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3951U - 一种折弯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弯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3951U
CN219483951U CN202320586040.3U CN202320586040U CN219483951U CN 219483951 U CN219483951 U CN 219483951U CN 202320586040 U CN202320586040 U CN 202320586040U CN 219483951 U CN219483951 U CN 219483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lacing
placement
bending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60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郎晓飞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iheng Industry &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iheng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iheng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iheng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60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3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3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3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提供了一种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外接驱动设备,且所述上模靠近所述下模的表面呈弧形;所述下模包括安装件、放置件、复位件和支撑件;所述放置件一端与所述安装件铰接,且所述放置件数量设置两个;所述支撑件具有伸缩性,且所述支撑件贯穿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放置件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置件靠近所述安装件一平面连接;每个所述放置件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复位件。本申请具有弯折弧度一致性强,方便弯折特定弧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折弯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管道的用途不仅能够用于流体的输送,还能够用于支撑,如市场上的座椅,一般采用支撑管或支撑架提供承重,一些座椅在使用支撑管时,会用到弯管进行连接,将支撑管弯折传统的方式是利用模具抵住支撑管,再由旋转机沿支撑管的管身进行旋转弯折,这种方式弯折端的弧度一致性差,难以控制特定弧度。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弯折弧度一致性差,难以控制特定弧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弯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折弯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外接驱动设备,且所述上模靠近所述下模的表面呈弧形;所述下模包括安装件、放置件、复位件和支撑件;所述放置件一端与所述安装件铰接,且所述放置件数量设置两个;所述支撑件具有伸缩性,且所述支撑件贯穿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放置件铰接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置件靠近所述安装件一平面连接;每个所述放置件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放置于放置件,上模向放置件移动并压制支撑管,支撑管沿放置件铰接端向受压方向弯折,弯折过程中支撑件伸缩并挤压复位件,上模向远离放置件方向移动后,复位件驱使支撑件对放置件进行复位,通过上模的指定弧度配合放置件的倾斜度,保证支撑管所需弯折弧度的一致性,便于控制以及稳定弯折特定弧度。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限位柱和辅助筒;所述限位柱一端与所述辅助筒承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置件连接;所述复位件与所述限位柱连接,且缠绕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放置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受力使两放置件均沿各自的铰接端向受力方向倾斜,并下压限位柱与复位件,直至限位柱被下压至辅助筒底部,无法继续下压,可表示压弯完成。
可选的,所述放置件上开设有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放置槽限制支撑管的放置位置,避免在压弯时脱离放置件而影响成品率。
可选的,所述上模的弧形面开设有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槽能够在上模接触支撑管前将支撑管承插入限位槽内,从而保证支撑管被限制于限位槽内,避免在压弯过程中支撑管偏移。
可选的,所述安装件上还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开设有供所述放置件承插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件受压时,会承插入导向槽内,以限制放置件的移动轨迹,减少压弯过程中的放置件的偏移而使支撑管弯折压痕出现偏差的情况,保证成品的完整性。
可选的,所述放置件上设置有用于适配支撑管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进行适配并限制不同管径的支撑管进行压弯。
