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4951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4951U
CN220274951U CN202321217264.3U CN202321217264U CN220274951U CN 220274951 U CN220274951 U CN 220274951U CN 202321217264 U CN202321217264 U CN 202321217264U CN 220274951 U CN220274951 U CN 220274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ventilation
atomizer
liqui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72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瑞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72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4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4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4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储液部,储液部上设有储液腔及与储液腔连通的出液口,储液腔用于储存液体基质;雾化件,邻近出液口设置,用于雾化液体基质以产生气溶胶;弹性阀件,设于储液部远离所述出液口的一端,弹性阀件包括形变部;阀件配合件,设于储液部远离出液口的一端;换气通道,设于阀件配合件上或者界定于阀件配合件与弹性阀件之间,换气通道用于连通储液腔与外界空气,以提供外界空气进入储液腔的通道;形变部能响应储液腔内的负压变化而打开或关闭换气通道。上述雾化器中换气通道位于储液腔的顶部,从液体基质的上方进行换气,避免换气气泡进入出液口中堵住出液口。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将液体基质加热雾化成气溶胶后,供用户抽吸的雾化产品。电子雾化装置中有储液腔,储液腔中装有液体基质。储液腔底部设置出液口,储液腔中的液体基质从出液口流出,流至雾化件进行加热雾化。当储液腔中的液体基质流出后,储液腔中会产生负压,无法出液。因此,当储液腔中产生的负压过大时,需要对储液腔进行换气,也就是向储液腔中补充气体,从而平衡储液腔中的负压。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从储液腔底部进行换气,换气产生的气泡容易进入出液口中堵住出液口,影响出液口正常出液。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雾化器包括:
储液部,所述储液部上设有储液腔及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储液腔用于储存液体基质;
雾化件,邻近所述出液口设置,用于雾化液体基质以产生气溶胶;
弹性阀件,设于所述储液部远离所述出液口的一端,所述弹性阀件包括形变部;
阀件配合件,设于所述储液部远离所述出液口的一端;
换气通道,设于所述阀件配合件上或者界定于所述阀件配合件与所述弹性阀件之间,所述换气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储液腔与外界空气,以提供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储液腔的通道;所述形变部能响应所述储液腔内的负压变化而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换气通道。
作为上述雾化器的可选方案,所述雾化器包括吸嘴,所述阀件配合件为所述吸嘴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安装在所述吸嘴上,所述弹性阀件为设于所述吸嘴与所述储液部之间的密封件。
作为上述雾化器的可选方案,所述弹性阀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形变部周围,所述形变部的中心设有第一换气孔,所述第一换气孔用于连通所述换气通道与所述储液腔。
作为上述雾化器的可选方案,所述吸嘴上设有卡柱,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柱配合的卡孔,所述形变部设于所述卡孔内,所述形变部与所述卡柱的末端抵持,以封闭所述第一换气孔。
作为上述雾化器的可选方案,所述换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卡柱侧壁上的气槽,所述气槽远离所述形变部的一端露于所述弹性阀件外部。
作为上述雾化器的可选方案,所述储液部中设有气道,所述气槽远离所述形变部的一端与所述气道连通,以使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气道进入所述气槽。
作为上述雾化器的可选方案,所述形变部的中心设置柱形体,所述第一换气孔设于所述柱形体上;所述卡柱上设置盲孔,所述柱形体伸入所述盲孔中,所述盲孔的孔底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换气孔的封堵部。
作为上述雾化器的可选方案,所述弹性阀件设于所述阀件配合件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侧;所述阀件配合件上设有换气腔,所述换气通道由所述阀件配合件的外壁向所述换气腔延伸;所述换气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形变部伸入所述换气腔中并封闭所述换气通道的端口。
作为上述雾化器的可选方案,所述弹性阀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阀件配合件卡接;所述形变部具有由所述固定部沿纵向向所述换气腔延伸的悬臂形。
作为上述雾化器的可选方案,所述换气腔为圆柱形,所述形变部的外侧面具有与所述换气腔的内壁贴合的弧形。
作为上述雾化器的可选方案,所述阀件配合件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储液部连接。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雾化器,还包括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的电池组件。
