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9683U - 上料拧紧铆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料拧紧铆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9683U
CN219379683U CN202222868470.2U CN202222868470U CN219379683U CN 219379683 U CN219379683 U CN 219379683U CN 202222868470 U CN202222868470 U CN 202222868470U CN 219379683 U CN219379683 U CN 219379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motor
conveying
riveting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684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
李磊
杨茂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etten Ling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etten Ling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etten Ling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etten Ling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684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9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9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9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包括: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双工位组装装置、输送过渡线以及机器人;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双工位组装装置沿Y轴并排设置;所述输送过渡线沿Y轴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的下料位置;所述机器人位于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双工位组装装置所围的区域中。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端盖、垫片以及螺母在同一工位的连续送料,并将各工件连续化地预组装于套装有铁芯的转轴上。同时,对于预组装有端盖、垫片以及螺母的转轴,可进一步对螺母进行拧紧和铆压,完成各工件的组装固定,从而显著了提高了转子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上料拧紧铆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端盖、垫片以及螺母上料组装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是一种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电磁装置,其主要的作用是通过产生驱动转矩,作为动力源驱动用电器或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工作。电机一般由定子、转子和其它附件组成。电机工作时,电机的定子形成旋转磁场,转子置于旋转磁场中,缠绕于转子上的线圈通电后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获得一个转动力矩,从而带动转子转动。
为了便于转子进行枢转以及线圈的缠绕,转子包括:转轴、铁芯等结构。其中,转轴作为转子的枢转轴。铁芯为多个,各铁芯依次层叠地套装于转轴上,并作为线圈的缠绕载体。同时,为了保持铁芯的固定,转轴上套装有垫片和端盖,二者由一螺母锁紧固定。因此,针对如何实现端盖、垫片以及螺母的连续化上料及组装,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上料拧紧铆合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包括: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双工位组装装置、输送过渡线以及机器人;
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双工位组装装置沿Y轴并排设置;所述输送过渡线沿Y轴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的下料位置;所述机器人位于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双工位组装装置所围的区域中;
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包括沿X轴并排设置的:端盖上料输送线、垫片上料输送线、螺母上料输送线以及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位于各输送线的下游位置,并将各输送线提供的工件,依次预组装于由所述输送过渡线提供的转轴上;
