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0217U - 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 - Google Patents

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0217U
CN218750217U CN202222967249.2U CN202222967249U CN218750217U CN 218750217 U CN218750217 U CN 218750217U CN 202222967249 U CN202222967249 U CN 202222967249U CN 218750217 U CN218750217 U CN 218750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e end
main body
positioning
vehicle
s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72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文杰
王敏
王磊
蒋李杏
陈华
洪义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672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0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0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0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单边定位零件包括:主体以及限位件。主体设有用于与被定位物进行抵接配合的定位凸部,主体用于固定连接于安装部位。限位件的一端与主体相连,另一端为用于与被定位物抵接配合的自由端,自由端与主体设有间隔,自由端设有与定位凸部相对应的避让部,限位件为弹性件或者连接部设为弹性部。自由端通过其避让部与定位凸部相互避开,便不会造成与定位凸部相互干涉现象,使得被定位物能方便装配,并能够避免自由端与定位凸部相互接触时将作用力传递给主体从而导致主体与安装部位相互剥离的不良现象,也即防止从安装部位上发生脱落现象,能提高安装稳定性。此外,能满足于被定位物的装配定位要求。

Description

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
背景技术
定位零件包括但不限于双边定位零件与单边定位零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包括但不限于车辆领域中,用于对例如钣金件、安装座等等各种形式的被定位物进行快速地定位到安装部位,防止被定位物从安装部位中发生脱落。其中,传统技术中,定位零件较多地是选用截面例如为圆形的双边定位零件,针对的是圆形或腰型孔的钣金结构,但是对于钣金止口的单边定位,无法起到限位的作用,且体积较大,难以满足于空间要求紧凑的车身结构要求。此外,单边定位零件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塑胶材料具有较佳的韧性,单边定位零件的卡扣在卡入被定位物时会相应发生弹性形变,入位后卡扣恢复原来的形状来满足卡接的要求。然而,单边定位零件一定程度地能减小体积,但在将被定位物强行卡入安装定位到单边定位零件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包边与安装部位相互剥离,从而导致产品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它能够防止从安装部位上发生脱落现象,能提高安装稳定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边定位零件,所述单边定位零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设有用于与被定位物进行抵接配合的定位凸部,所述主体用于固定连接于安装部位;以及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有相对的两端,一端与所述主体相连,另一端为用于与所述被定位物抵接配合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主体设有间隔,所述自由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部相对应的避让部,所述限位件为弹性件或者所述限位件上与所述主体相连的连接部设为弹性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让部为凹部或贯穿所述自由端的开口;和/或,所述避让部位于所述自由端的中部部位或侧部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自由端朝向所述主体运动到极限位置时,面向于所述被定位物的所述自由端表面与所述被定位物边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背向于所述被定位物的所述定位凸部表面与所述被定位物边沿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座体以及与所述座体相连的支撑部,所述座体还与所述定位凸部相连,所述支撑部的顶端与所述限位件相连,所述定位凸部与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板面用于与所述安装部位呈夹角设置,所述限位板的板面与所述安装部位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一种车窗总成,所述车窗总成包括所述的单边定位零件,所述单边定位零件还包括与所述主体相连的包边件,所述车窗总成还包括车窗,所述车窗设有安装部位,所述包边件包覆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与所述包边件一体注塑成型、相互粘接连接或采用紧固件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所述包边件与所述限位件三者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胶件。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的单边定位零件,所述车辆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位,所述主体对应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边定位零件与所述车辆的车内物件的最小距离定义为S,S>3.0mm。
上述的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由主体固定连接于安装部位,在用于被定位物装配定位过程中,被定位物会推动限位件的自由端朝向主体运动,限位件的自由端朝向主体移动靠近时,由于自由端设有与定位凸部相对应的避让部,这样自由端通过其避让部与定位凸部相互避开,便不会造成与定位凸部相互干涉现象,使得被定位物能方便装配,并能够避免自由端与定位凸部相互接触时将作用力传递给主体从而导致主体与安装部位相互剥离的不良现象,也即防止从安装部位上发生脱落现象,能提高安装稳定性。此外,在被定位物顺利安装到位后,限位件恢复到原位置,限位件与定位凸部均分别与被定位物相互抵接配合,分别从两个不同方向对被定位物进行限位,能满足于被定位物的装配/定位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装设于安装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装设于安装部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装设于安装部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在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的限位件运动到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与车内物件的示意图。