上述雾化器在阀件配合件上设置换气通道,或者在阀件配合件与弹性阀件之间界定出换气通道,通过弹性阀件控制换气通道的通断,且阀件配合件和弹性阀件均设置在储液部远离出液口的一端,从而使换气通道位于储液腔的顶端,远离出液口,在液体基质的上方进行换气,避免换气气泡进入出液口中堵住出液口。弹性阀件能响应储液腔内的负压变化而打开换气通道,采用在压差作用下可自动发生形变的弹性材质,通过弹性阀件的形变来控制换气通道的通断,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雾化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截面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雾化器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雾化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雾化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弹性阀件与阀件配合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弹性阀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阀件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雾化器;101、进气口;
110、储液部;111、储液腔;112、出液口;113、气道;
120、雾化件;
130、弹性阀件;131、形变部;132、固定部;133、第一换气孔;134、卡孔;135、柱形体;
140、阀件配合件;141、换气通道;141a、气槽;142、卡柱;143、挡壁;1431、开口;144、盲孔;1441、封堵部;
110′、储液部;111′、储液腔;112′、出液口;
120′、雾化件;
130′、弹性阀件;131′、形变部;132′、固定部;
140′、阀件配合件;141′、换气通道;142′、换气腔;143′、第二换气孔;
150′、吸嘴;
16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结构而非全部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雾化器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参考图2,雾化器100包括储液部110、雾化件120、弹性阀件130及阀件配合件140。
储液腔111用于储存液体基质。储液部110上设置有储液腔111和出液口112。出液口112与储液腔111连通,储液部110中的液体基质从出液口112流至雾化件120。雾化件120邻近出液口112设置,雾化件120对液体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液体基质例如可包括甘油、丙二醇、尼古丁制剂、香精香料、风味添加剂等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液体基质。
弹性阀件130设置在储液部110远离出液口112的一端。如图2所示,弹性阀件130可以是一个用于密封储液腔111的密封件。如图7所示,弹性阀件130′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一个阀件。如图2所示,弹性阀件130包括形变部131。形变部131用于通过其自身的形变来控制换气通道141的通断。
阀件配合件140设置在储液部110远离出液口112的一端,阀件配合件140能固定弹性阀件130。如图2所示,阀件配合件140可以是雾化器100的吸嘴。如图7所示,阀件配合件140′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用来与弹性阀件130配合的零件。
如图2所示,阀件配合件140设置有换气通道141,或者在阀件配合件140与弹性阀件130之间界定出换气通道141。换气通道141用于连通储液腔111与外界空气,以提供外界空气进入储液腔111的通道。当储液腔111中产生的负压超过一定值时,外界空气通过换气通141道进入储液腔111中,对储液腔111进行换气,平衡储液腔111中的负压。换气通道141连通外界空气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间接连通,例如图4所示,通过雾化器100中的其它气道113间接连通到外界空气。
如图2及图7所示,弹性阀件130(130′)的形变部131(131′)与阀件配合件140(140′)接触,从而关闭阀件配合件140上的换气通道141(141′)。形变部131(131′)能响应储液腔111内的负压变化而打开或者关闭换气通道141,换气通道141打开时外部空气通过换气通道141进入至储液腔111内。当储液腔111(111′)中负压过大与外界空气的压差大于预设值时,形变部131(131′)在压差作用下被顶开,如图2及图7中虚线所示,形变部131(131′)与阀件配合件140(140′)分离,从而打开换气通道141(141′),向储液腔111(111′)中补充气体,实现换气。
参考图2和图7,形变部131(131′)只能朝向储液腔111(111′)发生形变被打开,反向则无法打开。这通过结构上的设计来实现,若储液腔111(111′)内气压大于外部空气气压时,形变部131(131′)会被储液腔111(111′)内的气流顶向阀件配合件140(140′);或雾化器100平放、倒置时,形变部131(131′)被储液腔111(111′)内的液体顶向阀件配合件140(140′)。此情况下,参考图2和图7,形变部131(131′)会抵在阀件配合件140(140′)上无法发生形变,换气通道141(141′)无法打开保持关闭状态,因此,可保证储液腔111(111′)内的液体不会流出,避免发生漏液。
参考图2,上述雾化器100在阀件配合件140上设置换气通道141,或者在阀件配合件140与弹性阀件130之间界定出换气通道141。通过弹性阀件130控制换气通道141的通断,且阀件配合件140和弹性阀件130均设置在储液部110远离出液口112的一端,从而使换气通道141远离出液口112,从储液腔111中液体基质的上方进行换气,与传统的从储液腔111底部进行换气的方案相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00可避免换气气泡进入出液口112中堵住出液口112。同时,弹性阀件130采用在压差作用下可自动发生形变的弹性材质,通过弹性阀件130的形变来控制换气通道141的通断,成本较低。
如图2所示,雾化器100包括吸嘴,阀件配合件140为吸嘴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安装在吸嘴上。弹性阀件130为设置在吸嘴与储液部110之间的密封件。直接将换气通道141设置在吸嘴上,并利用吸嘴与储液部110之间的密封件来作为弹性阀件130,使结构更精简,成本更低,同时零件较少,装配方便。
如图2所示储液腔111远离出液口112的一端设计为敞开结构,从而便于通过该敞开结构向储液腔111中注液。后续装配过程中,需要通过密封件将敞开处密封,图2所示中即利用此密封件来作为弹性阀件130。
参考图2,弹性阀件130还包括固定部132,固定部132设置在形变部131周围。如图2所示,固定部132夹设在阀件配合件140和储液部110之间,从而通过阀件配合件140将弹性阀件130压紧,实现弹性阀件130的固定。形变部131的厚度比固定部132薄,这样便于形变部131在压差作用下发生形变,同时可保证固定部132较厚,可靠性高,密封性较好。
