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5076U - 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5076U
CN219255076U CN202320253814.0U CN202320253814U CN219255076U CN 219255076 U CN219255076 U CN 219255076U CN 202320253814 U CN202320253814 U CN 202320253814U CN 219255076 U CN219255076 U CN 219255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ring
rotating shaft
tensioning
shaft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38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崇创
陈瑶
周浩
兰加伟
钟金宝
覃启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Seven Star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Seven Star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Seven Star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Seven Star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38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5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5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5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涉及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板、立柱、钢圈固定支架、转轴以及打磨机构,其中立柱竖直焊接在所述底板上,钢圈固定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一侧用于固定钢圈,立柱的另一侧固定转轴,转轴的上面可活动设置打磨机构,打磨机构能沿着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便于拆装钢圈,打磨机构能够沿着所述转轴的周向摆动保证钢圈内壁和外壁的焊缝都能够得到足够的打磨。整个结构能够对钢圈内壁和外壁的焊缝进行同时打磨,设计合理,结构巧妙,效率高,稳定性好,便于组装和检修。

Description

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简写PCCP)是指在带有钢筒的高强混凝土管芯上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再在其上喷制致密的水泥砂浆保护层而制成的输水管。是由钢板、预应力钢丝、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四种基本原材料在经过钢筒成型、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控制技术的施加和保护层喷射等制造工艺后,构成的一种新型复合管材。为了能够实现管与管之间的快速无缝连接,在制作钢筒时,钢筒的一端焊接有一个承口,另一端焊接一个插口,承口和插口都是一个筒状钢圈结构,承口的内径大于插口的外径,插口能够插入承口内,插口的外周设置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可以很好地实现密封连接。在生产过程中,承口、插口都是用特定的钢带弯制成环形并焊接而成,完成焊接后,需要对焊缝及焊缝周围进行打磨,由于整个钢圈是弧面结构,现有的机械设备无法很好适应,只能依靠人工手持角磨机进行打磨。钢圈打磨时,首先需要对钢圈内壁的焊缝进行打磨,由于钢圈直径比较大,一般都在一米多以上,因此操作人员可以钻入钢圈内进行打磨。内壁焊缝打磨完成后,再转动钢圈180度,使其焊缝朝上,然后爬到一个架子上对钢圈外壁的焊缝进行打磨。这样的操作需要操作工人不断地钻入钢圈以及爬高打磨,工人容易产生疲劳,效率低下,也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包括:
底板,其采用金属板材制成,用于支撑整个装置;金属板材可以是便于焊接的铁板或者钢板之类的材料。
立柱,其呈杆状结构,立柱竖直焊接在所述底板上;
钢圈固定支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一侧,用于固定钢圈;
转轴,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另一侧;所述转轴与所述底板相互平行,转轴的轴心与所述钢圈固定支架的中心延伸线相互重合;
打磨机构,其可活动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上面,能够沿着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也能够沿着所述转轴的周向摆动并对所述钢圈的内壁和外壁同时打磨。打磨机构沿着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是为了在安装固定钢圈时不对钢圈产生干涉,阻碍安装。打磨机构能够沿着所述转轴的周向摆动是为了保证钢圈内壁和外壁的焊缝都能够得到足够的打磨。
优选地,所述立柱采用槽钢制成,其一端与所述底板焊接固定;
所述槽钢的槽口内焊接设置所述转轴;
所述槽钢的另一侧螺栓固定所述钢圈固定支架。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钢圈固定支架,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圈。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还竖直固定设置有转轴辅助支撑立柱,所述转轴辅助支撑立柱与所述立柱相互平行,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辅助支撑立柱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果能够保证转轴更稳定,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载打磨机构。
优选地,所述钢圈固定支架包括C形底座,所述C形底座采用钢板裁切成C形结构,其一侧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为圆柱体结构,其与所述C形底座垂直连接;
多个所述支撑柱以所述C形底座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所述C形底座上;
所述C形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将待打磨的钢圈套在多个支撑柱上,由于多个所述支撑柱以所述C形底座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所述C形底座上,其对钢圈的支撑力正好使得钢圈形成一个正圆不会变形,这样更便于打磨。支撑柱的端部倒角,更便于插入钢圈。
优选地,所述C形底座的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有三块,三块加强板的一端分别相互连接且位于所述C形底座的圆心处,三块加强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C形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三块所述加强板之间相互间隔120°角。这样的结果能够增加C形底座的机械强度,并能够保证其与立柱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面积,保证其能够很好地对钢圈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摆臂,所述摆臂上贯通开设有轴孔,所述转轴可转动穿设在所述轴孔中;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摆臂能够沿着转轴前后往复滑动,也可以旋转摆动。
所述摆臂远离轴孔的一端设置有打磨动力装置、传动机构、打磨砂轮以及打磨压力调节机构;
