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1559U - 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1559U
CN219211559U CN202320799861.5U CN202320799861U CN219211559U CN 219211559 U CN219211559 U CN 219211559U CN 202320799861 U CN202320799861 U CN 202320799861U CN 219211559 U CN219211559 U CN 219211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heat
continuous casting
cast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98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ng Kaiyue Copper Material Co ltd
Daq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ng Kaiyue Copper Material Co ltd
Daq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ng Kaiyue Copper Material Co ltd, Daq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ng Kaiyue Copper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98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1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1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1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蓄水池、冷却水管、换热板和再散热模块;冷却水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降温部;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连通蓄水池两端,进水管处设置有动力装置,为冷却水管提供抽水动力;降温部蛇形排布,并与换热板抵接贴合,进水管、降温部和出水管依次连通;蓄水池储存冷却液,冷却液流经进水管、降温部和出水管,且单向循环;换热板与上引连铸机一侧进行抵接,并对上引连铸机进行冷却降温;再散热模块对出水管和蓄水池进行二次冷却散热。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高速流动状态下导热、散热效率有限的问题,且总体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广泛应用和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无氧铜材是一种导电率高、耐蚀性、耐低温、加工和焊接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溅射靶材、高端音响线和高端微电子器件连接线。
在目前生产无氧铜材的过程中,而在无氧铜杆的连铸工作中常常需要冷却系统对其进行降温冷却,水冷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循环供水系统,目前水冷却循环系统存在冷却液降温速率慢导致冷却效率有限等问题,难以对高速流动循环水体进行有效的冷却。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公开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可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蓄水池、冷却水管、换热板和再散热模块;
所述冷却水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降温部;
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连通所述蓄水池两端,所述进水管处设置有动力装置,为所述冷却水管提供抽水动力;所述降温部蛇形排布,并与所述换热板抵接贴合,所述进水管、降温部和所述出水管依次连通;
所述蓄水池储存冷却液,所述冷却液流经所述进水管、降温部和所述出水管,且单向循环;
所述换热板与上引连铸机一侧进行抵接,并对所述上引连铸机进行冷却降温;
所述再散热模块对所述出水管和蓄水池进行二次冷却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结构板和第二结构板;所述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的内部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结构包括设置有若干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之间形成导热通道,所述第一结构板的导热通道和所述第二结构板的导热通道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部与换热板处设置有集热箱,且所述降温部与换热板设置在所述集热箱内,所述集热箱一侧开设有散热孔,对所述集热箱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处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对所述集热箱内的热量进行导向排放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再散热模块包括所述出水管处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对所述出水管进行部分包覆,并对所述出水管部进行冷却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腔对应设置有鼓风机和喷雾,所述鼓风机和喷雾对所述冷却腔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再散热模块还包括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对所述蓄水池内的冷却液进行搅拌。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有效解决了高速流动状态下导热、散热效率有限的问题,且总体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成本低,便于广泛应用和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换热板与总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1、进水管;12、出水管;13、降温部;2、动力装置;3、蓄水池;4、搅拌桨;5、鼓风机;6、冷却腔;7、集热箱;71、风扇;8、换热板;81、第一结构板;82、第二结构板;811、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4所示,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蓄水池3、冷却水管、换热板8和再散热模块;冷却水管包括:进水管11、出水管12和降温部13;进水管11与出水管12分别连通蓄水池3两端,进水管11处设置有动力装置2,为冷却水管提供抽水动力;降温部13蛇形排布,并与换热板8抵接贴合,进水管11、降温部13和出水管12依次连通;蓄水池3储存冷却液,冷却液流经进水管11、降温部13和出水管12,且单向循环;换热板8与上引连铸机一侧进行抵接,并对上引连铸机进行冷却降温;再散热模块对出水管12和蓄水池3进行二次冷却散热。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高速流动状态下导热、散热效率有限的问题,且总体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成本低,便于广泛应用和实施。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换热板8对上引连铸机的导热换热,之后通过冷却水管的降温部13的蛇形排布与换热板8充分接触实现对换热板8的冷却散热,蓄水池3和再散热模块形成对冷却水管进行多次热量释放,将自循环冷却水管进行快速降温,提高导热散热效率,其中进水管11、降温部13和出水管12以及蓄水池3形成整个自循环冷却系统。