如图2所示,形变部131的中心设有第一换气孔133,第一换气孔133用于连通换气通道141与储液腔111。当形变部131与阀件配合件140接触时,第一换气孔133被封闭,从而断开换气通道141与储液腔111之间的连通;当储液腔111中产生负压形变部131被向下顶开时,换气通道141中的气流从第一换气孔133进入储液腔111中。
如图2所示,吸嘴(阀件配合件140)上设置有卡柱142,弹性阀件130的固定部132上设置有与卡柱142配合的卡孔134,形变部131设置在卡孔134内,形变部131与卡柱142的末端抵持,以封闭第一换气孔133。
继续参考图2,卡柱142的侧壁上设置有气槽141a,换气通道141包括该气槽141a。如图2所示,气槽141a沿纵向设置,气槽141a远离形变部131的一端露于弹性阀件130外部,从而避免气槽141a被弹性阀件130的固定部132完全封闭,使外部空气能顺利进入气槽141a,也就是进入换气通道141。
如图2所示,气槽141a靠近形变部131的一端a为通槽,便于气流从气槽141a中流出。
参考图4,储液部110中设有气道113,气道113沿纵向延伸。如图3所示,雾化器100的底部设置进气口101。当用户从吸嘴口抽吸时,如图4所示,外界空气从雾化器100的底部的进气口101进入雾化器100,流过雾化件120带走气溶胶后,进入储液部110中的气道113,并沿着气道113向上流向吸嘴口,最后进入用户口中。
结合图3及图4,换气通道141远离形变部131的一端与气道113连通。如图3和图4所示,吸嘴(阀件配合件140)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弹性阀件130的挡壁143,挡壁143上设置开口1431,气流通过开口1431进入换气通道141中。如图4所示,挡壁143作为吸嘴中气腔的部分壁面。气道113中的气流沿着气道113进入吸嘴的气腔最后流到吸嘴口,如图4所示,途中部分气流通过挡壁143上的开口1431进入换气通道141。
如图6所示,形变部131的中心设置柱形体135,第一换气孔133设置在柱形体135上。卡柱142上设置盲孔144,柱形体135伸入盲孔144中,盲孔144的孔底设有用于封堵第一换气孔133的封堵部1441。卡柱142的末端与弹性阀件130的形变部131接触,形成一道密封;封堵部1441与第一换气孔133接触将第一换气孔133堵住,形成第二道密封。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两道密封提升了密封的可靠性。当形变部131在压差作用下发生形变被向下推开时,卡柱142的末端与形变部131分离,且封堵部1441与第一换气孔133分离,从而使换气通道141被打开,实现换气操作。
参考图7,在另一实施例中,弹性阀件130′并不是像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样作为密封件。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阀件130′设置在阀件配合件140′远离储液腔111′的一侧。如图7中放大部分所示,阀件配合件140′上设有换气腔142′,结合图7及图9,换气通道141′由阀件配合件140′的外壁向换气腔142′延伸。结合图7及图9,换气腔142′与储液腔111′连通,如图9,具体可在换气腔142′的底部设置第二换气孔143′来使换气腔142′与储液腔111连通。参考图7,可以理解的是,换气通道141′在换气腔142′中形成一个端口,形变部131′伸入换气腔142′中并封闭该端口,从而封闭换气通道141′。当储液腔111′中产生负压时,如图7中放大部分所示,弹性阀件130′的形变部131′被气流推开,从而打开换气通道141′。
如图7至图9所示,弹性阀件130′也包括固定部132′,固定部132′与阀件配合件140′卡接。形变部131′具有由固定部132′沿纵向向换气腔142′延伸的悬臂形。当储液腔111′中产生负压时,如图7所示,形变部131′的末端被气流向内推开,打开换气通道141′。
如图9所示,换气腔为圆柱形,形变部131′的外侧面具有与换气腔142′的内壁贴合的弧形,从而能使形变部131′与换气腔142′的内壁更贴合,当形变部131′封闭换气通道141′的端口时,密封性更好。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吸嘴作为阀件配合件140不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吸嘴150′设置在弹性阀件140′远离储液腔111′的一侧。换气通道141′通过吸嘴150′连通外界空气。如前文所述,参考图4,储液部110中设置气道113,气道113连通吸嘴,换气通道141与吸嘴连通,从而使气道113中的气流能通过吸嘴进入换气通道141。
如图7所示,阀件配合件140′通过密封圈160′与储液部110′连接。如图7所示,密封圈160′的外圈与储液部110′连接,密封圈160′的内圈与阀件配合件140′连接。从而保证阀件配合件140′与储液部110′之间的密封性,将储液腔111′的顶部封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雾化器100,还包括电池组件,电池组件用于为雾化器100供电。电池组件可设置为与雾化器100可拆卸连接。电池组件与雾化器100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可更换雾化器100。当雾化器100中的液体基质使用完后,更换另一个有充足液体基质的雾化器100。
显然,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部,所述储液部上设有储液腔及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储液腔用于储存液体基质;
雾化件,邻近所述出液口设置,用于雾化液体基质以产生气溶胶;
弹性阀件,设于所述储液部远离所述出液口的一端,所述弹性阀件包括形变部;
阀件配合件,设于所述储液部远离所述出液口的一端;
换气通道,设于所述阀件配合件上或者界定于所述阀件配合件与所述弹性阀件之间,所述换气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储液腔与外界空气,以提供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储液腔的通道;所述形变部能响应所述储液腔内的负压变化而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换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吸嘴,所述阀件配合件为所述吸嘴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安装在所述吸嘴上,所述弹性阀件为设于所述吸嘴与所述储液部之间的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阀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形变部周围,所述形变部的中心设有第一换气孔,所述第一换气孔用于连通所述换气通道与所述储液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上设有卡柱,