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0884U - 座椅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椅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0884U
CN219360884U CN202320073871.0U CN202320073871U CN219360884U CN 219360884 U CN219360884 U CN 219360884U CN 202320073871 U CN202320073871 U CN 202320073871U CN 219360884 U CN219360884 U CN 219360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filler
seat
equal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38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阳
郑志腾
韩自锋
李忠良
左卫国
李英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38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0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0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0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以及车辆,该座椅包括坐垫发泡层;以及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所述气囊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以及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气囊内,以在所述气囊放气后支撑所述气囊。由此,通过设置填充物于气囊中,可以使得气囊在放气后的状态下通过其内部的填充物给乘客的乘坐部位提供支撑,减少气囊受力;还可以使得气囊在其内部气体量较少的状态下通过其内部的填充物承载来自于乘客的乘坐部位的部分压力,减少气囊承受压力,减少气囊破裂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强气囊的支撑性和耐用性,进而提高座椅的实用性与舒适性。

Description

座椅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私人轿车开始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代步工具。传统的汽车座椅包括依序连接的坐垫、靠背和头枕。一旦出厂销售、其坐垫和靠背的设计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针对不同体重的人群,该座椅结构所产生的驾驶体验也会有细微的差异。具体来说,对采用软质坐垫的汽车座椅来说,驾驶员的体重越重,其对坐垫所产生的形变越大,驾驶时所保持的坐姿也会相应产生变化。而若采用硬质坐垫,则坐垫本身会对驾驶员产生一定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该座椅可以进一步增强气囊的支撑性,可以提高座椅的实用性与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座椅,包括:坐垫发泡层;以及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所述气囊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以及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气囊内,以在所述气囊放气后支撑所述气囊。
由此,通过设置填充物于气囊中,可以使得气囊在放气后的状态下通过其内部的填充物给乘客的乘坐部位提供支撑,减少气囊受力;还可以使得气囊在其内部气体量较少的状态下通过其内部的填充物承载来自于乘客的乘坐部位的部分压力,减少气囊承受压力,减少气囊破裂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强气囊的支撑性和耐用性,进而提高座椅的实用性与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填充物为发泡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填充物的高度为d1,d1满足关系式:15mm≤d1≤3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填充物与所述气囊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留有第一通气间隙,所述第一通气间隙的宽度为d2,d2满足关系式:10mm≤d2≤20mm;和/或所述填充物与所述气囊宽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留有第二通气间隙,所述第二通气间隙的宽度为d3,d3满足关系式:10mm≤d3≤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填充物包括:多个填充单元,多个所述填充单元在所述气囊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气囊的长度方向上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相邻的所述填充单元之间留有第三通气间隙;或多个所述填充单元顺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填充物的顶面和/或底面均为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坐垫发泡层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凹陷的容纳槽,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坐垫发泡层包括:发泡主体和侧防护部,所述侧防护部设置于所述发泡主体的横向两侧,所述容纳槽形成于所述发泡主体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座椅;
10、坐垫发泡层;11、容纳槽;12、发泡主体;13、侧防护部;
20、气囊;30、填充物;31、填充单元;40、第一通气间隙;
50、第二通气间隙;60、第三通气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100,该座椅100可以用于车辆中,其可以为用户提供驾驶或乘坐的位置。
结合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座椅100主要包括坐垫发泡层10、气囊20和填充物30,气囊20设置于坐垫发泡层10的下方,气囊20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填充物30填充在气囊20内,以在气囊20放气后支撑气囊20。