所述打磨动力装置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打磨砂轮连接,所述打磨压力调节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打磨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底座和电动机,所述电机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摆臂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底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电动机;摆臂呈L形结构,电机底座横截面呈C形结构,其开口部分朝向摆臂,开口槽内就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皮带轮,这样结构更紧凑。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皮带轮、第二主动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从动皮带轮、第二从动皮带轮、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和第二主动皮带轮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活动穿设在所述摆臂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打磨砂轮包括第一打磨砂轮和第二打磨砂轮;
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打磨砂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打磨砂轮;
所述打磨压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一拉簧、第二拉簧、调节轴以及调节凸轮;所述摆臂上贯通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互平行设置,二者均为长槽结构;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槽;
所述第一滑槽内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呈椭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穿设在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可滑动穿设在所述第一侧槽,且第一拉杆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侧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呈椭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孔内;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可滑动穿设在所述第二侧槽,且第二拉杆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侧槽;所述调节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槽与第二侧槽的中间;调节轴上可转动设置有所述调节凸轮;
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轴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两个打磨砂轮之间的间距是可以调节的而且始终有一个弹性的力维持砂轮与钢圈之间的压力,其工作原理是:滑槽内的滑块可以沿着滑槽上下移动,滑块上设有转轴,还设有拉杆,拉杆被拉簧向中部的调节轴方向拉动,这样就使得设置在滑块上的转轴也被拉动朝向相反方向移动,就形成了一个打磨的压力。需要调整或者装、卸钢圈时,转动凸轮,使得凸轮的两个侧分别顶住拉杆,这时候滑块被挤压带动分离,两个砂轮也就拉开距离,便于调整。
优选地,还设置有张紧机构;
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第一张紧机构和第二张紧结构;
所述第一张紧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底座的上端,其张紧部与所述第一皮带相抵;
所述第二张紧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底座的下端,其张紧部与所述第二皮带相抵。
优选地,所述第一张紧机构和第二张紧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张紧机构包括张紧支架,所述张紧支架具有弹性,张紧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电机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与所述第一皮带相互接触。
优选地,所述打磨砂轮为杯型砂轮。这样的砂轮打磨面积较大,而且更能省料。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包括底板、立柱、钢圈固定支架、转轴以及打磨机构,其中立柱竖直焊接在所述底板上,钢圈固定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一侧用于固定钢圈,立柱的另一侧固定转轴,转轴的上面可活动设置打磨机构,打磨机构能沿着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便于拆装钢圈,打磨机构能够沿着所述转轴的周向摆动保证钢圈内壁和外壁的焊缝都能够得到足够的打磨。整个结构能够对钢圈内壁和外壁的焊缝进行同时打磨,设计合理,结构巧妙,效率高,稳定性好,便于组装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主视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左视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钢圈固定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打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打磨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打磨压力调节机构与传动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装钢圈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钢圈打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图1~10,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10所示,一种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包括底板1、立柱2、钢圈固定支架3、转轴4以及打磨机构5,其中:
底板1采用金属板材制成,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本实施例的金属板材采用便于焊接的铁板或者钢板。
立柱2,其呈杆状结构,立柱2竖直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本实施例的立柱2采用槽钢制成,其一端与所述底板1焊接固定,所述槽钢的槽口内焊接设置所述转轴4。所述槽钢的另一侧螺栓固定所述钢圈固定支架3。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钢圈固定支架3,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圈。
