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2459U - 把手和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把手和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2459U
CN219192459U CN202320274061.1U CN202320274061U CN219192459U CN 219192459 U CN219192459 U CN 219192459U CN 202320274061 U CN202320274061 U CN 202320274061U CN 219192459 U CN219192459 U CN 219192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nnecting port
limiting
screw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40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维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ai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a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ai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a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40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2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2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2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把手和自行车,把手包括:车头管、V型接头、左把手、右把手;V型接头连接在车头管顶端,该V型接头具有斜向下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左把手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口,左把手能以第一连接口的轴线作为中心轴绕第一连接口旋转;右把手活动连接第二连接口,右把手能以第二连接口的轴线作为中心轴绕第二连接口旋转;当左把手和右把手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把手整体呈“Y”形,当左把手和右把手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左把手和右把手整体均与车头管平行。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的折叠方式,可以将左把手和右把手旋转到整体与车头管平行的位置,此时,左把手、右把手和车头管整体占用空间很小,非常适合应用到小型的折叠自行车。

Description

把手和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把手和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进程,人们的活动半径也越来越大,汽车、公交车、地铁等快速大容量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美中不足的是,开车出行,城市越来越拥堵,停车越来越困难;坐公交、地铁出行,则在家及工作单位与公交、地铁站之间往往都有一至几公里的距离,目前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因为不便随身携带,如果在两头都骑自行车,则其保管存放和防盗是个难题,如果靠步行,一般需要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劳累不说,也浪费不少时间;因此,人们希望有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能在折叠后随身或随车携带。
在折叠自行车中,车把是一个较大的零部件,而传统的折叠自行车中,车把几乎不能折叠,或者仅仅是车把的车头管可以向侧方折叠,折叠后车把大小并未改变,这限制了折叠自行车的小型化,需要一种可折叠的车把。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把手和自行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把不易折叠,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把手,包括:车头管、V型接头、左把手、右把手;其中,
所述V型接头连接在所述车头管顶端,该V型接头具有斜向下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所述左把手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左把手能以所述第一连接口的轴线作为中心轴绕所述第一连接口旋转;所述右把手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右把手能以所述第二连接口的轴线作为中心轴绕所述第二连接口旋转;
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具有使用状态位置以及折叠状态位置;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所述左把手、所述右把手和所述车头管整体呈“Y”形,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整体均与所述车头管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左把手一端设有第一接头,所述右把手一端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口具有第一卡接位和第二卡接位,所述第一连接口具有第三卡接位和第四卡接位;
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位,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并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接位;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并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位,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并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接位。
进一步地,所述左把手还包括:第一限位环和第一限位螺丝;所述右把手还包括:第二限位环和第二限位螺丝;其中,
