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7992U -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7992U
CN214447992U CN202120291381.9U CN202120291381U CN214447992U CN 214447992 U CN214447992 U CN 214447992U CN 202120291381 U CN202120291381 U CN 202120291381U CN 214447992 U CN214447992 U CN 214447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
pulling mechanism
automatic
material pull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913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
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wek Precision Mould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wek Precision Mould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wek Precision Mould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wek Precision Mould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913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7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7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7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属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拉料部件(1)和模具(2),所述拉料部件(1)设于模具(2)一端,所述拉料部件(1)包括用于放置料带(4)的第一支撑台(11)、第一拉料部(12)和第二拉料部(13),所述第一拉料部(12)及第二拉料部(13)分别设于第一支撑台(11)两侧。该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可对端子料带进行拉料,使端子直接在模具内注塑成型,可提高产品加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
在金属端子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的模具注塑过程中,都是采用人工摆放插件,再合模进行注塑。此种方式加工效率低,而且所得产品尺寸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该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可对端子料带进行拉料,使端子直接在模具内注塑成型,可提高产品加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包括拉料部件和模具,所述拉料部件设于模具一端,所述拉料部件包括用于放置料带的第一支撑台、第一拉料部和第二拉料部,所述第一拉料部及第二拉料部分别设于第一支撑台两侧。料带端子在模具内成型后,由拉料部件进行拉料,模具可继续与端子进行注塑,可提高产品加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料带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拉料部和第二拉料部,可保证对料带的拉力,而且保证料带位置移动的平稳性,防止端子位置偏移影响产品注塑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料部及第二拉料部均包括电机、传动带、传动轴及棘轮,所述电机设于第一支撑台底部,所述传动轴通过支撑板设于第一支撑台上,所述传动轴一端通过传动带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相连,另一端套设于棘轮内侧,所述棘轮设于料带侧边且与料带表面相接触。电机驱动,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使棘轮转动,带动料带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台端部靠近模具两侧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表面靠近料带侧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料带正上方且深度较料带厚度大5-7 mm。对料带进行限位,保证料带移动位置的直线度,防止料带偏移导致产品注塑尺寸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台远离模具端设有第一弧形板。不会刮伤料带及产品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穿过料带两端均设有压料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压料部件包括第二支撑台、固定架、气缸及压板,所述固定架设于第二支撑台上方,所述气缸设于固定架顶部,所述压板通过活塞杆穿设于固定架与气缸相连,所述压板设于料带正上方。气缸驱动压板将料带压住固定,再由模具合模进行注塑,可保证端子注塑位置精准,保证产品注塑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固定架之间还设有一对导向杆,一对所述导向杆分别设于活塞杆两侧,所述导向杆通过连接座与固定架相连,所述导向杆底部与压板固定相连,所述导向杆可沿固定架自由移动。增强压板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台靠近料带进料端设有第二弧形板。避免料带表面磨损。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该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的料带端子在模具内成型后,由拉料部件进行拉料,模具可继续与端子进行注塑,可提高产品加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料带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拉料部和第二拉料部,可保证对料带的拉力,而且保证料带位置移动的平稳性,防止端子位置偏移影响产品注塑质量;气缸驱动压板将料带压住固定,再由模具合模进行注塑,可保证端子注塑位置精准,保证产品注塑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结构图;
图2为本图1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限位板结构图。
