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2521U - 座垫和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座垫和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2521U
CN216102521U CN202120395741.XU CN202120395741U CN216102521U CN 216102521 U CN216102521 U CN 216102521U CN 202120395741 U CN202120395741 U CN 202120395741U CN 216102521 U CN216102521 U CN 216102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width
cushion part
scooter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957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正新
曾广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 Intelligent Changzhou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 Intelligent Changzhou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 Intelligent Changzhou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 Intelligent Changzhou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957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2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2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2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垫和代步车,座垫包括:第一座垫部和第二座垫部,第二座垫部设置于第一座垫部的后方,第二座垫部的顶部高于第一座垫部的顶部,第一座垫部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的宽度且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由此,通过将第二座垫部的顶部设置地高于第一座垫部的顶部,可以提升骑行者乘坐在座垫上的舒适性,将第一座垫部顶部的宽度设置地小于底部的宽度,并且使第一座垫部的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可以在用户短暂停靠代步车时,使第一座垫部具有供用户双腿自然放置的避让空间,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乘坐座垫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座垫和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垫和代步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道路上的车辆逐渐增多,交通逐渐变得拥挤,代步车以其良好的轻巧性与便捷性得到人们的认可,已经得到基本的普及。用户在骑行代步车时,需要乘坐的代步车的座垫上,所以代步车的座垫的舒适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相关技术中,座垫的乘坐区域较为平整,会降低用户乘坐的舒适性,而且用户在短暂停靠时,双腿与座垫的贴合性不理想,会导致用户双腿的酸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代步车的座垫,该座垫具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代步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垫包括:第一座垫部和第二座垫部,所述第二座垫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座垫部的后方,所述第二座垫部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座垫部的顶部,所述第一座垫部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的宽度且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由此,通过将第二座垫部的顶部设置地高于第一座垫部的顶部,可以提升骑行者乘坐在座垫上的舒适性,将第一座垫部顶部的宽度设置地小于底部的宽度,并且使第一座垫部的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可以在用户短暂停靠代步车时,使第一座垫部具有供用户双腿自然放置的避让空间,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乘坐座垫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座垫部的宽度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座垫部的宽度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所述第一座垫部前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座垫部后端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座垫还包括:第一弧形过渡部,所述第一弧形过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垫部后端一侧和所述第二座垫部的前端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座垫还包括:第二弧形过渡部,所述弧形过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垫部后端顶部和所述第二座垫部前端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座垫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对设置且均为斜平面或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座垫部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的宽度且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座垫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座垫部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座垫部和所述第二座垫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包括:车架;以上所述的代步车的座垫,所述座垫设置于所述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垫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垫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垫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座垫;
10-第一座垫部;20-第二座垫部;30-第一弧形过渡部;40-第二弧形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代步车的座垫100,该座垫100应用在代步车上。
结合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代步车的座垫100可以主要包括:第一座垫部10和第二座垫部20,其中,第二座垫部20设置于第一座垫部10的后方,第二座垫部20的顶部高于第一座垫部10的顶部,这样可以使座垫100的乘坐区域具有高低差,这样可以方便驾乘人员乘坐。
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第一座垫部10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的宽度,并且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具体地,当用户骑行代步车并且暂时停靠时,双腿会放置在第一座垫部10的两侧,以支撑车身,保证代步车的平衡,由于人体双腿的构造,在双腿自然放置在第一座垫部10两侧的情况下,双腿距离臀部越远,双腿之间的距离越大,所以通过将第一座垫部10顶部的宽度设置地小于底部的宽度,并且使第一座垫部10的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这样第一座垫部10两侧可以提供给双腿自然放置的避让空间,可以使用户双腿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可以避免双腿长时间放置在第一座垫部10两侧产生酸痛感,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乘坐座垫100的舒适性。
