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6263U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6263U
CN219396263U CN202222870308.4U CN202222870308U CN219396263U CN 219396263 U CN219396263 U CN 219396263U CN 202222870308 U CN202222870308 U CN 202222870308U CN 219396263 U CN219396263 U CN 219396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torage
storage structure
air
aerosol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03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威
王超韬
钟家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03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6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6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6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雾化芯及气流感应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部及第二容纳部,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一侧,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气流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内,所述第二容纳部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流感应器,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雾化芯,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流感应器和所述雾化芯相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气流感应器的距离小于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雾化芯的距离,解决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器及用于为雾化器供电的主机,其中,雾化器设置有雾化芯、底座及第一电极,雾化芯与底座之间形成有雾化腔,底座设置有贯通雾化器外部的进气孔,进气孔与底座的底面及雾化腔相连通。主机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二电极,主机内具有与进气孔连通的一个负压通道,负压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流感应器,在使用时,用户将雾化器下端插入主机,主机通过第二电极与雾化器的第一电极电性接触,从而实现对雾化器的电能供应。
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吸食时,电子雾化装置外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雾化腔,然后将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从雾化器带出至用户口腔。然而,当用户不吸食时即口腔即将离开吸烟嘴时,用户没有继续进行吸气,用户口腔闭合而使口腔容积变小,用户有一个向外呼气的过程,使得口腔中有一小部分烟雾被吐出回流到雾化腔中,因此雾化腔内未被吸食的气溶胶随着回流的气流流动至进气孔以及雾化器和主机之间的连接处,甚至流串至主机和负压通道内,以致形成气溶胶冷凝液,由于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的进气孔与负压通道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这部分气溶胶冷凝液会堵住负压通道甚至流动到气流感应器内,使得主机内的气流感应器不灵敏或者容易损坏,用户的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电子雾化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气溶胶冷凝液会堵住负压通道甚至流动到气流感应器内,使得主机内的气流感应器不灵敏或者容易损坏,从而导致用户的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雾化芯及气流感应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部及第二容纳部,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一侧,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气流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内,所述第二容纳部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流感应器,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雾化芯,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流感应器和所述雾化芯相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气流感应器的距离小于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雾化芯的距离。
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包括第一储油结构及第二储油结构,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储油结构与所述气流感应器流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储油结构与所述雾化芯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收纳有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槽壁弹性抵接的第一弹性密封件,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储油结构、所述第二储油结构和通气槽,所述第一储油结构通过所述通气槽与所述气流感应器流体连通,在轴线方向上,所述通气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的深度。
