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0117U -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0117U
CN219360117U CN202320323338.5U CN202320323338U CN219360117U CN 219360117 U CN219360117 U CN 219360117U CN 202320323338 U CN202320323338 U CN 202320323338U CN 219360117 U CN219360117 U CN 219360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fixedly connected
automotive interior
groo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33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ai'an C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ai'an C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ai'an C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ai'an C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33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0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0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0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涉及汽车内饰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架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固定架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第二安装槽相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移动板,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注塑零件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密封板,所述工作台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设置有脱模机构,脱模机构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注塑后的零件进行脱模,避免因工人从凹槽内取出零件,使得零件出现破损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汽车内饰件加工时,需要用到注塑设备,传统的注塑设备,由于没有设置脱模机构,使注塑后的零件大多通过人工手动进行脱模,此种人工手动脱模的方式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对加工后的零件造成了损坏,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注塑设备,由于没有设置脱模机构,使注塑后的零件大多通过人工手动进行脱模,此种人工手动脱模的方式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对加工后的零件造成了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架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固定架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第二安装槽相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移动板,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注塑零件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密封板,所述工作台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设置有脱模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槽与凹槽相贯穿,所述工作台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第一安装槽相贯穿。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储料箱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设置在通孔内。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均转动设置有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每个所述螺纹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工字轴。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工字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内,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工字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板两端与两个螺纹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块。
作为优选,所述脱模机构包括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伸缩杆输出端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伸缩杆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板下表面和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L型连接块正下方,所述限位板在限位槽内壁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电机,使电机输出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工字轴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另一个工字轴转动,通过两个工字轴的转动,同步带动两个螺纹杆转动,通过两个螺纹杆的转动,同步带动两个螺纹套移动,通过两个螺纹套的移动,同步带动与移动板固定连接的储料箱和两个L型连接块移动,直至移动板移动至与工作台表面接触,驱动机构的设置,便于对移动板和储料箱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后续零件的注塑与脱模工作。
(2)脱模机构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注塑后的零件进行脱模,避免因工人从凹槽内取出零件,使得零件出现破损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剖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B剖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01、凹槽;102、第一安装槽;103、限位槽;2、固定架;201、第二安装槽;202、活动槽;3、固定座;4、驱动机构;401、螺纹杆;402、工字轴;403、皮带;404、电机;405、螺纹套;5、移动板;501、通孔;6、储料箱;7、控制开关;8、下料管;9、L型连接块;10、密封板;11、脱模机构;1101、伸缩杆;1102、连接板;1103、弹簧;1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固定架2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01,固定架2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202,活动槽202与第二安装槽201相贯穿,第二安装槽201内设置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04,驱动机构4上设置有移动板5,工作台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注塑零件的凹槽101,凹槽101内放置有密封板10,工作台1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02,第一安装槽102上设置有脱模机构11。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设置电机404,使得电机404带动移动板5移动,通过移动板5的移动,同步带动储料箱6移动,直至移动板5移动至与工作台1上表面接触位置,随后通过设置控制开关7,使得储料箱6内的原料通过下料管8流入凹槽101内进行注塑成型,当注塑结束后,再次设置电机404,使得电机404带动移动板5和储料箱6向上移动至合适位置,最后通过脱模机构11,将密封板10顶起并脱离凹槽101内,进而带动密封板10上的注塑零件上移,从而完成对零件脱模的目的。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2与凹槽101相贯穿,工作台1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03,限位槽103与第一安装槽102相贯穿。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移动板5中部开设有通孔501,移动板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料箱6,储料箱6上设置有控制开关7,储料箱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管8,下料管8设置在通孔501内。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安装槽201内均转动设置有螺纹杆401,每个螺纹杆401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05,每个螺纹杆401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工字轴402,两个工字轴402通过皮带403连接,电机404固定安装在固定座3内,电机404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工字轴402固定连接,移动板5两端与两个螺纹套405固定连接,移动板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块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机404,使电机404输出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工字轴402转动,通过皮带403带动另一个工字轴402转动,通过两个工字轴402的转动,同步带动两个螺纹杆401转动,通过两个螺纹杆401的转动,同步带动两个螺纹套405移动,通过两个螺纹套405的移动,同步带动与移动板5固定连接的储料箱6和两个L型连接块9移动,直至移动板5移动至与工作台1表面接触,驱动机构4的设置,便于对移动板5和储料箱6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后续零件的注塑与脱模工作。