所述双工位组装装置包括:拧紧机构以及铆压机构;所述拧紧机构、铆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器人覆盖的周转范围内,所述机器人将预装有螺母的转轴,由所述输送过渡线周转至所述拧紧机构,再将拧紧螺母后的转轴,由所述拧紧机构周转至所述铆压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的改进,所述端盖上料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线本体以及第一载盘,所述第一载盘由所述第一输送线本体驱动沿X轴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垫片上料输送线包括:第二输送线本体以及第二载盘,所述第二载盘由所述第二输送线本体驱动沿X轴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螺母上料输送线包括:第三输送线本体以及若干治具,所述若干治具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线本体上,并由所述第三输送线本体驱动沿X轴进行往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的改进,所述第一输送线本体为第一X轴直线电机,所述第一载盘连接于由所述第一X轴直线电机驱动的滑块上,所述第一载盘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适于多个端盖叠放并套装的第一立柱;
所述第二输送线本体为第二X轴直线电机,所述第二载盘连接于由所述第二X轴直线电机驱动的滑块上,所述第二载盘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适于多个垫片叠放并套装的第二立柱;
所述第三输送线本体包括:驱动单元以及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链条和若干链轮,所述链条套装于所述若干链轮上,所述驱动单元与一链轮传动连接,若干治具间隔地设置于所述链条上,并随所述链条进行循环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的改进,所述若干链轮按照输送方向分别设置于上游端和下游端,任一端均设置有上下排布的两组链轮,各链轮之间通过所述链条进行联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分割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分割器与一链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的改进,所述传动单元被设置为两组,两组传动单元的链轮左右并排设置,任意相对设置的两个链轮之间通过一传动轴相联动;所述两组传动单元的链条上连接有若干所述治具,任一治具上开设有两个并排设置并适于螺母放置的料槽,各治具随所述链条进行循环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的改进,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第一搬运单元和第二搬运单元;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沿XYZ轴进行三维运动,并将所述端盖上料输送线传送的端盖、垫片上料输送线传送的垫片进行周转下料;所述第二搬运单元集成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上,并将所述螺母上料输送线传送的螺母进行周转下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的改进,所述第一搬运单元包括:搬运夹爪、第三X轴直线电机、Y轴直线电机、第一Z轴电缸以及龙门架;
所述搬运夹爪与所述第一Z轴电缸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Z轴进行运动;
所述搬运夹爪、第一Z轴电缸形成的整体与所述第三X轴直线电机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X轴进行运动;
所述龙门架顶部为一矩形框架,所述Y轴直线电机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沿Y向设置的边框上,所述搬运夹爪、第一Z轴电缸、第三X轴直线电机形成的整体与所述Y轴直线电机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Y轴进行运动;
所述搬运夹爪包括:夹爪气缸以及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夹爪气缸连接于所述按压单元的下方,所述按压单元由所述第一Z轴电缸驱动,对由所述夹爪气缸夹持并释放的工件进行下压;
所述第二搬运单元包括:基板、取料吸盘、第四X轴直线电机以及第二Z轴电缸;
所述取料吸盘与所述第二Z轴电缸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Z轴进行运动;
所述取料吸盘、第二Z轴电缸形成的整体与所述第四X轴直线电机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X轴进行运动;
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沿X向设置的边框上,并位于所述Y轴直线电机的一侧,所述第四X轴直线电机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避让所述第二Z轴电缸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的改进,所述拧紧机构包括:拧螺丝头、固定工装以及Z轴电机;所述拧螺丝头与所述Z轴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拧螺丝头能够以自身轴线为转轴进行枢转,并能够由所述Z轴电机驱动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固定工装位于所述拧螺丝头下方;
所述铆压机构包括:铆压头、旋转工装以及压缸,所述铆压头内部形成铆压空间,所述铆压头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铆压凸起,所述铆压头与所述压缸传动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压缸驱动下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旋转工装位于所述铆压头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的改进,所述固定工装包括:第一固定座、预压气缸以及第一X轴电机;
