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4505A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4505A
CN115644505A CN202211285398.9A CN202211285398A CN115644505A CN 115644505 A CN115644505 A CN 115644505A CN 202211285398 A CN202211285398 A CN 202211285398A CN 115644505 A CN115644505 A CN 115644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e
groove
aerosol
atomizing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853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权
谢宝林
钟家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853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4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4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4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储液套、雾化芯、支架及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储液套相连,所述储液套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雾化芯及所述支架均位于所述储液套内,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支架处,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处设有密封盖,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换气孔及第一冷凝液存储槽,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储液腔及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连通,所述支架外壁与所述底座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导出槽,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与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及所述雾化腔相连通,所述冷凝液导出槽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导出至所述雾化腔。解决用户抽吸时有异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及主机。其中,雾化器内设置有储液腔及雾化芯,储液腔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芯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在主机内设置有电池及气流感应器,电池与雾化芯及气流感应器电连接,用于向雾化芯及气流感应器供电。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对准雾化器的吸嘴进行吸气时,形成的气流触发气流感应器,气流感应器控制电池给雾化芯供电,使雾化芯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供用户进行抽吸。
然而,当雾化芯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时,储存有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内液位会下降,从而导致储液腔中的气压降低,产生负压,易出现供液不畅的问题,此时储液腔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无法快速补充到雾化芯处,导致雾化芯干烧过热,易于造成雾化芯的损坏,且还会产生焦味和有害物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在雾化器内设置有连通储液腔与外部大气的换气通道,以对储液腔进行补气。随着雾化器使用时间增长,换气通道内通常有气溶胶冷凝液填充,因此在进行补气时,空气将换气通道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往储液腔推动,直至换气通道内的气溶胶冷凝液被推动到储液腔内之后,空气才能进入储液腔,才能进行给储液腔补充气压,因此储液腔内外气压才达到平衡。但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储液腔内之后,使得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受到污染,以致用户抽吸时有异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电子雾化装置在进行换气时,气溶胶冷凝液从换气管道流入储液腔内,从而使得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受到污染,以致用户抽吸时有异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套、雾化芯、支架及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储液套相连,所述储液套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雾化芯及所述支架均位于所述储液套内,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支架处,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处设有密封盖,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换气孔及第一冷凝液存储槽,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储液腔及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连通,所述支架外壁与所述底座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导出槽,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与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及所述雾化腔相连通,所述冷凝液导出槽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导出至所述雾化腔。
其中,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位于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及所述雾化腔之间,并沿所述雾化器的纵向延伸设置。