钢圈固定支架3,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2的一侧,用于固定钢圈8。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钢圈固定支架3包括C形底座31,所述C形底座31采用钢板裁切成C形结构,其一侧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柱32。所述支撑柱32为圆柱体结构,其与所述C形底座31垂直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柱32以所述C形底座31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所述C形底座31上。所述C形底座31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2上。将待打磨的钢圈套在多个支撑柱32上,由于多个所述支撑柱32以所述C形底座31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所述C形底座31上,其对钢圈的支撑力正好使得钢圈形成一个正圆不会变形,这样更便于打磨。支撑柱32的端部倒角,更便于插入钢圈。此外,所述C形底座31的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加强板33,所述加强板33设有三块,三块加强板33的一端分别相互连接且位于所述C形底座31的圆心处,三块加强板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C形底座31的内壁固定连接。三块所述加强板33之间相互间隔120°角。这样的结果能够增加C形底座31的机械强度,并能够保证其与立柱2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面积,保证其能够很好地对钢圈进行固定。
转轴4,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2的另一侧,所述转轴4与所述底板1相互平行,转轴4的轴心与所述钢圈固定支架3的中心延伸线相互重合。此外,本实施例在所述底板1上还竖直固定设置有转轴辅助支撑立柱6,所述转轴辅助支撑立柱6与所述立柱2相互平行,所述转轴4的一端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辅助支撑立柱6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果能够保证转轴4更稳定,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载打磨机构5。
打磨机构5,其可活动设置在所述转轴4的上面,能够沿着所述转轴4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也能够沿着所述转轴4的周向摆动并对所述钢圈8的内壁和外壁同时打磨。打磨机构5沿着所述转轴4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是为了在安装固定钢圈时不对钢圈产生干涉,阻碍安装。打磨机构5能够沿着所述转轴4的周向摆动是为了保证钢圈内壁和外壁的焊缝都能够得到足够的打磨。
更具体地,如图6~8所示,所述打磨机构5包括摆臂50,所述摆臂50上贯通开设有轴孔500,所述转轴4可转动穿设在所述轴孔500中;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摆臂50能够沿着转轴4前后往复滑动,也可以旋转摆动。所述摆臂50远离轴孔500的一端设置有打磨动力装置51、传动机构52、打磨砂轮53以及打磨压力调节机构54。所述打磨动力装置51与所述传动机构52连接,所述传动机构52与所述打磨砂轮53连接,所述打磨压力调节机构54与所述传动机构52相连接。
其中,所述打磨动力装置51包括电机底座510和电动机511,所述电机底座510的一端与所述摆臂50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底座510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电动机511;摆臂50呈L形结构,电机底座510横截面呈C形结构,其开口部分朝向摆臂50,开口槽内就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皮带轮,这样结构更紧凑。
所述传动机构52包括第一主动皮带轮520、第二主动皮带轮521、第一皮带522、第二皮带523、第一从动皮带轮524、第二从动皮带轮525、第一转轴526以及第二转轴527。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520和第二主动皮带轮521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电动机511的输出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526和第二转轴527可活动穿设在所述摆臂50上。所述第一转轴52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524。所述第二转轴52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525。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520通过第一皮带522与第一从动皮带轮52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521通过第二皮带523与第二从动皮带轮525传动连接。所述打磨砂轮53包括第一打磨砂轮531和第二打磨砂轮530。所述打磨砂轮53为杯型砂轮,这样的砂轮打磨面积较大,而且更能省料。所述第一转轴52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打磨砂轮531,所述第二转轴52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打磨砂轮530。
所述打磨压力调节机构54包括第一滑块540、第二滑块541、第一拉杆542、第二拉杆543、第一拉簧544、第二拉簧545、调节轴546以及调节凸轮547。所述摆臂50上贯通开设有第一滑槽501和第二滑槽502,所述第一滑槽501和第二滑槽502相互平行设置,二者均为长槽结构。所述第一滑槽5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槽503。所述第二滑槽50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槽504。
所述第一滑槽501内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540,第一滑块540呈椭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526可转动穿设在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一滑块54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拉杆542,所述第一拉杆542可滑动穿设在所述第一侧槽503,且第一拉杆542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侧槽503。
所述第二滑槽502内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541,第二滑块541呈椭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527可转动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孔内。所述第二滑块54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拉杆543,所述第二拉杆543可滑动穿设在所述第二侧槽504,且第二拉杆543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侧槽504。
所述调节轴546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50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槽503与第二侧槽504的中间。调节轴546上可转动设置有所述调节凸轮547。
所述第一拉杆5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簧54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簧544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轴546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拉杆5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拉簧54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拉簧545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轴546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两个打磨砂轮之间的间距是可以调节的而且始终有一个弹性的力维持砂轮与钢圈之间的压力,其工作原理是:滑槽内的滑块可以沿着滑槽上下移动,滑块上设有转轴,还设有拉杆,拉杆被拉簧向中部的调节轴方向拉动,这样就使得设置在滑块上的转轴也被拉动朝向相反方向移动,就形成了一个打磨的压力。需要调整或者装、卸钢圈时,转动凸轮,使得凸轮的两个侧分别顶住拉杆,这时候滑块被挤压带动分离,两个砂轮也就拉开距离,便于调整。