具体地,坐垫发泡层10设置于气囊20上方,气囊20内设置有填充物30,当用户根据乘坐部位的软硬度需求为气囊20充气时,其可以减小所需要充入的气体量,从而提高用户调节座椅100软硬度的速度;当用户根据乘坐部位的软硬度需求为气囊20放气至气囊20的厚度与填充物30的高度相等后,填充物30此时可以支撑用户的乘坐部位,从而避免用户的乘坐部位在气囊20放气后乘坐在较硬的气囊20下方的结构上,进而提高用户乘坐的舒适感。
由此,通过设置填充物30于气囊20中,可以使得气囊20在放气后的状态下通过其内部的填充物30给乘客的乘坐部位提供支撑,减少气囊20受力;还可以使得气囊20在其内部气体量较少的状态下通过其内部的填充物30承载来自于乘客的乘坐部位的部分压力,减少气囊20承受压力,减少气囊20破裂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强气囊20的支撑性和耐用性,进而提高座椅100的实用性与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结合图2和图3所示,填充物30为发泡结构。具体地,气囊20内的填充物30的材料为发泡,发泡具有优良的回弹性、承载性、舒适性和耐用性,而且其制造耗能低、脱模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和成本低,如此设置,可以提高气囊20内填充物30的支撑性、经济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座椅100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结合图2和图3所示,填充物30的高度为d1,d1满足关系式:15mm≤d1≤35mm。具体地,气囊20内设置的填充物30的高度为d1,15mm≤d1≤35mm,填充物30的高度较小,如此设置,使得气囊20内的填充物30在气囊20放气后为用户的乘坐部位提供满足其对座椅100软硬度需求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填充物30的耗用,从而降低座椅100成本,进而提高座椅100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例如,填充物30的高度为d1,d1可以为15mm、20mm、25mm、30mm和35mm,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结合图2和图3所示,填充物30与气囊20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留有第一通气间隙40,第一通气间隙40的宽度为d2,d2满足关系式:10mm≤d2≤20mm;和/或填充物30与气囊20宽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留有第二通气间隙50,第二通气间隙50的宽度为d3,d3满足关系式:10mm≤d3≤20mm。
具体地,气囊20内设置的填充物30的外轮廓与气囊20内轮廓之间分别对应留有间隙,沿气囊20长度方向的气囊20两端与填充物30两端的第一通气间隙40的宽度为d2,10mm≤d2≤20mm,第一通气间隙40的宽度较小,填充物30在气囊2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较小,填充物30在气囊20内的长度方向上覆盖尺寸较大,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气囊20在第一通气间隙40顺畅通气的前提下,还可以较好地限制填充物30在气囊20内长度上方向的位移;沿气囊20宽度方向的气囊20两端与填充物30两端的第二通气间隙50的宽度为d3,10mm≤d3≤20mm,第二通气间隙50的宽度较小,填充物30在气囊20的宽度方向上移动较小,填充物30在气囊20内的宽度方向上覆盖尺寸较大,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气囊20在第二通气间隙50顺畅通气的前提下,还可以较好地限制填充物30在气囊20内宽度方向上的位移,从而使得填充物30的大面接近气囊20横截面的面积,避免用户的乘坐部位在乘坐放气后的气囊20时会发生局部脱离填充物30的支撑的问题,进而提高座椅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例如,第一通气间隙40的宽度为d2,d2可以为10mm、15mm和20mm,第二通气间隙50的宽度为d3,d3可以为10mm、15mm和20mm,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结合图2和图3所示,填充物30包括多个填充单元31,多个填充单元31在气囊2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而且在气囊20的长度方向上排布。具体地,气囊20内的填充物30可以为多个沿气囊20的宽度方向,也就是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填充单元31,而且多个填充单元31在气囊20内的长度方向,也就是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排布,如此设置,相较于多个填充单元31沿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排布,可以使得每个填充单元31能同时支撑用户的两侧臀部,用户的两侧臀部受到填充物30所传递的支撑力将更加均匀,从而减少沿车辆的左右方向排布的多个填充单元31的连接处对用户乘坐部位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进而更大程度地减少用户乘坐部位处的局部塌陷感或异物鼓起感。
一种可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相邻的填充单元31之间留有第三通气间隙60。其中,气囊20内的相邻的填充单元31之间留有较小的第三通气间隙60,如此设置,使得填充单元31满足用户乘坐部位在根据软硬度需求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气囊20充气的速度,从而提高用户调节座椅100软硬度的响应性。
另一种可选地,多个填充单元31顺次连接。如此设置,多个填充单元31连接更加紧凑,避免用户的乘坐部位产生座椅100整体性较差的乘坐感,从而提升座椅100的整体稳定性,进而提高用户乘坐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结合图2和图3所示,填充物30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具体地,气囊20内的填充物30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状,填充物30的整体厚度可保持一致,如此设置,当气囊20放气后,可以更好地适配气囊20放气后的内部轮廓,用户的乘坐部位乘坐在填充物30上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出现用户的乘坐部位两侧不一致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座椅100的实用性与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结合图1所示,坐垫发泡层10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凹陷的容纳槽11,至少两个气囊20容置于容纳槽11内。具体地,坐垫发泡层10的底部形成有容纳至少两个气囊20的向上凹陷的容纳槽11,如此设置,容纳槽11可以限制至少两个气囊20的移动,还可以防止容纳槽11内排布的至少两个气囊20受到外界的损害,从而提高座椅100对至少两个气囊20的保护性。另外,通过设置容纳槽11,还可以至少一定程度上减少座椅100的整体高度,可以有利于座椅100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设计。
