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3821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3821U
CN219373821U CN202223360592.7U CN202223360592U CN219373821U CN 219373821 U CN219373821 U CN 219373821U CN 202223360592 U CN202223360592 U CN 202223360592U CN 219373821 U CN219373821 U CN 219373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ventilation
channel
liquid storage
stor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05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振坤
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05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3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3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3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壳体组件、换气通道以及换气密封部。壳体组件的内部形成储液腔。通过设置换气通道将壳体组件内部的储液腔与外界大气连通,在换气通道上设置连通储液腔的第一开口,同时设置与第一开口配合的换气密封部,在储液腔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密封第一开口;在储液腔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与第一开口之间形成间隙,空气进入储液腔,平衡储液腔内的压强,使得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持续的流向发热组件进行雾化。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雾化器和电源组件。雾化器用于存储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电源组件用于为雾化器的工作提供电能。
随着雾化器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不断被消耗,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内的压强减小,此时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难以继续流向发热组件进行雾化。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组件、换气通道以及换气密封部。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所述换气通道将所述储液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换气通道具有与所述储液腔液体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换气密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开口匹配,且所述换气密封部朝向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一面为凹面;在所述储液腔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换气密封部密封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储液腔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换气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形成间隙。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述的任一项雾化器以及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
上述的雾化器,通过设置换气通道将壳体组件内部的储液腔与外界大气连通,在换气通道上设置连通储液腔的第一开口,同时设置与第一开口配合的换气密封部,换气密封部选择性的控制储液腔与外界大气的连通与封闭,在储液腔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密封第一开口;在储液腔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与第一开口之间形成间隙,空气进入储液腔,平衡储液腔内的压强,使得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持续的流向发热组件进行雾化。
而且,换气密封部朝向气溶胶雾化基质的表面相对气溶胶生成基质向外凸出,以使得换气密封部朝向气溶胶雾化基质的表面为凹面。如此,若换气密封部因接触气溶胶形成基质而产生溶胀,从而有拱起的趋势时,换气密封部上的凹面因受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作用力,能够抵消换气密封部因溶胀产生的拱起趋势,从而使得换气密封部能够贴紧并密封第一开口,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从第一开口漏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雾化座套以及雾化座的A-A处的截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的雾化座套、雾化座以及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的雾化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的雾化座套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的雾化上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的雾化下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子雾化装置1、雾化器10、壳体组件100、外壳110、第一端111、出气口1111、第二端112、雾化座120、下液通道121、第一通道121a、第二通道121b、出雾通道113、雾化上座114、第一凹槽114a、第一连接部114b、雾化下座115、第二凹槽115a、第二连接部115b、发热组件130、换气通道200、第一开口210、第二开口220、换气槽230、换气密封部300、气泡逸出口310、储液腔400、密封件500、雾化座套600、电源组件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以产生气溶胶供用户使用。其中,所述加热方式可以为对流、传导、辐射或者其组合。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形态可以是液体、凝胶、膏体或固体等。当气溶胶生成基质为固体时,其可以是粉碎状、颗粒化、粉末状、粒状、条状或片状形式的固体。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包括但不限于是用于医疗、养生、健康、美容目的的材料,例如,气溶胶生成基质为药液、油类,或者,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为植物类材料,例如植物的根、茎、叶、花、芽、种子等。
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7,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A处的截面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雾化座套以及雾化座的A-A处的截面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的雾化上座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包括壳体组件100、换气通道200以及换气密封部300。
壳体组件100的内部形成储液腔400。
换气通道200将储液腔400与外界大气连通,换气通道200具有位于储液腔400内壁的第一开口210。
换气密封部300设置于第一开口210的一侧,与第一开口210匹配,且换气密封部300朝向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一面为凹面。即,换气密封部300朝向气溶胶雾化基质的表面相对气溶胶生成基质向外凸出,以使得换气密封部300朝向气溶胶雾化基质的表面为凹面。如此,若换气密封部300因接触气溶胶形成基质而产生溶胀,从而有拱起的趋势时,换气密封部300上的凹面因受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作用力,能够抵消换气密封部300因溶胀产生的拱起趋势,从而使得换气密封部300能够贴紧并密封第一开口210,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从第一开口210漏出。需要说明的是,换气通道200除了可以设置在雾化座120上,也可以设置在储液腔400的侧壁上,在此不作限制。
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密封第一开口210;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与第一开口210之间形成间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通过设置换气通道200将壳体组件100内部的储液腔400与外界大气连通,在换气通道200上设置连通储液腔400的第一开口210,同时设置与第一开口210配合的换气密封部300,换气密封部300选择性的控制储液腔400与外界大气的连通与封闭,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密封第一开口210;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与第一开口210之间形成间隙,空气进入储液腔400,平衡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使得储液腔40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持续的流向发热组件130进行雾化。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可以包括:外壳110、雾化座120以及发热组件130。
外壳110可以用于保护雾化器10的内部元件如雾化座120、发热组件130等,外壳110可以包括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1设置有出气口1111,外壳110的内部形成有出雾通道113,出雾通道113的一端通过出气口1111与外界连通,以供气溶胶流出雾化器10。外壳110的内壁与出雾通道113的外壁之间形成储液腔400,储液腔400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
