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4663U - 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4663U
CN219254663U CN202221194290.4U CN202221194290U CN219254663U CN 219254663 U CN219254663 U CN 219254663U CN 202221194290 U CN202221194290 U CN 202221194290U CN 219254663 U CN219254663 U CN 219254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linear chute
spray header
positioning
convey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42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露伟
董其缘
梁淯贤
尤晓萍
张俊杰
尤竞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11942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4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4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4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包括直线滑槽、回料传输带、前端推进装置、前端切换装置、后端切换装置和定位装置,直线滑槽的后端与回料传输带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一过渡通道连通,回料传输带的后端与直线滑槽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二过渡通道连通;前端推进装置对应直线滑槽的前端,以将喷淋头工装从直线滑槽的前端推入直线滑槽内,后端切换装置设置在第一过渡通道上,以将从直线滑槽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转移至回料传输带的前端;前端切换装置设置在第二过渡通道上,以将从回料传输带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转移至直线滑槽的前端;定位装置设置在直线滑槽的侧端以定位直线滑槽内的喷淋头工装。能够很好的实现喷淋头工装的循环供给。

Description

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喷淋头的生产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消防喷淋头是全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的终端救火部件,现阶段消防喷淋头装配过程中几乎是依靠手工来完成的,工作过程繁杂,费时费力。需要设计机械化生产线,但由于承载喷淋头的喷淋头工装为单个结构,无法很好的实现机械化循环供给。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能够很好的实现喷淋头工装的循环供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包括直线滑槽、回料传输带、前端推进装置、前端切换装置、后端切换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直线滑槽的后端与回料传输带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一过渡通道连通,所述回料传输带的后端与所述直线滑槽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二过渡通道连通;所述前端推进装置对应所述直线滑槽的前端,以将喷淋头工装从直线滑槽的前端推入直线滑槽内,所述后端切换装置设置在第一过渡通道上,以将从直线滑槽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转移至回料传输带的前端;所述前端切换装置设置在第二过渡通道上,以将从回料传输带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转移至直线滑槽的前端;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直线滑槽的侧端以定位直线滑槽内的喷淋头工装。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头工装的侧端具有定位缺口;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导轨、定位板和驱动气缸,所述导轨垂直于直线滑槽,所述定位板可滑动的装配于导轨上,并间隔设置有多个对应直线滑槽的定位凸部,所述驱动气缸驱动连接所述定位板,以驱动定位板靠近或远离直线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头工装的侧端具有定位缺口;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和定位杆,所述驱动气缸被固定设置,所述定位杆设置在驱动气缸上,以通过驱动气缸的带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直线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滑槽和回料传输带相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推进装置包括推进气缸和推板,所述推进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推板,以驱动推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直线滑槽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平移驱动器和第一推板,所述第一平移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推板,以驱动第一推板在第一过渡通道上往复移动,进而将从直线滑槽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推送至回料传输带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板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喷淋头工装是否到位的第一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切换装置包括第二平移驱动器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二平移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推板,以驱动第二推板在第二过渡通道上往复移动,进而将从回料传输带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推送至直线滑槽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板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喷淋头工装是否到位的第二传感器。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能够很好的实现喷淋头工装循环供给,且能够很好的对直线滑槽上的喷淋头工装进行定位,保证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第一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喷淋头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其中,喷淋头工装的结构如图5所示,继续参照图1至图4所示,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包括直线滑槽11、回料传输带12、前端推进装置21、前端切换装置23、后端切换装置22和定位装置,所述直线滑槽11的后端与回料传输带12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一过渡通道13连通,所述回料传输带12的后端与所述直线滑槽11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二过渡通道14连通;如此,形成一个循环的传输通道。