其中,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之间形成有导液间隙,所述冷凝液导出槽通过所述导液间隙将所述气溶胶冷凝液传导至所述雾化芯。
其中,所述冷凝液导出槽包括位于所述支架外周面处的第一导出槽及第二导出槽,所述第一导出槽位于所述底座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之间,所述第二导出槽位于所述底座内部侧壁与所述支架外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出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出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导出槽的第二端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支架的外周面还设置有换气槽,所述换气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相连通,所述换气槽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雾化腔。
其中,所述换气槽的第二端端口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之间设置有挡液壁。
其中,所述支架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冷凝液存储槽,所述第二冷凝液存储槽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底座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三冷凝液存储槽,所述第三冷凝液存储槽与所述雾化腔相隔离,所述储液套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气溶胶流动间隙,所述气溶胶流动间隙与所述雾化腔及所述第三冷凝液存储槽相连通。
其中,所述支架的外周面设置有第四冷凝液存储槽和第五冷凝液存储槽,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与所述第四冷凝液存储槽连通,所述第四冷凝液存储槽与所述第五冷凝液存储槽之间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用于将所述第四冷凝液存储槽中的气溶胶冷凝液引导至所述第五冷凝液存储槽中。
其中,所述换气孔为锥形换气孔,所述锥形换气孔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口横截面积小于面向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的端口横截面积。
其中,所述冷凝液导出槽包括位于支架外周面处的第三导出槽和第四导出槽,所述第四导出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导出槽中,所述第三导出槽与所述第五冷凝液存储槽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第三导出槽和所述第四导出槽连通。
其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导液介质,所述导液介质位于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之间,用于将所述冷凝液导出槽内的气溶胶冷凝液传导至所述雾化芯。
其中,所述导液介质环绕所述雾化芯的外周面设置。
其中,所述支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冷凝液吸附槽,所述冷凝液吸附槽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冷凝液吸附槽分布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的槽口区域。
其中,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设置有沿所述雾化器横向延伸的导气槽,所述换气孔沿所述雾化器的纵向延伸设置并与所述导气槽相连通,所述密封盖覆盖所述换气孔面向所述储液腔的孔口及所述导气槽的槽口。
其中,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的进液孔,所述导气槽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孔相连,所述导气槽的第二端与所述与所述换气孔相连,所述导气槽的第一端端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导气槽的第二端端口的横截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另一个技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及用于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的主机,其中,所述雾化器为第一个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设置有储液套,在储液套内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芯和支架均设置在储液套中,储液套与底座连接,雾化芯与底座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支架上设置有换气孔和第一冷凝液存储槽,换气孔与储液腔和第一冷凝液存储槽连接,在支架外部与底座内壁设置有冷凝液导出槽,冷凝液导出槽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以及雾化腔相连通,因此换气孔和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内的气溶胶冷凝液从冷凝液导出槽排出,减少或者避免换气孔和第一冷凝液存储槽被气溶胶冷凝液堵塞;在电子雾化装置使用过程中,雾化芯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时,存储有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液位下降,为了保证储液腔中的气压稳定,通过换气孔与外部大气进行换气,以对储液腔进行补气;由于冷凝液导出槽将换气孔和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引导排出,使得换气孔和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内没有或者极少气溶胶冷凝液,不影响换气效果,因此在补气过程中,可以避免气溶胶冷凝液堵在换气孔和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内而被向储液腔补充空气推动其进入到储液腔内,避免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受到气溶胶冷凝液的影响而变质变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所示雾化器的一个剖视图;
图2为所示雾化器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3为所示雾化器的一个分解示图;
图4为所示雾化器的另一个分解示图;
图5为所示雾化器中支架的一个立体结构图;