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整部、第二调整部和连接部;所述放置件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第一调整部、第二调整部通过所述滑移槽与所述放置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调整部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调整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通孔、第一螺纹孔将所述第一调整部和所述第二调整部桥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可根据支撑管的管径沿滑移槽移动调整间隔距离,控制连接部贯穿通孔与第一螺纹孔的距离,从而控制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毕后,将支撑管被夹持于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之间,以避免支撑管偏移,并适配不同管径的支撑管。
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有蝶形螺栓;所述第一调整部和所述第二调整部均采用L型结构,且贴近所述滑移槽的部分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滑移槽连通;所述蝶形螺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接,且与所述滑移槽处内壁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螺纹孔配合蝶形螺栓可松紧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旋松的状态下,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可调整安装位置,并利用固定螺栓调整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之间用于限位支撑管的空间,旋紧状态则为固定状态,避免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在压弯过程中偏移。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上模向放置件移动并压制支撑管,支撑管沿放置件铰接端向受压方向弯折,弯折过程中支撑件伸缩并挤压复位件,上模向远离放置件方向移动后,复位件驱使支撑件对放置件进行复位,通过上模的指定弧度配合放置件的倾斜度,保证支撑管所需弯折弧度的一致性,便于控制以及稳定弯折特定弧度;
2、将支撑管放置于放置槽内,当上模向下模移动时,上模的限位槽与放置槽重合,使支撑管受压时弯折时,无法脱离限位槽与放置槽的夹持范围,避免支撑管偏移,进一步保证压弯过程的稳定性;
3、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可根据支撑管的管径沿滑移槽移动调整间隔距离,控制连接部贯穿通孔与第一螺纹孔的距离,从而控制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毕后,将支撑管被夹持于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之间,以避免支撑管偏移,并适配不同管径的支撑管;
4、利用第二螺纹孔配合蝶形螺栓可松紧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旋松的状态下,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可调整安装位置,并利用固定螺栓调整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之间用于限位支撑管的空间,旋紧状态则为固定状态,避免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在压弯过程中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模具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模具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上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模具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调节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调节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模,11、限位槽,2、下模,21、安装件,211、安装台,212、安装块,213、导向件,22、放置件,221、放置槽,23、复位件,24、支撑件,241、限位柱,242、辅助筒,25、调节机构,251、第一调整部,252、第二调整部,253、连接部,254、第一螺纹孔,255、通孔,256、蝶形螺栓,257、第二螺纹孔,258、弧形槽,26、滑移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折弯模具。
实施例1:
一种折弯模具,参照图1,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外接驱动设备,外接驱动设备可采用压力机、液压缸等用于驱动上模1移动,上模1靠近下模2的表面呈弧形,弧形面的弧度为所需压弯的产品的弯曲弧度,压弯的产品为支撑管,且支撑管为具有韧性的金属管,如铝管、钢管等。
下模2包括安装件21、放置件22、复位件23和支撑件24;安装件21包括安装台211和安装架,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安装台211靠近上模1的平面,放置件22采用承载块,用于承载和放置支撑管,承载块一端与安装架铰接,且单个承载块匹配有两个用于铰接的安装架,承载块的数量设置两个,用于分别承载支撑管的两端,以便于压弯时受力平衡。
支撑件24用于支撑承载块另一端部,且具有伸缩性,当承载块通过铰接端下压时,支撑件24会受压进行伸缩,支撑件24一端部与地面或安装平面抵接,另一端贯穿安装台211与承载块远离铰接端的一端铰接,以保证承载块两端均得到支撑。
复位件23用于将压弯完成的支撑管以及承载块复位,复位件23可采用压簧,压簧的一端与支撑件24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与承载块靠近安装台211一侧的平面连接,且单个承载块可设置至少一个支撑件24和压簧,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架和压簧以提供足够的复位支撑,使上模1在下压时承载块足够程度的下弯,保证支撑管的弯折度。
