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3789U -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3789U
CN219353789U CN202320073856.6U CN202320073856U CN219353789U CN 219353789 U CN219353789 U CN 219353789U CN 202320073856 U CN202320073856 U CN 202320073856U CN 219353789 U CN219353789 U CN 219353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leaning
rotating roller
brush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38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邢靖宣
李玉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38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3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3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3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铰接的机身和地刷,地刷包括本体和清洁组件,机身设有净水箱、集污桶和集污电机,本体设有驱动模块、出水口、进污口和刮条,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和清洁带,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直径相等且均为D,地刷本体的高度为H,0.3≤D/H≤0.65且30mm≤D≤40mm。清洁组件采用履带式结构,清洁带与待清洁面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有助于提高清洁组件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也可以在合理减小转动辊直径的同时保证清洁带与待清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合理减小地刷本体的高度,使地刷可以进入低矮空间内进行清洁,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智能的清洁设备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类清洁设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居住体验。现有的手持式表面清洁机一般包括机身、地刷、供水组件和集污组件,地刷内设置由电机驱动的清洁件,供水组件可以向清洁件提供水体,使清洁件可以有效擦拭待清洁面,集污组件可以将地刷底部的脏污和清洁件被刮落的脏污吸入集污桶中。但是,现有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件一般采用单个清洁辊的结构,为了保证清洁效率,单个清洁辊的直径较大,使得地刷的整体高度较大,导致地刷无法进入床底、沙发底等低矮空间内进行清洁,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场景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清洁组件采用履带式结构,可以在增大擦拭面积的同时合理减小转动辊的直径,从而可以合理减小地刷本体的高度,使地刷可以进入床底、沙发底等低矮空间内进行清洁,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机身和地刷,地刷包括设有辊刷腔的本体和设于辊刷腔内的清洁组件,机身设有净水箱、集污桶和用于将脏污吸入集污桶中的集污电机,地刷的本体设有用于驱动清洁组件的驱动模块、朝向辊刷腔设置的出水口、连通于集污桶的进污口和用于刮擦清洁组件的刮条,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和套设于两根转动辊上的清洁带,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直径相等且均为D,地刷本体的高度为H,0.3≤D/H≤0.65且30mm≤D≤40mm。
优选的,所述地刷的本体包括机壳,机壳包括固定在一起并围合形成有容纳腔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机壳设有位于容纳腔前侧且高于第一转动辊的中心轴线设置的分水板,出水口设于分水板上,容纳腔的高度为h,0.8≤h/H≤0.9。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前侧设有安装槽,分水板嵌装于安装槽中,分水板的前壁与机壳前壁平滑相接并形成辊刷腔的局部腔壁,分水板设有入水口和分水流道,入水口连通于净水箱,出水口与入水口通过分水流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水板水平设于安装槽内,出水口设于分水板的前侧且间隔设有多个,分水流道与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各分水流道位于同一平面内且长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进污口设于安装槽的下方,进污口的顶壁由安装槽的底壁形成,刮条的后侧嵌于安装槽中并被压紧于安装槽的底壁和分水板的底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容纳腔内的前侧设有发光组件,发光组件位于安装槽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地刷的本体包括设于机壳前侧并覆盖住清洁组件的前盖组件,前盖组件包括将发光组件的光向前导出辊刷腔的导光板。