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还设置有分隔板,以通过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二容纳部分成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且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附件,在所述第三储油结构中安装有第四弹性密封件,且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部形成通气槽。
其中,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内部均设置有多个储油单元,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内的储油单元之间相互连通形成通气槽。
其中,在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三储油结构的深度小于所述第四储油结构的深度。
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上设置有导气孔,所述第四储油结构通过所述导气孔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在轴线方向上,所述第四储油结构位于所述雾化芯的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背向所述雾化芯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气流感应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通气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连通,所述通气槽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
其中,在所述电子雾化装置随气流流动方向直立放置时,所述第一容纳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储油结构的底壁处设置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设置有沿所述延伸柱的轴向延伸设置的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气体流出端的端面高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的底壁,且低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顶部。
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还设置有导气孔,所述第二储油结构通过所述导气孔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导气孔在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储油结构及第二储油结构内部填充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底部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及所述第二储油结构共同界定形成有通气间隙,所述通气间隙与所述通气槽及所述雾化芯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通气间隙相连通,所述延伸柱延伸至所述收容槽内,且未超过所述收容槽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三吸附件,所述第三吸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油结构的底壁处。
其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烟嘴、第二弹性密封件、第三弹性密封件、吸液件及通气管;
所述烟嘴与所述壳体固连,所述烟嘴设置有排烟孔,所述排烟孔与所述通气管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所述排烟孔与所述通气管之间设置有第四吸附件,所述第四吸附件设置有贯穿的过烟孔;
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盖设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盖设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第二端,所述吸液件包覆于所述通气管和所述雾化芯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之间,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相连,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雾化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雾化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相连,所述雾化芯、所述通气管、所述过烟孔、所述排烟孔依次连通。
其中,所述烟嘴上设置有与所述排烟孔相邻的藏液槽,所述第四吸附件盖设于所述藏液槽的槽口处。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设置有壳体、雾化芯和气流感应器,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雾化芯位于第一容纳部内,气流感应器位于第二容纳部内,在第二容纳部内设置有进气通道,且进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气流感应器,进气通道的另一侧设置有雾化芯,即第进气通道、气流感应器和雾化芯不是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通气通道到气流感应器的距离小于进气通道到雾化芯的距离。因此,当雾化腔内未被吸食的气溶胶随着回流的气流流动形成气溶胶冷凝液时,这部分气溶胶冷凝液不易进入到进气通道和气流感应器中,减少或者避免气溶胶冷凝液流动至气流感应器内,对气流感应器造成影响;在电子雾化装置使用过程中,当用户不吸食时即口腔即将离开吸烟嘴时,用户口腔闭合而使口腔容积变小,使得口腔中有一小部分烟雾被吐出回流到雾化腔中,形成的气溶胶冷凝液会流动至气流感应器中,从而导致气流感应器反应不灵敏或发生损坏,为了保证气流感应器的正常使用,通过将进气通道、气流感应器和雾化芯不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进气通道到气流感应器的距离小于进气通道到雾化芯的距离,使得气溶胶冷凝液不易进入到气流感应器中,且由于进气通道、气流感应器和雾化芯之间的距离上有差异,所以在吸烟时气压变化更快,气流传感器更容易被触发即越灵敏,有效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被雾化不充分,而使得气溶胶的口感生硬或者有吸到带有气溶胶生成基质液滴的感觉,从而提升了用户对气溶胶口感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电子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电子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电子雾化装置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可应用于医疗、美容、电子烟等技术领域,用于在通电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其中,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为某种药品分散于液态溶剂中形成的药液、烟油或者其它任何适合于电子雾化的液体。具体的,该电子雾化装置可以包括壳体、雾化芯及气流感应器。