图6为所示雾化器中支架的另一个立体结构图;
图7为所示雾化器中设置有锥形换气孔的剖视图;
图8为所示雾化器中设置有冷凝液存储槽、第五冷凝液存储槽及锥形换气孔的支架立体结构图;
图9为所示雾化器中设置有导液介质的剖视图;
图10为所示雾化器中设置有导气槽的剖视图;
图11为所示雾化器中设置有导气槽的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可应用于医疗、美容、电子烟等技术领域,用于在通电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其中,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为某种药品分散于液态溶剂中形成的药液、烟油或者其它任何适合于电子雾化的液体。具体的,该雾化器可以包括储液套1、支架33、底座6以及雾化芯5。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储液套1内设置有储液腔11,雾化芯5与底座6之间形成雾化腔7,其中,储液腔1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并且能够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释放到雾化芯5处,当雾化芯5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时,气溶胶生成基质在雾化腔7中被雾化形成气溶胶。
具体的,在储液套1内设置有储液腔11,储液套1与底座6连接,在储液套1内设置有支架3和雾化芯5,其中,雾化芯5安装于支架3上,支架3安装于底座6上,雾化芯5与底座6之间形成雾化腔7,在支架3上设置有换气孔31及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换气孔31与储液腔11及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连通,在支架3外壁与底座6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导出槽33,且冷凝液导出槽33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及雾化腔7相连通。储液腔11中储存有气溶胶生成基质,当气溶胶生成基质从储液腔11中流入到雾化芯5中,在雾化芯5的作用下,能够雾化生产气溶胶。由于雾化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部分雾化后的气溶胶剩余在雾化腔7内,然后这部分雾化后的气溶胶扩散到换气孔31、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等有间隙或者有空间的地方,并且在这些地方冷凝形成气溶胶冷凝液,同时,由于储液腔11中气溶胶生成基质被雾化芯5雾化之后,储液腔11内部的压强降低,为了保持储液腔7中的气压平衡,外部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动换气孔31和/或者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到达储液腔11之后,空气才能进入储液腔11,使得储液腔11内外气压平衡。但气溶胶冷凝液和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混合后容易变质,因此本发明中,在支架3外壁与底座6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导出槽33,且冷凝液导出槽33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及雾化腔7相连通,通过冷凝液导出槽33将换气孔31及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引导至雾化腔7内,从而可避免换气孔31和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的气溶胶冷凝液流入储液腔11内,避免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受到气溶胶冷凝液的影响而变质变味。
请参阅图1,在支架3面向储液腔11的端面处设有密封盖2,密封盖2用于防止储液腔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入换气孔31中,需要说明的是,密封盖是套接放置在支架上,并且覆盖在换气孔31一侧为悬空状态,从而在进行换气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能够顶开密封盖2的一侧(即悬空的一侧),使得密封盖2与换气孔31之间存在间隙,气体可通过该间隙进入到储液腔11内。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设置在支架3的外表面,密封盖2的内壁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之间形成容纳槽体,容纳槽体用于容纳剩余在雾化腔7内的气溶胶,减少或者避免气溶胶进入到换气孔31内,与此同时,气溶胶冷凝后形成的气溶胶冷凝液存储在该容纳槽体中,以及换气孔31内的气溶胶冷凝液也流动到容纳槽体内存储起来,避免气溶胶冷凝液堵住换气孔31而影响空气及时进入储液腔11。在本发明中,所形成的容纳槽体形状优选的设置为椭圆环槽,由于实际设计的样式和款式不相同,在本申请中,不对容纳槽体的形状和槽体容积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的下方设置有冷凝液导出槽33,冷凝液导出槽33的另一端与雾化腔7相连通,使得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中的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到冷凝液导出槽33,并且通过冷凝液导出槽33引导进入到雾化腔7内存储起来。
请继续参阅图1,冷凝液导出槽33位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及雾化腔7之间,冷凝液导出槽33用于将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中的气溶胶冷凝液导出至雾化腔7中,其中,冷凝液导出槽33设置为第一导出槽331和第二导出槽332,第一导出槽331的一端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的下端相连通,第一导出槽33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出槽332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导出槽332的另一端与雾化腔7相连通。第一导出槽331位于底座6面向储液腔11的端面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之间,第二导出槽332位于底座6内部侧壁与支架3外周面之间。底座6与支架3之间形成第一导出槽331和第二导出槽332,便于制造和装配,避免第一导出槽331位于支架3处而第二导出槽332位于底座6处,以致不易对位的问题。