优选的,所述前盖组件可拆卸设于机壳的前侧,前盖组件设有锁合结构,机壳设有与锁合结构配合的锁合部,前盖组件的厚度为T,0.15≤T/H≤0.35。
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设于容纳腔内且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结构,第一转动辊设于第二转动辊的后方,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结构驱动第一转动辊转动,驱动电机与第一转动辊之间的中心距为L1,第一转动辊与第二转动辊之间的中心距为L2,0.7≤L2/L1≤0.95。
优选的,所述机壳后侧的中间部位设有转接腔,地刷还包括使净水箱向出水口供水的水泵,水泵和驱动电机设于容纳腔内且分别位于转接腔的左右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清洁组件采用履带式结构,清洁组件的清洁带套设于两根转动辊上,清洁带与待清洁面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有助于提高清洁组件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由于清洁组件采用履带式结构,可以在合理减小转动辊直径的同时保证清洁带与待清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合理减小地刷本体的高度,使地刷可以进入床底、沙发底等低矮空间内进行清洁,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两根转动辊的直径相等设置,两根转动辊在装置工作时可以同步转动,有利于提高清洁带的运动平稳性,清洁带的上部和下部也上下平行,可以避免清洁带的上部出现塌腰的情况,对清洁带上部中间处的支撑要求也相应降低,有利于减小清洁带脱轨的几率。由于清洁带的上部和下部相互平行,可以适当缩小清洁带的总长度,有利于合理降低生产成本。合理设置D的大小和D/H的比值,在地刷本体的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直径较大的转动辊,使转动辊带动清洁带运动的速度可以维持在合理的速度范围内,有利于保证清洁组件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若D小于30mm或D/H<0.3,转动辊的直径较小,转动辊带动清洁带运动的速度较慢,不利于提高清洁效率。若D大于40mm或D/H大于0.65,转动辊的直径较大,地刷本体的高度相应增大,不利于合理控制地刷本体的高度使地刷满足低矮空间的清洁要求。
2、合理设置容纳腔的高度h与地刷本体的高度H之间的比值,使容纳腔具有足够的空间,从而使分水板可以高于第一转动辊的中心轴线设置,保证分水板对出水口的分水供应充分且均匀。若h/H小于0.8,容纳腔的内部空间较小,不利于满足相关构件的安装需求。若h/H,容纳腔的高度较大,地刷本体的高度相应增大,不利于合理控制地刷本体的高度使地刷满足低矮空间的清洁要求。
3、分水板嵌装于机壳前侧的安装槽中,合理设置分水板的安装结构,保证分水板的结构稳定性。分水板的前壁与机壳的前壁平滑相接并形成辊刷腔的局部腔壁,避免被清洁带甩离的脏污残留在分水板与机壳之间的过渡处,便于使地刷内部保持洁净。分水板的入水口连通于净水箱,入水口与出水口之间通过分水流道连通,合理设置分水板的结构,使净水箱能通过分水板顺利向清洁组件供水。
4、分水流道与各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各分水流道位于同一平面内且长度一致,使各出水口与入水口之间的流动路径长度一致,从而使各出水口的出水流量一致,提高清洁带吸水浸润的均匀性,避免因个别出水口断水或各出水口的出水流量不一致导致清洁带浸润程度不一致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清洁带对待清洁面的清洁效果。
5、进污口的顶壁由安装槽的底壁形成,合理设置进污口的形成结构,可以合理增大进污口的高度,有利于提高吸污的顺畅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避免因进污口高度偏小导致吸污不畅而影响装置的清洁效果。
6、发光组件设于容纳腔内且位于安装槽的上方,合理设置发光组件的安装位置,使发光组件在容纳腔内能尽量靠前设置,以便前盖组件的导光板将发光组件的光向前导出辊刷腔。
7、合理设置前盖组件的厚度T与地刷本体的高度H之间的比值,使前盖组件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同时合理控制地刷整体的高度。若T/H小于0.15,前盖组件的厚度较小,不利于满足锁合结构的布局要求,导光板的厚度也较小,不利于满足导光要求。若T/H大于0.35,前盖组件的厚度较大,在地刷本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转动辊的直径相应减小,不利于使清洁带的运动速度维持在合理的速度范围内,从而不利于保证清洁组件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8、合理设置L2/L1的比值,提高驱动电机对清洁组件的驱动效果。若L2/L1小于0.7,驱动电机与第一转动辊之间的中心距L1较大,驱动电机对第一转动辊的力臂较长,对驱动电机的扭矩要求较高,不利于保证驱动电机对清洁组件的驱动效果。若L2/L1大于0.95,驱动电机与第一转动辊之间的中心距L1较小,不利于满足相关构件的安装要求。
9、水泵和驱动电机设于容纳腔内且分别位于转接腔的左右两侧,合理设置水泵和驱动电机在容纳腔内的分布位置,更好的平衡地刷左右两侧的重量,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装置时的操作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的整机图;