其中,支撑件24包括限位柱241和辅助筒242,限位柱241一端与辅助筒242承插连接,另一端与承载块铰接,限位柱241沿辅助筒242承插达到伸缩效果,压簧与限位柱241的底部连接,或限位柱241上设置凸起,复位件23安装于凸起上,且压簧缠绕限位柱241至承载块,通过限位柱241限制压簧的位置,避免压簧偏移。
当需要对支撑管进行压弯时,将支撑管两端分别放置于两承载块上,外接驱动设备驱动上模1向下模2移动,直至上模1接触支撑管并将支撑管向下模2压弯,支撑管受力使两承载块均沿各自的铰接端向受力方向倾斜,并下压限位柱241与压簧,直至限位柱241被下压至辅助筒242底部,表示压弯完成,上模1向远离下模2方向移动,压簧失去上模1的压力后产生用于将承载块复位的弹力并将承载块向上模1方向回弹复位,复位后即可将压弯的支撑管从承载块上取出。
通过上模1的指定弧度配合下模2指定的弯曲度,即承载块的倾斜度,保证支撑管所需弯折弧度的一致性,便于控制以及稳定弯折特定弧度。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包括:当需要对支撑管进行压弯时,将支撑管两端分别放置于两放置件22上,外接驱动设备驱动上模1向下模2移动,直至上模1接触支撑管并将支撑管向下模2压弯,支撑管受力使两放置件22均沿各自的铰接端向受力方向倾斜,并下压支撑件24和复位件23,压弯完成后,上模1向远离下模2方向移动,复位件23失去上模1的压力后产生用于将放置件22复位的弹力并将放置件22向上模1方向回弹复位,复位后即可将压弯的支撑管从承放置件22上取出。
实施例2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优化内容为:在放置件22上开设放置槽221,上模1的弧形面开设限位槽11,且放置槽221与限位槽11位置相对,使支撑管在放置于承载块时,通过放置槽221卡住位置,当上模1向下模2移动时,上模1的限位槽11与放置槽221契合,使支撑管受压时弯折时,无法脱离限位槽11与放置槽221的夹持范围。
参照图4所示,安装台211上还设置有导向件213,导向件213上开设有供放置件22承插的导向槽,形成凹型架体,用于稳定承载块的位置,当承载块受压时,会承插入导线槽内,以限制承载块的移动轨迹,只能沿导向槽移动,减少压弯过程中的承载块偏移而使支撑管弯折压痕出现偏差的情况,保证成品的完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包括:将支撑管放置于放置槽221内,当上模1向下模2移动时,上模1的限位槽11与放置槽221重合,使支撑管受压时弯折时,无法脱离限位槽11与放置槽221的夹持范围,避免支撑管偏移,进一步保证压弯过程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技术特征,放置件22上设置有用于适配支撑管的调节机构25。
由于不同管径的支撑管,在放置件22上进行弯折时,受力容易偏移,通过实施例2中设置放置槽221可进行限位防止偏移,但放置槽221的尺寸固定,无法适配不同管径的支撑管,因此通过设置调节机构25进行适配并限制不同管径的支撑管进行压弯。
其中,调节机构25包括第一调整部251、第二调整部252和连接部253;第一调整部251和第二调整部252均可采用L型板状结构,以下简称为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连接部253采用固定螺栓,放置件22采用块。
承载块上开设有滑移槽26,且滑移槽26采用异形槽,如工型槽、T型槽等,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通过滑移槽26与放置件22连接,且第一L型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54,第二L型板上开设有通孔255,固定螺栓贯穿通孔255、第一螺纹孔254将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桥接。
第一L型板底部可设置有滑移块,第一L型板可通过滑移块与滑移槽26滑动连接,第二L型板可贯穿滑移槽26与放置件22固定连接,固定螺栓贯穿第二L型板的通孔255后,第一L型板沿滑移槽26移动,使第一螺纹孔254与固定螺栓对接,并且在固定螺栓不断旋入第一螺纹孔254的情况下,第一L型板不断向第二L型板靠近,此时根据支撑管的管径,控制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毕后,将支撑管贯穿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之间的空间,利用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固定螺栓和承载块形成闭环,使支撑管位于闭环内,避免支撑管偏移。
参照图6所示,当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底部均设置滑移块,两者均利用滑移块与滑移槽26滑动连接时,调节机构25还设置蝶形螺栓256,并且在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上设置第二螺纹孔257,并且第二螺纹孔257与滑移槽26连通,利用蝶形螺栓256贯穿第二螺纹孔257并不断旋入滑移槽26内,通过蝶形螺栓256不断抵紧承载块,使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均向远离承载块方向移动,使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夹紧在滑移槽26内,以实现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的固定,利用第二螺纹孔257配合蝶形螺栓256可松紧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旋松的状态下,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可调整安装位置,并利用固定螺栓调整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之间用于限位支撑管的空间,旋紧状态则为固定状态,避免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在压弯过程中偏移。
利用第二螺纹孔257配合蝶形螺栓256可方便取出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便于更换或调节支撑管的压弯位置。