其中,第一导出槽331的槽体容积大于第二导出槽332的槽体容积,使得第一导出槽331和第二导出槽332组合形成的冷凝液导出槽33具有类似漏斗形状,即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连接的第一导出槽331一端为大端,与雾化腔7连通的第二导出槽332一端为小端,当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的气溶胶冷凝液流动到冷凝液导出槽33时,大端可以吸收或者快速引导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的气溶胶冷凝液流动到第二导出槽332,防止更多的气溶胶冷凝液存储在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当雾化腔7内剩余有比较多气溶胶时,由于第二导出槽332小端与雾化腔7连通,所以减少气溶胶通过冷凝液导出槽33进入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和换气孔31,进而减少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和换气孔31内部的气溶胶冷凝液,更进一步的减少了气溶胶冷凝液被推动到储油腔11内。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导出槽331和第二导出槽332的槽体容积在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在总体方向上,冷凝液导出槽33沿着雾化器纵向延伸设置,使得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更加容易从冷凝液导出槽33流出,减少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存储气溶胶冷凝液的量,进一步的减少气溶胶冷凝液被推动到储液腔11。也就是说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的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到第一导出槽331,并沿着第一导出槽331进行流动至第二导出槽332,在重力作用下,快速流动到雾化腔7中,避免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积聚过多的气溶胶冷凝液,从而可有效的减少气溶胶冷凝液从换气孔31进入到储液腔11中的风险。
请参阅图3,支架3的外周面还设置有换气槽35,换气槽35的第一端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连通,换气槽35的第二端连通至雾化腔7,由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和换气孔31连通,所以空气也可以依次经过雾化腔7、换气槽35、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换气孔31进入到储液腔11内维持气压平衡。当雾化器工作并且第一导出槽331和第二导出槽332用于引导气溶胶冷凝液输送至雾化腔7时,空气经过雾化腔7、换气槽35、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换气孔31进入到储液腔11内维持气压平衡,维持雾化器正常工作,防止第一导出槽331和第二导出槽332内的气溶胶冷凝液被反向推动至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和换气孔31,甚至到达储液腔11。当换气槽35和冷凝液导出槽33均用于输送气溶胶冷凝液到达雾化腔7时,空气自动选择容纳有气溶胶冷凝液量较少的换气槽35或冷凝液导出槽33进行推动,从而达到空气进入储液腔11维持气压平衡,因此也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气溶胶冷凝液到储液腔11,进而保护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同时也能够维持储液腔11内外气压平衡,雾化器正常工作,气溶胶没有异味。
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中存满气溶胶冷凝液时,为避免或减少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中的气溶胶冷凝液通过换气孔31进入到储液腔11中,加快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的疏通速度,可通过换气槽35和冷凝液导出槽33将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中的气溶胶冷凝液导出至雾化腔7中,其中,换气槽35将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中的气溶胶冷凝液导入到雾化腔7中,使得雾化芯5对该气溶胶冷凝液进行二次雾化,由于冷凝液导出槽33与换气槽35相连通,为了避免冷凝液导出槽33中的气溶胶冷凝液回流到换气槽35中,造成气溶胶冷凝液堆积在换气槽35中,本申请中,在换气槽35的第二端口,即与雾化腔7连通的端口处设置有挡液壁34,该挡液壁34可将冷凝液导出槽33与换气槽35进行分隔,从而使得冷凝液导出槽33中的气溶胶冷凝液无法进入到换气槽35。
当使用雾化器时,换气孔31配合换气槽35将外部的空气补充到储液腔11中,雾化腔7内的空气在大气压作用下,空气推动换气槽35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向储液腔11方向移动,由于在换气孔31和换气槽35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因此这部分气溶胶冷凝液会进入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中存储起来,或者又从冷凝液导出槽33流动到雾化腔7内,防止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到换气孔31内。
在支架3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冷凝液存储槽36,第二冷凝液存储槽36与雾化腔7和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连通,使得雾化腔7内剩余的气溶胶扩散或流窜到第二冷凝液存储槽36,比如,当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中的被气溶胶充满时,从冷凝液导出槽33流窜到第二冷凝液存储槽36中,并且存储在第二冷凝液存储槽36内直至冷凝,减少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气溶胶的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冷凝液存储槽36除了上述的方式可以存储冷凝液之外。由于支架3设置在储液套1中,支架3的外周面与储液套1的内壁之间也会存在间隔,当雾化芯5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时,产生的气溶胶会通过该间隔流入到第二冷凝液存储槽36中,待这部分气溶胶冷却之后会有气溶胶冷凝液残留在第二冷凝液存储槽36中。由于第二冷凝液存储槽36与雾化腔7连通,所以能够将气溶胶冷凝液导入雾化腔7中,设置的第二冷凝液存储槽36能够更好的收集并存储气溶胶冷凝液。
请参阅图3至图4,为进一步收集并存储气溶胶冷凝液,避免过多的气溶胶冷凝液流入雾化腔7,造成气溶胶冷凝液从雾化腔7中泄露到雾化器外部的情况发生。在本申请中,在底座6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三冷凝液存储槽61,由于底座6安装在储液套1内,储液套1与底座6的外周面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隔,当雾化芯5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之后,产生的气溶胶会通过该间隔流入到第三冷凝液存储槽61中,待气溶胶冷却之后,气溶胶冷凝液会存储在第三冷凝液存储槽61中。由于第三冷凝液存储槽61与雾化腔7是相隔离的,使得第三冷凝液存储槽61中的气溶胶冷凝液无法直接流入到雾化腔7中,避免雾化腔7中堆积过多的气溶胶冷凝液,造成气溶胶冷凝液的泄露。
