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6828U - 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6828U
CN219226828U CN202320042658.3U CN202320042658U CN219226828U CN 219226828 U CN219226828 U CN 219226828U CN 202320042658 U CN202320042658 U CN 202320042658U CN 219226828 U CN219226828 U CN 219226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power battery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26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天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26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6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6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6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本集成式连接器包括安装板以及至少两个电连接件;安装板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安装座,安装座与电连接件一一对应,每个电连接件均穿过对应的安装座,安装板的第一面能够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每个电连接件的第一端设置为能够与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电连接,每个安装座远离动力电池包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能够与外部设备连接,以使对应的电连接件的第二端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本集成式连接器通过将多个电连接件集成式的连接在一个安装板上,使得安装板在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后,不需要对每个电连接件的位置进行确定,实现整体装配,简化了装配操作,减少装配所用时间。

Description

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包需要通过连接器来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以驱使外部设备运转。
相关技术中,连接器均为独立件,每个连接器分别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壳连接,并穿入到动力电池包的内部进行电连接。但是由于动力电池包的整体体积限制,对于每个连接器进行装配时,需要分别找准其对应的位置,然后再进行连接操作,操作非常不易,导致装配较为繁琐,耗费过多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式连接器,包括安装板以及至少两个电连接件;
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电连接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电连接件均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面能够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每个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电连接,每个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与外部设备连接,以使对应的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二端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均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面,每个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均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面,所述连接部构造为插接凹槽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
可选地,每个所述安装座上的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凸出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每个所述安装座上的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二端位于对应的所述插接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边沿呈环形分布,且每个所述通孔分别靠近对应的所述安装板的边沿,所述安装板能够通过所述通孔和安装螺栓的配合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衬套,每个所述衬套的外环壁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孔壁连接,且所述衬套与所述通孔同轴线设置,每个所述衬套能够与对应的所述安装螺栓连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衬套与所述安装板均通过嵌件注塑工艺连接,每个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板以及所述安装座均通过嵌件注塑工艺连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衬套均沿轴向方向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面,每个所述衬套的凸出长度均为0.3-0.7mm,每个所述衬套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均用于与对应的所述安装螺栓的螺帽接触。
可选地,所述集成式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面。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密封圈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边沿延伸设置并位于每个所述通孔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对应边沿的一侧,以使每个所述电连接件均被所述密封圈环绕;或者,
所述密封圈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电连接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密封圈环绕于对应的所述电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件包括铜排连接件和/或线束连接件;
其中,所述铜排连接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铜排,所述铜排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铜排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电连接,所述铜排的第二端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所述线束连接件包括第一插接头、导线和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和所述第二插接头分别连接于所述导线的两端,所述第二插接头远离所述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插接头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电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电连接件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其中三个所述电连接件为所述铜排连接件,一个所述电连接件为所述线束连接件。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箱体、配电盒以及上述的集成式连接器;