图2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地刷沿前后方向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地刷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地刷的部分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清洁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地刷的局部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供水模块与刮条的结构图;
图8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发光组件的结构图;
图9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前盖组件与锁合结构的爆炸图;
图10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机身的结构图。
图中,100-地刷,110-本体,111-机壳,111a-上壳体,111b-下壳体,111c-安装槽,112-前盖组件,1121-导光板,1122-上盖,1123-下盖,1124-避让口,113-辊刷腔,114-容纳腔,115-转接腔,120-进污口,130-刮条,131-固定部,132-悬空部,133-连接部,140-转接头,151-大滚轮,152-小滚轮,160-地刮,170-发光组件,171-灯板,172-灯珠,173-聚光板,200-机身,300-清洁组件,310-第一转动辊,311-传动孔,320-第二转动辊,330-清洁带,331-衬布层,332-软胶层,340-支撑架,350-侧支架,400-供水模块,410-净水箱,420-出水口,430-分水板,431-入水口,432-分水流道,433-前板,434-背板,440-供水管路,450-水泵,510-集污桶,511-桶体,512-桶盖,520-集污电机,530-集污通道,600-驱动模块,610-驱动电机,620-传动结构,630-驱动头,710-滑块,711-卡块,720-弹簧,730-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机身200和地刷100,地刷100包括设有辊刷腔113的本体110和设于辊刷腔113内的清洁组件300,机身200设有净水箱410、集污桶510和用于将脏污吸入集污桶510中的集污电机520,地刷100的本体110设有用于驱动清洁组件300的驱动模块600、朝向辊刷腔113设置的出水口420、连通于集污桶510的进污口120和用于刮擦清洁组件300的刮条130。清洁组件300包括第一转动辊310、第二转动辊320和套设于两根转动辊上的清洁带330,第一转动辊310和第二转动辊320的直径相等且均为D,地刷100的本体110的高度为H,0.3≤D/H≤0.65且30mm≤D≤40mm。
清洁组件300采用履带式结构,可以在合理减小转动辊直径的同时保证清洁带330与待清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合理减小本体110的高度,使地刷100可以进入床底、沙发底等低矮空间内进行清洁,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两根转动辊的直径相等设置,两根转动辊在装置工作时可以同步转动,有利于提高清洁带330的运动平稳性,清洁带330的上部和下部也相互平行,可以避免清洁带330的上部出现塌腰的情况,对清洁带330上部中间处的支撑要求也相应降低,有利于减小清洁带330脱轨的几率。由于清洁带330的上部和下部相互平行,可以适当缩小清洁带330的总长度,有利于合理降低生产成本。合理设置D的大小和D/H的比值,在地刷100本体110的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直径较大的转动辊,使转动辊带动清洁带330运动的速度可以维持在合理的速度范围内,有利于保证清洁组件300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结合图2、图3,本实施例中,地刷100的本体110包括机壳111和前盖组件112,机壳111包括固定在一起并围合形成有容纳腔114的上壳体111a与下壳体111b。前盖组件112可拆卸固定于机壳111的前侧,前盖组件112与机壳111配合形成底侧敞口的辊刷腔113,前盖组件112固定于机壳111前侧时可以覆盖住清洁组件300。机壳111前宽后窄设置,机壳111后侧的中间部位设有转接腔115,转接腔115处设有转接头140,转接头140大致呈倒T形且通孔轴孔配合结构可上下摆动的连接于机壳111,机身200的下端与转接头140连接,机身200与地刷100之间通过转接头140实现铰接。机壳111后侧的左右外侧各设有一个大滚轮151,机壳111底部的大致中间部位设有小滚轮152。
结合图5,清洁带330包括衬布层331、设于衬布层331内表面上的软胶层332和设于衬布层331外表面上的刷毛,刷毛具有一定的长度。为了使清洁带330能有效擦拭待清洁面,清洁带330的底面略低于大滚轮151和小滚轮152的最低点,使清洁带330与待清洁面过盈接触。本实施例中,两根转动辊的直径D优选设置为36mm,地刷100本体110的高度H指机壳111上表面的离地高度,D/H约为0.5。
为了满足地刷100相关构件的安装要求,需合理设置容纳腔114的高度使容纳腔114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结合图2,容纳腔114的高度为h,0.8≤h/H≤0.9。本实施例中,容纳腔的高度h指上壳体111a的底面与下壳体111b的顶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具体的,h/H约为0.86。
结合图6,机壳111设有位于容纳腔114的前侧且高于第一转动辊310的中心轴线设置的分水板430,出水口420设于分水板430的前侧。本实施例中,机壳111的前侧形成有位于辊刷腔113后侧的安装槽111c,分水板430嵌装于安装槽111c中,分水板430上端的前壁与机壳111的前壁平滑相接并形成辊刷腔113的局部腔壁。具体的,分水板430上端的前壁竖直设置,机壳111位于分水板430上方的局部前壁也竖直设置,分水板430上端的竖直前壁与机壳111的竖直前壁对齐设置实现平滑相接。