请参阅图6,雾化芯5安装于支架3处,具体的,在支架3上设置有安装槽38,为保证雾化芯5放置在安装槽38上的稳定性及密封效果,在雾化芯5的外部套接有密封座4,雾化芯5套接密封座4之后放置在安装槽38上。其中,在安装槽38的内壁上设置有冷凝液吸附槽37,且冷凝液吸附槽37与雾化腔7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当雾化芯5对气溶液生成基质进行雾化时,气溶胶会流经冷凝液吸附槽37,待气溶胶冷却后形成的气溶胶冷凝液会残留在冷凝液吸附槽37中,因此冷凝液吸附槽37通过气溶胶冷凝液与雾化芯5形成液体桥梁连接,使得气溶胶冷凝液可以被雾化芯5吸收进行二次雾化。在支架3的安装槽38内壁设置有多个冷凝液吸附槽37,对于冷凝液吸附槽37的具体数量在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设置的多个冷凝液吸附槽37可对气溶胶冷凝液进行存储。
具体的,冷凝液吸附槽37分布于冷凝液导出槽33的槽口区域,即以冷凝液导出槽33为中点,往两侧进行延伸,以形成多个冷凝液吸附槽37,冷凝液吸附槽37的槽口面积小于冷凝液导出槽33的槽口面积,实现毛细引导及吸附现象,将气溶胶冷凝液锁住在冷凝液吸附槽37内,同时能够为冷凝液吸附槽37与雾化芯5之间的液体桥梁连接提供稳定的液体吸力导向,使得液体桥梁不容易断裂。设置的冷凝液吸附槽37能够分散冷凝液导出槽33的集液压力,既可以避免气溶胶冷凝液都存集在冷凝液导出槽33内而影响其对气溶胶冷凝液的运输,又可以使得气溶胶冷凝液能够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中更顺畅地导出至雾化芯5内进行二次雾化,消耗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的气溶胶冷凝液,从而避免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到储液腔11内影响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保质期及口味。
请参阅图1,在雾化芯5和冷凝液导出槽33之间形成有导液间隙71,冷凝液导出槽33通过导液间隙71将气溶胶冷凝液传导至雾化芯5中,其中,导液间隙71设置在第二导出槽332的下方,当气溶胶冷凝液传导至第二导出槽332之后,从第二导出槽332流动到冷凝液吸附槽37,最后进入导液间隙71形成液体桥梁连接到雾化芯5。此时,雾化芯5可对气溶胶冷凝液进行吸收及二次雾化,不仅可减少气溶胶冷凝液存集在冷凝液导出槽33处,而且可降低雾化腔7内气溶胶冷凝液太多而泄露的概率。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液间隙71的间隙尺寸较少,比如该间隙尺寸为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65mm;由于气溶胶冷凝液有一定的粘度,所以气溶胶冷凝液在这间隙中克服重力不易掉落,从而使得第二导出槽332中的气溶胶冷凝液通过导液间隙71产生的毛细引流进入到雾化芯5中,以及雾化芯5对气溶胶冷凝液二次雾化后具有的吸附作用,因此导液间隙71能够将气溶胶冷凝液连续不断的输送至雾化芯5上,从而便于雾化芯5对该气溶胶冷凝液进行二次雾化。
请参阅图7至图8,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结构的支架3,支架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四冷凝液存储槽3211和第五冷凝液存储槽3213,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与第四冷凝液存储槽3211连通,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第四冷凝液存储槽3211和第五冷凝液存储槽3213依从储液腔11向底座6的方向排列,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第四冷凝液存储槽3211和第五冷凝液存储槽3213与密封盖内侧面形成储液区域321。在第四冷凝液存储槽3211和第五冷凝液存储槽3213之间设置有斜坡3212。在第四冷凝液存储槽3211内的气溶胶冷凝液通过斜坡3212引导至第五冷凝液存储槽3213存储,减少气溶胶冷凝液聚集在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和第四冷凝液存储槽3211内,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内的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到换气孔31内。斜坡3212能够阻挡第五冷凝液存储槽3213内的气溶胶冷凝液流向第四冷凝液存储槽3211和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起到防倒流作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架3上设置的换气孔31为锥形换气孔311,锥形换气孔311的一端开口较大,另一端开口较小,其中,锥形换气孔311开口较小的一端与储液腔11相连通,锥形换气孔311开口较大的一端与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连通。在锥形换气孔311有气溶胶冷凝液时,气溶胶冷凝液可通过较大的开口流入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32和第四冷凝液存储槽3211中,加快气溶胶冷凝液的流通量和流通速度,同时,在进行换气过程中,由于锥形换气孔311开口较小的一端与储液腔相连通,从而能够减少或避免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到储液腔11中;当气溶胶冷凝液进入到第四冷凝液存储槽3211,并顺着斜坡3212流入到第五冷凝液存储槽3213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液导出槽33包括第三导出槽333和第四导出槽334,第四导出槽334设置在第三导出槽333中,且第三导出槽333的一端与第五冷凝液存储槽3213连通,第三导出槽333的另一端和第四导出槽334均与雾化腔7连通,第四导出槽334与雾化芯5之间有导液间隙71;使得当第五冷凝液存储槽3213内有气溶胶冷凝液时,通过第三导出槽333和第四导出槽334流入到雾化腔7中存储起来,或者通过导液间隙71将气溶胶冷凝液导到雾化芯5上,且对气溶胶冷凝液进行二次雾化处理。