所述配电盒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集成式连接器的安装板与所述箱体连接并封闭所述安装口,所述集成式连接器的每个电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配电盒电连接。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包。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电连接件集成式的连接在一个安装板上,使得安装板在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后,多个电连接件也安装到动力电池包的外壁上,不需要对每个电连接件的位置进行确定,实现整体装配,简化了装配操作,减少装配所用时间。通过多个电连接件分别与动力电池包的电池电连接以及外部设备电连接,可以实现电能的传输。通过设置的安装座能够增加对电连接件的固定作用,保证连接强度,同时安装座上的连接部能够方便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使得电连接件能够与外部设备实现电连接。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集成式连接器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集成式连接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铜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动力电池包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板,2、安装座,3、电连接件,31、铜排连接件,311、铜排,312、连接头,313、压铆螺母,32、线束连接件,4、连接部,5、通孔,6、衬套,7、密封圈,8、箱体,9、配电盒,10、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附图的图面的方向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内、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动力电池包需要通过连接器来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以驱使外部设备运转。比如电动压缩机、直流加热器、前驱电机、后驱电机等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向着平台化、小型化、集成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动力电池包中通过设置配电盒9来减少动力电池包内部的线束,再通过连接器与配电盒9电连接,实现电能传输。
相关技术中,连接器均为独立件,每个连接器分别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壳连接,并穿入到动力电池包的内部进行电连接。但是由于动力电池包的整体体积限制,对于每个连接器进行装配时,需要分别找准其对应的位置,然后再进行连接操作,操作非常不易,导致装配较为繁琐,耗费过多时间。
同时还需要在动力电池包的外壳上开设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均需要设置密封结构,导致成本增加,同时由于安装孔的数量较多也增加了动力电池包出现密封性问题的风险,进而影响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
为此,如图1-图3所示,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式连接器,包括安装板1以及至少两个电连接件3。
安装板1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安装座2,安装座2与电连接件3一一对应,每个电连接件3均穿过对应的安装座2,安装板1的第一面能够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每个电连接件3的第一端设置为能够与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9电连接,每个安装座2远离动力电池包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4,连接部4能够与外部设备连接,以使对应的电连接件3的第二端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其中,安装座2由安装板1的第一面的一部分和安装板1的第二面的一部分分别向外凸起形成,可安装座2与安装板1可一体成型制成,使得安装板1形成有安装座2的位置的厚度增加,从而当电连接件3穿过对应的安装座2时,使得电连接件3与安装座2的连接面积相对于与安装板1的连接面积得到增加,使得安装座2能够增加对电连接件3的固定作用,保证电连接件3的稳固性。
其中,安装座2上连接部4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从而使得电连接件3的第二端实现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
其中,多个电连接件3连接在同一个安装板1上,从而实现多个电连接件3的集成化设计,使得安装板1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进行连接后,多个电连接件3也连接到动力电池包上,能够与配电盒9进行电连接,从而不需要对每个电连接件3的位置进行寻找并安装固定,实现安装操作的简化。
其中,每个电连接件3的第一端均能够与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9电连接,而每个电连接件3的第二端均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可以实现多个外部设备的电能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电连接件3集成式的连接在一个安装板1上,使得安装板1在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后,多个电连接件3也安装到动力电池包的外壁上,不需要对每个电连接件3的位置进行确定,实现整体装配,简化了装配操作,减少装配所用时间。通过多个电连接件3分别与动力电池包的电池电连接以及外部设备电连接,可以实现电能的传输。通过设置的安装座2能够增加对电连接件3的固定作用,保证连接强度,同时安装座2上的连接部4能够方便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使得电连接件3能够与外部设备实现电连接。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安装座2的第一端均凸出于安装板1的第一面,每个安装座2的第二端均凸出于安装板1的第二面,连接部4构造为插接凹槽并位于对应的安装座2的第二端。
其中,安装座2的第一端同样可以伸入到动力电池包内,而安装座2的第二端位于动力电池包外,每个安装座2的第二端设置的插接凹槽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插接配合,从而实现电连接。通过将连接部4设置为插接凹槽,使得连接非常方便。当然,连接部4也可以设置为插接头。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安装座2上的电连接件3的第一端凸出于安装座2的第一端,每个安装座2上的电连接件3的第二端位于对应的插接凹槽内。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安装座2上的电连接件3的第一端凸出于安装座2的第一端并朝远离安装板1的方向进行延伸,使得电连接件3能够具有足够的长度与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9进行连接。通过将电连接件3的第二端位于对应的插接凹槽内,使得安装座2能够保护电连接件3的第二端。
可选地,在一些示例中,电连接件3可垂直于安装板1,使得电连接件3的第二端可正对配电盒9,方便进行对正连接。
可选地,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板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光孔,每个安装座2上开设有第二光孔,第一光孔与第二光孔连通,电连接件3穿过第一光孔和第二光孔并与安装座2和安装板1连接。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板1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通孔5,多个通孔5沿安装板1的周向边沿呈环形分布,且每个通孔5均靠近对应的安装板1的边沿,安装板1能够通过通孔5和安装螺栓10的配合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通孔5贯穿安装板1,对应的动力电池包的外壁上可设置对应的螺孔,通过安装螺栓10穿过通孔5并与对应的螺孔连接,能够实现安装板1连接到动力电池包的外壁上。在一些示例中,每个通孔5内设置一个安装螺栓10。
其中,多个通孔5整体呈环形分布,从而可以保证安装板1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之间的连接强度。其中,每个通孔5均靠近对应的安装板1的边沿,能够降低安装板1与动力电池包之间产生的连接缝隙的大小,保证密封性。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通孔5内均设置有衬套6,每个衬套6的外环壁与对应的通孔5的孔壁连接,且衬套6与通孔5同轴线设置,每个衬套6能够与对应的安装螺栓10连接。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通孔5内均设置一个衬套6,衬套6与通孔5同轴线设置,安装螺栓10能够穿过衬套6,通过衬套6能够提高安装螺栓10与安装板1的连接强度,能够避免安装板1受到安装螺栓10的挤压作用而出现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安装螺栓10的旋转,安装螺栓10能够与衬套6接触,从而保证安装螺栓10的旋紧作用,同时又能保护安装板1。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衬套6与安装板1均通过嵌件注塑工艺连接,每个电连接件3与安装板1均通过嵌件注塑工艺连接。