结合图7,为了实现供水,分水板430设有入水口431和分水流道432,入水口431设于分水板430的后侧且连通于净水箱410,入水口431与出水口420之间通过分水流道432连通。本实施例中,分水板430水平设于安装槽111c内,分水板430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布置,分水板430采用前板433与背板434配合的结构,分水流道432设于前板433与背板434之间,出水口420设于前板433的前表面上,入水口431设于背板434上,分水流道432的两端分别与入水口431和出水口420连通。具体的,出水口42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分水流道432与出水口420一一对应设置,各分水流道432弯曲设置且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为了使各出水口420的出水量一致,各分水流道432的长度一致,使各出水口420与入水口431之间的流动路径长度一致,从而使各出水口420的出水流量一致,提高清洁带330吸水浸润的均匀性,避免因个别出水口420断水或各出水口420的出水流量不一致导致清洁带330浸润程度不一致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清洁带330对待清洁面的清洁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与同一分水流道432对应的出水口420也可以成组设置,每组出水口420设有两个靠近设置的出水口。
结合图7,分水板430的入水口431通过供水管路440连接于净水箱410,供水管路440上设有水泵450,水泵450设于容纳腔114中,净水箱410可拆卸设于机身200的后侧,供水管路440的进水端与净水箱410可拆卸对接配合,净水箱410、分水板430、供水管路440及水泵450形成向清洁组件300供水的供水模块400。装置工作时,净水箱410内的水在水泵450的抽送作用下沿供水管路440流向分水板430,然后流经入水口431和分水流道432后自出水口420流出。
结合图4、图5,驱动模块600设于容纳腔114内,驱动模块600包括驱动电机610和传动结构620,第一转动辊310设于第二转动辊320的后方,驱动电机610通过传动结构620驱动第一转动辊310转动。本实施例中,传动结构620采用传动箱,驱动模块600设于容纳腔114内的左侧,驱动电机610的电机轴伸入传动箱中作为动力输入轴,传动箱的输出轴套设有驱动头630,驱动头630位于辊刷腔113的左端。清洁组件300还包括用于架设第一转动辊310和第二转动辊320的支撑架340,支撑架340的右侧设有侧支架350,第一转动辊310设于支撑架340的后方,第二转动辊320设于支撑架340的前方,第一转动辊310的左端设有与驱动头630配合的传动孔311,清洁组件300安装于辊刷腔113内时,驱动头630插入传动孔311中,驱动电机610通过传动结构620、驱动头630与传动孔311的配合驱动第一转动辊310转动,第一转动辊310带动清洁带330运动并通过清洁带330带动第二转动辊320同步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架340优选采用可收张的组合式架体结构,支撑架340处于张开状态时使两根转动辊撑紧清洁带330,支撑架340处于收拢状态时使两根转动辊松开清洁带330,支撑架340的收张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结合图4,驱动电机610与第一转动辊310之间的中心距为L1,第一转动辊310与第二转动辊320之间的中心距为L2,0.7≤L2/L1≤0.95。图4中的直线X1表示驱动电机610的中心轴线,直线X2表示第一转动辊310的中心轴线,直线X3表示第二转动辊320的中心轴线,直线X1与直线X2之间的距离即为L1,直线X2与直线X3之间的距离即为L2。本实施例中,L2/L1约为0.88。
为了平衡地刷100的重量,本实施例中,水泵450和驱动电机610设于容纳腔114内且分别位于转接腔115的左右两侧。合理设置水泵450和驱动电机610在容纳腔114内的分布位置,使地刷100左右两侧的重量得到平衡,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装置时的操作手感。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10位于转接腔115的左侧,水泵450位于转接腔115的右侧。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电机610和水泵450在容纳腔114内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相应的,驱动头630设于辊刷腔113的右端,传动孔311设于第一转动辊310的右端,侧支架350设于支撑架340的左端。
结合图7,本实施例中,刮条130包括固定部131、悬空部132和连接部133,固定部131设于刮条130的后侧,悬空部132设于刮条130的前侧,连接部133设于固定部131与悬空部132之间,连接部13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悬空部132和固定部131平滑连接。固定部131水平的嵌于安装槽111c中且被夹紧于安装槽111c的底壁和分水板430的底面之间,连接部133自安装槽111c的槽口处斜向下延伸,悬空部132自连接部133的底端朝前斜向下延伸,悬空部132的前端伸入辊刷腔113内且与清洁带330的衬布层331抵触。
结合图6,进污口120位于安装槽111c的下方,进污口120的顶壁由安装槽111c的底壁形成,有利于合理增大进污口120的高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吸污的顺畅性。地刷100的底部设有位于进污口120下方且具有弹性的地刮160,地刷100移动时,地刮160对待清洁面进行刮扫。
结合图10,集污桶510可拆卸设于机身200的前侧,集污桶510包括桶体511和用于盖合桶体511的桶盖512,集污电机520设于集污桶510的上方,机身200下端与地刷100之间设有用于连通进污口120和集污桶510的集污通道530。装置工作时,集污电机520提供吸力形成集污气流,集污气流自进污口120处流入,然后经过集污通道530流入集污桶510内,进污口120处的颗粒物、污水等脏污随集污气流流入集污桶510中。
