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5261U - 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5261U
CN219265261U CN202320402686.1U CN202320402686U CN219265261U CN 219265261 U CN219265261 U CN 219265261U CN 202320402686 U CN202320402686 U CN 202320402686U CN 219265261 U CN219265261 U CN 219265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te
opening
detection
tool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26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卫林
罗宇
马顺振
朱和义
郑智鸿
肖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026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5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5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5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包括与白车身后围开口形状适配的工装架,所述工装架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将整个工装架进行定位安装于白车身后围开口中的定位结构,所述工装架的周侧设有多个检测基准块,所述工装架的两侧设有多个用于将整个工装架支撑固定在白车身后围开口中的Y向支撑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准确的判断后围尺寸是否达成设计制造要求,预判制造加工偏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从而实现0不良流出,提高一次合格率及整车品质,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检测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车身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在线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白车身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白车身是由众多单品零件焊装组合而成。其中白车身精度受单品零件、夹具、焊接设备影响,在制造过程会出现精度偏差,如不能及时进行检测,可能会造成后续的零件安装出现偏差,包含但不限于AB灯配合、后盖与后保配合等下一些列关键尺寸配合出现问题,这需要付出高额的返修成本。其中,针对白车身的后围开度尺寸检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目前针对白车身后围开度的检测中并不存在相关的检测工具,多是依靠白车身焊装完成后利用双悬臂进行测量,一般进行测量需要耗时约4H小时,效率低,不能及时发现制造不良,且设备重量大及成本高,所以目前急需设计一种能够对白车身后围开度进行在线检测的工具,以提高检测效率和降低检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白车身制造过程中,将后围外饰件安装配合要求和整车设计配合尺寸的公差标准结合作为基准,设计制造一种符合基准要求及员工作业性较好的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准确的判断后围尺寸是否达成设计制造要求,预判制造加工偏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从而实现0不良流出,提高一次合格率及整车品质,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检测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包括与白车身后围开口形状适配的工装架,所述工装架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将整个工装架进行定位安装于白车身后围开口中的定位结构,所述工装架的周侧设有多个检测基准块,所述工装架的两侧设有多个用于将整个工装架支撑固定在白车身后围开口中的Y向支撑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可快速检测白车身后围开度尺寸的检测工装,能实现在线生产时实时监控白车身后围开度是否异常。在进行检测时,先通过两个定位结构将整个工装初步定位于后围开口中,之后再通过两侧的多个Y向支撑调节结构将整个工装稳固在后围开口中,此时的检测工装模拟作为一个标准安装件放置在后围开口中,通过周侧的多个检测基准块与顶盖、侧围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安装的误差范围,此距离可在整个工装安装好后,操作人员通过间隙尺即可进行快速检测,以此实现实时监测白车身上的开度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在上述的整个过程中,检测方便快捷,可在线预判制造白车身的后围加工偏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从而实现0不良流出,提高一次合格率及整车品质,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检测成本。