10、主体;11、定位凸部;13、座体;14、支撑部;20、限位件;21、自由端;211、避让部;22、连接部;30、被定位物;40、安装部位;50、包边件;60、车内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在将被定位物强行卡入安装定位到单边定位零件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包边与安装部位相互剥离,从而导致产品失效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被定位物安装过程中,若被定位物的尺寸偏大或对位不准时,被定位物会推动单边定位零件的卡扣直至与主体相互接触,并由于被安装部位一般为非弹性体,不能产生弹性形变,以及主体的结构在被定位物安装过程中受到被定位物向下挤压力时的弹性形变量较小甚至无法发生弹性形变,进而被定位物在强行卡入安装到单边定位零件时便会造成与被定位物相互剥离,导致产品失效。
基于以上原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它能够防止从安装部位上发生脱落现象,能提高安装稳定性。
参阅图1至图6,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装设于安装部位4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装设于安装部位4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装设于安装部位4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4在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边定位零件,单边定位零件包括:主体10以及限位件20。主体10设有用于与被定位物30进行抵接配合的定位凸部11,主体10用于固定连接于安装部位40。限位件20设有相对的两端,一端与主体10相连,另一端为用于与被定位物30抵接配合的自由端21,自由端21与主体10设有间隔,自由端21设有与定位凸部11相对应的避让部211,限位件20为弹性件或者限位件20上与主体10相连的连接部22设为弹性部。
上述的单边定位零件,由主体10固定连接于安装部位40,在用于被定位物30装配定位过程中,被定位物30会推动限位件20的自由端21朝向主体10运动,限位件20的自由端21朝向主体10移动靠近时,由于自由端21设有与定位凸部11相对应的避让部211,这样自由端21通过其避让部211与定位凸部11相互避开,便不会造成与定位凸部11相互干涉现象,使得被定位物30能方便装配,并能够避免自由端21与定位凸部11相互接触时将作用力传递给主体10从而导致主体10与安装部位40相互剥离的不良现象,也即防止从安装部位40上发生脱落现象,能提高安装稳定性。此外,在被定位物30顺利安装到位后,由于限位件20为弹性件或者限位件20上与主体10相连的连接部22设为弹性部,因此限位件20恢复到原位置,限位件20与定位凸部11均分别与被定位物30相互抵接配合,分别从两个不同方向(如图5或图6的X箭头所示的方向以及Y箭头所示的方向)对被定位物30进行限位,能满足于被定位物30的装配/定位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该“限位件20”可以为“主体10的一部分”,即“限位件20”与“主体10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主体10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限位件20”可以独立制造,再与“主体10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避让部211既可以是形成于自由端21上的凹部,又可以是贯穿自由端21的两个相对表面的开口,还可以是设置成其它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避让部211既可以是位于自由端21的中部部位,又可以是位于自由端21的侧部部位,或者设置自由端21的其它位置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避让部211与定位凸部11的位置相应并能在朝向主体10靠近运动时避让定位凸部11即可。
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窗总成,车窗总成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还包括车窗,车窗设有安装部位40。单边定位零件还包括与主体10相连的包边件50。包边件50包覆固定于安装部位40。
上述的车窗总成,一方面,由主体10固定连接于安装部位40,在用于被定位物30装配定位过程中,被定位物30会推动限位件20的自由端21朝向主体10运动,限位件20的自由端21朝向主体10移动靠近时,由于自由端21设有与定位凸部11相对应的避让部211,这样自由端21通过其避让部211与定位凸部11相互避开,便不会造成与定位凸部11相互干涉现象,使得被定位物30能方便装配,并能够避免自由端21与定位凸部11相互接触时将作用力传递给主体10从而导致主体10与安装部位40相互剥离的不良现象,也即防止从安装部位40上发生脱落现象,能提高安装稳定性。此外,在被定位物30顺利安装到位后,由于限位件20为弹性件或者限位件20上与主体10相连的连接部22设为弹性部,因此限位件20恢复到原位置,限位件20与定位凸部11均分别与被定位物30相互抵接配合,分别从两个不同方向(如图5或图6的X箭头所示的方向以及Y箭头所示的方向)对被定位物30进行限位,能满足于被定位物30的装配/定位要求。
另一方面,包边件50包覆固定于安装部位40上,相对于主体10直接与安装部位40的连接方式而言,与安装部位40的连接面积相对更大,从而能增加与安装部位40的稳固连接力,防止单边定位零件从安装部位40上发生脱落现象,能提高安装稳定性。
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10与包边件50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相互粘接连接或采用紧固件相互连接等等连接方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与设置,在此不进行限定。
参阅图5与图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主体10、包边件50与限位件20三者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胶件。如此,结构稳定性较好,能便于批量化生产。
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的限位件20运动到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自由端21朝向主体10运动到极限位置时,面向于被定位物30的自由端21表面与被定位物30边沿的距离(如图7中所示的d1)大于或等于背向于被定位物30的定位凸部11表面与被定位物30边沿的距离(如图7中所示的d2)。如此,能保证被定位物30顺利地装配到安装部位40,能避免造成与定位凸部11相互干涉现象,使得被定位物30能方便装配,并能够避免自由端21与定位凸部11相互接触时将作用力传递给主体10从而导致主体10与安装部位40相互剥离的不良现象,也即防止从安装部位40上发生脱落现象,能提高安装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极限位置指的是自由端21朝向主体10运动到将要与定位凸部11相互接触的临界位置。
请参阅图2、图5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10包括座体13以及与座体13相连的支撑部14。座体13还与定位凸部11相连,支撑部14的顶端与限位件20相连,定位凸部11与限位件20位于支撑部14的同一侧。
具体而言,座体13与包边件50相互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20为限位板,限位板的板面用于与安装部位40呈夹角设置,限位板的板面与安装部位40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如此,被定位物30在装配过程中,能沿着限位板卡入,限位部的板面起到导向与缓冲作用,保证被定位物30顺利地装设到安装部位40。
请参阅图2、图5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车辆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位40,主体10对应固定连接于安装部位40。
上述的车辆,由主体10固定连接于安装部位40,在用于被定位物30装配定位过程中,被定位物30会推动限位件20的自由端21朝向主体10运动,限位件20的自由端21朝向主体10移动靠近时,由于自由端21设有与定位凸部11相对应的避让部211,这样自由端21通过其避让部211与定位凸部11相互避开,便不会造成与定位凸部11相互干涉现象,使得被定位物30能方便装配,并能够避免自由端21与定位凸部11相互接触时将作用力传递给主体10从而导致主体10与安装部位40相互剥离的不良现象,也即防止从安装部位40上发生脱落现象,能提高安装稳定性。此外,在被定位物30顺利安装到位后,限位件20恢复到原位置,限位件20与定位凸部11均分别与被定位物30相互抵接配合,分别从两个不同方向对被定位物30进行限位,能满足于被定位物30的装配/定位要求。