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一X轴电机的滑块传动连接,并由所述第一X轴电机驱动在上料位置和拧紧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所述预压气缸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拧紧位置的两侧,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固定座运动至拧紧位置时对其进行夹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的改进,所述拧紧机构还包括吸尘单元,该吸尘单元位于所述拧紧机构的下料位置;
该吸尘单元包括:吸尘口、Z轴气缸以及旋转电机;所述吸尘口连接于一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Z轴气缸传动连接,所述Z轴气缸带动所述吸尘口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旋转电机与Z轴气缸的传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吸尘口、Z轴气缸整体进行枢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的改进,所述旋转工装包括:第二固定座、底座、电机以及第二X轴电机;
所述第二固定座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底座整体地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枢转;所述第二固定座、底座、电机整体地与所述第二X轴电机的滑块传动连接,并由所述第二X轴电机驱动在上料位置和铆压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条输送线能够实现端盖、垫片以及螺母在同一工位的连续送料,从而显著了提高了转子的装配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具有双搬运单元的搬运机构,二者可针对端盖、垫片以及螺母分别周转下料,进一步提高了各工件的送料效率。且上述搬运机构集成设置,在其运动行程能够覆盖多条输送线的同时,所占用的空间较小。
进一步地,拧紧机构和铆压机构并排设置,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可依次实现螺母的连续化拧紧和铆压。拧紧机构还具有一吸尘单元,该吸尘单元能够将拧紧时产生的废屑吸走,保证了产品的表面清洁。此外,拧紧机构和铆压机构分别设置于各自的工作台上,二者的X轴电机置于工作台的下方,进而有利于节约工作台上方的空间,便于其余结构的合理布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拧紧铆合设备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多输送线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多输送线上料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4为图3中螺母上料输送线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搬运机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搬运机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搬运机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双工位组装装置和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拧紧机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中拧紧机构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中铆压机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中铆压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可实现端盖、垫片以及螺母在同一工位的连续送料,并将各工件连续化地预组装于套装有铁芯的转轴上。同时,对于预组装有端盖、垫片以及螺母的转轴,可进一步对螺母进行拧紧和铆压,完成各工件的组装固定,从而显著了提高了转子的装配效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包括:多输送线上料装置100、双工位组装装置200、输送过渡线300以及机器人400。
多输送线上料装置100用于实现端盖、垫片以及螺母的连续送料及预组装,该多输送线上料装置100沿X轴方向设置。
输送过渡线300用于提供与端盖、垫片以及螺母进行预组装的转轴,该输送过渡线300沿Y轴延伸设置,并位于多输送线上料装置的下料位置,以接收来自多输送线上料装置100提供的各工件。
双工位组装装置200用于接收来自输送过渡线300输送的预组装有端盖、垫片以及螺母的转轴,并进一步实现预组装后螺母的拧紧和铆压,进而完成各工件的组装固定。双工位组装装置、多输送线上料装置沿Y轴并排设置。
机器人400用于将组装有端盖、垫片以及螺母的转轴进行周转,该机器人400位于多输送线上料装置100、双工位组装装置200所围的区域中。
如图2所示,多输送线上料装置100包括沿X轴并排设置的:端盖上料输送线10、垫片上料输送线20、螺母上料输送线30以及搬运机构40。如此,通过设置上述各输送线,可按照组装的顺序,依次提供用于组装转子的端盖、垫片及螺母。根据需要,上述任一条输送线可被设置为并排的多条。
如图3所示,端盖上料输送线10包括:第一输送线本体11以及第一载盘12。其中,第一载盘12用于承载待上料的端盖。从而,端盖可随第一载盘12在第一输送线本体11的驱动下,沿X轴由上料位置运动至下料位置。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线本体11为第一X轴直线电机,第一载盘12连接于由第一X轴直线电机驱动的滑块上。
由于端盖需要装配于转子的转轴上,其中间具有通孔。为了便于第一载盘12承载端盖进行上料,第一载盘1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适于多个端盖叠放并套装的第一立柱121。当第一立柱121被设置为多组时,多组第一立柱121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如此,便于一次上料提供多组叠放的端盖。