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柱配合的卡孔,所述形变部设于所述卡孔内,所述形变部与所述卡柱的末端抵持,以封闭所述第一换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卡柱侧壁上的气槽,所述气槽远离所述形变部的一端露于所述弹性阀件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中设有气道,所述气槽远离所述形变部的一端与所述气道连通,以使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气道进入所述气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的中心设置柱形体,所述第一换气孔设于所述柱形体上;所述卡柱上设置盲孔,所述柱形体伸入所述盲孔中,所述盲孔的孔底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换气孔的封堵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阀件设于所述阀件配合件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侧;所述阀件配合件上设有换气腔,所述换气通道由所述阀件配合件的外壁向所述换气腔延伸;所述换气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形变部伸入所述换气腔中并封闭所述换气通道的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阀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阀件配合件卡接;所述形变部具有由所述固定部沿纵向向所述换气腔延伸的悬臂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腔为圆柱形,所述形变部的外侧面具有与所述换气腔的内壁贴合的弧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件配合件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储液部连接。
12.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还包括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的电池组件。
CN202321217264.3U 2023-05-19 2023-05-19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274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7264.3U CN220274951U (zh) 2023-05-19 2023-05-19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7264.3U CN220274951U (zh) 2023-05-19 2023-05-19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4951U true CN220274951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6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7264.3U Active CN220274951U (zh) 2023-05-19 2023-05-19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4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6072B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12471608A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7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US20200352228A1 (en)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and atomizer and suction nozzle assembly thereof
CN21174696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4725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384192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189897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12493550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7986687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4594169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7495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EP4091466A1 (en) Liquid injection structure,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thereof
CN21835468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3231824A1 (zh) 一种气动感应防漏结构及雾化装置
CN21730918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2100341A1 (zh) 雾化器和医疗雾化装置
CN216701620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34192A1 (zh) 防漏液的分体式雾化器
CN214713727U (zh) 雾化器和医疗雾化装置
CN21434009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2911663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929613U (zh) 供液装置、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37382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45859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