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7395U - 双层车库 - Google Patents
双层车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87395U CN219387395U CN202223435287.XU CN202223435287U CN219387395U CN 219387395 U CN219387395 U CN 219387395U CN 202223435287 U CN202223435287 U CN 202223435287U CN 219387395 U CN219387395 U CN 2193873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moving
- motor train
- double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车库,包括停放平台、支撑架和升降装置,支撑架设置于停放平台上,并与停放平台围设成能够容置若干单节动车组的空间,升降装置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提升或下放单节动车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移动部件、托举部件和驱动部件,升降架连接于支撑架,移动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升降架中,托举部件连接于移动部件并能够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被配置为承托单节动车组,驱动部件设置于升降架中,能够驱动移动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通过停放平台和支撑架保证多个单节动车组有存放空间,利用升降装置实现双层存放,以此减少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车库。
背景技术
动车组,又称动车组列车,由若干带动力的动车和不带动力的拖车组成,在正常使用期限内以固定编组模式运行。一般来说,根据车型的不同,动车组车辆的大概寿命为20-25年,达到运营里程的动车组,除了直接拆除之外,也可以在厂房或存车线中存放,但是将整列动车组整体进行存放需要占用较大的占地面积,不仅提高停放成本,也降低厂房的空间利用率。因此,如何减少动车组停放的占用面积,实现整列动车组快速便捷的分节存放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车库,实现整列动车组拆分后的多个单节动车组的双层存放,减少占用面积,提高厂房空间利用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双层车库,动车组可拆卸成若干单节动车组,其中,包括:
停放平台;
支撑架,设置于该停放平台上,并与该停放平台围设成能够容置若干该单节动车组的空间;
升降装置,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提升或下放该单节动车组,该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移动部件、托举部件和驱动部件,该升降架连接于该支撑架,该移动部件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该升降架中,该托举部件连接于该移动部件并能够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被配置为承托该单节动车组,该驱动部件设置于该升降架中,能够驱动该移动部件沿该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可选地,其中该驱动部件包括丝杠、轴套、球轴承和螺母,该丝杠沿该第一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固接于该升降架,该螺母螺接于该丝杠,该球轴承套设于该丝杠外侧,抵靠于该移动部件,该轴套套接于该球轴承和该螺母外侧。
作为可选地,其中该驱动部件还包括传动带和电机,该螺母设置有传动端,该电机设置于该移动部件上,且该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主动齿轮,该传动带绕设于该传动端和该主动齿轮上,该电机驱动该主动齿轮转动时,该主动齿轮通过该传动带带动该螺母在该丝杠上沿该第一方向移动。
作为可选地,其中该托举部件包括支撑臂和承托主体,两个该支撑臂固接于该移动部件,每个该支撑臂上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该第二滑槽相向设置,该承托主体卡接于该第二滑槽中,能够在该第二滑槽中沿该第二方向滑动。
作为可选地,其中该托举部件还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设置于该移动部件上,且该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于该承托主体,该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该承托主体沿该第二方向移动。
作为可选地,其中该承托主体包括托举块,该托举块设置有弧面,该弧面与该单节动车组的轮对端面相适配。
作为可选地,其中该移动部件包括移动侧板和移动主板,两个该移动侧板平行设置于该升降架中,该移动主板夹设于两个该移动侧板之间,该移动侧板设置有伸出端,该支撑臂固接于该伸出端,该驱动机构固接于该移动主板上。
作为可选地,其中该移动部件包括移动盘,该升降架包括第二支撑杆,该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滑槽,该移动盘卡接于该第一滑槽中,并能够在该第一滑槽内沿该第一方向滑动。
作为可选地,其中该停放平台上沿第三方向设置有第一轨道,该第三方向、该第二方向和该第一方向两两垂直设置,该单节动车组能够在该第一轨道上滑动。