其中,安装板1在进行生成制造时,可通过放入衬套6以及电连接件3进行注塑成型,从而可以直接将衬套6和电连接件3连接到安装板1上,不需要考虑而成连接,能够保证连接强度。
可选地,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衬套6与电连接件3也可以通过粘胶粘接固定。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衬套6均沿轴向方向凸出于安装板1的第二面,每个衬套6的凸出长度均为0.3-0.7mm,每个衬套6凸出于安装板1的一端均用于与对应的安装螺栓10的螺帽接触。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每个衬套6凸出于安装板1的第二面能够与安装螺栓10的螺帽接触,从而避免安装螺栓10与安装板1的接触,能够更好的保护安装板1。在一些示例中,每个衬套6的凸出长度为0.5mm,从而当安装螺栓10穿过衬套6后,随着安装螺栓10的旋转,安装螺栓10的螺帽与衬套6凸出于安装的第二面接触,而安装螺栓10的螺帽与安装板1之间的距离为0.5mm,从而可以保证强度的同时满足扭矩的设计需求。
可选地,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衬套6的两端均可沿轴向方向凸出于安装板1的第一面以及安装板1的第二面,使得两边均可以通过衬套6进行接触,保护安装板1。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集成式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7,密封圈7连接于安装板1的第一面。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7能够对安装板1与动力电池包外壁之间的连接缝隙进行密封,能够保证动力电池包的密封防水性能。密封圈7能够起到环形密封作用,避免出现漏洞。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圈7粘接在安装板1的第一面。可以理解的是,当安装板1通过安装螺栓10连接到动力电池包的外壁上后,密封圈7夹持在动力电池包的外壁以及安装板1之间,即可实现对安装板1与动力电池包之间的连接缝隙的密封作用,从而可以保证动力电池包的密封性能。
通过设置的密封圈7连接在安装板1上,使得安装板1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时,密封圈7也实现与动力电池包的连接,能够实现密封作用,从而不需要对每个电连接件3进行布置密封圈7进行连接,使得装配非常方便快捷。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密封圈7的数量为一个,密封圈7沿安装板1的周向边沿延伸设置并位于每个通孔5的远离安装板1的对应边沿的一侧,以使每个电连接件3均被密封圈7环绕。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7靠近通孔5,使得安装板1通过安装螺栓10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时,能够将作用力集中在密封圈7上,对密封圈7产生挤压作用,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动力电池包上仅设置一个安装口,用于供多个电连接件3伸入到动力电池包内,此时密封圈7环绕该安装口设置。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每个电连接件3均被密封圈7环绕,避免电连接件3的位置出现密封性问题。
可选地,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密封圈7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密封圈7与电连接件3一一对应,每个密封圈7环绕于对应的电连接件3。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每个电连接件3的周围均环绕一个密封圈7,从而实现对每个电连接件3伸入到动力电池包的位置进行密封。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动力电池包上可设置于电连接件3数量一致的安装口,使得每个电连接件3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口,从而每个密封圈7均环绕于对应的安装口设置,保证密封性。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件3包括铜排311连接件31和/或线束连接件32。
其中,铜排311连接件3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铜排311,铜排311穿过安装板1,铜排311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头312,连接头312能够与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9电连接,铜排311的第二端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线束连接件32包括第一插接头、导线和第二插接头,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分别连接于导线的两端,第二插接头远离导线的一端穿过安装板1,第一插接头能够与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9电连接,第二插接头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件3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铜排311连接件31或者线束连接件32,当然也可以同时具有铜排311连接件31和线束连接件32。
其中,铜排311穿过安装板1上对应的安装座2,铜排311的第一端能够伸入到动力电池包内,连接头312构造为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M5压铆螺母313,能够方便实现与配电盒9的电连接。其中,在一些示例中,铜排311可为高压铜排311,根据电流负载设计铜排311截面积,在保证载流能力的前提下满足温升的技术要求。
其中,第一插接头能够穿过安装板1上的安装座2,使得第一插接头能够方便与外部设备实现电连接,而导线能够在动力电池包内延伸,从而可以调整第二插接头的位置,可以灵活进行插接装配。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件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电连接件3沿安装板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其中三个电连接件3为铜排311连接件31,一个电连接件3为线束连接件32。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电连接件3并列设置,能够方便对每个电连接件3进行连接操作。当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件3的数量也可为更多个,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而关于铜排311连接件31和线束连接件32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如图4所示,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箱体8、配电盒9以及上述的集成式连接器。
配电盒9连接在箱体8内,箱体8上开设有安装口,集成式连接器的安装板1与箱体8连接并封闭安装口,集成式连接器的每个电连接件3的第一端穿过安装口并与配电盒9电连接。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口的数量为一个,全部的电连接件3的第一端均通过该安装口穿入到箱体8内,然后配电盒9电连接。
其中,箱体8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孔,螺孔与通孔5一一对应,使得每个安装螺栓10能够旋入到对应的螺孔中。当安装板1与箱体8的外壁连接后,安装板1能够将安装口封闭,保证密封性。
可选地,在另一些示例中,安装口的数量也可为多个,并与电连接件3的数量一致。
可选地,在一些示例中,配电盒9为高压配电盒9,具有一组前驱连接铜排311,两组后驱连接铜排311,一个电动压缩机和一个直流加热器连接点。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包。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以及至少两个电连接件;