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相对位置可设置弧形槽258,以契合支撑管的外部弧度,便于夹持,保证压弯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包括:第一调整部251和第二调整部252可根据支撑管的管径沿滑移槽26移动调整间隔距离,控制连接部253贯穿通孔255与第一螺纹孔254的距离,从而控制第一调整部251和第二调整部252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毕后,将支撑管被夹持于第一调整部251和第二调整部252之间,以避免支撑管偏移,并适配不同管径的支撑管。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外接驱动设备,且所述上模(1)靠近所述下模(2)的表面呈弧形;所述下模(2)包括安装件(21)、放置件(22)、复位件(23)和支撑件(24);所述放置件(22)一端与所述安装件(21)铰接,且所述放置件(22)数量设置两个;所述支撑件(24)具有伸缩性,且所述支撑件(24)贯穿所述安装件(21)与所述放置件(22)铰接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复位件(23)一端与所述支撑件(2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置件(22)靠近所述安装件(21)一平面连接;每个所述放置件(22)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24)和所述复位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4)包括限位柱(241)和辅助筒(242);所述限位柱(241)一端与所述辅助筒(242)承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置件(22)连接;所述复位件(23)与所述限位柱(241)连接,且缠绕所述限位柱(241)与所述放置件(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件(22)上开设有放置槽(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弧形面开设有限位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1)上还设置有导向件(213);所述导向件(213)上开设有供所述放置件(22)承插的导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件(22)上设置有用于适配支撑管的调节机构(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5)包括第一调整部(251)、第二调整部(252)和连接部(253);所述放置件(22)上开设有滑移槽(26);所述第一调整部(251)、第二调整部(252)通过所述滑移槽(26)与所述放置件(22)连接,且所述第一调整部(25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54),所述第二调整部(252)上开设有通孔(255);所述连接部(253)贯穿所述通孔(255)、第一螺纹孔(254)将所述第一调整部(251)和所述第二调整部(252)桥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5)还包括有蝶形螺栓(256);所述第一调整部(251)和所述第二调整部(252)均采用L型结构,且贴近所述滑移槽(26)的部分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57),所述第二螺纹孔(257)与所述滑移槽(26)连通;所述蝶形螺栓(256)与所述第二螺纹孔(257)螺接,且与所述滑移槽(26)处内壁面抵接。
CN202320586040.3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折弯模具 Active CN219483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6040.3U CN219483951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折弯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6040.3U CN219483951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折弯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3951U true CN219483951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6040.3U Active CN219483951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折弯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3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13330A (en) Pipe bending apparatus
CN219483951U (zh) 一种折弯模具
JP2008043963A (ja) チューブの曲げ加工装置および曲げ加工方法、ならびに曲管および当該曲管を循環路に用いたボールねじ
JP3128713B2 (ja) ローラ搬送装置
CN213393894U (zh) 一种可拆卸金属波纹管固定装置
JP5412633B2 (ja) コンクリート型枠用の埋込部材固定装置
CN112483757A (zh) 一种波纹管补偿器
CN210475103U (zh) 一种新型弯管器
CN213915604U (zh) 一种液压弯管器的辅助装置
CN211693788U (zh) 一种石油管道安装机构
CN101555686B (zh) 水电站弧形闸门试拼装调整用支撑杆
JPH06505199A (ja) 梁を曲げる装置
CN213203770U (zh) 一种提篮拱拱脚钢管定位装置
CN210704529U (zh) 电气钢导管敷设压紧钳
CN214725093U (zh) 一种位置和角度可调的预制构件侧模机构
CN214237920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固定装置
CN219357672U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夹取装置
CN211779401U (zh) 一种管道支架及海上作业平台
CN211588329U (zh) 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折弯机
CN220049569U (zh) 一种弯管器
CN213315737U (zh) 不锈钢管夹紧装置
CN218208137U (zh) 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
CN216656085U (zh) 一种钢管弯折加工装置
CN220195996U (zh) 一种卷板机限位装置
CN220506014U (zh) 一种管道固定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