进一步,所述检测基准块包括第一基准块、第二基准块和第三基准块;
多个所述第一基准块设于所述工装架的顶部,用于检测白车身顶盖的X向开度误差;
多个所述第二基准块对称设于所述工装架的两侧,用于检测两个白车身侧围的Y向开度误差;
两个所述第三基准块对称设于所述工装架的底部两侧,用于检测两个白车身侧围的Y向开度误差、及两个白车身侧围底端转角处的X向开度误差。
在安装好工装架后,通过两侧及顶部的基准块进行检修后围开度,在X向和Y向上进行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其中第一检测块检测与顶盖之间的开度,两侧的第二基准块检测与两边侧围的开度,及增设底部两侧的第三基准块用于检测与侧围转角处的开度间隙,以从全方位检测多个方向的误差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基准块的基准边沿与白车身顶盖的边沿平行。
在进行检测时,令第一基准块的顶部基准边沿与顶盖平行,处于同一平面,此时通过间隙尺可快速准确地测出两者之间的开度距离,以实时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进一步,所述第一基准块设有两个与白车身顶盖平行设置的基准平面,两个基准平面之间存在高度差。
由于同一车型中通常有不同的天窗派生,包括无天窗车型、有天窗车型、天幕车型。本检测工装在顶部的第一基准块中设有两个基准平面,以实现针对不同的车型进行开度检测。例如当为有天窗车型时,其顶盖厚度较大,此时一般通过提前设置上方的基准平面与该派生车型的顶盖进行平行对准以进行开度检测;而当为天幕车型时,此处顶盖为一整块透明玻璃,厚度较薄,此时一般通过提前设置下方的基准平面与该派生车型的天幕进行对准以进行开度检测。通过该种设计,可有效提高针对不同顶盖派生的开度检测准确性。
进一步,位于所述工装架同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二基准块的基准边沿置于同一直线上,且与对应的白车身侧围边沿平行。
在进行检测时,令第二基准块一侧的基准边沿与侧围顶部边沿平行,处于同一平面,此时通过间隙尺可快速准确地测出两者之间的开度距离,以实时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进一步,所述第三基准块的基准边沿与白车身侧围底端转角处的边沿适配且平行,所述第三基准块的基准边沿包括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其中第一边沿与所述第二基准块的基准边沿重合,用于检测白车身侧围的Y向开度误差,第二边沿则用于检测白车身侧围的X向开度误差。
在进行检测时,令第三基准块的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组成的两个方向的基准边沿与侧围底部转角处的边沿顶部平行适配,在两个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此时通过间隙尺可快速准确地测出基准边沿与侧围底部转角处之间的开度距离,通过该种设计针对侧围底部的不规则转角处进行开度检测,以增强检测的均匀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以实现从多种方位进行开度检测,降低不良率。
进一步,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工装架顶部的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用于插入白车身顶盖上行李箱支架安装孔的定位销。
定位结构用于工装进行安装时的定位,便于安装检测,同时也是防止工装掉落。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架采用销孔定位安装,通过白车身本身自带行李箱支架安装孔进行定位,方便快捷,以提高工装的安装效率,且令整个工装可准确地定位安装于后围开口中,提高检测的精度。
进一步,四个所述Y向支撑调节结构安装在所述工装架的四个边角处,所述Y向支撑调节结构包括Y向调节螺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检测基准块的底部,所述Y向调节螺杆的一端穿出所述固定块的螺孔,且末端沿Y向延伸用于与白车身侧围进行抵接支撑。
在通过定位结构的定位后,工装架初步被安装挂接在后围开口中,此时还不够稳定,可通过旋拧两侧的Y向调节螺杆以使其向两侧的侧围进行伸出,直至Y向调节螺杆的末端与侧围顶部的内侧进行顶接支撑,以此将整个工装架左右对称稳定地固定在后围开口中。
进一步,所述Y向调节螺杆的末端设有橡胶套。
由于Y向调节螺杆的末端需与侧围接触进行支撑,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其末端设置橡胶套以进行一定的缓冲,避免接触时对侧围表面产生形变而对侧围的外观造成影响。
进一步,所述工装架的两侧对称设有Z向支撑调节结构,所述Z向支撑调节结构包括Z向调节螺杆和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工装架上且开设有Z向螺孔,所述Z向调节螺杆的一端穿出所述安装块的Z向螺孔,且末端沿Z向延伸用于与白车身侧围下方的流水槽进行抵接支撑。