请参阅图9,在前述技术方案中,雾化芯5与冷凝液导出槽33之间形成有导液间隙71,冷凝液导出槽33通过导液间隙71将气溶胶冷凝液传导至雾化芯5中。在本申请中,除了上述传导方式之外,本申请还提供了另外一种传导方式,具体的,在雾化器中设置有导液介质72,导液介质72位于雾化芯5与冷凝液导出槽33之间,即将导液介质72替代前述方案中的导液间隙71,导液介质72用于将冷凝液导出槽33内的气溶胶冷凝液传导至雾化芯5。优选的,在本申请中,导液介质72为棉布,当冷凝液导出槽33中的气溶胶冷凝液落入到棉布上时,气溶胶冷凝液通过棉布流入到雾化芯5,最后通过雾化芯5对气溶胶冷凝液进行二次雾化处理,从而不仅可减少气溶胶冷凝液存集在冷凝液导出槽33处,而且也可减少气溶胶冷凝液导入雾化腔7的量,降低气溶胶冷凝液泄露的概率。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液介质72除了能够设置为棉布之外,还可设置有海绵或是其他物品,在本申请中不对此导液介质72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其中,导液介质72环绕设置在雾化芯5的外周面,当气溶胶冷凝液要进入雾化腔7中时,均需要通过导液介质72,由于气溶胶冷凝液均是由上往下进行流动,在重力的作用进行传导,因此导液介质72可以吸收更多的气溶胶冷凝液;当气溶胶冷凝液通过导液介质72之后可更加顺畅的进入到雾化芯5和雾化腔7,即使导液介质72处于饱和状态下,落入到导液介质72中的气溶胶冷凝液顺畅的流入到雾化芯5进行二次雾化,以致减少导液介质72内气溶胶冷凝液的承载量;同时,也有少量气溶胶冷凝液流到雾化腔7中存储起来。
请参阅图10至图11,为进一步保证换气的稳定性,支架3面向储液腔11的端面设置有沿雾化器横向延伸的导气槽312,导气槽312与雾化腔7相连通,换气孔31沿雾化器的纵向延伸设置并与导气槽312相连通,密封盖2覆盖换气孔31面向储液腔11的孔口及导气槽312的槽口,使得导气槽312和换气孔31保持与储液腔11连通,因此在进行换气时,空气依次从雾化腔7、换气孔31、导气槽312进入到储液腔11内维持储液腔11内外气压平衡,在换气过程中,不需要空气的气压顶开密封盖2即可换气,因此换气稳定性好,雾化器工作时不糊芯,气溶胶口感好。
具体的,支架3在面向储液腔11的端面设置有与雾化芯5相连通的进液孔39,进液孔39用于将储液腔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入到雾化芯5中,通过雾化芯5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其中,导气槽312的第一端与进液孔39相连,导气槽312的第二端与换气孔31相连,导气槽312的第一端端口的横截面积小于导气槽312的第二端端口的横截面积,由于第一端端口敞开在进液孔39的侧壁,通过气溶胶生成基质在第一端端口表面生成一层阻挡膜,因此第一端端口可以阻挡气溶胶生成基质进入到导气槽312内,而空气可以从第一端端口进入到储液腔11;因此第一端端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端端口的横截面积,既可以使得空气快速且足量的进入到储液腔11内,维持储液腔11内外气压平衡,又可以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不能从横截面积较小的端口进入到换气孔31内,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从换气孔31漏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另一个技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及用于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的主机8,主机8内设置有气流感应器,进气孔连通,气流感应器可以对电子雾化装置的进气情况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用户吸食时,控制雾化芯5工作。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套、雾化芯、支架及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储液套相连,所述储液套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雾化芯及所述支架均位于所述储液套内,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支架处,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处设有密封盖,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换气孔及第一冷凝液存储槽,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储液腔及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连通,所述支架外壁与所述底座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导出槽,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与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及所述雾化腔相连通,所述冷凝液导出槽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内的气溶胶冷凝液导出至所述雾化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位于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及所述雾化腔之间,并沿所述雾化器的纵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之间形成有导液间隙,所述冷凝液导出槽通过所述导液间隙将所述气溶胶冷凝液传导至所述雾化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包括位于所述支架外周面处的第一导出槽及第二导出槽,所述第一导出槽位于所述底座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之间,所述第二导出槽位于所述底座内部侧壁与所述支架外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出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出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导出槽的第二端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外周面还设置有换气槽,所述换气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相连通,所述换气槽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雾化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槽的第二端端口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之间设置有挡液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冷凝液存储槽,所述第二冷凝液存储槽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三冷凝液存储槽,所述第三冷凝液存储槽与所述雾化腔相隔离,所述储液套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气溶胶流动间隙,所述气溶胶流动间隙与所述雾化腔及所述第三冷凝液存储槽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外周面设置有第四冷凝液存储槽和第五冷凝液存储槽,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与所