垫片上料输送线20包括:第二输送线本体21以及第二载盘22,第二载盘22由第二输送线本体21驱动沿X轴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垫片可随第二载盘22在第二输送线本体21的驱动下,沿X轴由上料位置运动至下料位置。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输送线本体21为第二X轴直线电机,第二载盘22连接于由第二X轴直线电机驱动的滑块上。
由于垫片需要装配于转子的转轴上,其中间具有通孔。为了便于第二载盘22承载垫片进行上料,第二载盘2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适于多个垫片叠放并套装的第二立柱221。当第二立柱221被设置为多组时,多组第二立柱221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如此,便于一次上料提供多组叠放的垫片。
如图4所示,螺母上料输送线30包括:第三输送线本体31以及若干治具32。若干治具32间隔地设置于第三输送线本体31上,并由第三输送线本体31驱动沿X轴进行往复运动。
具体地,第三输送线本体31包括:驱动单元33以及传动单元34。
驱动单元33用于提供本实施例第三输送线本体31运行所需的动力。该驱动单元33包括:驱动电机331和分割器332。驱动电机331通过分割器332带动传动单元34进行工作。如此,通过设置分割器332有利于驱动电机331带动传动单元34,按照需求的单位距离进行运动。
传动单元34包括:链条341和若干链轮342,链条341套装于若干链轮342上,驱动单元33与一链轮342传动连接,若干治具32间隔地设置于链条341上,并随链条341进行循环运动。如此,通过设置带有治具32的链条341可实现螺母的固定。其中,为了便于螺母的固定,治具32上设置有适于螺母放置的料槽。
一个实施方式中,若干链轮342按照输送方向分别设置于上游端和下游端,任一端均设置有上下排布的两组链轮342,各链轮342之间通过链条341进行联动。此时,驱动电机331通过分割器332及传动轮和传动带与一链轮342传动连接。
如此,当驱动电机331工作时,其可通过与之传动连接的链轮342带动链条341进行循环运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331竖直布置,其通过与链轮342同轴设置的分割器332与链轮34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电机331可带动链条341按照需求的单位距离进行运动,以实现螺母的精确送料。
为了便于链条341与治具32之间的连接,传动单元34被设置为两组,两组传动单元34的链轮342左右并排设置,任意相对设置的两个链轮342之间通过一传动轴相联动。同时,螺母上料输送线30还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立板35,各传动轴枢转连接于两个立板35之间。
此时,若干治具32连接于两组传动单元34的链条341上,从而各治具32随链条341进行循环运动。为了链条341移动单位距离时输送多个螺母,任一治具32上开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料槽。
搬运机构40位于各输送线的下游端,其具有双搬运单元,二者可针对端盖、垫片以及螺母分别周转下料,进一步提高了各工件的送料效率。
如图5、6所示,搬运机构40包括:第一搬运单元41和第二搬运单元42。
第一搬运单元41沿XYZ轴进行三维运动,并将端盖上料输送线10传送的端盖、垫片上料输送线20传送的垫片进行周转下料。第一搬运单元41包括:搬运夹爪411、第三X轴直线电机412、Y轴直线电机413、第一Z轴电缸414以及龙门架415。
为了实现三维运动,搬运夹爪411与第一Z轴电缸414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Z轴进行运动。如此,以图4所示方位为参照,可实现搬运夹爪411的升降运动。
搬运夹爪411、第一Z轴电缸414形成的整体与第三X轴直线电机412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X轴进行运动。为了便于搬运夹爪411、第一Z轴电缸414的整体运动,第三X轴直线电机412所在的电机座上还设置有两条X轴滑轨。如此,以图4所示方位为参照,可实现搬运夹爪411的前后运动。
龙门架415顶部为一矩形框架,Y轴直线电机413设置于矩形框架沿Y向设置的边框上。搬运夹爪411、第一Z轴电缸414、第三X轴直线电机412形成的整体与Y轴直线电机413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Y轴进行运动。为了便于搬运夹爪411、第一Z轴电缸414、第三X轴直线电机412的整体运动,矩形框架沿Y向设置的两边框上还分别设置有Y轴滑轨。如此,以图4所示方位为参照,可实现搬运夹爪411的左右运动。
结合如图7所示,搬运夹爪411包括:夹爪气缸416以及按压单元417。其中,按压单元417包括:上压板418和下压板419,上压板418和下压板419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420。夹爪气缸416连接于按压单元417的下方。按压单元417由第一Z轴电缸414驱动,对由夹爪气缸416夹持并释放的工件进行下压。如此,夹爪气缸416可首先运动至端盖上料输送线10的上方,夹持端盖并进一步带动其周转下料;再继续运动至垫片上料输送线20的上方,夹持垫片并进一步带动其周转下料。
第二搬运单元42集成于第一搬运单元41上,并将螺母上料输送线30传送的螺母进行周转下料。如此,通过将第一搬运单元41与第二搬运单元42集成设置,在其运动行程能够覆盖多条输送线的同时,所占用的空间较小。
第二搬运单元42包括:基板421、取料吸盘422、第四X轴直线电机423以及第二Z轴电缸424。为了实现集成设置,基板421设置于矩形框架沿X向设置的边框上,并位于Y轴直线电机413的一侧,第四X轴直线电机423设置于基板421上,基板421上还开设有避让第二Z轴电缸424的滑槽。
其中,取料吸盘422与第二Z轴电缸424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Z轴进行运动。如此,以图4所示方位为参照,可实现取料吸盘422的升降运动。
取料吸盘422、第二Z轴电缸424形成的整体与第四X轴直线电机423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X轴进行运动。为了便于取料吸盘422、第二Z轴电缸424的整体运动,第四X轴直线电机423所在的基板421上还设置有两条X轴滑轨。如此,以图4所示方位为参照,可实现取料吸盘422的前后运动。如此,取料吸盘422可运动至螺母上料输送线30的上方,吸取螺母并进一步带动其周转下料。