所述第一接头的侧壁上设有一对由一侧穿过对侧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接头的侧壁上设有一对由一侧穿过对侧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卡接位为所述第一连接口侧壁上的一对第一限位缺口,所述第二卡接位为所述第一连接口侧壁上的一对第二限位缺口,所述第三卡接位为所述第二连接口侧壁上的一对第三限位缺口,所述第四卡接位为所述第二连接口侧壁上的一对第四限位缺口;
所述第一限位螺丝由所述第一限位环一侧穿入,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环另一侧,将所述第一限位环套接在所述第一接头上,所述第二限位螺丝由所述第二限位环一侧穿入,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环另一侧,将所述第二限位环套接在所述第二接头上;
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第一限位缺口,所述第一限位环卡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外侧,所述第一限位螺丝卡接到第一限位缺口上;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第三限位缺口,所述第二限位环卡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外侧,所述第二限位螺丝卡接到第三限位缺口上;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第二限位缺口,所述第一限位环卡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外侧,所述第一限位螺丝卡接到第二限位缺口上;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第四限位缺口,所述第二限位环卡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外侧,所述第二限位螺丝卡接到第四限位缺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把手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右把手还包括:第二弹簧;其中,
所述第一接头内部设有第一限位钩,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钩,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螺丝;
所述第二接头内部设有第二限位钩,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钩,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左把手还包括:第一主杆和第一连接杆;所述右把手还包括:第二主杆和第二连接杆;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一主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二主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主杆和所述第二主杆均与所述车头管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所形成夹角的补角为α1,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接头之间的夹角为β1,所述第一连接口的轴线和所述车头管之间的夹角为γ1;α1、β1和γ1的关系满足:α1+β1+γ1=180°;
所述第二主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所形成夹角的补角为α2,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的夹角为β2,所述第二连接口的轴线和所述车头管之间的夹角为γ2;α2、β2和γ2的关系满足:α2+β2+γ2=180°。
进一步地,所述车头管包括上车头管和下车头管,所述上车头管和所述下车头管活动套接,所述V型接头连接在所述上车头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头管还包括:快拆锁紧环、快拆压紧螺丝、第一止转螺丝、耐磨垫片、快拆拉杆、拉杆连接轴、快拆扳手和第二止转螺丝;其中,
所述上车头管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下车头管的顶端设有一个限位孔和一个松紧槽,所述上车头管插接到所述下车头管内,所述快拆锁紧环套接在所述下车头管的顶端,所述第一止转螺丝由穿过所述快拆锁紧环抵接所述限位槽,所述快拆拉杆一端连接所述快拆压紧螺丝,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快拆锁紧环的两个定向孔,再穿过所述耐磨垫片连接所述拉杆连接轴,所述拉杆连接轴通过所述第二止转螺丝设置在所述快拆扳手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还包括下管连接头,所述下管连接头与所述下车头管螺纹连接,该下管连接头具有底部具有一倾斜结构,该倾斜结构上具有一连接块以及一个穿入所述下车头管的通线孔,所述连接块设有一轴孔;所述轴孔用于活动连接自行车车身。
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把手。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把手之后,由于左把手和右把手均是和车头管旋转连接,通过旋转的折叠方式,可以将左把手和右把手旋转到整体与车头管平行的位置,即左把手和右把手大部分都与车头管平行,此时,左把手、右把手和车头管整体占用空间很小,非常适合应用到小型的折叠自行车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把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把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把结构示意图的另一视角;
图5为为图4中B-B截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把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左车把和右车把的结构爆炸图;
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V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下管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1、车头管;11、上车头管;12、下车头管;13、快拆锁扣;131、快拆锁紧环;132、快拆压紧螺丝;133、第一止转螺丝;134、耐磨垫片;135、快拆拉杆;136、拉杆连接轴;137、快拆扳手;138、第二止转螺丝;14、下管连接头;141、倾斜结构;142、连接块;143、通线孔;144、轴孔;
2、V型接头;21、第一连接口;211、第一限位缺口;212、第二限位缺口;22、第二连接口;221、第三限位缺口;222、第四限位缺口;
3、左把手;31、第一接头;311、第一开口;312、第一限位钩;32、第一限位环;33、第一限位螺丝;34、第一弹簧;35、第一主杆;36、第一连接杆;
4、右把手;41、第二接头;411、第二开口;412、第二限位钩;42、第二限位环;43、第二限位螺丝;44、第二弹簧;45、第二主杆;46、第二连接杆;
5、油管;