其中,安装部位40包括但不限于为角窗、车门、座椅、车顶板等等各种部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与设置,在此不进行限定。
其中,车辆上的安装部位40包括但不限于为一个、两个、三个或其它数量,单边定位零件的数量与安装部位40相应设置。
请参阅图8,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单边定位零件与车内物件60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的车内物件60的最小距离定义为S,S>3.0mm。其中,车内物件60包括但不限于车内饰件或环境件,也即是既可以是属于车辆本身的结构件,又可以是属于装设于车辆本身的装饰件或其它功能器件。如此,能保证单边定位零件满足于车辆的空间要求,顺利地装设于车辆的安装部位40。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单边定位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边定位零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设有用于与被定位物进行抵接配合的定位凸部,所述主体用于固定连接于安装部位;以及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有相对的两端,一端与所述主体相连,另一端为用于与所述被定位物抵接配合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主体设有间隔,所述自由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部相对应的避让部,所述限位件为弹性件或者所述限位件上与所述主体相连的连接部设为弹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边定位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为凹部或贯穿所述自由端的开口;和/或,所述避让部位于所述自由端的中部部位或侧部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边定位零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由端朝向所述主体运动到极限位置时,面向于所述被定位物的所述自由端表面与所述被定位物边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背向于所述被定位物的所述定位凸部表面与所述被定位物边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单边定位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座体以及与所述座体相连的支撑部,所述座体还与所述定位凸部相连,所述支撑部的顶端与所述限位件相连,所述定位凸部与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边定位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板面用于与所述安装部位呈夹角设置,所述限位板的板面与所述安装部位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6.一种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总成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单边定位零件,所述单边定位零件还包括与所述主体相连的包边件,所述车窗总成还包括车窗,所述车窗设有安装部位,所述包边件包覆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包边件一体注塑成型、相互粘接连接或采用紧固件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所述包边件与所述限位件三者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胶件。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单边定位零件,所述车辆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位,所述主体对应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边定位零件与所述车辆的车内物件的最小距离定义为S,S>3.0mm。
CN202222967249.2U 2022-11-08 2022-11-08 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 Active CN218750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7249.2U CN218750217U (zh) 2022-11-08 2022-11-08 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7249.2U CN218750217U (zh) 2022-11-08 2022-11-08 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0217U true CN218750217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6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7249.2U Active CN218750217U (zh) 2022-11-08 2022-11-08 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0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4102B2 (en) Vehicle body panel with integral clip
EP2213519B1 (en) Joint structure of door edge member
EP1795399B1 (en) Mould end cap
WO2014199939A1 (ja) 車両用ドアライニングの取付構造
JP3546416B2 (ja) 車両外装用の樹脂製板部材の取付け構造
JP2002227809A (ja) トリムボード等の取付部材を車体等の被取付部材に固定するクリップ
CN218750217U (zh) 单边定位零件、车窗总成与车辆
CN211720581U (zh) 移动终端及曲面屏模组
US6944917B2 (en) Clip for mounting weatherstrip
WO2023169446A1 (zh) 包边结构及车辆
JP3965671B2 (ja) 装飾部品の取付構造
JP4336956B2 (ja) 部品取付クリップ
US8348581B2 (en) Integral tensioning member for variable sheetmetal thickness carrier attachment
JP4728796B2 (ja) 車両用モールのクリップ取付構造
CN113002465B (zh) 外装部件的连接构造
CN209795372U (zh) 卡扣及卡扣装配结构和轮眉总成
CN212529551U (zh) 一种滑动装配结构以及一种保险杠总成
CN110509865B (zh) 连接组件、汽车外部装饰系统及汽车外部装饰件的安装方法
JP4816485B2 (ja) 車両用外装部品
CN218258013U (zh) 连接件、饰条总成及车辆
JP2004243792A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11131854A (ja) 車両用モールディングの連結構造
CN215260494U (zh) 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464682A (zh) 移动终端及曲面屏模组
CN212685450U (zh) 金属饰条、汽车金属饰条安装总成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