输送过渡线300用于提供转轴,由多输送线上料装置100提供的端盖、垫片以及螺母,在搬运机构40的带动下,被依次预装于提供的转轴上。该输送过渡线300也可采用链轮和链条的输送结构,其结构与螺母上料输送线30相类似,区别在于随链条同步运动的治具被设置为适于固定转轴的治具。因此,不再对输送过渡线300的结构进行重复介绍。
如图8所示,双工位组装装置200包括:拧紧机构210以及铆压机构230。
拧紧机构210、铆压机构230并排地设置于机器人400覆盖的周转范围内,机器人400将工件自拧紧机构210周转至铆压机构230。如此在机器人400的辅助下,拧紧机构210、铆压机构230可实现螺母的连续化拧紧和铆压,从而显著了提高了转子的装配效率。一个实施方式中,机器人400可以为六轴工业机器人。
如图9、10所示,拧紧机构210包括:拧螺丝头211、固定工装212以及Z轴电机213。
其中,拧螺丝头211具有与螺母相适配的型腔,该拧螺丝头211与Z轴电机213传动连接,拧螺丝头211能够以自身轴线为转轴进行枢转,并能够由Z轴电机213驱动进行升降运动。
如此,当Z轴电机213带动拧螺丝头211下降至工作位置时,拧螺丝头211通过自身的枢转运动,可对预组装在转轴上的螺母进行拧紧。一个实施方式中,拧螺丝头211及其轴向驱动部分形成一螺丝枪,螺丝枪整体地由Z轴电机213驱动进行升降运动。
固定工装212用于固定待拧紧的转轴,并将其周转至拧螺丝头211的下方。具体地,固定工装212设置于拧螺丝头211的下方,其包括:第一固定座214、预压气缸215以及第一X轴电机216。
其中,第一固定座214包括:固定座本体217以及设置于固定座本体217上的夹具218,夹具218上设置有适于工件夹持的固定槽。如此,通过固定座本体217上的固定槽可将机器人400周转而来的工件进行轴向及径向的固定。第一固定座214与第一X轴电机216的滑块传动连接,并由第一X轴电机216驱动在上料位置和拧紧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如此,通过第一X轴电机216可带动第一固定座214上的工件周转至拧螺丝头211的下方。
预压气缸215用于在拧紧时使得第一固定座214保持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预压气缸215对称地设置于拧紧位置的两侧,并能够在第一固定座214运动至拧紧位置时,推动与之相连接的夹块对第一固定座214的两侧进行夹持固定。
固定工装212位于一工作台219上,第一X轴电机216位于工作台219下方,第一X轴电机216的滑块自工作台219伸出,并与第一固定座214传动连接,工作台219上还设置有适于第一固定座214运动的滑轨。如此,通过将第一X轴电机216置于工作台219的下方,能够节约工作台219上方的空间,进而便于其余结构的合理布置。
此外,拧紧机构210还包括吸尘单元220,该吸尘单元220位于拧紧机构210的下料位置。如此,吸尘单元220能够将拧紧时产生的废屑吸走,进而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表面清洁。具体地,该吸尘单元220包括:吸尘口221、Z轴气缸222以及旋转电机223。
其中,吸尘口221与外部的吸尘设备相连通。同时,该吸尘口221连接于一支架上,支架的一端与Z轴气缸222传动连接,Z轴气缸222带动吸尘口221进行升降运动。旋转电机223与Z轴气缸222的传动连接,并能够带动吸尘口221、Z轴气缸222整体进行枢转。如此,在工件上料时,吸尘口221位于与其不发生干涉的位置。当工件拧紧螺母下料时,吸尘口221可在旋转电机223带动下,运动至工件的上方,并将其表面的废屑、灰尘等吸走。
如图11、12所示,铆压机构230包括:铆压头231、旋转工装232以及压缸233。
其中,铆压头231内部形成铆压空间,铆压头23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铆压凸起。铆压头231与压缸233传动连接,并能够在压缸233驱动下进行升降运动。如此,当压缸233带动铆压头231下降至工作位置时,铆压头231通过其内侧壁上的铆压凸起作用于螺母上,以对其进行铆压加工。
旋转工装232用于在铆压加工的同时,对工件施加一定的扭力,进而使得螺母进一步拧紧。具体地,旋转工装232位于铆压头231下方,其包括:第二固定座234、底座235、电机236以及第二X轴电机237。
其中,第二固定座234包括:固定座本体238以及设置于固定座本体238上的夹具239,夹具239上设置有适于工件夹持的固定槽。如此,通过固定座本体238上的固定槽可将机器人400周转而来的工件进行轴向及径向的固定。
第二固定座234拆卸地设置于底座235上。如此,便于根据不同型号的工件,更换与之相匹配的工装。第二固定座234、底座235整体地与电机236传动连接,并由电机236驱动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枢转。从而,通过电机236驱动第二固定座234旋转,可对工件提供相应的扭力,以辅助进一步拧紧。
第二固定座234、底座235、电机236整体地与第二X轴电机237的滑块传动连接,并由第二X轴电机237驱动在上料位置和铆压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如此,通过第二X轴电机237可带动第二固定座234上的工件周转至拧螺丝头211的下方。
铆压机构230位于一工作台240上,第二X轴电机237位于工作台240下方,第二X轴电机237的滑块自工作台240伸出,并与底座235传动连接,工作台240上还设置有适于底座235运动的滑轨。如此,通过将第二X轴电机237置于工作台240的下方,能够节约工作台240上方的空间,进而便于其余结构的合理布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条输送线能够实现端盖、垫片以及螺母在同一工位的连续送料,从而显著了提高了转子的装配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具有双搬运单元的搬运机构,二者可针对端盖、垫片以及螺母分别周转下料,进一步提高了各工件的送料效率。且上述搬运机构集成设置,在其运动行程能够覆盖多条输送线的同时,所占用的空间较小。