如图1至图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设置有壳体1、雾化芯3及气流感应器10,其中,在用户使用该电子雾化装置时,经过该电子雾化装置的气流触发气流感应器10,气流感应器10指令电池4给雾化芯3供电,雾化芯3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以被用户吸食。
具体的,壳体1外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烟嘴26,壳体1一侧设置有可拆卸安装有盖体30,壳体1与盖体30配合形成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放置有本申请中除了烟嘴之外的其他构件,在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纳部29和第二容纳部19,其中,雾化芯3位于第一容纳部29内,气流感应器10位于第二容纳部19内,在第二容纳部19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通道37,气流感应器10和雾化芯3分别位于进气通道37的两侧,且进气通道37、气流感应器10和雾化芯3之间相连通,使得外部的气体可通过进气通道37流通雾化芯3时,能够触发气流感应器10工作,使得气流感应器10指令电池4给雾化芯3供电,使得雾化芯3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雾化形成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当用户不吸食时即口腔即将离开细烟嘴时,此时,用户没有继续进行吸气,已经生成的气溶胶无法向外排出,同时由于用户的口腔闭合时,口腔容积变小,因此用户会有一个向外呼气的过程,在向外呼气的过程中,用户口腔容积变小的那部分气溶胶会被吐出回流到雾化芯3中,以及和雾化芯3中未被吸食的气溶胶随着回流的气流向进气通道37方向流动或扩散,待冷却后形成的气溶胶冷凝液就粘附在进气通道37内壁或外漏,同时由于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芯、进气孔和气流感应器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使得形成的气溶胶冷凝液会流动至气流感应器10中,从而导致气流感应器10反应不灵敏或发生损坏,为保证气流感应器10的正常使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进气通道37、气流感应器10和雾化芯3不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即气流感应器10设置在雾化芯3之下,以致使气流感应器10和雾化芯3之间的连通形成L形状,且进气通道37到气流感应器10的距离小于进气通道37到雾化芯3的距离,使得进气通道37到雾化芯3之间的空间大于进气通道37到气流感应器10之间的空间;也可以理解为,使得从雾化芯3回流的气溶胶更容易积留在进气通道37到雾化芯3之间的空间内,也就是说气溶胶变成的气溶胶冷凝液存储在进气通道37到雾化芯3之间的空间内,从而避免气溶胶冷凝液不易进入到气流感应器10中,起到保护气流感应器10的作用,因此既可以确保气流感应器10可以正常工作,提升用户体验,又可以进一步的回收气流感应器10再次利用,降低成本及节约资源;同时,由于进气通道37到气流感应器10和雾化芯3之间的距离上有差异,所以在用户使用该电子雾化装置时从进气通道37流入的气流引起进气通道37到气流感应器10之间的气压变化更快,气流传感器更容易被触发即越灵敏,有效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被雾化不充分,而使得气溶胶的口感生硬或者有吸到带有气溶胶生成基质液滴的感觉,从而提升用户对气溶胶口感的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2,进气通道37包括第一进气孔14,为一步防止气溶胶冷凝液从第一进气孔14排出及进入到气流感应器10内,影响气流感应器10的灵敏度或造成损坏,在第二容纳部19内设置有第一储油结构8及第二储油结构18,第一储油结构8设置在第一进气孔14和气流感应器10之间,且第一进气孔14通过第一储油结构8与气流感应器10流体连通,第二储油结构18设置在第一进气孔14和雾化芯3之间,且第一进气孔14通过第二储油结构18与雾化芯3流体连通。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用于存储气溶胶及形成的气溶胶冷凝液,防止气溶胶及气溶胶冷凝液流通至第一进气孔14和气流感应器10中。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储油结构18设置在雾化芯3的下方,且第二储油结构18与雾化芯3垂直连通,因此雾化芯内3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可以快速的流动到第二储油结构18存储起来,防止气溶胶冷凝液被用户吸食而影响对气溶胶口感的体验。与此同时,第二储油结构18还能够储存从雾化芯3流动下来的气溶胶,减少气溶胶和气溶胶冷凝液流入第一储油结构8中,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储油结构18的内部容积大于第一储油结构8的内部容积,对于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的内部容积数值在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定。
在烟嘴26朝上放置的竖直方向上,第一储油结构8所在的位置高于在第二储油结构18所在的位置,且从进气通道37进入第二容纳部19的气体流出端均高于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的底部,因此当有气溶胶扩散经过第二储油结构18,先将第二储油结构18和第一储油结构8充满,再从进气通道37排出或第一进气孔14排出,所以可以减少或避免气溶胶在第一进气孔14内冷凝形成气溶胶冷凝液的现象。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部19内部收纳有与第二容纳部19的槽壁弹性抵接的第一弹性密封件7,在第一弹性密封件7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储油结构8、第二储油结构18和通气槽6,通气槽6设置在第一储油结构8的一侧,通气槽6一端连通第一储油结构8,其中,通气槽6为在第一弹性密封件7的上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一槽,且通气槽6与气流感应器10流体连通。第一储油结构8是通过通气槽6与气流感应器10流体连通。为了能够更好的吸收形成的气溶胶冷凝液,并将这部分气溶胶冷凝液存储在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中。