6、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把手,包括:车头管1、V型接头2、左把手3、右把手4;其中,
V型接头2连接在车头管1顶端,该V型接头2具有斜向下的第一连接口21和第二连接口22;
左把手3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口21,左把手3能以第一连接口21的轴线作为中心轴绕第一连接口21旋转;右把手4活动连接第二连接口22,右把手4能以第二连接口22的轴线作为中心轴绕第二连接口22旋转;
左把手3和右把手4均具有使用状态位置以及折叠状态位置;当左把手3和右把手4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左把手3、右把手4和车头管1整体呈“Y”形,当左把手3和右把手4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左把手3和右把手4整体均与车头管1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左把手3和右把手4整体呈长条状,为了便于折叠收纳,左把手3和右把手4整体设计接近直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弧度或者小弧度的折弯,例如在一些本身车把就是比较小巧的实施例中,左把手3和右把手4均设置一节长度占比不超过整体35%,弧度整体不超过35°的折弯,可以使得在使用状态时,左把手3和右把手4整体的张角更大一些,即上述的“Y”形张开的角度更大一些,把手控制车头的力臂也更长一些,更容易操控,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为了便于连接V型接头2,当然还可以先连接如短接头的结构,再通过这些短接头连接V型接头2,如后续介绍的第一接头31和第二接头41。
在一个实施例中,左把手3一端设有第一接头31,右把手4一端设有第二接头41;第一连接口21具有第一卡接位和第二卡接位,第一连接口21具有第三卡接位和第四卡接位;
当左把手3和右把手4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第一接头31连接第一连接口21并卡接于第一卡接位,第二接头41连接第二连接口22并卡接于第三卡接位;当左把手3和右把手4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第一接头31连接第一连接口21并卡接于第二卡接位,第二接头41连接第二连接口22并卡接于第四卡接位。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使用状态位置和折叠状态位置,指的是左把手3和右把手4的两个固定位置,使用状态位置即对应着骑行左把手3和右把手4所处的位置,折叠状态位置即对应着折叠收纳时左把手3和右把手4所处的位置。第一接头31和第一连接口21可以是螺纹连接、套接等形式,例如,第一接头31与第一连接口21螺纹连接,第二接头41与第一连接口21螺纹连接,在左把手3和右把手4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可以通过螺钉等限位结构从侧壁依次穿过第一接头31和第一连接口21,即可对左把手3的旋转位置进行限位,此时,第一卡接位即第一接头31上螺钉孔和第一连接口21上的螺钉孔对准的位置,限位之后,第一接头31和第一连接口21被螺钉卡住,左把手3不能再旋转,即左把手3固定在了使用状态位置,同理,右把手4在固定时情况类似,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左把手3还包括:第一限位环32和第一限位螺丝33;右把手4还包括:第二限位环42和第二限位螺丝43;其中,
第一接头31的侧壁上设有一对由一侧穿过对侧的第一开口311,第二接头41的侧壁上设有一对由一侧穿过对侧的第二开口411;第一卡接位为第一连接口21侧壁上的一对第一限位缺口211,第二卡接位为第一连接口21侧壁上的一对第二限位缺口212,第三卡接位为第二连接口22侧壁上的一对第三限位缺口221,第四卡接位为第二连接口22侧壁上的一对第四限位缺口222;
第一限位螺丝33由第一限位环32一侧穿入,穿过第一开口311并固定于第一限位环32另一侧,将第一限位环32套接在第一接头31上,第二限位螺丝43由第二限位环42一侧穿入,穿过第二开口411并固定于第二限位环42另一侧,将第二限位环42套接在第二接头41上;
当左把手3和右把手4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第一开口311对应第一限位缺口211,第一限位环32卡接于第一连接口21外侧,第一限位螺丝33卡接到第一限位缺口211上;第二开口411对应第三限位缺口221,第二限位环42卡接于第二连接口22外侧,第二限位螺丝43卡接到第三限位缺口221上;当左把手3和右把手4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第一开口311对应第二限位缺口212,第一限位环32卡接于第一连接口21外侧,第一限位螺丝33卡接到第二限位缺口212上;第二开口411对应第四限位缺口222,第二限位环42卡接于第二连接口22外侧,第二限位螺丝43卡接到第四限位缺口222上。
在本实施例中,以左把手3为例进行说明:上述第一开口311是以第一接头31的轴线做为对称轴的一对开口,第一限位螺丝33可以在第一开口311内左右滑动,相当于第一开口311形成了第一限位螺丝33的滑槽,可以通过外力,例如用户用手就可以在第一开口311内扳动第一限位螺丝33左右运动,使得第一限位螺丝33可以在第一开口311内左右滑动。当需要在使用状态位置固定左把手3时,只需要在使用状态位置将左把手3的第一接头31插入到第一连接口21,此时,第一开口311的靠近第一限位缺口211的一侧就与第一限位缺口211对齐,之后将第一限位螺丝33扳动到第一限位缺口211上进行卡接,这样,左把手3就固定住了。值得一提的时,第一限位螺丝33可以通过过盈配合连接第一限位缺口211,另外还可以如后续实施例介绍的通过弹簧来辅助连接。拆卸时,只需要将第一限位螺丝33从第一限位缺口211上拔出,左把手3就可以进行旋转收纳了。左把手3固定在折叠状态位置与上述原理类似,不再赘述;同理,右把手4在使用状态位置和折叠状态位置的固定与拆卸原理,均与左把手3的原理类似,不再赘述。另外,第一限位缺口211和第二限位缺口212可以相邻布置,即第一限位缺口211旁边就是第二限位缺口212,具体可以如附图9所示,这种情况下,左把手3的使用状态位置略微向车头前方倾斜,用户手往前伸操控车把,整车整体可以做得更小,倾斜效果可以如附图2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左把手3还包括:第一弹簧34;右把手4还包括:第二弹簧44;其中,
第一接头31内部设有第一限位钩312,第一弹簧34一端连接第一限位钩312,另一端连接第一限位螺丝33;
第二接头41内部设有第二限位钩412,第二弹簧44一端连接第二限位钩412,另一端连接第二限位螺丝43。
在本实施例中,以左把手3为例进行说明,右把手4结构与左把手3对称,可以类推。上述第一接头31是管状接头,其内部可以容纳刹车线穿过。第一限位钩312是布置于第一接头31内部且靠近第一接头31的开口的位置,第一开口311是布置在第一接头31相较于第一限位钩312更靠里的位置,这样,在第一弹簧34一端连接第一限位钩312,另一端连接第一限位螺丝33时,第一弹簧34处于被拉伸状态,始终能够产生一个弹力,将第一限位螺丝33往第一限位钩312方向拉。由于第一接头31是插入第一连接口21进行连接的,连接时,第一限位钩312位于第一限位缺口211内侧,即始终产生一个拉力将第一限位螺丝33卡在第一限位缺口211上,防止第一限位螺丝33脱离第一限位缺口211。第一限位螺丝33连接第二限位缺口212的情况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左把手3还包括:第一主杆35和第一连接杆36;右把手4还包括:第二主杆45和第二连接杆46;其中,