作为可选地,其中该停放平台还设置有平行于该第一轨道的第二轨道,该第一轨道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该第二轨道,该升降装置设置于该第二轨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停放平台和支撑架围设形成具有容置若干单节动车组的空间,以保证动车组能够分节存放,结合升降装置的配置,使得单节动车组能够在支撑架中沿第一方向被提升或下放,实现动车组的多层存放,以此减少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升降装置中升降架与支撑架连接提高了升降装置在提升单节动车组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升降装置中移动部件滑动设置于升降架中,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且托举部件连接于移动部件,以此移动部件能够带动托举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托举部件能够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以此靠近或远离单节动车组。本实用新型中托举部件被配置为承托单节动车组,驱动部件能够驱动移动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此在单节动车组放置于托举部件上时,移动部件通过驱动部件在升降架内移动,带动托举部件上的单节动车组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单节动车组的提升或下放,并在单节动车组被提升后,在其正下方能够放置另一辆单节动车组,实现双层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车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车库的升降装置的第一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车库的升降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车库的升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车库的升降装置的第二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车库的升降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车库的升降装置的第三轴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车库的升降装置中驱动部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单节动车组;200-停放平台;201-第一轨道;202-第二轨道;300-支撑架;301-第一支撑杆;
10-升降架;20-移动部件;30-托举部件;40-驱动部件;
11-垫板;111-第一孔;12-升降顶板;13-第二支撑杆;131-第一滑槽;14-升降底板;141-第三孔;21-移动侧板;211-伸出端;22-移动主板;23-第一连接杆;24-第二连接杆;25-移动盘;26-紧固杆;31-支撑臂;311-连接端;32-承托主体;321-传动框;322-托举块;33-驱动机构;41-法兰盘;42-丝杠;43-轴套;44-球轴承;45-螺母;46-传动带;47-电机;4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根据车型的不同,动车组车辆的大概寿命为20-25年,达到运营里程的动车组,除了直接拆除之外,也可以在厂房或存车线中存放,但是将整列动车组整体进行存放需要占用较大的占地面积,不仅提高停放成本,也降低厂房的空间利用率。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层车库,包括停放平台200、支撑架300和升降装置。一列动车组能够拆分成若干个单节动车组100,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00设置于停放平台200上,且与停放平台200围设成能够容置若干单节动车组100的空间,升降装置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提升或下放单节动车组100,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10、移动部件20、托举部件30和驱动部件40,升降架10连接于支撑架300,移动部件20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升降架10中,托举部件30连接于移动部件20并能够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被配置为承托单节动车组100,驱动部件40设置于升降架10中,能够驱动移动部件2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地,停放平台200和支撑架300围设形成具有容置若干单节动车组100的空间,以保证动车组能够分节存放,结合升降装置的配置,使得单节动车组100能够在支撑架300中沿第一方向被提升或下放,实现单节动车组100的多层存放,以此减少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升降装置中升降架10与支撑架300连接提高了升降装置在提升单节动车组100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升降装置中移动部件20滑动设置于升降架10中,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且托举部件30连接于移动部件20,以此移动部件20能够带动托举部件30沿第一方向移动。托举部件30能够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以此靠近或远离单节动车组100。本实施例中托举部件30被配置为承托单节动车组100,驱动部件40能够驱动移动部件2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此在单节动车组100放置于托举部件30上时,移动部件20通过驱动部件40在升降架10内移动,带动托举部件30上的单节动车组100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单节动车组100的提升或下放,并在单节动车组100被提升后,在其正下方能够放置另一辆单节动车组100,实现双层存放。