在用户使用电子雾化装置吸食气溶胶时,外部气体从第一进气孔14流通至第二容纳部19内部,气体进入到第二容纳部19之后,由于第一进气孔14与气流感应器1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进气孔14与雾化芯3之间的距离,所以第一储油结构8和通气槽6更容易产生负压,从而气流感应器10更容易被触发工作,并指令电池4给雾化芯3进行供电,使得雾化芯3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更加充分,生成气溶胶的颗粒更小,用户吸食到的气溶胶口感更好。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气流感应器10是在负压的条件下被触发工作的,为了使得气流感应器10上的开关膜片被触发,在气流感应器10的下方设置有感应气孔11,感应气孔11贯穿壳体1下方与电子雾化装置的外部大气连通,在用户使用电子雾化装置吸食气溶胶时,通气槽6中的气压会低于外部的大气压,此时,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气体进入到感应气孔11中,推动气流感应器10的开关膜片移动一小段距离,从而使得气流感应器10能够被触发,并指令电池4给雾化芯3供电,使得雾化芯3能够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生成气溶胶。
具体的,为了有效的避免生成的气溶胶冷凝液从通气槽6进入到气流感应器10内,影响气流感应器10的灵敏度,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子雾化装置的竖直方向上,第一储油结构8为从第一弹性密封件7的上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二槽,第一槽的深度小于第二槽的深度,且第一槽的截面积比第二槽截面积小,也可以这样理解,通气槽6的深度小于第一储油结构8的深度,且通气槽6的截面积比第一储油结构8的截面积小;第二储油结构18为从第一弹性密封件7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或者从第一弹性密封件7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的第三槽,第二槽所形成的空间比第三槽所形成的空间小,因此使得依次经过第二储油结构18、第一储油结构8、通气槽6所形成类似向上阶梯的通道或空间;当气溶胶或气溶胶冷凝液回流到第二储油结构18时,先填满第二储油结构18的空间,再向第一储油结构8、通气槽6扩散或流动,因此可以避免气溶胶或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到气流感应器10中而损坏。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三槽和/或第二槽内设置有相互错开的小槽,使得气溶胶或气溶胶冷凝液流经第三槽或第二槽的路线变成长或者阻碍其流动的速度,以致使得气溶胶冷凝液集中存储在第三槽和/或第二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密封件7背向雾化芯3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9,即安装槽9设置在第一弹性密封件7的底部,但不贯穿第一弹性密封件7,气流感应器10位于第二容纳部19中,具体的,气流感应器10至少部分位于安装槽9中,通气槽6的一端与第一储油结构8连接,通气槽6的第二端与气流感应器10相连通。当用户使用电子雾化装置吸食气溶胶时,外部气体从第一进气孔14进入到第二容纳部19,经过第二储油结构18及雾化芯3向用户口腔流动,此时第一储油结构8、通气槽6产生负压而触发气流感应器10工作,使得雾化芯3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生成气溶胶。因此在有气溶胶向第二容纳部19回流时,由于通气槽6和第一储油结构8具有一定高度差,所以当第一储油结构8中有气溶胶冷凝液时,也不容易进入到通气槽6,避免气溶胶冷凝液堵住通气槽6而使气流感应器10无法感应到负压即不能启动工作的情况,进而可以阻止气溶胶冷凝液通过安装槽9进入到气流感应器10中,从而能够很好的保护气流感应器10,避免气流感应器10受到气溶胶冷凝液的影响,有效延长气流感应器10的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2,在第一储油结构8的底壁处设置有延伸柱15,在延伸柱15设置有沿延伸柱15的轴向延伸设置的进气通道37,进气通道37的气体流出端端面高于第一储油结构8的底壁,且低于第二容纳部19的顶部;进气通道37还包括第二进气孔13,所以在本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7包括有第二进气孔13与第一进气孔14,且第二进气孔13与第一进气孔14对齐,第一进气孔14和第二进气孔13的孔口面积相同,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与电子雾化装置的外表面相连通,其中,延伸柱15的上端面与第二容纳部19的顶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也可以这样理解,从延伸柱15流出的气体的气体流出端端面高于第一储油结构8的底壁,低于第二容纳部19的顶部,也就是说第二进气孔13的气体流出端端面高于第一储油结构8的底壁,低于第二容纳部19的顶部,使得外部气体进入第二容纳部19更加顺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孔13和第一进气孔14相连通,且第二进气孔13的气体流出端端面与第一弹性密封件7的上表面平齐,也这样理解,只有当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中充满气溶胶冷凝液时,气溶胶冷凝液才有可能通过第一进气孔14和第二进气孔13溢出电子雾化装置。因此,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可以存储更多的气溶胶或气溶胶冷凝液,防止气溶胶或气溶胶冷凝液从第一进气孔14和第二进气孔13流出电子雾化装置,从而有效的避免气溶胶冷凝液漏液的情况发生。
其中,在第二容纳部19上设置有导气孔20,第二储油结构18通过导气孔20与雾化芯3相连通,进气通道37与导气孔20在电子雾化装置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导气孔20设置在雾化芯3的正下方,且与雾化芯3连通;第二储油结构18设置于进气通道37与导气孔20之间,且进气通道37与导气孔20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可以理解为进气通道37与导气孔20分别设置在第二储油结构18的两侧,更具体的理解为气体从第二储油结构18的一侧进入,从第二储油结构18的另一侧排出;当雾化芯3中有未被吸食的气溶胶随着回流的气流进行流动时,通过导气孔20进入到第二储油结构18中,在第二储油结构18形成缓冲及存储,待气溶胶冷却之后,在第二储油结构18中有形成气溶胶冷凝液,因此可以将此气溶胶冷凝液存储在第二储油结构18中,防止气溶胶冷凝液乱窜,同时由于第二储油结构18具有一定的存储空间,由于进气通道37与导气孔20在电子雾化装置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也就是第二进气孔13与第一进气孔14对齐,第一进气孔14与雾化芯3之间相距有一段距离,第二进气孔13与导气孔20之间也相距有一段距离,以及第二进气孔13的气体流出端端面高于第一储油结构8的底壁,从而有效避免第二储油结构18中生成的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到第二进气孔13中,减少或避免气溶胶冷凝液通过第二进气孔13和第一进气孔14向外流出。