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8439U - 一种自动上纱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上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8439U
CN219238439U CN202320811425.5U CN202320811425U CN219238439U CN 219238439 U CN219238439 U CN 219238439U CN 202320811425 U CN202320811425 U CN 202320811425U CN 219238439 U CN219238439 U CN 219238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late
feeding machine
yarn feed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14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国阳
侯国庆
张佳凯
霍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ilaif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ilaif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ilaif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ilaif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14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8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8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8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纱机,包括:机架、竖向架、平台、支撑架、侧板、驱动装置和转动总成,所述机架与竖向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架沿竖向架上下移动,所述转动总成驱动支撑架转动,所述平台位于竖向架前侧,所述平台上方左右两侧分别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后侧形成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平台下方安装重量传感器检测重量,解决了现有的上纱机无法统计筒纱的重量的问题;通过侧板后侧的限位板限制筒纱的运动,解决了筒纱在惯性的作用下可能不能在正确的位置停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上纱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纱转运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上纱机。
背景技术
筒纱在传送时需要提升并转向,现在的筒纱在进入上纱机前不会进行称重,不利于统计筒纱的重量。而且筒纱在提升之前没有限位装置进行限位,从传送带传送过来的筒纱在惯性的作用下可能不能在正确的位置停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上纱机,解决了现有的上纱机无法统计筒纱的重量的问题,解决了筒纱在惯性的作用下可能不能在正确的位置停止的问题。
一种自动上纱机,包括:机架、竖向架、平台、支撑架、侧板、驱动装置和转动总成,所述机架与竖向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架沿竖向架上下移动,所述转动总成驱动支撑架转动,所述平台位于竖向架前侧,所述平台上方左右两侧分别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后侧形成有限位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机架上方与重量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上方与平台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导轨,所述转动总成包括驱动板和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安装架、第一滑块、转动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安装板、第二滑块、第二导轨和导向轮,所述竖向架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与第二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和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和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与驱动板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皮带、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相对竖向架转动,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轮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电机的壳体相对竖向架固定,所述皮带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驱动板前侧分别形成有斜面和竖向面,所述斜面和竖向面相接,所述斜面位于竖向面下方,所述斜面下端向后倾斜。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形成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滚轮,所述侧板与多个滚轮转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支撑架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平台下方安装重量传感器检测重量,解决了现有的上纱机无法统计筒纱的重量的问题;通过侧板后侧的限位板限制筒纱的运动,解决了筒纱在惯性的作用下可能不能在正确的位置停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承载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在图4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到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纱机,包括:机架1、竖向架2、平台6、支撑架8、重量传感器9、侧板61、驱动装置和转动总成,所述机架1与竖向架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架8沿竖向架2上下移动,所述转动总成驱动支撑架8转动,所述平台6位于竖向架2前侧,所述平台6上方左右两侧分别与侧板61固定连接,所述侧板61后侧形成有限位板63。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重量传感器9,所述机架1上方与重量传感器9固定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9上方与平台6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导轨21,所述转动总成包括驱动板5和承载平台7,所述承载平台7包括安装架71、第一滑块72、转动轴73、第一连杆74、第二连杆75、安装板76、第二滑块77、第二导轨78和导向轮79,所述竖向架2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导轨2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71与第一滑块7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72与第一导轨21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71与第二导轨7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77与第二导轨7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77与安装板76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73与安装架7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73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架8和第一连杆7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5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74和安装板76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76与驱动板5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皮带3、电机4、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所述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分别相对竖向架2转动,所述主动轮31通过皮带3驱动从动轮32转动,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驱动主动轮31转动,所述电机4的壳体相对竖向架2固定,所述皮带3与安装架71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驱动板5前侧分别形成有斜面51和竖向面52,所述斜面51和竖向面52相接,所述斜面51位于竖向面52下方,所述斜面51下端向后倾斜。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连接板711和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连接板711与安装架7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76形成有第二连接板761,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711和第二连接板761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滚轮62,所述侧板61与多个滚轮62转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支撑架8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限位凸起81。限位凸起81用于限制筒纱10在支撑架8上时的轴向位移。