进一步地,拧紧机构和铆压机构并排设置,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可依次实现螺母的连续化拧紧和铆压。拧紧机构还具有一吸尘单元,该吸尘单元能够将拧紧时产生的废屑吸走,保证了产品的表面清洁。此外,拧紧机构和铆压机构分别设置于各自的工作台上,二者的X轴电机置于工作台的下方,进而有利于节约工作台上方的空间,便于其余结构的合理布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包括: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双工位组装装置、输送过渡线以及机器人;
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双工位组装装置沿Y轴并排设置;所述输送过渡线沿Y轴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的下料位置;所述机器人位于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双工位组装装置所围的区域中;
所述多输送线上料装置包括沿X轴并排设置的:端盖上料输送线、垫片上料输送线、螺母上料输送线以及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位于各输送线的下游位置,并将各输送线提供的工件,依次预组装于由所述输送过渡线提供的转轴上;
所述双工位组装装置包括:拧紧机构以及铆压机构;所述拧紧机构、铆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器人覆盖的周转范围内,所述机器人将预装有螺母的转轴,由所述输送过渡线周转至所述拧紧机构,再将拧紧螺母后的转轴,由所述拧紧机构周转至所述铆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料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线本体以及第一载盘,所述第一载盘由所述第一输送线本体驱动沿X轴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垫片上料输送线包括:第二输送线本体以及第二载盘,所述第二载盘由所述第二输送线本体驱动沿X轴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螺母上料输送线包括:第三输送线本体以及若干治具,所述若干治具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线本体上,并由所述第三输送线本体驱动沿X轴进行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本体为第一X轴直线电机,所述第一载盘连接于由所述第一X轴直线电机驱动的滑块上,所述第一载盘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适于多个端盖叠放并套装的第一立柱;
所述第二输送线本体为第二X轴直线电机,所述第二载盘连接于由所述第二X轴直线电机驱动的滑块上,所述第二载盘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适于多个垫片叠放并套装的第二立柱;
所述第三输送线本体包括:驱动单元以及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链条和若干链轮,所述链条套装于所述若干链轮上,所述驱动单元与一链轮传动连接,若干治具间隔地设置于所述链条上,并随所述链条进行循环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链轮按照输送方向分别设置于上游端和下游端,任一端均设置有上下排布的两组链轮,各链轮之间通过所述链条进行联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分割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分割器与一链轮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被设置为两组,两组传动单元的链轮左右并排设置,任意相对设置的两个链轮之间通过一传动轴相联动;所述两组传动单元的链条上连接有若干所述治具,任一治具上开设有两个并排设置并适于螺母放置的料槽,各治具随所述链条进行循环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第一搬运单元和第二搬运单元;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沿XYZ轴进行三维运动,并将所述端盖上料输送线传送的端盖、垫片上料输送线传送的垫片进行周转下料;所述第二搬运单元集成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上,并将所述螺母上料输送线传送的螺母进行周转下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包括:搬运夹爪、第三X轴直线电机、Y轴直线电机、第一Z轴电缸以及龙门架;
所述搬运夹爪与所述第一Z轴电缸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Z轴进行运动;
所述搬运夹爪、第一Z轴电缸形成的整体与所述第三X轴直线电机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X轴进行运动;
所述龙门架顶部为一矩形框架,所述Y轴直线电机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沿Y向设置的边框上,所述搬运夹爪、第一Z轴电缸、第三X轴直线电机形成的整体与所述Y轴直线电机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Y轴进行运动;
所述搬运夹爪包括:夹爪气缸以及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夹爪气缸连接于所述按压单元的下方,所述按压单元由所述第一Z轴电缸驱动,对由所述夹爪气缸夹持并释放的工件进行下压;
所述第二搬运单元包括:基板、取料吸盘、第四X轴直线电机以及第二Z轴电缸;
所述取料吸盘与所述第二Z轴电缸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Z轴进行运动;
所述取料吸盘、第二Z轴电缸形成的整体与所述第四X轴直线电机相连接,并由其驱动沿X轴进行运动;