为了提高换热板8的性能,如图3和4所示,换热板8包括:第一结构板81和第二结构板82;第一结构板81与第二结构板82相互贴合,且第一结构板81与第二结构板82的内部结构相同。两块换热板8结构可以有效将上引连铸机进行进一步多方向角度的热量引导,更好地配合冷却水管的降温部13对上引连铸机进行导热并快速冷却,这样设置提高了换热板8的导热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冷却水管降温部13的冷却作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基础上,内部结构包括设置有若干导热板811,导热板811之间形成导热通道,第一结构板81的导热通道和第二结构板82的导热通道相互垂直设置。参照图4所示,导热板811内设置若干导热板811,其第一结构板81和第二结构板82上形成的内部导热通道导热方向不一,其中可以相互垂直设置,增加导热通道的导热方向,有效提升导热效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降温部13与换热板8处设置有集热箱7,且降温部13与换热板8设置在集热箱7内,集热箱7一侧开设有散热孔,对集热箱7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参照图1所示,集热箱7对降温部13和换热板8的余热进行收集,在通过散热孔进行统一排放,有效隔绝了余热对其他冷却装置的散热吸附性的干扰,使散热集中区域形成独立的散热空间。
出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目的,如图1和2所示,散热孔处设置有风扇71,风扇71对集热箱7内的热量进行导向排放散热。风扇71使得滞留在集热箱7内的热量快速释放,有效降低了集热箱7内汇集的余热,并对余热进行有效导向输出,降低温度,提高散热效率。
为了实现对冷却水管的二次降温,如图1所示,再散热模块包括出水管12处设置有冷却腔6,冷却腔6对出水管12进行部分包覆,并对出水管12部进行冷却降温。冷却腔6的设置对出水管12处流经的冷却液进行第一次降温,变向提高了蓄水池3内冷却液的降温效率。
为了进一步的对冷却水管进行降温,冷却腔6对应设置有鼓风机5和喷雾,鼓风机5和喷雾对冷却腔6进行散热。参照图1所示,鼓风机5和喷雾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冷却腔6的降温,保证冷却腔6的有效降温,进而实现对冷却水管出水管12处流经的冷却液的有效降温。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再散热模块还包括蓄水池3内设置有搅拌桨4,搅拌桨4对蓄水池3内的冷却液进行搅拌。自循环水冷装模式下,冷却液由进水管11进行冷却水管,流经降温部13和出水管12,之后再次由出水管12流至蓄水池3内,并与蓄水池3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搅拌桨4对蓄水池3内的冷却液进行搅拌,使得冷却液充分吸收热量并通过其他冷却液的再次融合实现快速降温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冷却水管、换热板和再散热模块;
所述冷却水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降温部;
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连通所述蓄水池两端,所述进水管处设置有动力装置,为所述冷却水管提供抽水动力;所述降温部蛇形排布,并与所述换热板抵接贴合,所述进水管、降温部和所述出水管依次连通;
所述蓄水池储存冷却液,所述冷却液流经所述进水管、降温部和所述出水管,且单向循环;
所述换热板与上引连铸机一侧进行抵接,并对所述上引连铸机进行冷却降温;
所述再散热模块对所述出水管和蓄水池进行二次冷却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结构板和第二结构板;所述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的内部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结构包括设置有若干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之间形成导热通道,所述第一结构板的导热通道和所述第二结构板的导热通道相互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部与换热板处设置有集热箱,且所述降温部与换热板设置在所述集热箱内,所述集热箱一侧开设有散热孔,对所述集热箱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处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对所述集热箱内的热量进行导向排放散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散热模块包括所述出水管处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对所述出水管进行部分包覆,并对所述出水管部进行冷却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对应设置有鼓风机和喷雾,所述鼓风机和喷雾对所述冷却腔进行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散热模块还包括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对所述蓄水池内的冷却液进行搅拌。
CN202320799861.5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 Active CN219211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9861.5U CN21921155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9861.5U CN21921155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1559U true CN219211559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9861.5U Active CN21921155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1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7514B1 (en) Liquid cooled dissipator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equipped with selectively arranged dissipation fins
CN215418156U (zh) 一种微通道铜铝复合铲齿液冷散热器
CN103188912A (zh) 使用液态金属工质的藕状规则多孔金属微通道热沉
CN219211559U (zh) 一种无氧铜材生产用的上引连铸机自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11026253A (zh) 具有低阻流道强化换热上盖的液冷芯片散热器
CN213991458U (zh) 液冷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液冷散热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CN111799238B (zh) 一种双面水冷igbt散热器及其散热安装结构
CN208862072U (zh) 一种电池箱、电池散热系统以及电动车
CN211319165U (zh) 低流阻水冷芯片散热器
CN219536687U (zh) 电气设备
JP2001133174A (ja) 冷却体
CN209896179U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
CN212696401U (zh) 一种平板热管微通道复合散热器
CN219693969U (zh) 散热板和散热器
CN219955530U (zh) 磁保持半导体空调
CN212012466U (zh) 用于变换器的散热结构以及变换器
CN214125830U (zh) 一种散热器及散热元件
CN213273837U (zh) 一种封闭式冷却塔的新型换热系统
CN110856418B (zh) 散热装置和空调器
CN212341822U (zh) Cpu散热装置及cpu服务器
TWI798523B (zh) 冷卻系統及其冷卻組
CN220135774U (zh) 一种风冷冷凝装置
CN221006014U (zh) 一种针柱浸没式换热器
CN219592900U (zh) 电气设备及其冷却装置
CN219105446U (zh) 一种轻便型电脑散热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