由此,通过将第二座垫部20的顶部设置地高于第一座垫部10的顶部,可以提升骑行者乘坐在座垫100上的舒适性,将第一座垫部10顶部的宽度设置地小于底部的宽度,并且使第一座垫部10的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可以在用户短暂停靠代步车时,使第一座垫部10具有供用户双腿自然放置的避让空间,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乘坐座垫100的舒适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座垫部10的宽度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具体地,用户在骑行代步车并且暂时停靠,双腿放置在座垫100的两侧,以支撑车身,保证代步车的平衡时,由于双腿并不会完全竖直地放置在第一座垫部10的两侧,而是通常会向前倾斜放置,所以将第一座垫部10的宽度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即第一座垫部10的宽度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这样可以使第一座垫部10更加符合用户双腿的放置习惯,从而可以使第一座垫部10的结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功能学,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乘坐座垫100的舒适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二座垫部20的宽度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第一座垫部10前端的宽度小于第二座垫部20后端的宽度。具体地,由于第二座垫部20设置于第一座垫部10的后方,并且第二座垫部20的宽度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这样当用户乘坐在第二座垫部20上时,第二座垫部20的两侧也存在避让用户双腿的避让空间,用户两侧的腿不会被第二座垫部20撑开,从而可以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乘坐舒适性,进一步地,将第一座垫部10前端的宽度设置地小于第二座垫部20后端的宽度,可以使用户在正常骑行代步车时,方便双腿相互贴近并且放置在第一座垫部10的前端,可以使第一座垫部10的设计符合用户乘坐座垫100的习惯,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座垫100还包括:第一弧形过渡部30,第一弧形过渡部30连接于第一座垫部10后端一侧和第二座垫部20的前端一侧。具体地,由于第二座垫部20连接设置于第一座垫部10的后方,第二座垫部20顶部高于第一座垫部10的顶部,所以通过将第一弧形过渡部30连接于第一座垫部10后端一侧和第二座垫部20的前端一侧,当用户的双腿贴合在第一座垫部10后端一侧和第二座垫部20的前端一侧时,第一弧形过渡部30可以使用户的触感更加柔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这样还可以防止第一座垫部10与第二座垫部20连接处的侧边较尖锐,易发生磨损,可以提升座垫100的可靠性。
另外,第一弧形过渡部30为向前倾斜延伸的过渡部,这样可以使第一弧形过渡部30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可以避免第一弧形过渡部30在第一座垫部10后端一侧和第二座垫部20的前端一侧形成较为突出的部分,当用户的双腿放置在第一弧形过渡部30时,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座垫100还包括:第二弧形过渡部40,第二弧形过渡部40连接于第一座垫部10后端顶部和第二座垫部20前端顶部。具体地,当用户乘坐在第一座垫部10上时,第二弧形过渡部40可以与用户臀部的后侧相贴合,从而可以防止用户臀部的后侧感觉到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乘坐体验。
结合图1-图3所示,第一座垫部1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对设置,并且均为斜平面或弧形面,这样用户的双腿放置在第一座垫部1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时,用户的双腿可以与斜平面或弧形面相互贴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双腿放置在第一座垫部10上的舒适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二座垫部20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的宽度,并且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具体地,用户在骑行代步车时,可能会载人,被载的人将乘坐在第二座垫部20,或者用户在骑行代步车时,自己会乘坐在第二座垫部20上,将第二座垫部20顶部的宽度设置地小于底部的宽度,并且使第二座垫部20的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这样第二座垫部20两侧可以提供给用户或被载人的双腿自然放置的避让空间,可以使用户或被载人双腿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或被载人的乘坐舒适性,可以进一步地优化座垫100的结构。
结合图2所示,第一座垫部10的长度大于第二座垫部20的长度。具体地,由于第一座垫部10的前端的宽度相对较小,所以第一座垫部10的前端无法供用户稳定可靠地乘坐,将第一座垫部10的长度设置地大于第二座垫部20的长度,可以使第一座垫部10具有充足的乘坐空间,可以使用户更加稳定可靠地乘坐在第一座垫部10上,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图1-图3所示,第一座垫部10和第二座垫部2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第一座垫部10与第二座垫部20生产制造的流程,降低生产制造的难度,而且还可以提升第一座垫部10与第二座垫部20连接设置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代步车可以主要包括:车架和上述座垫100,通过将座垫100安装时设置在车架的合理位置上,可以使用户轻松稳定地乘坐在座垫100上,并且对代步车进行骑行控制,这样可以提升用户对代步车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代步车的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垫部和第二座垫部,所述第二座垫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座垫部的后方,所述第二座垫部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座垫部的顶部,所述第一座垫部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的宽度且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垫部的宽度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代步车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垫部的宽度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所述第一座垫部前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座垫部后端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代步车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还包括:第一弧形过渡部,所述第一弧形过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垫部后端一侧和所述第二座垫部的前端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代步车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还包括:第二弧形过渡部,所述弧形过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垫部后端顶部和所述第二座垫部前端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垫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对设置且均为斜平面或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垫部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的宽度且宽度在顶部向底部的延伸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垫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座垫部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垫部和所述第二座垫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10.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代步车的座垫,所述座垫设置于所述车架上。
CN202120395741.XU 2021-02-22 2021-02-22 座垫和代步车 Active CN216102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5741.XU CN216102521U (zh) 2021-02-22 2021-02-22 座垫和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5741.XU CN216102521U (zh) 2021-02-22 2021-02-22 座垫和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2521U true CN216102521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8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95741.XU Active CN216102521U (zh) 2021-02-22 2021-02-22 座垫和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2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227201A1 (en) Total spinal support
US20150150379A1 (en) Cushion for chair and chair
US7168765B2 (en) Vehicle seat
CN216102521U (zh) 座垫和代步车
JP2003189976A (ja) シート用背凭れ板およびシート
JP3120097U (ja) 椅子の背もたれ
JP2007038861A (ja) 自動車用座布団及び自動車用座席
EP4087445A1 (en) Neck pillow
JP419674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593617Y2 (ja) リア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の取付構造
JP440026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CN220682217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和车辆
JP7044966B2 (ja) 跨座式シート
CN216069711U (zh) 车用座椅一体式座盆
CN219295231U (zh) 座椅以及车辆
CN2407976Y (zh) 多功能座椅
CN206968464U (zh) 儿童汽车座
JPS6140203Y2 (zh)
KR200425623Y1 (ko) 차량용 시트
EP2881011B1 (en) Cushion for chair and chair
JPS6345418Y2 (zh)
JP3771340B2 (ja) 乳幼児用座席
JPH0558572U (ja) バスの床構造
JP3570494B2 (ja) シートのクッション体
JP2024036771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