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5289U -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5289U
CN219405289U CN202320736519.0U CN202320736519U CN219405289U CN 219405289 U CN219405289 U CN 219405289U CN 202320736519 U CN202320736519 U CN 202320736519U CN 219405289 U CN219405289 U CN 219405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tube
plate
thick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65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建家
高玉桥
王伟哲
赵龙
刘金祥
刘旭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nfeng Baic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nfeng Baic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nfeng Baic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nfeng Baic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65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5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5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5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包括动模固定板和其上依次设的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动模固定板外围设有模脚,模脚上方设动模板,动模板中间设模芯,还包括粗推管、细推管、司筒针和司筒针固定板;粗推管底部装在顶针固定板上,顶部与细推管底部连接,细推管顶部置于模芯BOSS柱成型腔底部;动模固定板底部对应粗推管位置内凹形成用于取出粗、细推管的第一沉孔,第一沉孔贯穿动模固定板和顶针板;司筒针固定板堵在第一沉孔的底部,司筒针顶端置于BOSS柱成型腔内,司筒针底端穿过细、粗推管和顶针板后与司筒针固定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缩短细推管的长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粗、细推管的更换效率,满足大批量产品的稳定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顶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生产过程中,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产品,通常需要在注塑件上设置BOSS柱,以便实现注塑件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连接,而,由于BOSS柱的结构和长度影响,BOSS柱的顶出脱模并不容易。
如图1所示,现有的注塑模具顶出系统,通常会设计细推管7、司筒针9,通过将细推管7安装在注塑模具的顶针固定板3上,司筒针9置于细推管7内部,且司筒针9底部与注塑模具的动模固定板1连接,动模固定板1上方设置顶针板2和顶针固定板3,司筒针9顶部置于BOSS柱内部,通过注塑机向上顶出顶针板2和顶针固定板3,带动细推管7向上顶出,以实现BOSS柱在脱模过程中的顺利顶出,然而当BOSS柱太长时,则需要设置较细长的司筒针9和7细推管,其很容易在注塑模具脱模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且会导致司筒针9拉断损坏,严重影响了脱模效率,无法满足大批量产品的稳定生产,且当司筒针9或细推管7发生损坏需更换时,往往需要对模具进行拆解,才能维修,并不能快速完成司筒针9或细推管7的更换,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包括动模固定板,所述动模固定板上依次设有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所述动模固定板上对应所述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的外围设置有模脚,所述模脚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中间设有模芯,注塑机顶出端穿过所述动模固定板后与所述顶针板底部连接,还包括粗推管、细推管、司筒针和司筒针固定板;
所述粗推管的底部通过粗推管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顶针固定板上,所述粗推管的顶部通过细推管固定块与所述细推管的底部连接,所述细推管的顶部置于所述模芯的BOSS柱成型腔底部;
所述动模固定板的底部对应所述粗推管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贯穿所述动模固定板和所述顶针板,所述第一沉孔用于向下取出所述粗推管和细推管;
所述司筒针固定板封堵在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部,且与所述动模固定板连接,所述司筒针的顶端置于所述BOSS柱成型腔内,所述司筒针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细推管、粗推管、顶针板后与所述司筒针固定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细推管固定块的底部对应所述细推管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贯穿所述细推管固定块,所述细推管的底部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细推管自下向上穿过所述第二沉孔,且所述环状凸起卡入所述第二沉孔的大口径端;
所述细推管固定块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粗推管的顶部,所述粗推管的顶部对所述第二沉孔进行封堵,以避免所述细推管从所述第二沉孔处滑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粗推管的底端设有环状凸起,所述顶针固定板的底部对应所述粗推管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三沉孔,且所述第三沉孔贯穿所述顶针固定板;
所述粗推管自下向上穿过所述第三沉孔后与所述细推管固定块连接,所述粗推管底部的环状凸起卡在所述第三沉孔内,所述粗推管固定板封堵在所述第三沉孔的底部,且与所述顶针固定板可拆卸式连接在一起,封堵后的所述粗推管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顶针固定板的底部在同一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沉孔的小口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粗推管固定板的外径,以便从所述第一沉孔内向下取出所述粗推管固定板、所述粗推管、所述细推管固定块和所述细推管;