工作原理:
传动带将筒纱10传送到平台6处,筒纱10因其惯性在平台6上向后运动,直至筒纱1与限位板63接触后被止挡。其中,滚轮62与筒纱10接触,通过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此时,支撑架8位于筒纱10下方,重量传感器9将筒纱10称重。之后,电机4正转驱动前侧的皮带3和安装架71向上运动。当支撑架8离开两个侧板61之间后,导向轮79与斜面51接触。导向轮79被斜面51向前挤压从而带动安装板76沿着第二导轨78向前运动。向前运动的第二连杆75驱动第一连杆74转动,第一连杆74带动转动轴73和支撑架8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架8上的筒纱10转动。
当导向轮79与竖向面52接触后,支撑架8旋转了90度。支撑架8继续向上运动,当其他机构将支撑架8上的筒纱10取出后。电机4反转,驱动前侧的皮带3和安装架71向下运动。当导向轮79与斜面51接触后,安装板76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向后运动,进而带动支撑架8反向转动复位,此时导向轮79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与斜面51的接触。
当导向轮79与斜面51脱离接触后,支撑架8复位。支撑架8继续向下运动到侧板61之间后,电机4停转等待新的筒纱10运动到支撑架8上方。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动上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竖向架(2)、平台(6)、支撑架(8)、侧板(61)、驱动装置和转动总成,所述机架(1)与竖向架(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架(8)沿竖向架(2)上下移动,所述转动总成驱动支撑架(8)转动,所述平台(6)位于竖向架(2)前侧,所述平台(6)上方左右两侧分别与侧板(61)固定连接,所述侧板(61)后侧形成有限位板(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纱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传感器(9),所述机架(1)上方与重量传感器(9)固定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9)上方与平台(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纱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轨(21),所述转动总成包括驱动板(5)和承载平台(7),所述承载平台(7)包括安装架(71)、第一滑块(72)、转动轴(73)、第一连杆(74)、第二连杆(75)、安装板(76)、第二滑块(77)、第二导轨(78)和导向轮(79),所述竖向架(2)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导轨(2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71)与第一滑块(7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72)与第一导轨(21)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71)与第二导轨(7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77)与第二导轨(7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77)与安装板(76)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73)与安装架(7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73)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架(8)和第一连杆(7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5)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74)和安装板(76)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76)与驱动板(5)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皮带(3)、电机(4)、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所述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分别相对竖向架(2)转动,所述主动轮(31)通过皮带(3)驱动从动轮(32)转动,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驱动主动轮(31)转动,所述电机(4)的壳体相对竖向架(2)固定,所述皮带(3)与安装架(7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5)前侧分别形成有斜面(51)和竖向面(52),所述斜面(51)和竖向面(52)相接,所述斜面(51)位于竖向面(52)下方,所述斜面(51)下端向后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上纱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板(711)和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711)与安装架(7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76)形成有第二连接板(761),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711)和第二连接板(76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纱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62),所述侧板(61)与多个滚轮(62)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限位凸起(81)。
CN202320811425.5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自动上纱机 Active CN219238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1425.5U CN21923843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自动上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1425.5U CN21923843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自动上纱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8439U true CN219238439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4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1425.5U Active CN21923843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自动上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84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6283A (zh) * 2023-08-10 2023-11-03 浙江宝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筒纱的转运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6283A (zh) * 2023-08-10 2023-11-03 浙江宝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筒纱的转运系统
CN116986283B (zh) * 2023-08-10 2024-04-09 浙江宝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筒纱的转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38439U (zh) 一种自动上纱机
CN110626554B (zh) 一种十工位面粉包装机
CN112678757A (zh) 一种饮料罐的输送及打码装置
CN210735338U (zh) 一种动力电池传送和称重装置
CN214933802U (zh) 翻转叉式移载机
CN113247609B (zh) 一种阻挡装置及输送机
CN213386501U (zh) 一种姿态调整机构及传输系统
CN108569526A (zh) 筒纱运输装置
CN210236087U (zh) 输送装置
CN211350592U (zh) 沾胶摆臂装置及固晶机
CN209956893U (zh) 一种输送旋转台
CN210084199U (zh) 一种基于同步带与滚珠丝杠相结合的高精度送料装置
CN113003161A (zh) 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具有定量输送的环形零件输送装置
CN219503266U (zh) 一种摩擦式滚筒摆轮分拣设备
CN220282721U (zh) 一种杠杆式发药机构
CN220502563U (zh) 顶升机构及电池模组检测装置
CN221069656U (zh) 一种装船机输送装置皮带矫正设备
CN208898176U (zh) 一种印刷机供纸装置
CN215702153U (zh) 一种环切机用纠偏机构及环切机
CN220410093U (zh) 自动盖章机
CN220611772U (zh) 一种具有牵引机构的卸卷小车
CN216763293U (zh) 陶瓷自动上下砖机
CN215558752U (zh) 一种升降式物流设备
CN216234399U (zh) 一种软袋上料装置
CN212831863U (zh) 一种用于陶瓷纤维布的精卷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