结合图6,容纳腔114内的前侧设有发光组件170,发光组件170位于安装槽111c的上方。结合图8,本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70呈长条状且沿左右方向布置,发光组件170包括灯板171和聚光板173,灯板171的前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灯珠172,聚光板173设于灯板171的前侧,聚光板173与灯板171前后对应设置。
结合图9,前盖组件112包括将发光组件170的光向前导出辊刷腔113的导光板1121。本实施例中,前盖组件112还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上盖1122和下盖1123,导光板1121被夹紧于上盖1122和下盖1123之间。前盖组件112固定于机壳111的前侧时,导光板1121的后表面与聚光板173的前表面相对,导光板1121的前端斜向下朝向地刷100的前方设置且外露于前盖组件112。灯珠172通电发出的光经过聚光板173和导光板1121后投射到位于地刷100前方的待清洁面上,起到照明作用,以便用户观察暗处的清洁情况。
结合图2,前盖组件112还设有与机壳111配合的锁合结构,锁合结构设于导光板1121与上盖1122之间,机壳111设有与锁合结构配合的锁合部。为了合理减小地刷100的整体高度,需合理设置前盖组件112的厚度。前盖组件112的厚度为T,0.15≤T/H≤0.35。本实施例中,前盖组件112的厚度T指上盖1122的上表面与下盖1123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差,T/H约为0.3。结合图9,锁合结构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块710和设于两个滑块710之间的弹簧720,弹簧720处于压缩状态。上盖1122设有两个左右对称且供用户施力于两个滑块710的避让口1124,滑块710的局部伸入避让口1124中。左侧滑块710的左侧壁设有向左凸出的卡块711,右侧滑块710的右侧壁设有向右凸出的卡块711,下盖1123的左右两侧设有供卡块711伸出前盖组件112的通孔,锁合部为设于辊刷腔113左右两端且与卡块711配合的锁槽730。常态下,两个滑块710在弹簧720的弹力作用下处于锁合状态,卡块711自通孔处伸出前盖组件112并插入锁槽730中,通过卡块711与锁槽730的配合使前盖组件112固定于机壳111的前侧。需要拆下前盖组件112时,施力于两个滑块710使两个滑块710相互靠近且使弹簧720受力压缩,从而使卡块711脱离锁槽730,解除前盖组件112与机壳111之间的锁合状态,然后将前盖组件112取下即可。
装置工作时,供水模块400通过出水口420向清洁带330供水,驱动模块600驱动清洁组件300的清洁带330循环运动,清洁带330的刷毛吸水浸润后对待清洁面进行湿擦。刮条130的悬空部132对擦拭后受污的清洁带330进行刮擦,地刮160对待清洁面进行刮擦,清洁带330被悬空部132刮落的脏污和地刮160前侧的脏污在集污气流的作用下被吸入集污桶510中。未被刷毛及时吸收的水体积聚在刮条130的悬空部132上并向清洁带330渗透,位于悬空部132下方的清洁带330在吸水润湿后被刮条130刮擦,相当于对清洁带330进行小范围清洗,被清洗后的清洁带330继续向前运动并在吸水润湿后擦拭待清洁面,有利于改善清洁带330对待清洁面的擦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两根转动辊的直径D也可以设置为30mm、31mm、32mm、33mm、34mm、35mm、37mm、38mm、39mm、40mm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D/H也可以设置为0.3、0.35、0.37、0.4、0.45、0.47、0.52、0.55、0.6、0.65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h/H也可以设置为0.8、0.81、0.82、0.83、0.84、0.85、0.87、0.88、0.89、0.9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L2/L1也可以设置为0.7、0.72、0.75、0.77、0.8、0.82、0.85、0.87、0.89、0.9、0.91、0.93、0.95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T/H也可以设置为0.15、0.17、0.19、0.2、0.22、0.24、0.26、0.28、0.29、0.31、0.33、0.35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前盖组件112也可以通过其他配合结构实现可拆卸固定于机壳111的前侧,如磁吸结构等。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取消发光组件170和导光板1121的设置,此时,前盖组件112可以采用单层盖体结构。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机身和地刷,地刷包括设有辊刷腔的本体和设于辊刷腔内的清洁组件,机身设有净水箱、集污桶和用于将脏污吸入集污桶中的集污电机,地刷的本体设有用于驱动清洁组件的驱动模块、朝向辊刷腔设置的出水口、连通于集污桶的进污口和用于刮擦清洁组件的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和套设于两根转动辊上的清洁带,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直径相等且均为D,地刷本体的高度为H,0.3≤D/H≤0.65且30mm≤D≤4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的本体包括机壳,机壳包括固定在一起并围合形成有容纳腔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机壳设有位于容纳腔前侧且高于第一转动辊的中心轴线设置的分水板,出水口设于分水板上,容纳腔的高