所述司筒针固定板封堵在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部,封堵后的所述司筒针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动模固定板的底部在同一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细推管的长度为300-400mm;所述粗推管的长度为500-6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粗推管的直径为所述细推管的直径的2-3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粗推管的直径为Φ20mm-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针板上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穿过所述顶针固定板后与所述模芯的型腔连通,用于成型后产品的脱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粗推管,大大缩短细推管的长度,避免了推管长度太长而导致的强度不足发生故障损坏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脱模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沉孔,并采用司筒针固定板进行封堵,使在粗、细推管发生损坏时,可以直接通过卸下司筒针固定板后从模具底部进行更换备件,大大提高了粗、细推管的更换效率,满足大批量产品的稳定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设计的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动模固定板;100、第一沉孔;2、顶针板;3、顶针固定板;31、第三沉孔;4、模脚;5、动模板;6、模芯;7、细推管;8、粗推管;9、司筒针;10、司筒针固定板;11、细推管固定块;111、第二沉孔;12、粗推管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包括动模固定板1,动模固定板1上依次设有顶针板2和顶针固定板3,动模固定板1上对应顶针板2和顶针固定板3的外围设置有模脚4,模脚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动模板5,动模板5中间设有模芯6,注塑机顶出端穿过动模固定板1后与顶针板2底部连接,还包括粗推管8、细推管7、司筒针9和司筒针固定板10;粗推管8的底部通过粗推管固定板12固定在顶针固定板3上,粗推管8的顶部通过细推管固定块11与细推管7的底部连接,细推管7的顶部置于模芯6的BOSS柱成型腔底部;动模固定板1的底部对应粗推管8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沉孔100,第一沉孔100贯穿动模固定板1和顶针板2,第一沉孔100用于向下取出粗推管8和细推管7;司筒针固定板10封堵在第一沉孔100的底部,且与动模固定板1连接,封堵后的司筒针固定板10的底部与动模固定板1的底部在同一平面;司筒针9的顶端置于BOSS柱成型腔内,司筒针9的底端依次穿过细推管7、粗推管8、顶针板2后与司筒针固定板10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粗推管8,大大缩短细推管7的长度,避免了推管长度太长而导致的强度不足发生故障损坏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脱模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沉孔100,并采用司筒针固定板10进行封堵,使在粗、细推管发生损坏时,可以直接通过卸下司筒针固定板10后从模具底部进行更换备件,大大提高了粗、细推管的更换效率,满足大批量产品的稳定生产需求。
具体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细推管固定块11的底部对应细推管7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沉孔111,第二沉孔111贯穿细推管固定块11,细推管7的底部设有环状凸起,细推管7自下向上穿过第二沉孔111,且环状凸起卡入第二沉孔111的大口径端,细推管7的环状凸起底部与细推管固定块11的底部在同一平面;细推管固定块11可拆卸式安装在粗推管8的顶部,粗推管8的顶部对第二沉孔111进行封堵,以避免细推管7从第二沉孔111处滑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粗推管8的底端设有环状凸起,顶针固定板3的底部对应粗推管8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三沉孔31,且第三沉孔31贯穿顶针固定板3;粗推管8自下向上穿过第三沉孔31后与细推管固定块11连接,粗推管8底部的环状凸起卡在第三沉孔31内,粗推管固定板12封堵在第三沉孔31的底部,且与顶针固定板3可拆卸式连接在一起,封堵后的粗推管固定板12的底部与顶针固定板3的底部在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沉孔100的小口端的内径大于粗推管固定板12的外径,以便从第一沉孔100内向下取出粗推管固定板12、粗推管8、细推管固定块11和细推管7;司筒针固定板10封堵在第一沉孔100的底部,封堵后的司筒针固定板10的底部与动模固定板1的底部在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细推管7的长度为300-400mm;粗推管8的长度为500-600mm。本实用新型中的细推管7的长度相较于现有的细推管7的800mm-1000mm的长度,大大降低了细推管7的长度,使细推管7的强度得到提升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粗推管8的直径为细推管7的直径的2-3倍。
本实用新型中的粗推管8的直径为Φ20mm-30mm。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顶针板2上设有顶针(图中未示出),顶针穿过顶针固定板3后与模芯6的型腔连通,用于成型后产品的脱模。本实用新型中的顶针板2、顶针顶出及顶针板2与注塑机顶出端的连接,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拆卸式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在注塑模具脱模时,司筒针9的顶端置于BOSS柱成型腔内,注塑机的顶出端带动顶针板2、顶针固定板3向上顶出,进而带动顶针、粗推管8、细推管7向上顶出,实现产品及boss柱位置的快速顶出脱模;
2)、当粗推管8或细推管7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时,通过拆除司筒针固定板10与动模固定板1的连接螺栓,将司筒针固定板10连同司筒针9进行拆除;
3)、拆除司筒针固定板10和司筒针9后,拆除粗推管固定板12与顶针固定板3的连接螺栓并从第一沉孔100内向下取出连接在一起的粗推管8和细推管7,并将新的粗推管8和细推管7的备件回转到位;