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脱模机构11包括两个伸缩杆1101,伸缩杆1101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02内,第一安装槽102内设置有连接板1102,两个伸缩杆1101输出端均与连接板1102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1101上均套设有弹簧1103,弹簧1103两端分别与连接板1102下表面和工作台1固定连接,连接板110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位于L型连接块9正下方,限位板12在限位槽103内壁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伸缩杆1101和弹簧1103处于压缩状态,在移动板5向下移动时,两个L型连接块9将按压两个限位板12向下移动,在两个限位板12移动过程中,将带动连接板1102向下移动,此时伸缩杆1101和弹簧1103再次被压缩,当移动板5移动至与工作台1接触时,伸缩杆1101和弹簧1103被压缩至临界状态,接着通过设置控制开关7,对凹槽101内进行下料并注塑,当注塑完成后,通过电机404带动移动板5向上移动,通过移动板5的移动,同步带动L型连接块9向上移动,此时伸缩杆1101和弹簧1103慢慢复位,直至移动板5移动至固定架2中部时,伸缩杆1101和弹簧1103复位,在弹簧1103的带动下,将带动连接板1102继续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密封板10向上移动,当密封板10脱离凹槽101内时,最后通过人工将密封板10上的注塑零件取出即可,脱模机构11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注塑后的零件进行脱模,避免因工人从凹槽101内取出零件,使得零件出现破损的现象发生。
该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下,伸缩杆1101和弹簧1103处于压缩状态,使用时,首先通过启动电机404,使电机404输出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工字轴402转动,通过皮带403带动另一个工字轴402转动,通过两个工字轴402的转动,同步带动两个螺纹杆401转动,通过两个螺纹杆401的转动,同步带动两个螺纹套405移动,通过两个螺纹套405的移动,同步带动与移动板5固定连接的储料箱6和两个L型连接块9移动,直至移动板5移动至与工作台1表面接触;
在移动板5向下移动时,两个L型连接块9将按压两个限位板12向下移动,在两个限位板12移动过程中,将带动连接板1102向下移动,此时伸缩杆1101和弹簧1103再次被压缩,当移动板5移动至与工作台1接触时,伸缩杆1101和弹簧1103被压缩至临界状态,随后通过启动控制开关7,使得储料箱6内的原料通过下料管8流入凹槽101内进行注塑成型;
当注塑结束后,再次启动电机404带动移动板5向上移动,通过移动板5的移动,同步带动L型连接块9向上移动,此时伸缩杆1101和弹簧1103慢慢复位,直至移动板5移动至固定架2中部时,伸缩杆1101和弹簧1103复位,在弹簧1103的带动下,将带动连接板1102继续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密封板10向上移动,当密封板10脱离凹槽101内时,最后通过人工将密封板10上的注塑零件取出即可,脱模机构11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注塑后的零件进行脱模,避免因工人从凹槽101内取出零件,使得零件出现破损的现象发生。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8)

1.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架(2)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01),所述固定架(2)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202),所述活动槽(202)与第二安装槽(201)相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槽(201)内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04),所述驱动机构(4)上设置有移动板(5),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注塑零件的凹槽(101),所述凹槽(101)内放置有密封板(10),所述工作台(1)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02),所述第一安装槽(102)上设置有脱模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02)与凹槽(101)相贯穿,所述工作台(1)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03),所述限位槽(103)与第一安装槽(102)相贯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中部开设有通孔(501),所述移动板(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料箱(6),所述储料箱(6)上设置有控制开关(7),所述储料箱(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管(8),所述下料管(8)设置在通孔(5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201)内均转动设置有螺纹杆(401),每个所述螺纹杆(401)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05),每个所述螺纹杆(401)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工字轴(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工字轴(402)通过皮带(403)连接,所述电机(404)固定安装在固定座(3)内,所述电机(404)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工字轴(40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两端与两个螺纹套(405)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块(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11)包括两个伸缩杆(1101),所述伸缩杆(1101)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02)内,所述第一安装槽(102)内设置有连接板(1102),两个所述伸缩杆(1101)输出端均与连接板(110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杆(1101)上均套设有弹簧(1103),所述弹簧(1103)两端分别与连接板(1102)下表面和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10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位于L型连接块(9)正下方,所述限位板(12)在限位槽(103)内壁滑动。
CN202320323338.5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 Active CN219360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3338.5U CN219360117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3338.5U CN219360117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0117U true CN21936011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9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3338.5U Active CN219360117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0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9444A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和外饰零部件的免喷涂注塑模具
CN21936011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内饰注塑设备
CN111497153A (zh) 一种能够安全快速脱模的冰箱门胆注塑加工装置
CN214026968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3524522B (zh) 一种多孔橡胶件生产硫化模具
CN215396596U (zh) 汽车副仪表盘注塑模具倒置式脱模结构
CN21515098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分体式模具
CN220904010U (zh) 一种注塑件脱模机构
CN220883234U (zh) 一种具有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CN220311717U (zh) 一种汽车压铸模具用顶出装置
CN116985365B (zh) 一种汽车进气歧管注塑成形装置
CN216832359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生产的便于顶出的模具
CN219618411U (zh) 一种注塑模架移动滑块的脱模装置
CN219464666U (zh) 一种冷挤压浮动模具工装
CN220763019U (zh) 一种混凝土构件用成型模具
CN219946937U (zh) 一种自带防刮涂层的塑胶模具
CN108437303A (zh) 一种橡胶柱塞类产品的气动批量脱模装置及方法
CN220409427U (zh) 一种通用抗生素胶塞模具
CN218948200U (zh) 一种模具的脱模装置
CN216176440U (zh) 一种用于制造异径管的模具
CN218966047U (zh) 一种注塑模具脱料机构用成型部件
CN215619355U (zh) 一种便于成型取料的塑料模具
CN215455028U (zh) 一种月饼成型装置
CN220638784U (zh) 一种橡胶件生产模具
CN220946478U (zh) 一种电视机外壳生产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