图中:1拉料部件、11第一支撑台、111第一弧形板、12第一拉料部、121电机、122传动带、123传动轴、124支撑板、125棘轮、13第二拉料部、14限位板、141凹槽、2模具、3压料部件、31第二支撑台、32固定架、33气缸、34活塞杆、35压板、36导向杆、37连接座、38第二弧形板、4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包括拉料部件1和模具2,所述拉料部件1设于模具2一端,所述拉料部件1包括用于放置料带4的第一支撑台11、第一拉料部12和第二拉料部13,所述第一拉料部12及第二拉料部13分别设于第一支撑台11两侧。所述第一拉料部12及第二拉料部13均包括电机121、传动带122、传动轴123及棘轮125,所述电机121设于第一支撑台11底部,所述传动轴123通过支撑板124设于第一支撑台11上,所述传动轴123一端通过传动带122与电机121的输出端传动相连,另一端套设于棘轮125内侧,所述棘轮125设于料带4侧边且与料带4表面相接触。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包括拉料部件1和模具2,所述拉料部件1设于模具2一端,所述拉料部件1包括用于放置料带4的第一支撑台11、第一拉料部12和第二拉料部13,所述第一拉料部12及第二拉料部13分别设于第一支撑台11两侧。所述第一拉料部12及第二拉料部13均包括电机121、传动带122、传动轴123及棘轮125,所述电机121设于第一支撑台11底部,所述传动轴123通过支撑板124设于第一支撑台11上,所述传动轴123一端通过传动带122与电机121的输出端传动相连,另一端套设于棘轮125内侧,所述棘轮125设于料带4侧边且与料带4表面相接触。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台11端部靠近模具2两侧均设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下表面靠近料带4侧边设有凹槽141,所述凹槽141设于料带4正上方且深度较料带4厚度大5-7 mm。所述第一支撑台11远离模具2端设有第一弧形板111。
此外,所述模具2穿过料带4两端均设有压料部件3,所述压料部件3包括第二支撑台31、固定架32、气缸33及压板35,所述固定架32设于第二支撑台31上方,所述气缸33设于固定架32顶部,所述压板35通过活塞杆34穿设于固定架32与气缸33相连,所述压板35设于料带4正上方。所述压板35与固定架32之间还设有一对导向杆36,一对所述导向杆36分别设于活塞杆34两侧,所述导向杆36通过连接座37与固定架32相连,所述导向杆36底部与压板35固定相连,所述导向杆36可沿固定架32自由移动。所述第二支撑台31靠近料带4进料端设有第二弧形板3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料部件(1)和模具(2),所述拉料部件(1)设于模具(2)一端,所述拉料部件(1)包括用于放置料带(4)的第一支撑台(11)、第一拉料部(12)和第二拉料部(13),所述第一拉料部(12)及第二拉料部(13)分别设于第一支撑台(11)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料部(12)及第二拉料部(13)均包括电机(121)、传动带(122)、传动轴(123)及棘轮(125),所述电机(121)设于第一支撑台(11)底部,所述传动轴(123)通过支撑板(124)设于第一支撑台(11)上,所述传动轴(123)一端通过传动带(122)与电机(121)的输出端传动相连,另一端套设于棘轮(125)内侧,所述棘轮(125)设于料带(4)侧边且与料带(4)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端部靠近模具(2)两侧均设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下表面靠近料带(4)侧边设有凹槽(141),所述凹槽(141)设于料带(4)正上方且深度较料带(4)厚度大5-7 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远离模具(2)端设有第一弧形板(11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2)穿过料带(4)两端均设有压料部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部件(3)包括第二支撑台(31)、固定架(32)、气缸(33)及压板(35),所述固定架(32)设于第二支撑台(31)上方,所述气缸(33)设于固定架(32)顶部,所述压板(35)通过活塞杆(34)穿设于固定架(32)与气缸(33)相连,所述压板(35)设于料带(4)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5)与固定架(32)之间还设有一对导向杆(36),一对所述导向杆(36)分别设于活塞杆(34)两侧,所述导向杆(36)通过连接座(37)与固定架(32)相连,所述导向杆(36)底部与压板(35)固定相连,所述导向杆(36)可沿固定架(32)自由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台(31)靠近料带(4)进料端设有第二弧形板(38)。
CN202120291381.9U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 Active CN214447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91381.9U CN214447992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91381.9U CN214447992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7992U true CN214447992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4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91381.9U Active CN214447992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79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47992U (zh)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拉料机构
CN210651691U (zh) 模具用弧形面孔槽成型机构
CN218574768U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高齿板用成型模具
CN209986101U (zh) 一种弯曲成型模具
CN213915749U (zh) 一种半导体生产模具
CN113199706B (zh) 金属嵌件一体成型注塑模具
CN211730049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4108527U (zh) 一种环保型餐盒成型模具
CN210283115U (zh) 联动型脱模装置及模具设备
CN211492449U (zh) 一种便于夹紧的加工模具
CN210651692U (zh) 真空注塑模具
CN110076969B (zh) 联动型脱模装置及模具设备
CN214795686U (zh) 一种使用便捷的cnc模具装置
CN209775394U (zh) 模具夹持设备
CN214773669U (zh) 一种精密性强的模具
CN217665674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金属冲压模具
CN215969737U (zh) 模压组合模具和复合材料底板
CN220534799U (zh) 一种内抽式成型模具
CN214645136U (zh) 一种模具精准校对仪
CN213440846U (zh) 一种数字温度计的成型模具
CN213826565U (zh) 一种高精准定位的精密模具
CN218519014U (zh) 一种汽车塑胶配件模具用导向机构
CN211564315U (zh) 一种汽车后备箱弯管铰链切r模具
CN215745994U (zh) 一种自动进出料冲压模具
CN213728873U (zh) 一种汽车b柱内板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