4)、待回装到位后,再完成司筒针固定板10连同司筒针9的回装,从而结束备件的更换工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注塑模具脱模时,司筒针9维持不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包括动模固定板,所述动模固定板上依次设有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所述动模固定板上对应所述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的外围设置有模脚,所述模脚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中间设有模芯,注塑机顶出端穿过所述动模固定板后与所述顶针板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粗推管、细推管、司筒针和司筒针固定板;
所述粗推管的底部通过粗推管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顶针固定板上,所述粗推管的顶部通过细推管固定块与所述细推管的底部连接,所述细推管的顶部置于所述模芯的BOSS柱成型腔底部;
所述动模固定板的底部对应所述粗推管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贯穿所述动模固定板和所述顶针板,所述第一沉孔用于向下取出所述粗推管和细推管;
所述司筒针固定板封堵在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部,且与所述动模固定板连接,所述司筒针的顶端置于所述BOSS柱成型腔内,所述司筒针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细推管、粗推管、顶针板后与所述司筒针固定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推管固定块的底部对应所述细推管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贯穿所述细推管固定块,所述细推管的底部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细推管自下向上穿过所述第二沉孔,且所述环状凸起卡入所述第二沉孔的大口径端;
所述细推管固定块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粗推管的顶部,所述粗推管的顶部对所述第二沉孔进行封堵,以避免所述细推管从所述第二沉孔处滑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推管的底端设有环状凸起,所述顶针固定板的底部对应所述粗推管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三沉孔,且所述第三沉孔贯穿所述顶针固定板;
所述粗推管自下向上穿过所述第三沉孔后与所述细推管固定块连接,所述粗推管底部的环状凸起卡在所述第三沉孔内,所述粗推管固定板封堵在所述第三沉孔的底部,且与所述顶针固定板可拆卸式连接在一起,封堵后的所述粗推管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顶针固定板的底部在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孔的小口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粗推管固定板的外径,以便从所述第一沉孔内向下取出所述粗推管固定板、所述粗推管、所述细推管固定块和所述细推管;
所述司筒针固定板封堵在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部,封堵后的所述司筒针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动模固定板的底部在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推管的长度为300-400mm;所述粗推管的长度为500-6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推管的直径为所述细推管的直径的2-3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推管的直径为Φ20mm-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上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穿过所述顶针固定板后与所述模芯的型腔连通,用于成型后产品的脱模。
CN202320736519.0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 Active CN219405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6519.0U CN21940528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6519.0U CN21940528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5289U true CN21940528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1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6519.0U Active CN21940528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5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05289U (zh)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系统的改进机构
CN208615224U (zh) 一种具有二次顶出强制脱模的汽车配件模具
CN219213946U (zh) 一种盒体的注塑模具
CN210415394U (zh) 顶出装置
CN210415395U (zh) 司筒顶出装置
CN211221879U (zh) 一种塑胶精密模具的新型斜顶结构
CN219028369U (zh) 一种用于boss柱顶出的顶出结构
CN214027018U (zh) 顶杆快换结构
CN216032129U (zh) 一种马达壳体生产的多工位注塑模具
CN217831755U (zh) 内环冷蜡芯成型模具
CN209920379U (zh) 一种3d成型表盘高拉伸与斜壁沉槽的一体模具
CN216911985U (zh) 一种冷镦模主模
CN210099414U (zh) 一种十齿花键轴装配模具
CN220517435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9454081U (zh) 一种带分段式辅助杆的汽车注塑模具斜顶结构
CN220429160U (zh) 组合式斜顶抽芯结构
CN219600265U (zh) 一种可正面拆装互换的斜顶结构
CN219153629U (zh) 一种深孔板注塑模具中顶出机构
CN217531706U (zh) 一种注塑三板模具
CN220698141U (zh) 煤矿钻杆镦管装置
CN213701708U (zh) 一种简易推板导柱限位组合装置
CN212826484U (zh) 高精度易维修双色成型模具结构
CN221022194U (zh) X型密封件双作用模具
CN217862675U (zh) 一种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
CN210100466U (zh) 一种注塑模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