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双层车库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双层车库包括停放平台200、支撑架300和升降装置。可选地,停放平台200上能够承载若干单节动车组100,且本实施例中停放平台200上设置有第一轨道201。可选地,第一轨道201的延伸方向设置为第三方向,单节动车组100能够在第一轨道201伤滑动,以此实现若干单节动车组100能够通过第一轨道201进入双层车库内,便于后续停放。进一步地,停放平台200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轨道202,第二轨道202平行于第一轨道201设置,即第二轨道202也沿第三方向设置。具体地,在第三方向上,第二轨道202的长度小于第一轨道201,第二轨道202被配置为承载升降装置,且第一轨道201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二轨道202,以此便于升降装置对第一轨道201上的单节动车组100两侧进行支撑,保证提升过程以及存放过程中单节动车组100受力平稳不易倾倒坠落。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单节动车组100位于第一轨道201上时,每侧对应设置有两个升降装置,即通过四个升降装置能够将单节动车组100从第一轨道201上提升至一定高度,以允许提升后的单节动车组100的下方还能够存放另一个单节动车组100,实现双层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轨道201两侧间隔设置多个升降装置,以此实现对单节动车组100的多点支撑,具体位置及数量可根据需要设定,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支撑架300由多个H型钢焊接构成,支撑架300的底部固接于停放平台200。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撑架300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分别位于单节动车组100的两侧,以此对单节动车组100侧边进行防护。可选地,第一架体顶部和第二架体顶部相对于停放平台200的高度均大于两个单节动车组100叠放后的高度,以此对升降装置提升单节动车组100后对其周向进行防护,避免其坠落造成过大安全事故。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与底部的停放平台200围设成一个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能够放置若干个单节动车组100,具体容量可根据厂房空间进行制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301,升降装置一端固接于第一支撑杆301,另一端固接于第二轨道202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301可以滑动设置于支撑架300中,升降装置也滑动设置于第二轨道202中,以此升降装置能够在支撑架300内和第二轨道202中移动,便于调整升降装置对单节动车组100的支撑位置。
如图2-图4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10、移动部件20、托举部件30和驱动部件40。本实施例中升降装备被配置为将单节动车组100沿第一方向提升或下放。具体地,升降架10为升降装置的主架体,移动部件20、托举部件30和驱动部件40均设置于升降架10中。升降架1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01,另一端设置于第二轨道202中,以此实现升降装置与停放平台200和支撑件300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移动部件20要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升降架10中,托举部件30连接于移动部件20,且托举部件30能够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设置。由此移动部件20在升降架10中沿第一方向滑动时,托举部件30与其同步在升降架10中移动。可选地,托举部件30被配置为承托单节动车组100,驱动部件40能够驱动移动部件2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由此通过驱动部件40驱动移动部件20,带动托举部件30托举单节动车组100离开第一轨道201,在支撑架300与停放平台200围设的容置空间中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使得第一轨道201上方能够放置另一个单节动车组100,实现双层车库能够双层存放多个单节动车组100的功能,以减少动车组的占用面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升降架10中设置有多个移动部件20和托举部件30,以拓展为多层存放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如图5所示,升降架10包括垫板11、升降顶板12、第二支撑杆13和升降底板14,且垫板11设置有第一孔111,第二支撑杆13设置有第一滑槽131,升降底板14设置有第三孔141。