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2,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吸收及锁住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中的气溶胶及气溶胶冷凝液,因此,在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内部填充有第二吸附件5,且第二吸附件5的底部与第一储油结构8及第二储油结构18共同界定形成有通气间隙12,该通气间隙12与通气槽6及雾化芯3相连通,使得外部气体能够经过通气间隙12顺畅的流动到雾化芯3带走气溶胶供给用户吸食,也能够在当回流的气溶胶从导气孔20进入到第二储油结构18时,经过通气间隙12,被第二吸附件5吸收及阻挡,以致使得气溶胶及气溶胶冷凝液被吸收及锁住在第二储油结构18和第一储油结构8中,防止气溶胶冷凝液乱窜。同时由于设置有通气间隙12,所以外部气体能够顺畅经过第一进气孔14、第二进气孔13、通气间隙12及导气孔20之后,流通至雾化芯3中,将雾化芯3雾化生成的气溶胶向外带出,以供用户吸食,不影响用户吸食气溶胶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阻挡或吸收更多的气溶胶和气溶胶冷凝液,通气间隙12可以设置成信号方波结构或者波浪式结构,当回流的气溶胶通过导气孔20进入到第二储油结构18和第一储油结构8时,气溶胶被阻挡在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中及形成气溶胶冷凝液,然后通过第二吸附件5吸收和锁住,减少或防止气溶胶冷凝液从第一储油结构8、通气槽6进入到气流感应器10中,对气流感应器10造成损伤,从而保证气流感应器10的正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气体经过通气间隙12流动更加顺畅,且又能防止气溶胶经过通气间隙12从进气通道37向该电子雾化装置外部排出,因此在第二吸附件5上适配延伸柱15的位置上设置有收容槽17。第二吸附件5安装在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之后,延伸柱15插设在收容槽17内,并且延伸柱15的侧壁与收容槽17的槽壁之间有第一间隙,甚至延伸柱15的顶部与收容槽17的顶部之间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形成了通气间隙12的波峰,当有气溶胶进入通气间隙12,沿波峰流动或扩散时,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及被第二吸附件5吸附的阻力,因此使得更多的气溶胶和气溶胶冷凝液存储在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内部,降低了气溶胶和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到第二进气孔13中的概率。
当回流的气溶胶通过导气孔20进入到第二储油结构18中时,由于第二吸附件5的底部与第一储油结构8及第二储油结构18共同界定形成有通气间隙12,所以气溶胶会流通至通气间隙12中,在通气间隙12中冷却后形成气溶胶冷凝液,为了避免气溶胶冷凝液对通气间隙12造成堵塞,气体流通不顺畅,而影响用户对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体验,因此在第二储油结构18的底壁处安装有第三吸附件16,更容易吸附通气间隙12的气溶胶和气溶胶冷凝液。从而降低了冷凝液对通气间隙12的影响,保证气体的流通以及气流感应器10的灵敏度。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密封件23、第三弹性密封件21、通气管2和吸液件22,其中,第二弹性密封件23盖设在第一容纳部29的第一端,第三弹性密封件21盖设在第一容纳部29的第二端,通气管2位于第二弹性密封件23与第三弹性密封件21之间,通气管2的第一端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3相连,通气管2的第二端与雾化芯3的第一端相连,雾化芯3的第二端与第三弹性密封件21相连,吸液件22位于第一容纳部29内并套设在通气管2及雾化芯3的侧壁,在电子雾化装置的轴线方向上,第二弹性密封件23盖设在第一容纳部29的上端,第三弹性密封件21盖设在第一容纳部29的下端,吸液件22和通气管2设置在第二弹性密封件23和第三弹性密封件21之间;第二弹性密封件23和第三弹性密封件21可将吸液件22固定在第一容纳部29中,且在第二弹性密封件23和第三弹性密封件21上设置有对应的连通开口,在第二弹性密封件23的连通开口与通气管2的上端连接,第三弹性密封件21的连通开口与雾化芯3的下端连通。其中,吸液件22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在吸液件22上设置有通孔,通气管2和雾化芯3均设置在该通孔中,雾化芯3上设置有进液口,吸液件22上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该进液口进入到雾化芯3中,使得当气流感应器10控制电池4给雾化芯3通电时,雾化芯3会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气溶胶会通过通气管2向外流通,从而以供用户吸食。需要说明的是,回流的气体也是通过通气管2流通至雾化芯3中,并最终流通至第二储油结构18中。
为配合用户吸食,在电子雾化装置上还设置有烟嘴26,烟嘴26与壳体1相连,在烟嘴26上设置有排烟孔27,烟嘴26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第四吸附件24,排烟孔27连通至第四吸附件24,在第四吸附件24上设置有过烟孔25,排烟孔27是通过过烟孔25与通气管2、雾化芯3相连通。具体的,烟嘴26上的排烟孔27与通气管2相连通,且通气管2与雾化芯3相连通,雾化芯3雾化生成的气溶胶经过通气管2、过烟孔25、排烟孔27后向外排出,用户的通过烟嘴26上的排烟孔27吸食气溶胶,当用户吸食气溶胶刚结束时,在通气管2、过烟孔25、排烟孔27内均剩余有气溶胶,聚集在过烟孔25、排烟孔27处的气溶胶冷却生成气溶胶冷凝液,第四吸附件24吸收这些气溶胶冷凝液,减少烟嘴26处的气溶胶冷凝液,降低气溶胶冷凝液随着气溶胶进入用户口腔的概率,提高用户的体验。
进一步的,为尽可能多的收集过烟孔25上处的气溶胶冷凝液,在烟嘴26上设置还设置有与排烟孔25相邻的藏液槽28,且第四吸附件24盖设于藏液槽28的槽口处,使得第四吸附件24吸附的气溶胶冷凝液通过该槽口进入到藏液槽28中,并对气溶胶冷凝液进行存储。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容纳部19中第一储油结构8和第二储油结构18的结构有另一种优化方式,详见如下:
请参阅图3至图5,在第二容纳部19上设置有分隔板36,通过分隔板36将第二容纳部19分成第三储油结构34和第四储油结构35,且第三储油结构34和第四储油结构35相连通,以便第三储油结构34和第四储油结构35分别存储不同的物质时可以相互流通,比如当第三储油结构34容纳气溶胶时,气溶胶冷凝后变成的气溶胶冷凝液流动到第四储油结构35内存储起来,亦可反之;使得存储归类,防止用户吸食气溶胶时吸到气溶胶冷凝液的现象。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多个分隔板36可将第二容纳部19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储油单元,且每个储油单元的横截面积均不相同,一般是在5mm2-0.5mm2之间,由于储油单元的横截面积比较小,气溶胶冷凝液与储油单元接触的位置之间有粘粘力,所以能够将气溶胶冷凝液锁在储油单元中,防止气溶胶冷凝液乱串,其中,对于储油单元的数量在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定。也可以这样理解,第三储油结构34和第四储油结构35均是由不同数量的储油单元组成,设置的多个储油单元可收集可存储更多的气溶胶冷凝液。
进气件32设置在第一进气孔14内,进气件32延伸至第三储油结构34的顶部,且与第三储油结构34的顶部有间隙,使得从进气件32流入的气体到达雾化芯3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在进气件32周围的储油单元的储存容积由远离进气件32而变小,锁住气溶胶冷凝液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从而使得进气件32附近聚集少量或不聚集气溶胶冷凝液,也可以这样理解,远离进气件32的气溶胶冷凝液被锁住存储起来,不乱窜,所以进气件32附近聚集少量或不聚集气溶胶冷凝液,进一步的避免气溶胶冷凝液从进气件32排出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储油结构34和第四储油结构35内部均填充有第一吸附件33,并且第三储油结构34中还安装有第四弹性密封件31,气流感应器10安装在第四弹性密封件31上,第一吸附件33与第三储油结构34形成通气槽6,以连通气流感应器10;在第一吸附件33上设置有用于插分隔板36的开槽,当第一吸附件33安装在第二容纳部19上时,第二容纳部19上的分隔板36插入到开槽中以形成与第一吸附件33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吸附件33与第三储油结构34及第四储油结构35组合形成通气间隙12,通气槽6和通气间隙12连通,从进气件14流入的气体经过通气间隙12到处雾化芯及用户口腔。也可以这样理解,外部大气通过进气件32进入到第二容纳部19中,气体通过第三储油结构34、第四储油结构35后进入到雾化芯3中,触发气流感应器10工作,并带动雾化芯3生成的气溶胶向外流出,以供用户吸食。
第四储油结构35位于雾化芯3的下方,第二容纳部19上设置有导气孔20,第四储油结构35与导气孔20连通,第二容纳部19通过导气孔20与雾化芯3相连通,从进气件32进入到第二容纳部19中的气体会通过该导气孔20进入雾化芯3中,同样的,回流的气体会携带着气溶胶通过该导气孔20进入到第四储油结构35中,待气溶胶冷却后形成气溶胶冷凝液,并存储在第四储油结构35中,由于第三储油结构34和第四储油结构35相连通,所以流经第四储油结构35的气溶胶冷凝液也会流通至第三储油结构34中,为避免或减少气溶胶冷凝液从第三储油结构34中流出至进气件32中。在本实施例中,在轴线方向上,第三储油结构34的深度小于第四储油结构35的深度,也可以这样理解,第三储油结构34的存储空间小于第四储油结构35的存储空间,使得远离进气件32的第四储油结构35能够存储更多的气溶胶和气溶胶冷凝液,使得气溶胶和气溶胶冷凝液流经到第三储油结构34的量减少,从而有效的防止气溶胶冷凝液从进气件32中向外流出。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雾化芯及气流感应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部及第二容纳部,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一侧,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气流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内,所述第二容纳部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流感应器,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雾化芯,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流感应器和所述雾化芯相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气流感应器的距离小于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雾化芯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包括第一储油结构及第二储油结构,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储油结构与所述气流感应器流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储油结构与所述雾化芯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收纳有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槽壁弹性抵接的第一弹性密封件,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储油结构、所述第二储油结构和通气槽,所述第一储油结构通过所述通气槽与所述气流感应器流体连通,在轴线方向上,所述通气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还设置有分隔板,以通过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二容纳部分成第三储油结构和第四储油结构,且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附件,在所述第三储油结构中安装有第四弹性密封件,且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部形成通气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内部均设置有多个储油单元,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内的储油单元之间相互连通形成通气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三储油结构的深度小于所述第四储油结构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上设置有导气孔,所述第四储油结构通过所述导气孔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在轴线方向上,所述第四储油结构位于所述雾化芯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背向所述雾化芯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气流感应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通气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连通,所述通气槽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