雾化座120设置于外壳110的一侧,具体的,雾化座120设置于外壳110的第二端112。雾化座120的内部具有安装腔(图中未标出),安装腔用于安装发热组件130。雾化座120的内部形成下液通道121,安装腔通过下液通道121与储液腔400连通,也就是说下液通道121的一端与储液腔400连通,下液通道121的另一端与发热组件130连通。
发热组件130设置于安装腔内,并与下液通道121液体连通,以将从储液腔400内经下液通道121流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30可以是发热丝、发热网、发热膜等,发热组件130还可以包括传导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陶瓷体、棉芯等导液结构,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雾化器10还可以包括密封件500,密封件500用于密封外壳110的第二端112与雾化座120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储液腔40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从储液腔400漏出。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500可以套设在雾化座120上,以便于固定。密封件500可以与雾化座120过盈配合,且密封件500上对应下液通道121的位置设置有通孔,以供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入至下液通道12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500也可以仅位于外壳110与雾化座120之间,即位于雾化座120外周。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500可以与换气密封部300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相互独立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以密封件500与换气密封部300一体成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为便于描述,后续将密封件500与换气密封部300的一体成型结构称为雾化座套600。
请同时参阅图4以及图7,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10中的雾化座套600、雾化座120以及发热组件130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10中的雾化上座114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座120可以包括雾化上座114与雾化下座115,安装腔由雾化上座114与雾化下座115安装后的间隙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上座114与雾化下座115也可以为一体结构。雾化上座114可以包括第一凹槽114a,第一凹槽114a设置在雾化上座114靠近雾化下座115的一侧。
请同时参照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10中的雾化下座115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雾化下座115为中部凹陷,两边凸出的结构,形成第二凹槽115a,第二凹槽115a设置于雾化下座115靠近雾化上座114的一侧,第二凹槽115a与第一凹槽114a配合,形成安装腔(图未示)。
请同时参照图7以及图8,雾化上座114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114b,雾化下座115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115b,第一连接部114b和第二连接部115b中的一个可以是卡槽,另一个可以是卡块,在此不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雾化上座114与雾化下座115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卡扣连接,还可以是过盈配合等。
在本实施例中,换气通道200可以设置于雾化座110上,具体可以设置在雾化上座114上,换气通道200的第一开口210设置在下液通道121的内壁上,此外,换气通道200还具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二开口2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1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以利于形成液体薄膜,阻碍漏液,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口210的截面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开口220可以直接与雾化器10的外部连通,也可以通过安装腔与雾化器10的外部连通,在此不做限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座110上的下液通道121的截面形状不局限于图示中的朝向下液通道121的中心线凸出的结构,还可以是远离下液通道121的中心线向外凸出的结构,只需要保持换气密封部300朝向气溶胶雾化基质的表面相对下液通道121的中心线向外凸出,即换气密封部300朝向下液通道121的中心线,也是朝向气溶胶雾化基质的表面为凹面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换气密封部300固定于雾化座120,并对应第一开口210。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密封第一开口210;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与第一开口210之间形成间隙,此时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开口210进入储液腔400内平衡压强。
上述的雾化器10,在换气通道200上设置第一开口210以及第二开口220,通过第一开口210以及第二开口220将储液腔400与雾化器10的外部连通,并设置固定于雾化座120的换气密封部300,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密封第一开口210,以防止储液腔40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换气通道200漏出;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与第一开口210之间形成间隙,空气经换气通道200进入储液腔400,平衡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使得储液腔40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持续的流向发热组件130进行雾化。
具体请参照图3、图5以及图6,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10中的雾化座套600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的雾化座套的俯视图。雾化座套600可以是硅胶材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气密封部300上设有气泡逸出口310,气泡逸出口310位于第一开口210靠近出气口1111的一侧。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与第一开口210之间形成的间隙与气泡逸出口310连通。
由于空气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当用户使用雾化器10时,即出气口1111朝上时,气泡逸出口310位于第一开口210的上方将有利于从气泡从气泡逸出口310逸出,以补偿储液腔400腔内的压强,在其他实施例中,气泡逸出口310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泡逸出口310可以位于换气密封部300靠近储液腔400的一侧的边缘,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泡逸出口310可以位于换气密封部300的中部,在此不做限制,由于气泡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因此只要气泡逸出口310的高度高于第一开口210的高度即可,以便于储液腔400换气,也就是说气泡逸出口310相对于第一开口210更加靠近出气口1111的一侧即可,在此不作限制。
当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雾化座套600套设在雾化上座114上,换气密封部300与下液通道121的内壁紧贴,封闭雾化上座114上的第一开口220,避免漏液。
当储液腔400内的液态气溶胶基质消耗后,此时储液腔400内压强减小,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比如预设值为-800Kpa,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为-820Kpa),雾化座套600上换气密封部300与第一开口210对应的位置在压强差作用下被掀起,使得换气通道200与储液腔400连通,从而空气可以流入到储液腔400内,调节储液腔400内的压强。
当储液腔400内的压强随着外部空气进入储液腔400至储液内的压强恢复正常后,此时雾化座套600套设在雾化上座114上,换气密封部300与下液通道121的内壁紧贴,封闭雾化上座114上的第一开口210,避免漏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气密封部300靠近下液通道121的中心轴线的表面外凸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换气密封部300的形状还应与下液通道121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同时,换气密封部300与下液通道121的内壁过盈配合,以到达良好的密封效果。
换气密封部300用于根据储液腔400内的压强来选择性的密封第一开口210或开放第一开口210。需要说明的是,换气密封部300的长度至少需要延伸至下液通道121上的第一开口210处,以密封第一开口210,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换气密封部300的长度可以与整个下液通道121的长度平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气密封部300可以沿下液通道121整圈设置,以提高换气密封部300的整体稳定性。
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20设置在雾化上座114的侧面上,换气通道200还可以包括换气槽230,换气槽230设置在雾化上座114的侧面,换气槽230为条状凹槽,第二开口220可以设置于换气槽230内。换气槽230的一端与第二开口220连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
请再次参阅图2以及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液通道121可以包括第一通道211以及第二通道212,第一通道211位于出雾通道113的一侧,第二通道212位于出雾通道113的另一侧,也就是说第一通道211可以用于第二通道212并排设置。