述第四冷凝液存储槽连通,所述第四冷凝液存储槽与所述第五冷凝液存储槽之间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用于将所述第四冷凝液存储槽中的气溶胶冷凝液引导至所述第五冷凝液存储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孔为锥形换气孔,所述锥形换气孔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口横截面积小于面向所述第一冷凝液存储槽的端口横截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包括位于支架外周面处的第三导出槽和第四导出槽,所述第四导出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导出槽中,所述第三导出槽与所述第五冷凝液存储槽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第三导出槽和所述第四导出槽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导液介质,所述导液介质位于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之间,用于将所述冷凝液导出槽内的气溶胶冷凝液传导至所述雾化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介质环绕所述雾化芯的外周面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冷凝液吸附槽,所述冷凝液吸附槽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吸附槽分布于所述冷凝液导出槽的槽口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设置有沿所述雾化器横向延伸的导气槽,所述换气孔沿所述雾化器的纵向延伸设置并与所述导气槽相连通,所述密封盖覆盖所述换气孔面向所述储液腔的孔口及所述导气槽的槽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的进液孔,所述导气槽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孔相连,所述导气槽的第二端与所述与所述换气孔相连,所述导气槽的第一端端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导气槽的第二端端口的横截面积。
18.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及用于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为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211285398.9A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ending CN115644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5398.9A CN115644505A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5398.9A CN115644505A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4505A true CN115644505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89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5398.9A Pending CN115644505A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45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4792A (zh) * 2023-11-10 2023-12-15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4792A (zh) * 2023-11-10 2023-12-15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224792B (zh) * 2023-11-10 2024-01-16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1101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710337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471608A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587425U (zh)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534703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77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8198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85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0318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4594169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644505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95834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802300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732159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4505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609534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146759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652017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8518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39626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984504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1839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547277U (zh) 一种新型一次性电子烟
CN218389782U (zh) 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