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坐垫发泡层10包括发泡主体12和侧防护部13,侧防护部13设置于发泡主体12的横向两侧,容纳槽11形成于发泡主体12的底部。其中,发泡主体12的底部形成容纳至少两个气囊20的容纳槽11,如此设置,可以在满足发泡主体12对座椅100进行支撑的基础上,保护底部的容纳槽11内的至少两个气囊20;坐垫发泡层10的侧防护部13在发泡主体12的两侧沿横向向背离发泡主体12的上侧方向延伸,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坐垫发泡层10整体相对用户的乘坐部位呈收拢状态,可以为用户的乘坐部位提供更好的包裹保护感,从而提高座椅100的实用性和用户乘坐时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座椅100,如此设置,该座椅100可以提升车辆的实用性和用户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垫发泡层;以及
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所述气囊选择性地充气和放气;以及
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气囊内,以在所述气囊放气后支撑所述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发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高度为d1,d1满足关系式:15mm≤d1≤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与所述气囊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留有第一通气间隙,所述第一通气间隙的宽度为d2,d2满足关系式:10mm≤d2≤20mm;和/或
所述填充物与所述气囊宽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留有第二通气间隙,所述第二通气间隙的宽度为d3,d3满足关系式:10mm≤d3≤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包括:多个填充单元,多个所述填充单元在所述气囊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气囊的长度方向上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填充单元之间留有第三通气间隙;或
多个所述填充单元顺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顶面和/或底面均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凹陷的容纳槽,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发泡层包括:发泡主体和侧防护部,所述侧防护部设置于所述发泡主体的横向两侧,所述容纳槽形成于所述发泡主体的底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
CN202320073871.0U 2023-01-10 2023-01-10 座椅以及车辆 Active CN219360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3871.0U CN219360884U (zh) 2023-01-10 2023-01-10 座椅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3871.0U CN219360884U (zh) 2023-01-10 2023-01-10 座椅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0884U true CN219360884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5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3871.0U Active CN219360884U (zh) 2023-01-10 2023-01-10 座椅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0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7520B2 (en) Aircraft passenger seat cushions
CN201154678Y (zh) 车辆座椅头枕插入物
EP1731059A1 (en) Seat for vehicle
EP0407361B1 (en) A seat backrest with a layered structure
JP5955617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パッド
JP5242088B2 (ja) 自動車用座席のクッション
JP2014034215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219360884U (zh) 座椅以及车辆
CN219360885U (zh) 座椅以及车辆
CN219295231U (zh) 座椅以及车辆
CN218929273U (zh) 座椅以及车辆
CN108883716B (zh) 车用座椅
CN219257132U (zh) 座椅以及车辆
CN112805176B (zh) 车辆座椅和机动车
JP7364877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及び該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を備える乗物用シート
CN201291796Y (zh) 汽车用气垫床
JP5712877B2 (ja) 自動車用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構造
CN215284504U (zh) 坐感舒适的新型汽车坐垫
JP2006014829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CN221340326U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
JP5601011B2 (ja) シート、シート用クッション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859073B (zh) 汽车座椅发泡结构
KR0127890B1 (ko) 자동차의 시트쿠션
CN115195561B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16102521U (zh) 座垫和代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