可选地,垫板11设置为长方形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01,在垫板11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孔111。垫板11通过螺栓固接于升降顶板12上,升降顶板12设置为方形结构,且尺寸大于垫板11的尺寸,且升降顶板12的中心设置有通孔,第一孔111和通孔同轴设置。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13由H型钢制成,四个第二支撑杆13的顶端分别固接于升降顶板12的四个顶角下方,以此支撑升降顶板12并保证升降顶板12的水平放置。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杆13上有第一滑槽131,在本实施例中,H型钢上相对的凹槽可作为第一滑槽131,以此减少加工成本,并提高第二支撑杆13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地,结合图6所示,升降底板14也设置为方形结构,并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轨道202上。可选地,升降底板14的尺寸与升降顶板12的尺寸相同,并平行于升降顶板12设置。升降底板14的中心开设有第三孔141,第三孔141和第一孔111同轴设置。四个第二支撑杆13的底端分贝固接于升降底板14的四个顶角上方,以此升降顶板12、四个第二支撑杆13和升降底板14构成升降架10主体,保证升降装置的稳定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移动部件20包括移动侧板21、移动主板22、第一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24、移动盘25和紧固杆26,且移动侧板21设置有伸出端211。
具体地,移动侧板21为不规则板状结构,两个移动侧板21平行且对称设置于升降架10中,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移动侧板21滑动设置于位于升降架10同一侧面的两个第二支撑杆13上,另一个移动侧板21滑动设置于另外两个第二支撑杆13上,以此实现移动部件20与升降架10的连接。进一步地,移动侧板21设置有伸出端211,伸出端211位于升降架10外侧,且沿第二方向朝向单节动车组100设置,连接于托举部件30,以此增加托举部件30与升降架10之间的距离,促进托举部件30支撑抵靠于单节动车组100的轮对上,避免单节动车组100与升降架10距离过近导致磨损等情况的出现。
进一步地,移动主板22设置为方形板状结构,夹设于两个移动侧板21之间,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24均为柱形结构,且两端都分别固接于两个移动侧板21上。可选地,相对于升降底板14,第一连接杆23的高度高于第二连接杆24的高度,且移动主板22位于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24中间,以此保证两个移动侧板21的稳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杆24的位置比第一连接杆23的位置更靠近于托举部件30,以此使得两个移动侧板21能够均匀受力,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可选地,移动主板22平行于升降顶板12和升降底板14设置,在移动主板22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孔,第二孔和第一孔111同轴设置。
可选地,移动盘25套接于紧固杆26上并卡接于第一滑槽131中,移动盘25由此限位于第一滑槽131内并能够沿第一方向滑动。紧固杆26穿设连接于移动侧板21,由此移动侧板21在移动盘25的作用下滑动连接于升降架10,并在其中沿第一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移动侧板21上设置有四个移动盘25,且两个移动盘25位于同一个第二支撑杆13的第一滑槽131中,另外两个移动盘25位于另一个第二支撑杆13的第一滑槽131中,以此加强移动侧板21与升降架10的连接,避免移动侧板21从第一滑槽131内脱落。
如图7所示,托举部件30包括支撑臂31、承托主体32和驱动机构33,且支撑臂31上设置有连接端311,承托主体32包括传动框321和托举块322。
具体地,连接端311设置为方形结构,通过螺栓固接于移动侧板21的伸出端211上,以此保证支撑臂31与移动部件20的紧密连接,并使得托举的单节动车组100与移动部件20同步移动,实现提升或下放的效果。可选地,托举部件30包括两个支撑臂31,每个支撑臂31上沿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支撑臂31通过连接端311固接于移动侧板21上时,两个第二滑槽相向设置。进一步地,承托主体32设置有两个伸缩臂,每个伸缩臂上设置有T型凸台,T型凸台能够卡接于第二滑槽中并在第二滑槽中滑动,由此实现承托主体32在支撑臂31上沿第二方向移动,实现托举部件30的伸缩功能。
进一步地,两个伸缩臂之间固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垂直于两个伸缩臂,以此保持伸缩臂平行于第二方向设置。可选地,承托主体32上还设置有传动框321,传动框321设置为U型框,且U型框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两个伸缩臂上。传动框321所在平面与两个伸缩臂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且驱动机构33的输出端连接于传动框321,以此通过传动框321对伸缩臂施加作用力,使得伸缩臂在驱动机构33的驱动下于第二滑槽中沿第二方向滑动,以此靠近或远离单节动车组100。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3固接于移动主板22上,以此能够与移动主板22同步移动,避免施力过程存在干涉。驱动机构33的设置属于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每个伸缩臂朝向单节动车组100的一端设置有托举块322,托举块322上设置有弧面,弧面与单节动车组100的轮对端面相适配。具体地,两个托举块322相向设置,在伸缩臂伸长至单节动车组100下方后,将托举块322贴靠于轮对端面,以此稳定支撑于单节动车组100,有效避免其脱离及高空倾倒。
结合图7和图8所示,驱动部件40包括法兰盘41、丝杠42、轴套43、球轴承44、螺母45、传动带46、电机47和支撑板48。