另外,还设置有张紧机构55。所述张紧机构55包括第一张紧机构550和第二张紧结构551。所述第一张紧机构550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底座510的上端,其张紧部与所述第一皮带522相抵。所述第二张紧结构551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底座510的下端,其张紧部与所述第二皮带523相抵。具体地,所述第一张紧机构550和第二张紧结构55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张紧机构550包括张紧支架,所述张紧支架具有弹性,张紧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电机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与所述第一皮带522相互接触。
工作时,如图9所示,在底板1上面设置一块梯形结构的上料桥7,将钢圈8沿着上料桥7滚动到与钢圈固定支架3相互平行的高度,然后将钢圈8推入到钢圈固定支架3中。钢圈8通过5根支撑柱32固定在钢圈固定支架3内,接着将调节凸轮547旋转90度,使得凸轮长度方向与立柱平行,这时候调节凸轮547顶住两侧的第一拉杆542、第二拉杆543向轴心的反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540、第二滑块541、第一转轴526、第二转轴527最终带动第一打磨砂轮531和第二打磨砂轮530也拉开间距,这样就可以将摆臂50沿着转轴4向钢圈8的方向推动,当第一打磨砂轮531和第二打磨砂轮530到达钢圈的焊缝上时,停止移动,并旋转调节凸轮547,使得第一拉杆542、第二拉杆543在拉簧的作用下复位,向调节转轴方向移动并持续产生一个向内的弹性力。完成这些操作后,就可以启动电动机511了。电动机511启动后,带动第一主动皮带轮520、第二主动皮带轮521转动,二者又分别通过各自的皮带带动第一从动皮带轮524、第二从动皮带轮525、第一转轴526以及第二转轴527,由于第一转轴526以及第二转轴527是与打磨砂轮连接的,打磨砂轮就被带动起来旋转打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打磨砂轮531和第二打磨砂轮530转向是相同的,但二者分别打磨钢圈8的内壁和外壁,因此对钢圈8同时产生一个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力,这样就正好相互抵消,防止钢圈旋转。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包括底板1、立柱2、钢圈固定支架3、转轴4以及打磨机构5,其中立柱2竖直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钢圈固定支架3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2的一侧用于固定钢圈,立柱2的另一侧固定转轴4,转轴4的上面可活动设置打磨机构5,打磨机构5能沿着所述转轴4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便于拆装钢圈,打磨机构5能够沿着所述转轴4的周向摆动保证钢圈内壁和外壁的焊缝都能够得到足够的打磨。整个结构能够对钢圈内壁和外壁的焊缝进行同时打磨,设计合理,结构巧妙,效率高,稳定性好,便于组装和检修。

Claims (10)

1.一种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其采用金属板材制成,用于支撑整个装置;
立柱(2),其呈杆状结构,立柱(2)竖直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
钢圈固定支架(3),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2)的一侧,用于固定钢圈;
转轴(4),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2)的另一侧;所述转轴(4)与所述底板(1)相互平行,转轴(4)的轴心与所述钢圈固定支架(3)的中心延伸线相互重合;
打磨机构(5),其可活动设置在所述转轴(4)的上面,能够沿着所述转轴(4)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也能够沿着所述转轴(4)的周向摆动并对所述钢圈的内壁和外壁同时打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2)采用槽钢制成,其一端与所述底板(1)焊接固定;
所述槽钢的槽口内焊接设置所述转轴(4);
所述槽钢的另一侧螺栓固定所述钢圈固定支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上还竖直固定设置有转轴辅助支撑立柱(6),所述转轴辅助支撑立柱(6)与所述立柱(2)相互平行,所述转轴(4)的一端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辅助支撑立柱(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圈固定支架(3)包括C形底座(31),所述C形底座(31)采用钢板裁切成C形结构,其一侧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柱(32);
所述支撑柱(32)为圆柱体结构,其与所述C形底座(31)垂直连接;
多个所述支撑柱(32)以所述C形底座(31)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所述C形底座(31)上;
所述C形底座(31)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C形底座(31)的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加强板(33),所述加强板(33)设有三块,三块加强板(33)的一端分别相互连接且位于所述C形底座(31)的圆心处,三块加强板(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C形底座(31)的内壁固定连接;
三块所述加强板(33)之间相互间隔120°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机构(5)包括摆臂(50),所述摆臂(50)上贯通开设有轴孔(500),所述转轴(4)可转动穿设在所述轴孔(500)中;
所述摆臂(50)远离轴孔(500)的一端设置有打磨动力装置(51)、传动机构(52)、打磨砂轮(53)以及打磨压力调节机构(54);
所述打磨动力装置(51)与所述传动机构(52)连接,所述传动机构(52)与所述打磨砂轮(53)连接,所述打磨压力调节机构(54)与所述传动机构(5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动力装置(51)包括电机底座(510)和电动机(511),所述电机底座(510)的一端与所述摆臂(50)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底座(510)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电动机(511);所述传动机构(52)包括第一主动皮带轮(520)、第二主动皮带轮(521)、第一皮带(522)、第二皮带(523)、第一从动皮带轮(524)、第二从动皮带轮(525)、第一转轴(526)以及第二转轴(527);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520)和第二主动皮带轮(521)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电动机(511)的输出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526)和第二转轴(527)可活动穿设在所述摆臂(50)上;所述第一转轴(52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524);所述第二转轴(52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525);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520)通过第一皮带(522)与第一从动皮带轮(52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521)通过第二皮带(523)与第二从动皮带轮(525)传动连接;