本实用新型在工装架的两侧设定有一个可以旋转调节的支撑点,对工装的Z向进行调节,以使工装在进行安装时,可将检测基准块调节至与车身型面平行,以确保测量更加直观、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依托白车身的结构特点,设计一种简易的后围开度检测工具。采用定位结构及Y向支撑调节结构的配合,以将整个工装安装固定在白车身的后围开口中,以令工装架上的多个检测基准块与顶盖、侧围的边沿平行对准,本实用新型的工装作为一个标准检测件放置在后围开口中,此时通过间隙尺即可快速检测基准块与顶盖、侧围之间的间隙是否在误差范围内,以实现白车身在线生产时,可快速实时监控白车身后围开度是否存在异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人工操作性好,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检测成本,并可按照不同车型、或同车型不同派生进行设计,加工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又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检测工装安装在白车身后围开口时的示意图;
图5为检测工装安装在白车身后围开口进行测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工装架1、安装臂2、定位销3、第一基准块4、基准平面401、第二基准块5、第三基准块6、第一边沿601、第二边沿602、Y向调节螺杆7、Z向调节螺杆8。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包括与白车身后围开口形状适配的工装架1,工装架1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将整个工装架1进行定位安装于白车身后围开口中的定位结构,工装架1的周侧设有多个检测基准块,工装架1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用于将整个工装架1支撑固定在白车身后围开口中的Y向支撑调节结构。
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设计一种可快速检测白车身后围开度尺寸的检测工装,能实现在线生产时实时监控白车身后围开度是否异常。在进行检测时,先通过两个定位结构将整个工装初步定位于后围开口中,之后再通过两侧的多个Y向支撑调节结构将整个工装稳固在后围开口中,此时的检测工装模拟作为一个标准安装件放置在后围开口中,通过周侧的多个检测基准块与顶盖、侧围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安装的误差范围,此距离可在整个工装安装好后,操作人员通过间隙尺即可进行快速检测,以此实现实时监测白车身上的开度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参见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包括一端固定在工装架1顶部的安装臂2,安装臂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用于插入白车身顶盖上行李箱支架安装孔的定位销3。定位结构用于工装进行安装时的定位,便于安装检测,同时也是防止工装掉落。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架1采用销孔定位安装,通过白车身本身自带行李箱支架安装孔进行定位,方便快捷,以提高工装的安装效率,且令整个工装可准确地定位安装于后围开口中,提高检测的精度。
参见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基准块包括第一基准块4、第二基准块5和第三基准块6;
三个第一基准块4以左、中、右的形式设于工装架1的顶部,用于检测白车身顶盖的X向开度误差,第一基准块4的基准边沿与白车身顶盖的边沿平行;
在进行检测时,令第一基准块4的顶部基准边沿与顶盖平行,处于同一平面,此时通过间隙尺(图中未示出)可快速准确地测出两者之间的开度距离,以实时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四个第二基准块5对称设于工装架1的两侧,分别置于两侧的顶部及中部,用于检测两个白车身侧围的Y向开度误差,其中位于工装架1同一侧的两个第二基准块5的基准边沿置于同一直线上,且与对应的白车身侧围边沿平行;
在进行检测时,令第二基准块5一侧的基准边沿与侧围顶部边沿平行,处于同一平面,此时通过间隙尺可快速准确地测出两者之间的开度距离,以实时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两个第三基准块6对称设于工装架1的两侧底部,用于检测两个白车身侧围的Y向开度误差、及两个白车身侧围底端转角处的X向开度误差,其中第三基准块6的基准边沿与白车身侧围底端转角处的边沿适配且平行,第三基准块6的基准边沿包括第一边沿601和第二边沿602,其中第一边沿601与第二基准块5的基准边沿重合,用于检测白车身侧围的Y向开度误差,第二边沿602则用于检测白车身侧围的X向开度误差;
在进行检测时,令第三基准块6的第一边沿601与第二边沿602组成的两个方向的基准边沿与侧围底部转角处的边沿顶部平行适配,在两个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此时通过间隙尺可快速准确地测出基准边沿与侧围底部转角处之间的开度距离,通过该种设计针对侧围底部的不规则转角处进行开度检测,以增强检测的均匀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以实现从多种方位进行开度检测,降低不良率;
并且,第三检测块6的形状可跟随不同派生车型的侧围底端转角处的形状进行适配设计。