所述前端推进装置21对应所述直线滑槽11的前端,以将喷淋头工装1从直线滑槽11的前端推入直线滑槽11内,如此,前端推进装置21每推入一个喷淋头工装1,直线滑槽11内的喷淋头工装1就前进一个位置,直线滑槽11后端也会移出一个喷淋头工装1,如此,实现喷淋头工装1在直线滑槽11上的移动。各个加工机构就可以沿直线滑槽11的方向依次布局,实现一个生产线的流水线传输。
所述后端切换装置22设置在第一过渡通道13上,以将从直线滑槽11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1转移至回料传输带12的前端;即当直线滑槽11的后端移出一个喷淋头工装1后,通过后端切换装置22将其转移至回料传输带12的前端,由回料传输带12传输至第二过渡通道14;具体的,回料传输带1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皮带传输设备等。
所述前端切换装置23设置在第二过渡通道14上,以将从回料传输带12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1转移至直线滑槽11的前端;即当回料传输带12输出一个喷淋头工装1时,通过前端切换装置23将其转移至直线滑槽11的前端,如此,实现一个循环;从而能够很好的实现喷淋头工装1循环供给。
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直线滑槽11的侧端以定位直线滑槽11内的喷淋头工装1,如此,能够很好的对直线滑槽11上的喷淋头工装1进行定位,保证加工精度。
进一步的,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头工装1的侧端具有定位缺口2;所述定位装置具有两种结构,分别定义为第一定位装置31和第二定位装置32。所述第一定位装置31包括驱动气缸(定义为第一驱动气缸311)和定位杆312,所述第一驱动气缸311被固定设置,如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定位杆312设置在第一驱动气缸311上,以通过第一驱动气缸311的带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直线滑槽11;即当第一驱动气缸311带动定位杆312靠近直线滑槽11时,能够使得定位杆312插入喷淋头工装1的定位缺口2内,实现对单个喷淋头工装1的定位。该第一定位装置31的结构主要是对单个喷淋头工装的定位。
具体的,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2包括导轨321、定位板322和驱动气缸(定义为第二驱动气缸323),所述导轨321垂直于直线滑槽11,所述定位板322可滑动的装配于导轨321上,并间隔设置有多个对应直线滑槽11的定位凸部324,所述第二驱动气缸323驱动连接所述定位板322,以驱动定位板322靠近或远离直线滑槽11。即当第二驱动气缸323驱动定位板322靠近直线滑槽11时,定位板322上的多个定位凸部324能够同时插设于多个喷淋头工装1的定位缺口2内,实现对多个喷淋头工装1的定位。
第一定位装置31的单个定位方式和第二定位装置32的多个定位方式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定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去选择。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结构以及定位方式不局限于此。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滑槽11和回料传输带12相平行设置,节省布局空间,且不会影响喷淋头工装1的位置。
所述前端推进装置21包括推进气缸211和推板212,所述推进气缸211驱动连接所述推板212,以驱动推板212靠近或远离所述直线滑槽11的前端;当推进气缸211驱动推板212靠近直线滑槽11的前端移动时,将位于直线滑槽11前端的喷淋头工装1推入直线滑槽11内,实现传输;完成后再驱动推板212远离,实现复位。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前端推进装置21的实现结构不局限于此。
所述后端切换装置22包括第一平移驱动器221和第一推板222,所述第一平移驱动器221连接所述第一推板222,以驱动第一推板222在第一过渡通道13上往复移动,进而将从直线滑槽11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1推送至回料传输带12的前端。即当直线滑槽11的后端输出一个喷淋头工装1时,第一平移驱动器221带动第一推板222移动,进而将喷淋头工装1推送至回料传输带12的前端,并由回料传输带12传输;完成后,第一平移驱动器221带动第一推板222复位。
再具体的,所述第一推板222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喷淋头工装1是否到位的第一传感器(未示出),当喷淋头工装1经直线滑槽11的后端输出时,被第一传感器感应。所述第一传感器将感应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如控制生产线运行的PLC控制系统等),控制系统再控制第一平移驱动器221去驱动第一推板222移动,实现对喷淋头工装1的转移。
所述前端切换装置23包括第二平移驱动器231和第二推板232,所述第二平移驱动器231连接所述第二推板232,以驱动第二推板232在第二过渡通道14上往复移动,进而将从回料传输带12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1推送至直线滑槽11的前端。即当回料传输带12的后端输出一个喷淋头工装1时,第二平移驱动器231带动第二推板232移动,进而将喷淋头工装1推送至直线滑槽11的前端;完成后,第二平移驱动器231带动第二推板232复位。
同样的,所述第二推板232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喷淋头工装1是否到位的第二传感器42。当喷淋头工装1经回料传输带12的后端输出时,被第二传感器42感应。所述第二传感器42将感应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如控制生产线运行的PLC控制系统等),控制系统再控制第二平移驱动器231去驱动第二推板232移动,实现对喷淋头工装1的转移。
具体的,上述的第一平移驱动器221和第二平移驱动器231都可以采用如气缸的平推结构或者其它能够实现平推的驱动装置等。