度为h,0.8≤h/H≤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前侧设有安装槽,分水板嵌装于安装槽中,分水板的前壁与机壳前壁平滑相接并形成辊刷腔的局部腔壁,分水板设有入水口和分水流道,入水口连通于净水箱,出水口与入水口通过分水流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板水平设于安装槽内,出水口设于分水板的前侧且间隔设有多个,分水流道与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各分水流道位于同一平面内且长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口设于安装槽的下方,进污口的顶壁由安装槽的底壁形成,刮条的后侧嵌于安装槽中并被压紧于安装槽的底壁和分水板的底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前侧设有发光组件,发光组件位于安装槽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的本体包括设于机壳前侧并覆盖住清洁组件的前盖组件,前盖组件包括将发光组件的光向前导出辊刷腔的导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组件可拆卸设于机壳的前侧,前盖组件设有锁合结构,机壳设有与锁合结构配合的锁合部,前盖组件的厚度为T,0.15≤T/H≤0.3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设于容纳腔内且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结构,第一转动辊设于第二转动辊的后方,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结构驱动第一转动辊转动,驱动电机与第一转动辊之间的中心距为L1,第一转动辊与第二转动辊之间的中心距为L2,0.7≤L2/L1≤0.9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后侧的中间部位设有转接腔,地刷还包括使净水箱向出水口供水的水泵,水泵和驱动电机设于容纳腔内且分别位于转接腔的左右两侧。
CN202320073856.6U 2023-01-07 2023-01-07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Active CN219353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3856.6U CN219353789U (zh) 2023-01-07 2023-01-07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3856.6U CN219353789U (zh) 2023-01-07 2023-01-07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3789U true CN219353789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9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3856.6U Active CN219353789U (zh) 2023-01-07 2023-01-07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3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8647A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214328127U (zh) 一种用于纺织布的清洗装置
CN213943769U (zh) 一种家具加工用涂胶装置
CN107296583B (zh) 一种全自动吊灯擦洗装置
KR100669888B1 (ko) 청소용 이동로봇
CN219353789U (zh)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5534082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刷头模块及清洁机
CN219380670U (zh) 一种光伏机器人
CN215823751U (zh) 一种人机互动led显示屏
CN111227726A (zh) 一种自清洁拖把
CN214760887U (zh) 吸尘器地刷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6628410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6135794U (zh) 洗地机
CN219483495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2349759U (zh) 一种给排水管网的清洗装置
CN208728094U (zh) 一种真空玻璃成品清洗设备
CN219479967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20572143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5348683U (zh) 吸尘器地刷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9126203U (zh) 一种吸污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117179643A (zh) 一种浸润效果好的表面清洁机
JP4823958B2 (ja) 床面洗浄清掃機における洗浄水の滴下・流出防止装置
CN217090580U (zh) 一种洗地机地刷
CN219109335U (zh) 一种滚刷式清扫机构及清洁装置
CN111150342A (zh) 一种自动冲洗拖布的拖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