在安装好工装架1后,通过两侧及顶部的基准块进行检修后围开度,在X向和Y向上进行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其中第一检测块4检测与顶盖之间的开度,两侧的第二基准块5检测与两边侧围的开度,及增设底部两侧的第三基准块6用于检测与侧围转角处的开度间隙,以从全方位检测多个方向的误差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检测块在安装前已经与工装架1一同调试好,其所形成的范围大小与预安装在后围开口中的掀背门标准件相同,即整个检测工装是模拟作为一个标准件安装于后围开口中,针对不同的车型,设计相应大小的检测工装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X、Y向的开度间隙检测,设定3.0mm基准,公差为±1.0mm。具体的基准及公差可针对不同的车型进行设定。
参见图1-图5,在本实施例中,四个Y向支撑调节结构安装在工装架1的四个边角处,Y向支撑调节结构包括Y向调节螺杆7和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检测基准块的底部,Y向调节螺杆7的一端穿出固定块的螺孔,且末端沿Y向延伸用于与白车身侧围进行抵接支撑。在通过定位结构的定位后,工装架1初步被安装挂接在后围开口中,此时还不够稳定,可通过旋拧两侧的Y向调节螺杆7以使其向两侧的侧围进行伸出,直至Y向调节螺杆7的末端与侧围顶部的内侧进行顶接支撑,以此将整个工装架1左右对称稳定地固定在后围开口中。
其中,Y向调节螺杆7的末端设有橡胶套。由于Y向调节螺杆7的末端需与侧围接触进行支撑,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其末端设置橡胶套以进行一定的缓冲,避免接触时对侧围表面产生形变而对侧围的外观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基准块均是通过一个安装座固定在工装架1上,工装架1由多根不锈钢圆柱焊接形成,安装座包括底座及与底座配合的半圆抱块,底座上开设圆形凹槽与工装架1的圆柱适配,再结合半圆抱块利用螺栓进行锁紧,即可将整个安装座固定在工装架1上,各个检测基准块的安装端则通过螺丝紧固在底座的底部即可,以此完成将检测基准块固定安装在工装架1上。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车型,可设计加工出不同的工装架1,该工装架1作为检测后围开口安装的标准件,通过间隙尺检测标准件周侧与后围开口之间的间距误差即可进行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具备一定的推广性,无需重型的吊装臂进行检查,可加快检测效率及节省检测成本。
本实用新型依托白车身的结构特点,设计一种简易的后围开度检测工具。采用定位结构及Y向支撑调节结构的配合,以将整个工装安装固定在白车身的后围开口中,以令工装架1上的多个检测基准块与顶盖、侧围的边沿平行对准,本实用新型的工装作为一个标准检测件放置在后围开口中,此时通过间隙尺即可快速检测基准块与顶盖、侧围之间的间隙是否在误差范围内,以实现白车身在线生产时,可快速实时监控白车身后围开度是否存在异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人工操作性好,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检测成本,并可按照不同车型、或同车型不同派生进行设计,加工简单,成本低廉。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准块4设有两个与白车身顶盖平行设置的基准平面401,两个基准平面401之间存在高度差。
由于同一车型中通常有不同的天窗派生,包括无天窗车型、有天窗车型、天幕车型。本检测工装在顶部的第一基准块4中设有两个基准平面401,以实现针对不同的车型进行开度检测。例如当为有天窗车型时,其顶盖厚度较大,此时一般通过提前设置上方的基准平面401与该派生车型的顶盖进行平行对准以进行开度检测;而当为天幕车型时,此处顶盖为一整块透明玻璃,厚度较薄,此时一般通过提前设置下方的基准平面401与该派生车型的天幕进行对准以进行开度检测。通过该种设计,可有效提高针对不同顶盖派生的开度检测准确性。
实施例3: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对工装架1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本实施例在工装架1的两侧对称设有Z向支撑调节结构,Z向支撑调节结构包括Z向调节螺杆8和安装块,安装块固定在工装架1上且开设有Z向螺孔,Z向调节螺杆8的一端穿出安装块的Z向螺孔,且末端沿Z向延伸用于与白车身侧围下方的流水槽进行抵接支撑。本实用新型在工装架1的两侧设定有一个可以旋转调节的支撑点,对工装的Z向进行调节,以使工装在进行安装时,可将检测基准块调节至与车身型面平行,以确保测量更加直观、准确。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白车身后围开口形状适配的工装架(1),所述工装架(1)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将整个工装架(1)进行定位安装于白车身后围开口中的定位结构,所述工装架(1)的周侧设有多个检测基准块,所述工装架(1)的两侧设有多个用于将整个工装架(1)支撑固定在白车身后围开口中的Y向支撑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准块包括第一基准块(4)、第二基准块(5)和第三基准块(6);多个所述第一基准块(4)设于所述工装架(1)的顶部,用于检测白车身顶盖的X向开度误差;
多个所述第二基准块(5)对称设于所述工装架(1)的两侧,用于检测两个白车身侧围的Y向开度误差;
