不需要在阻尼器2和底座本体11上打孔与螺钉连接,减少了螺钉等耗材的使用。阻尼器2拆卸时只需将一侧的第二连接板122向间隙S一侧推动,第二连接板122后退,扩大第二连接板122之间的距离,方便将阻尼器2拆离内开手柄底座1。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开手柄底座与阻尼器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仅示出了内开手柄底座1的局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3,第二连接板122靠近底座本体11的端面为“倒Z”字形,也就是说,第二连接板122靠近底座本体11的一端呈阶梯形。该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面3、第二端面4和第三端面5。第一端面3和第三端面5平行于底座本体11,第二端面4与第一端面3垂直。参见图4和图5,第一端面3抵靠阻尼器2远离底座本体11的端面,第一端面3与阻尼器2的端面接触,限制阻尼器2在竖直方向向外的高度。第二端面4抵靠阻尼器2靠近卡扣件12的外侧壁,第二端面4与阻尼器2的侧壁接触,限制阻尼器2在水平方向向外的长度。阻尼器2在两个方向上与卡扣件12抵靠,加强阻尼器2与卡扣件12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4,第一连接板121与第二连接板122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若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尖锐连接,连接处应力集中,当第二连接板122向靠近第一连接板121的方向或远离第一连接板121的方向频繁移动时,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容易断裂。两个连接板的连接处圆弧过渡,使得连接更为圆滑,避免应力集中在连接处,防止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断裂,进而防止阻尼器2在装配或拆卸过程中发生断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为一体成型结构,大大提高卡扣件12的强度,能够承载更大的受力,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连接板脱落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一连接板121与底座本体11连接处为圆角6。圆角6增加第一连接板121底部与底座本体11的连接面积,防止第一连接板121与底座本体11连接处应力集中发生断裂。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连接板121远离底座本体11的方向,第一连接板121的厚度逐渐减少。第一连接板121的厚度为第一连接板121的内外侧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第一连接板121整体呈梯形,从下到上厚度逐渐减小,第一连接板121在底座本体11上的连接更牢固,可以有效减小卡扣件12的应力和更大的形变容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3远离底座本体11的一端面设有用于限制阻尼器2脱离的限制凸块,限制凸块的内壁贴合阻尼器2的外侧壁。限制凸块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限制阻尼器2,限制凸块进一步将阻尼器2卡在底座本体11上,装配更为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内开手柄底座1与阻尼器2通过卡扣件12连接,将阻尼器2卡合在底座本体11上,底座本体11与阻尼器2之间配合紧密,连接强度高,装配更为紧固。
(2)本实用新型为卡扣连接,卡扣件12连接方便拆卸。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1),所述底座本体(11)上设有用于安装阻尼器(2)的安装槽(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卡扣件(12),设于所述底座本体(11)上,至少位于所述安装槽(13)两侧;所述卡扣件(12)包括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所述第一连接板(121)垂直设于所述底座本体(11)上,所述第一连接板(121)远离所述底座本体(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2)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连接板(1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2)相对的一侧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手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22)靠近底座本体(11)的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面(3)、第二端面(4)和第三端面(5),所述第一端面(3)和所述第三端面(5)平行于所述底座本体(11),所述第二端面(4)与所述第一端面(3)垂直;所述第一端面(3)抵靠所述阻尼器(2)远离所述底座本体(11)的端面,所述第二端面(4)抵靠所述阻尼器(2)靠近所述卡扣件(12)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手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2)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手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22)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手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1)与所述底座本体(11)连接处为圆角(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开手柄底座,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连接板(121)远离所述底座本体(11)的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厚度逐渐减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手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底座本体(11)的一端面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阻尼器(2)脱离的限制凸块,所述限制凸块的内壁贴合所述阻尼器(2)的外侧壁。
8.一种内开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开手柄底座,
阻尼器(2),设置在所述内开手柄底座上;和
手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开手柄底座上;所述手柄与所述阻尼器(2)连接。
9.一种汽车,包括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设有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开手柄组件。
CN202320687894.0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内开手柄组件及汽车 Active CN219492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7894.0U CN219492015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内开手柄组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7894.0U CN219492015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内开手柄组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2015U true CN219492015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4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7894.0U Active CN219492015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内开手柄组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2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3930A1 (en) Power battery top cap structure and power battery
US116584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9492015U (zh) 一种内开手柄底座、内开手柄组件及汽车
US6553634B2 (en) Clamp for elongated member
CN212360431U (zh) 一种塑料件固定结构及车辆
US20070163089A1 (en) Vehicle molding clip mounting structure
CN220947852U (zh) 一种汽车及车内饰顶棚卡扣安装结构
CN217462762U (zh) 用于固定接插件的固定装置和车辆
CN219779063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217396448U (zh) 安装座、车载供电装置总成以及车辆
KR20200036189A (ko) 클램프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KR102091767B1 (ko) 전지 보호 구조물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CN216491433U (zh) 壳体组件及电源设备
CN217558702U (zh) 一种车辆内饰卡扣
CN216162957U (zh) 便于组装的车载主动安全监控盒
CN211258188U (zh) 滑门中铰链安装结构
CN218750217U (zh) 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
CN217406955U (zh) 电磁兼容弹片和箱体
US11646557B2 (en) Switch box assembly having guide for bus bar
JP2926011B2 (ja) 配管取付け具
KR102440895B1 (ko) 하이브리드 타입 적용 배터리 케이스
CN211481658U (zh) 一种外接电源适配器及其挂架、应用该电源适配器的电动设备
CN219873941U (zh) 铜排护板及电池包
CN219948067U (zh) 一种汽车前门扬声器机构
JP3359880B2 (ja) ブレーカ取付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