可选地,法兰盘41通过螺栓固定于升降架10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丝杠42沿第一方向设置,且能够穿设于第一孔111、通孔、第二孔和第三孔141。进一步地,丝杠42两端分别固接有一个法兰盘41,一个法兰盘41固接于升降顶板12,另一个法兰盘41固接于升降底板14,以此将丝杠42连接于升降架10中,且使得丝杠42不能够相对于升降架10发生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螺母45螺接于丝杠42往外侧,且位于移动主板22和升降底板14之间。球轴承44套设于丝杠42外侧,且球轴承44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移动主板22下侧和螺母45上侧。结合图5所示,轴套43套设于球轴承44和螺母45外侧,可选地,球轴承44外径大于螺母45外径,轴套43设置为变径结构,由两个不同内径尺寸的环套一体成型制成,以适配于球轴承44的外径和螺母45的外径。当螺母45相对于丝杠42转动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轴套43随之同步转动和移动,球轴承44不发生转动,但能够同步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推动移动主板22随之移动。
可选地,螺母45远离球轴承44的一端设置有传动端,传动端上设置有轮齿结构,能够与传动带46相啮合。可选地,电机47通过支撑板48固接于移动侧板21上,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8设置为L型板,通过螺栓固接于移动侧板21上,以实现电机47能够与移动侧板21同步沿第一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电机47的输出端套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也能够与传动带46相啮合。具体地,传动带46绕设于主动齿轮和螺母45的传动端上,使得电机47驱动主动齿轮转动时,主动齿轮通过传动带46带动螺母45同步转动,达到螺母45在丝杠42上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效果。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双层车库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一个单节动车组100通过第一轨道201移动至支撑架300中,使得四个升降装置位于单节动车组100的两侧,通过驱动机构33推动承托主体32在支撑臂31中沿第二方向滑动,以靠近单节动车组100,调整承托主体32中托举块322的位置,使得托举块322贴靠于单节动车组100的轮对端面,当四个升降装置中的托举块322均抵靠在单节动车组100的轮对端面后,启动电机47,带动螺母45在丝杠42上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移动主板22在球轴承44的推动下带动移动侧板21同步移动,移动盘25在第一滑槽131内滑动,移动侧板21带动托举部件30及位于托举块322上的单节动车组100同步移动,使得单节动车组100脱离第一轨道201,移动部件20在丝杠42上提升至设定高度时,关闭电机47,螺母45在丝杠42上的位置锁定,单节动车组100的位置随之锁定,另一个单节动车组100通过第一轨道201移动至此单节动车组100的下方,以此实现双层停放,多个单节动车组100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停放于停放平台200中,以此减少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双层车库,动车组可拆卸成若干单节动车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停放平台(200);
支撑架(300),设置于所述停放平台(200)上,并与所述停放平台(200)围设成能够容置若干所述单节动车组(100)的空间;
升降装置,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提升或下放所述单节动车组(100),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10)、移动部件(20)、托举部件(30)和驱动部件(40),所述升降架(10)连接于所述支撑架(300),所述移动部件(20)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架(10)中,所述托举部件(30)连接于所述移动部件(20)并能够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被配置为承托所述单节动车组(100),所述驱动部件(40)设置于所述升降架(10)中,能够驱动所述移动部件(2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40)包括丝杠(42)、轴套(43)、球轴承(44)和螺母(45),所述丝杠(42)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升降架(10),所述螺母(45)螺接于所述丝杠(42),所述球轴承(44)套设于所述丝杠(42)外侧,抵靠于所述移动部件(20),所述轴套(43)套接于所述球轴承(44)和所述螺母(45)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40)还包括传动带(46)和电机(47),所述螺母(45)设置有传动端,所述电机(47)设置于所述移动部件(20)上,且所述电机(47)的输出端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传动带(46)绕设于所述传动端和所述主动齿轮上,所述电机(47)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时,所述主动齿轮通过所述传动带(46)带动所述螺母(45)在所述丝杠(42)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部件(30)包括支撑臂(31)和承托主体(32),两个所述支撑臂(31)固接于所述移动部件(20),每个所述支撑臂(3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相向设置,所述承托主体(32)卡接于所述第二滑槽中,能够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部件(30)还包括驱动机构(33),所述驱动机构(33)设置于所述移动部件(20)上,且所述驱动机构(33)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承托主体(32),所述驱动机构(33)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