换气密封部300可以设置两个,其中一个换气密封部300与第一通道211的内部过盈配合,另一个换气密封部300与第二通道212的内部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储液腔400中的液态气溶胶基质可以有两个路径进入发热组件130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遇到两个换气密封部300中任意一个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另一个进行液态气溶胶基质的传输,提高了容错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道211与第二通道212可以是一致的,以简化下液通道121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下液通道121的内壁面不能有沿下液通道121的内壁径向向内的面,避免因溶胀现象导致换气密封部300无法与第一通道211的内壁紧贴或换气密封部300无法与第二通道212的内壁紧贴的情况,导致漏液。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10形成在下液通道121的内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10也可以设置在储液腔400的壁面上。请参照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10及换气密封部300设置在储液腔400的内壁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换气密封部300可以设置在储液腔400远离出雾通道113的一侧,用于单向导通储液腔400与外界大气。
请同时参照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10及换气密封部300设置在形成出雾通道113的壁面上,用于单向导通储液腔500与外界大气。
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可以包括如上述中的任意一种雾化器10以及电源组件20,电源组件20位于电源组件20位于雾化座120远离外壳110的一侧,与发热组件130电连接,电源组件20用于为雾化器10提供能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1,通过设置在雾化器10的换气通道200将壳体组件100内部的储液腔400与外界大气连通,在换气通道200上设置连通储液腔400的第一开口210,同时设置与第一开口210配合的换气密封部300,换气密封部300选择性的控制储液腔400与外界大气的连通与封闭,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密封第一开口210;在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换气密封部300与第一开口210之间形成间隙,空气进入储液腔400,平衡储液腔400内的压强,使得储液腔40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持续的流向发热组件130进行雾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同时,可以利用上述实施例中导出其它实施方式,使得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逻辑替换和改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
换气通道,将所述储液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换气通道具有与所述储液腔液体连通的第一开口;以及
换气密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开口匹配,且所述换气密封部朝向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一面为凹面;
在所述储液腔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换气密封部密封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储液腔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换气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密封部上设有气泡逸出口,在所述储液腔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换气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形成的间隙与所述气泡逸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具有供雾化后的气溶胶流出的出气口,在所述出气口竖直向上的状态下,所述气泡逸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所述储液腔;
雾化座,所述雾化座的内部形成安装腔以及下液通道,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下液通道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以及
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下液通道液体连通;
所述换气通道设置于所述雾化座上,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下液通道的内壁,所述第一开口通过所述下液通道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设于雾化座,用于密封所述壳体和所述雾化座之间的间隙,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换气密封部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密封部沿所述下液通道的内壁整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还包括位于所述雾化座外表面的换气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通道包括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并排设置,所述换气密封部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换气密封部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配合,另一个所述换气密封部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任一项雾化器以及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
CN202223360592.7U 2022-12-14 2022-12-14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9373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0592.7U CN219373821U (zh) 2022-12-14 2022-12-14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0592.7U CN219373821U (zh) 2022-12-14 2022-12-14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3821U true CN219373821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0592.7U Active CN219373821U (zh) 2022-12-14 2022-12-14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3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1357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37963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14725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37382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87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65026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94571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898354U (zh) 雾化芯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219147U (zh) 一种具有换气结构的电子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
CN21760951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7495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937231U (zh) 一种雾化主机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628840U (zh) 发热结构、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CN218737215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0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20174481U (zh) 一种雾化底座、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422206U (zh) 一种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19939718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0694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73719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93725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9088402U (zh) 一种具有内外换气结构的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1888927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34369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