所述打磨砂轮(53)包括第一打磨砂轮(531)和第二打磨砂轮(530);
所述第一转轴(52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打磨砂轮(531),所述第二转轴(52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打磨砂轮(530);
所述打磨压力调节机构(54)包括第一滑块(540)、第二滑块(541)、第一拉杆(542)、第二拉杆(543)、第一拉簧(544)、第二拉簧(545)、调节轴(546)以及调节凸轮(547);所述摆臂(50)上贯通开设有第一滑槽(501)和第二滑槽(502),所述第一滑槽(501)和第二滑槽(502)相互平行设置,二者均为长槽结构;所述第一滑槽(5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槽(503);所述第二滑槽(50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槽(504);
所述第一滑槽(501)内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540),第一滑块(540)呈椭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526)可转动穿设在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一滑块(54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拉杆(542),所述第一拉杆(542)可滑动穿设在所述第一侧槽(503),且第一拉杆(542)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侧槽(503);
所述第二滑槽(502)内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541),第二滑块(541)呈椭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527)可转动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孔内;所述第二滑块(54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拉杆(543),所述第二拉杆(543)可滑动穿设在所述第二侧槽(504),且第二拉杆(543)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侧槽(504);
所述调节轴(546)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50)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槽(503)与第二侧槽(504)的中间;调节轴(546)上可转动设置有所述调节凸轮(547);
所述第一拉杆(5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簧(54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簧(544)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轴(546)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拉杆(5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拉簧(54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拉簧(545)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轴(546)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张紧机构(55);
所述张紧机构(55)包括第一张紧机构(550)和第二张紧结构(551);
所述第一张紧机构(550)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底座(510)的上端,其张紧部与所述第一皮带(522)相抵;
所述第二张紧结构(551)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底座(510)的下端,其张紧部与所述第二皮带(523)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张紧机构(550)和第二张紧结构(55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张紧机构(550)包括张紧支架,所述张紧支架具有弹性,张紧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电机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与所述第一皮带(522)相互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砂轮(53)为杯型砂轮。
CN202320253814.0U 2023-02-20 2023-02-20 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 Active CN219255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3814.0U CN219255076U (zh) 2023-02-20 2023-02-20 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3814.0U CN219255076U (zh) 2023-02-20 2023-02-20 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5076U true CN219255076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3814.0U Active CN219255076U (zh) 2023-02-20 2023-02-20 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5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8258A (zh) 一种硬质合金齿轮成型加工系统
CN214322311U (zh) 一种基于建筑钢结构的快速焊接装置
CN102623868A (zh) 导地线液压连接操作平台
CN211029340U (zh) 一种内焊缝打磨大口径钢管的辅助旋转装置
CN219255076U (zh) Pccp管承插口钢圈打磨装置
CN115847253B (zh) 一种挖掘机快换铸造连接器焊接打磨工装
CN217966282U (zh) 一种连铸辊修复用焊点打磨装置
CN214979157U (zh) 焊接打磨机
CN213917433U (zh) 一种高频直缝焊管生产用打磨装置
CN112571248A (zh) 金刚石线锯打磨装置
CN209223073U (zh)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
JP2547133B2 (ja) レール溶接部自動仕上げ装置
CN114227306A (zh) 一种钢构件加工用智能翻转平台
CN213053969U (zh) 一种管材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10524329A (zh) 一种用于圆管护栏打磨的无人机器人
KR102569569B1 (ko) 통체 용접부위 자동버핑기
CN215966030U (zh) 一种工程用钢筋加工设备
CN210523460U (zh) 一种新型滚轮用矫直设备
CN220463269U (zh) 锅炉配件专用焊缝磨平装置
CN220927425U (zh) 一种施工放样用钢钎
CN220806079U (zh) 一种钢筋笼焊接设备
CN219900071U (zh) 一种建筑钢筋焊接用连接对齐结构
CN110318537B (zh) 一种建筑模板加固装置
CN211915101U (zh) 一种自动化钢管矫直机
CN117139907B (zh) 一种钢筋网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