两个所述第三基准块(6)对称设于所述工装架(1)的底部两侧,用于检测两个白车身侧围的Y向开度误差、及两个白车身侧围底端转角处的X向开度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块(4)的基准边沿与白车身顶盖的边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块(4)设有两个与白车身顶盖平行设置的基准平面(401),两个基准平面(401)之间存在高度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工装架(1)同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二基准块(5)的基准边沿置于同一直线上,且与对应的白车身侧围边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准块(6)的基准边沿与白车身侧围底端转角处的边沿适配且平行,所述第三基准块(6)的基准边沿包括第一边沿(601)和第二边沿(602),其中第一边沿(601)与所述第二基准块(5)的基准边沿重合,用于检测白车身侧围的Y向开度误差,第二边沿(602)则用于检测白车身侧围的X向开度误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工装架(1)顶部的安装臂(2),所述安装臂(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用于插入白车身顶盖上行李箱支架安装孔的定位销(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Y向支撑调节结构安装在所述工装架(1)的四个边角处,所述Y向支撑调节结构包括Y向调节螺杆(7)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检测基准块的底部,所述Y向调节螺杆(7)的一端穿出所述固定块的螺孔,且末端沿Y向延伸用于与白车身侧围进行抵接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调节螺杆(7)的末端设有橡胶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架(1)的两侧对称设有Z向支撑调节结构,所述Z向支撑调节结构包括Z向调节螺杆(8)和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工装架(1)上且开设有Z向螺孔,所述Z向调节螺杆(8)的一端穿出所述安装块的Z向螺孔,且末端沿Z向延伸用于与白车身侧围下方的流水槽进行抵接支撑。
CN202320402686.1U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 Active CN219265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2686.1U CN219265261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2686.1U CN219265261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5261U true CN219265261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4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2686.1U Active CN219265261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5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4337A (zh) 多定位基准系统复合的汽车包边总成检具及检测方法
CN108801113B (zh) 一种车门装配精度检测方法
CN219265261U (zh) 一种白车身后围开度检测工装
CN109751939B (zh) 一种加油口盖综合检具
CN216410613U (zh) 一种翼子板装配检测工具
CN109855506B (zh) 汽车驾驶舱检测检具
CN114264272B (zh) 一种标定支架及标定系统
KR101010669B1 (ko) 차량용 프론트 캐리어 검사구
CN113074628A (zh) 一种修边型面检验的装置及方法
CN210512901U (zh) 一种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
CN210638618U (zh) 汽车后门开口检具
CN113319508B (zh) 一种焊接工装及包括该焊接工装的焊接工艺
CN204346314U (zh) 一种检测汽车前面板支架的检具
CN211452803U (zh) 通用基座结构
CN210802260U (zh) 一种检测工具
CN210513721U (zh) 一种翼子板开度检测机构
CN113319546A (zh) 组装装置、组装方法及批量组装方法
CN203731973U (zh) 复合式排气管总成多元化利用检具
CN220445513U (zh) 涂布机内安装架焊接固定及检测两用工装
CN205448878U (zh) 一种汽车前梁上体加强板检具
CN204346315U (zh) 一种检测汽车前面板总成的检具
CN219347558U (zh) 零件检验工装
CN219757138U (zh) 一种发动机罩安装位置检测工装
CN213301008U (zh) 车辆后视镜加强板分总成检验夹具
KR100309343B1 (ko) 와이퍼시스템내구시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