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9858U - 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9858U
CN219309858U CN202320152161.7U CN202320152161U CN219309858U CN 219309858 U CN219309858 U CN 219309858U CN 202320152161 U CN202320152161 U CN 202320152161U CN 219309858 U CN219309858 U CN 219309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forming
dislocation
mold
upp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21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波
高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ghai Sh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ghai Sh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ghai Sh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ghai Sh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21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9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9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9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设有第一冲头,所述第一下模设有第二冲头,冲头位于第二冲头的内侧;第二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下模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型部,所述第二上模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成型部;所述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之间设有承接台。通过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在预定折弯的位置成型预定的补强结构,并成型预定的折弯痕,通过第一错位部和第一错位槽的设置,成型第一补强从而提高扣件的折弯处的强度,通过第二错位部和第二错位槽的配合成型第二补强,成型后的结构稳定坚固,且加工简单,适合连续模的持续稳定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电视机背板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扣件将相应的部件固定,但是现有的部件存在金属强度不够的问题,虽然通过改变金属材料可以提高金属强度,但是当扣件的数量较多时,电视机的整体重量也会随着增加。
现有的加工方式一般采用连续冲模的方式,将板体一体冲压,但是这种冲压方式也存在冲压应力的问题,影响了扣件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旨在通过连续模具,实现扣件的成型,且成型后的扣件框架强度较高,且减少冲压应力,提高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
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设有沿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冲头,所述第一下模设有沿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冲头,所述第一冲头位于第二冲头的内侧;
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下模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型部,所述第二上模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成型部;
所述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之间设有承接台,所述承接台设于第二上模的下方;
所述第一成型部上部的内侧设有第一错位部,所述第二上模设有与第一折弯部相相配合的第一错位槽;
所述第二成型部下部的内侧设有第二错位部,所述承接台设有与第二错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错位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实际加工中,条型状的产品放置在承接台上,并在沿预定轨道向前移动,其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同时设置有多组,从而实现同时加工多个产品,首先在条型状的产品通过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在预定折弯的位置成型预定的补强结构,并成型预定的折弯痕,从而方便第二模具的加工,在第二模具加工时,首先第二上模向下移动,并使条型状的产品固定,然后第二下模向上移动,并成型第一折弯部,且通过第一错位部和第一错位槽的设置,成型第一补强从而提高扣件的折弯处的强度;然后第二下模下移,第二上模下移,并成型第二折弯部,且通过第二错位部和第二错位槽的配合成型第二补强,成型后的结构稳定坚固,且加工简单,适合连续模的持续稳定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模具动作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模具动作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模具示意图;
图4为产品加工示意图;
图5为产品整体加工流程结构图。
图中,1为第一模具,11为第一上模,12为第一下模,21为第一冲头,22为第二冲头,3为第二模具,31为第二上模,32为第二下模,311为第一成型部,321为第二成型部,4为承接台,51为第一错位部,52为第一错位槽,61为第二错位部,62为第二错位槽,71为第一倒角,72为第二倒角,81为第一斜面,82为第二斜面。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3;
所述第一模具1包括第一上模11和第一下模12,所述第一上模11设有沿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冲头21,所述第一下模12设有沿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冲头22,所述第一冲头21位于第二冲头22的内侧;
所述第二模具3包括第二上模31和第二下模32,所述第二下模32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型部311,所述第二上模31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成型部321;
所述第二上模31和第二下模32之间设有承接台4,所述承接台4设于第二上模31的下方;
所述第一成型部311上部的内侧设有第一错位部51,所述第二上模31设有与第一折弯部相相配合的第一错位槽52;
所述第二成型部321下部的内侧设有第二错位部61,所述承接台4设有与第二错位部61相配合的第二错位槽62。
在实际加工中,条型状的产品放置在承接台4上,并在沿预定轨道向前移动,其中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3同时设置有多组,从而实现同时加工多个产品,首先在条型状的产品通过第一冲头21和第二冲头22在预定折弯的位置成型预定的补强结构,并成型预定的折弯痕,从而方便第二模具3的加工,在第二模具3加工时,首先第二上模31向下移动,并使条型状的产品100固定,然后第二下模32向上移动,并成型第一折弯部101,且通过第一错位部51和第一错位槽52的设置,成型第一补强201从而提高扣件的折弯处的强度;然后第二下模32下移,第二上模31下移,并成型第二折弯部102,且通过第二错位部61和第二错位槽62的配合成型第二补强202,成型后的结构稳定坚固,且加工简单,适合连续模的持续稳定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部311的上端设有第一倒角71,通过第一倒角71的设置使得第一成型部311与产品柔性接触部,避免损坏或刮伤产品。
具体地,所述第二成型部321的下端设有第二倒角72。
更具体地,第一成型部311的内侧壁和第二成型部321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为产品的厚度,使第二成型部321起到了支撑和贴合成型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头21和第二冲头22分别设有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通过齿部的设置可以成型预定的焊接口(齿部未图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错位部51的衔接端为第一直角槽或设有第一斜面81。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错位部61的衔接端为第二直角槽或设有第二斜面8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具1设有三组第一成型部311和第二成型部3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
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设有沿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冲头,所述第一下模设有沿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冲头,所述第一冲头位于第二冲头的内侧;
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下模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型部,所述第二上模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成型部;
所述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之间设有承接台,所述承接台设于第二上模的下方;
所述第一成型部上部的内侧设有第一错位部,所述第二上模设有与第一折弯部相配合的第一错位槽;
所述第二成型部下部的内侧设有第二错位部,所述承接台设有与第二错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错位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补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部的上端设有第一倒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补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部的下端设有第二倒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补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成型部的内侧壁和第二成型部的外侧壁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为产品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补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分别设有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补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错位部的衔接端为第一直角槽或设有第一斜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补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错位部的衔接端为第二直角槽或设有第二斜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补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设有三组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
CN202320152161.7U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 Active CN219309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2161.7U CN219309858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2161.7U CN219309858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9858U true CN219309858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0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2161.7U Active CN219309858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9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09858U (zh) 一种成型补强的模具
CN210412030U (zh) 一种折弯模
CN213915749U (zh) 一种半导体生产模具
CN216158807U (zh) 一种空调底盘连续模工艺的料带和适用该料带的装置
CN213052347U (zh) 一种电梯轿厢内扶手支架成型模具
CN212190889U (zh) 通用冲压模具
CN209986101U (zh) 一种弯曲成型模具
CN213052358U (zh) 一种导轨下支架成型模具
CN112045055A (zh) 翻边模具
CN212469445U (zh) 一种支架配件成型模具
CN213052359U (zh) 一种电梯轿壁稳定连接板成型模具
CN214447992U (zh)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
CN218615063U (zh) 一种用于无飞边发泡模具弹板结构及模具
CN214078864U (zh) 一种高效率双工位冲压模具
CN213052323U (zh) 一种电梯轿厢支座一次冲孔成型模具
CN113751571B (zh) 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多pin下料模具及其下料工艺
CN217191955U (zh) 一种5g基站用断路器支架模具
CN220560222U (zh) 一种汽车左侧后背门铰链安装板的连续冲型模
CN215619726U (zh) 一种带有内切结构的料头模
CN213052360U (zh) 一种电梯门板角钢成型模具
CN212577309U (zh) 叶轮中片落料成型模具
CN211660871U (zh) 一种冲压折弯模具
CN214919775U (zh) 一种鱼盘的冲压成型模具
CN213052322U (zh) 一种轿厢导轨上支架模具
CN211276040U (zh) 一种钢管倒角冷压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