承托主体(32)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主体(32)包括托举块(322),所述托举块(322)设置有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单节动车组(100)的轮对端面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20)包括移动侧板(21)和移动主板(22),两个所述移动侧板(21)平行设置于所述升降架(10)中,所述移动主板(22)夹设于两个所述移动侧板(21)之间,所述移动侧板(21)设置有伸出端(211),所述支撑臂(31)固接于所述伸出端(211),所述驱动机构(33)固接于所述移动主板(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20)包括移动盘(25),所述升降架(10)包括第二支撑杆(13),所述第二支撑杆(13)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31),所述移动盘(25)卡接于所述第一滑槽(131)中,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131)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双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放平台(200)上沿第三方向设置有第一轨道(201),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两两垂直设置,所述单节动车组(100)能够在所述第一轨道(201)上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放平台(200)还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轨道(201)的第二轨道(202),所述第一轨道(201)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轨道(202),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轨道(202)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35287.XU CN219387395U (zh) | 2022-12-21 | 2022-12-21 | 双层车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35287.XU CN219387395U (zh) | 2022-12-21 | 2022-12-21 | 双层车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87395U true CN219387395U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8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35287.XU Active CN219387395U (zh) | 2022-12-21 | 2022-12-21 | 双层车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87395U (zh) |
-
2022
- 2022-12-21 CN CN202223435287.XU patent/CN2193873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099469A1 (zh) | 多层停车方法及装置 | |
CN209757064U (zh) | 高效电动汽车换电站 | |
CN212828416U (zh) | 一种轨道桥式转向架更换装置 | |
CN219387395U (zh) | 双层车库 | |
CN112706809B (zh) | 动车组车下部件四自由度精确吊装运载车 | |
CN212028423U (zh) | 一种载货电梯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 |
CN112227789A (zh) | 垂直升降式智能立体车库 | |
CN210882138U (zh) | 用于铁路轮对检修平台的可变轨升降装置 | |
CN217347553U (zh) | 换电设备及换电车 | |
CN115417342B (zh) | 一种便于悬挂式单轨车辆检修的检修作业平台及检修方法 | |
EP3733573B1 (en) | Intermodal container highway and railway transfer system | |
CN217808544U (zh) | 一种整板装卸电动平车设备 | |
CN110666753A (zh) | 用于铁路轮对检修平台的可变轨升降装置 | |
CN115159009A (zh) | 用于输送车身地板线工件的分体式滑撬 | |
CN115898107A (zh) | 一种安全自锁式多层平面移动停车系统及入库方法 | |
CN108979271A (zh) | 一种带有伸缩驻车机构的立体车库汽车搬运器 | |
CN112282458B (zh) | 一种平面移动式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0616921A (zh) | 一种车辆横向存取装置 | |
CN114455488B (zh) | 一种用于大型综采工作面自移便携式配件装卸装置 | |
CN108824893B (zh) |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出入库装置 | |
CN219406468U (zh) | 一种轨道车辆库内换道装置 | |
CN110820443A (zh) | 一种铁路道岔打磨车应急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8968801U (zh) | 一种变压器用保护装置 | |
CN221941497U (zh) | 一种挖掘机驾驶室的升降机构 | |
CN213802586U (zh) | 一种悬挂式轨道车辆转向架辅助装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