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电连接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电连接件均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面能够与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每个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电连接,每个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与外部设备连接,以使对应的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二端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均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面,每个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均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面,所述连接部构造为插接凹槽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座上的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凸出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每个所述安装座上的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二端位于对应的所述插接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边沿呈环形分布,且每个所述通孔分别靠近对应的所述安装板的边沿,所述安装板能够通过所述通孔和安装螺栓的配合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外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衬套,每个所述衬套的外环壁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孔壁连接,且所述衬套与所述通孔同轴线设置,每个所述衬套能够与对应的所述安装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衬套与所述安装板均通过嵌件注塑工艺连接,每个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板以及所述安装座均通过嵌件注塑工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衬套均沿轴向方向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面,每个所述衬套的凸出长度均为0.3-0.7mm,每个所述衬套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均用于与对应的所述安装螺栓的螺帽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密封圈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边沿延伸设置并位于每个所述通孔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对应边沿的一侧,以使每个所述电连接件均被所述密封圈环绕;或者,
所述密封圈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电连接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密封圈环绕于对应的所述电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包括铜排连接件和/或线束连接件;
其中,所述铜排连接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铜排,所述铜排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铜排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电连接,所述铜排的第二端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所述线束连接件包括第一插接头、导线和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和所述第二插接头分别连接于所述导线的两端,所述第二插接头远离所述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插接头能够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配电盒电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能够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电连接件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其中三个所述电连接件为所述铜排连接件,一个所述电连接件为所述线束连接件。
12.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配电盒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
所述配电盒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集成式连接器的安装板与所述箱体连接并封闭所述安装口,所述集成式连接器的每个电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配电盒电连接。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CN202320042658.3U 2023-01-06 2023-01-06 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Active CN219226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2658.3U CN219226828U (zh) 2023-01-06 2023-01-06 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2658.3U CN219226828U (zh) 2023-01-06 2023-01-06 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6828U true CN219226828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2658.3U Active CN219226828U (zh) 2023-01-06 2023-01-06 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6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6002B2 (en) Wiring harness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housed circuit assembly
CN111433936B (zh) 电池组连接器和包括其的电池组
CN219226828U (zh) 集成式连接器、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KR20150028966A (ko) 차량 장치용 상호 연결 조립체 및 상호 연결 방법
US10516243B2 (en) Wire harness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two circuit assemblies
CN113036501B (zh) 一种高低压集成电连接器
CN112531428A (zh) 电池包连接组件、电池包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17753983U (zh) 电动摩托车
CN220065963U (zh) 电池包
CN217589297U (zh) 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5644852U (zh)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498291U (zh) 电池
CN218039897U (zh) 接线座总成、动力驱动设备及车辆
CN216278357U (zh) 一种压缩机及逆变器装置
CN217406489U (zh) 光伏接线盒组件
CN114582634B (zh) 一种汽车启停用超级电容模组
CN219575867U (zh) 组合连接器及储能系统
CN117175306B (zh) 一种用于车辆换电站的电源转换系统的转接头
CN219086283U (zh) 并联式快插高压连接器
CN220042415U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117810741A (zh) 分体式连接器
CN218160926U (zh) 连接器、电气设备及车辆
CN218888055U (zh) 多分支高压连接器
CN220272807U (zh) 一种分体式连接器
CN221043572U (zh) 一种充电枪控制盒及充电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