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后端切换装置22和/或前端切换装置23也可以采用其它如翻转、抓取等方式的转移装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头工装1具有用于装配喷淋头阀体的定位块3,具体的,该定位块3为尼龙材质的锥形螺旋定位块,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五个尼龙片(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五个)均匀分布在定位块中心柱的外周上并以一定角度向外倾斜延伸。如此,依靠尼龙的形变可实现使用不同尺寸大小的喷淋头,以实现成功上料及定位要求,实用性更广。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滑槽、回料传输带、前端推进装置、前端切换装置、后端切换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直线滑槽的后端与回料传输带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一过渡通道连通,所述回料传输带的后端与所述直线滑槽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二过渡通道连通;所述前端推进装置对应所述直线滑槽的前端,以将喷淋头工装从直线滑槽的前端推入直线滑槽内,所述后端切换装置设置在第一过渡通道上,以将从直线滑槽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转移至回料传输带的前端;所述前端切换装置设置在第二过渡通道上,以将从回料传输带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转移至直线滑槽的前端;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直线滑槽的侧端以定位直线滑槽内的喷淋头工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工装的侧端具有定位缺口;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和定位杆,所述驱动气缸被固定设置,所述定位杆设置在驱动气缸上,以通过驱动气缸的带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直线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工装的侧端具有定位缺口;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导轨、定位板和驱动气缸,所述导轨垂直于直线滑槽,所述定位板可滑动的装配于导轨上,并间隔设置有多个对应直线滑槽的定位凸部,所述驱动气缸驱动连接所述定位板,以驱动定位板靠近或远离直线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槽和回料传输带相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推进装置包括推进气缸和推板,所述推进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推板,以驱动推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直线滑槽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平移驱动器和第一推板,所述第一平移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推板,以驱动第一推板在第一过渡通道上往复移动,进而将从直线滑槽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推送至回料传输带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喷淋头工装是否到位的第一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切换装置包括第二平移驱动器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二平移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推板,以驱动第二推板在第二过渡通道上往复移动,进而将从回料传输带的后端输出的喷淋头工装推送至直线滑槽的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板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喷淋头工装是否到位的第二传感器。
CN202221194290.4U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 Active CN219254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4290.4U CN219254663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4290.4U CN219254663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4663U true CN219254663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1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4290.4U Active CN219254663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4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1589B (zh) 一种电子元件自动装配机
CN108326421B (zh) 一种带有多工位工作台及视觉识别装置的激光焊接机
CN215200499U (zh) 一种注射针与针筒自动组装机
CN105033090A (zh) 集成一体式全自动制罐机
CN209754181U (zh) 一种双头倒角机及传料装置
CN219254663U (zh) 一种喷淋头工装循环机构
KR100270389B1 (ko) 프레스기의 이송장치
CN207874889U (zh) 一种新型焊接机器人的自动定位输送系统
CN212043469U (zh) 片料转贴自动组装设备
CN202825387U (zh) 加工系统及其传送机构
CN211540136U (zh) 一种冷凝器分子筛装配和上盖拧紧装置
CN202539816U (zh) 一种自动镭雕机
CN102773760A (zh) 双头倒角机中的自动传料机构
CN110064847A (zh) 一种跟踪式动态瓶盖打标方法
CN204817789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道的自动冲压装置及自动冲压线
CN220501958U (zh) 插板推送装置
CN108162409A (zh) 智能焊接机器人运输机构精准定位系统
CN105170835A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道的自动冲压装置及自动冲压线
CN214869147U (zh) 一种高效的分步机加工设备
CN217452873U (zh) 一种用于叶轮自动插片机中的送推料及双插片机构
CN205526609U (zh) 一种分料装置
CN103419020B (zh) 遥控器发射窗装配装置
CN110508739A (zh) 铆压设备
CN211465470U (zh) 一种用于缝纫设备的加工系统
CN208644558U (zh) 电磁铁用非标部件自动传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