雾化装置随气流流动方向直立放置时,所述第一容纳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的底壁处设置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设置有沿所述延伸柱的轴向延伸设置的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气体流出端的端面高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的底壁,且低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还设置有导气孔,所述第二储油结构通过所述导气孔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导气孔在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及第二储油结构内部填充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底部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及所述第二储油结构共同界定形成有通气间隙,所述通气间隙与所述通气槽及所述雾化芯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通气间隙相连通,所述延伸柱延伸至所述收容槽内,且未超过所述收容槽的上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三吸附件,所述第三吸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油结构的底壁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烟嘴、第二弹性密封件、第三弹性密封件、吸液件及通气管;
所述烟嘴与所述壳体固连,所述烟嘴设置有排烟孔,所述排烟孔与所述通气管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所述排烟孔与所述通气管之间设置有第四吸附件,所述第四吸附件设置有贯穿的过烟孔;
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盖设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盖设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第二端,所述吸液件包覆于所述通气管和所述雾化芯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之间,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相连,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雾化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雾化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相连,所述雾化芯、所述通气管、所述过烟孔、所述排烟孔依次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嘴上设置有与所述排烟孔相邻的藏液槽,所述第四吸附件盖设于所述藏液槽的槽口处。
CN202222870308.4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9396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0308.4U CN21939626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0308.4U CN21939626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6263U true CN219396263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8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0308.4U Active CN21939626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6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5486B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06039498B (zh) 吸入器组件
CN110574970A (zh) 雾化装置及用于储存溶液的装置
CN114617306A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088061U (zh) 雾化装置及用于储存溶液的装置
CN117179385A (zh) 具有防漏液结构的电子雾化器
CN21183281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39626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11415877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1407644U (zh) 雾化装置
CN21964505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644505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82674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609534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52394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7184820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5517406A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80002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115886330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11415877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9146759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89782U (zh) 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16110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886329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57306U (zh) 防漏液的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