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沿X向设置的边框上,并位于所述Y轴直线电机的一侧,所述第四X轴直线电机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避让所述第二Z轴电缸的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机构包括:拧螺丝头、固定工装以及Z轴电机;所述拧螺丝头与所述Z轴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拧螺丝头能够以自身轴线为转轴进行枢转,并能够由所述Z轴电机驱动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固定工装位于所述拧螺丝头下方;
所述铆压机构包括:铆压头、旋转工装以及压缸,所述铆压头内部形成铆压空间,所述铆压头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铆压凸起,所述铆压头与所述压缸传动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压缸驱动下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旋转工装位于所述铆压头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装包括:第一固定座、预压气缸以及第一X轴电机;
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一X轴电机的滑块传动连接,并由所述第一X轴电机驱动在上料位置和拧紧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所述预压气缸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拧紧位置的两侧,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固定座运动至拧紧位置时对其进行夹持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机构还包括吸尘单元,该吸尘单元位于所述拧紧机构的下料位置;
该吸尘单元包括:吸尘口、Z轴气缸以及旋转电机;所述吸尘口连接于一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Z轴气缸传动连接,所述Z轴气缸带动所述吸尘口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旋转电机与Z轴气缸的传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吸尘口、Z轴气缸整体进行枢转。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拧紧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装包括:第二固定座、底座、电机以及第二X轴电机;
所述第二固定座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底座整体地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枢转;所述第二固定座、底座、电机整体地与所述第二X轴电机的滑块传动连接,并由所述第二X轴电机驱动在上料位置和铆压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CN202222868470.2U 2022-10-26 2022-10-26 上料拧紧铆合设备 Active CN219379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8470.2U CN219379683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上料拧紧铆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8470.2U CN219379683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上料拧紧铆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9683U true CN219379683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70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68470.2U Active CN219379683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上料拧紧铆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9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92103A (zh) 一种隐形井盖自动化高效焊接钢筋的焊接设备
CN110640407A (zh) 一种车用铝合金箱体自动焊接组装生产线
CN211539919U (zh) 动力电池极柱焊接设备
CN106271579A (zh) 盖型螺母全自动上料装备
CN108000757B (zh) 合模上料机
CN110640378A (zh) 一种车用铝合金箱体弧焊卡具
CN108857403B (zh) 弹片上料装置和电感元件自动组装设备
CN110614204A (zh) 一种电池箱体双组份结构胶涂胶固化装置
CN211028918U (zh) 剃须刀传动组件装配线
CN111392111A (zh) 一种单拼牙刷包装机
CN209902517U (zh) 一种电池焊接机
CN209758469U (zh) 一种工业搬运机器人
CN110640777A (zh) 一种车用铝合金箱体三合一机械抓手
CN210818216U (zh) 一种双驱动环缝焊接工装
CN219379683U (zh) 上料拧紧铆合设备
CN218461453U (zh) 双工位螺母组装设备
CN110614200A (zh) 一种电池箱体冷却底板涂胶组装一体机
CN115446595A (zh) 上料拧紧铆合设备
CN214489239U (zh) 压紧定位激光焊接装置
CN215357172U (zh) 电机定子组装设备
CN215515732U (zh) 一种机械手上下料装置
CN218464942U (zh) 多输送线上料装置
CN211218396U (zh) 一种运料装置以及冲压设备
CN218827285U (zh) 电堆模块化同步堆叠设备
CN211996323U (zh) 一种单拼牙刷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