第一连接杆36一端连接第一主杆35,另一端连接第一接头31;第二连接杆46一端连接第二主杆45,另一端连接第二接头41;当左把手3和右把手4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第一主杆35和第二主杆45均与车头管1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杆35是左把手3的主体,其长度占整个左把手3的绝大部分,例如,第一主杆35长度是第一连接杆36长度的2-5倍。设置第一连接杆36,是为了增加左把手3和右把手4的张角,使得力臂更大一些,用户使用起来更容易操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杆35末端可以设置刹车,为了方便刹车的走线,第一主杆35和第一连接杆36均可以设置成管状,刹车线从内部布置。上述第一连接杆36,可以是单独的一段圆管,通过螺纹连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到第一主杆35上。也可以第一主杆35和第一连接杆36为同一根直管,通过折弯的方式,将这一根直管略微折弯,如折成150°、160°
或170°等,折弯后,较长的一段即为第一主杆35,较短一段则为第一连接杆36,具体如在直管的1/4处做一个155°的折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杆35和第一连接杆36之间所形成夹角的补角为α1,第一连接杆36和第一接头31之间的夹角为β1,第一连接口21的轴线和车头管1之间的夹角为γ1;α1、β1和γ1的关系满足:α1+β1+γ1=180°;
第二主杆45和第二连接杆46之间所形成夹角的补角为α2,第二连接杆46和第二接头41之间的夹角为β2,第二连接口22的轴线和车头管1之间的夹角为γ2;α2、β2和γ2的关系满足:α2+β2+γ2=180°。
在本实施例中,在左把手3一侧,α1、β1和γ1的关系满足:α1+β1+γ1=180°能够实现折叠后第一主杆35与车头管1平行,在右把手4一侧,α2、β2和γ2的关系满足:α2+β2+γ2=180°能够实现折叠后第二主杆45与车头管1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头管1包括上车头管11和下车头管12,上车头管11和下车头管12活动套接,V型接头2连接在上车头管11上。
在本实施例中,车头管1设置成两节,即上车头管11和下车头管12,上车头管11和下车头管12活动套接,可以降低折叠后的长度,有利于减小折叠后的体积。上车头管11和下车头管12,收纳后,整体长度与左把手3长度基本相同,即与右把手4长度也基本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头管1还包括:快拆锁紧环131、快拆压紧螺丝132、第一止转螺丝133、耐磨垫片134、快拆拉杆135、拉杆连接轴136、快拆扳手137和第二止转螺丝138;其中,
上车头管11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槽,下车头管12的顶端设有一个限位孔和一个松紧槽,上车头管11插接到下车头管12内,快拆锁紧环131套接在下车头管12的顶端,第一止转螺丝133由穿过快拆锁紧环131抵接限位槽,快拆拉杆135一端连接快拆压紧螺丝132,另一端依次穿过快拆锁紧环131的两个定向孔,再穿过耐磨垫片134连接拉杆连接轴136,拉杆连接轴136通过第二止转螺丝138设置在快拆扳手137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快拆锁紧环131、快拆压紧螺丝132、第一止转螺丝133、耐磨垫片134、快拆拉杆135、拉杆连接轴136、快拆扳手137和第二止转螺丝138组成快拆锁扣13,通过控制快拆拉杆135可对快拆锁紧环131的松紧进行控制,夹紧固定上车头管11和下接头管的连接处,或者松开该连接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把还包括下管连接头14,下管连接头14与下车头管12螺纹连接,该下管连接头14具有底部具有一倾斜结构141,该倾斜结构141上具有一连接块142以及一个穿入下车头管12的通线孔143,连接块142设有一轴孔144;轴孔144用于活动连接自行车车身。
在本实施例中,车把还包括下管连接头14,下管连接头14设有一个可供油管5通过的通线孔143,该下管连接头14用于连接车身,还可以通过限位套6辅助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自行车,自行车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把手。该自行车为可折叠的自行车。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管、V型接头、左把手、右把手;其中,
所述V型接头连接在所述车头管顶端,该V型接头具有斜向下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所述左把手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左把手能以所述第一连接口的轴线作为中心轴绕所述第一连接口旋转;所述右把手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右把手能以所述第二连接口的轴线作为中心轴绕所述第二连接口旋转;
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具有使用状态位置以及折叠状态位置;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所述左把手、所述右把手和所述车头管整体呈“Y”形,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整体均与所述车头管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一端设有第一接头,所述右把手一端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口具有第一卡接位和第二卡接位,所述第一连接口具有第三卡接位和第四卡接位;
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位,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并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接位;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并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位,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并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还包括:第一限位环和第一限位螺丝;所述右把手还包括:第二限位环和第二限位螺丝;其中,
所述第一接头的侧壁上设有一对由一侧穿过对侧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接头的侧壁上设有一对由一侧穿过对侧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卡接位为所述第一连接口侧壁上的一对第一限位缺口,所述第二卡接位为所述第一连接口侧壁上的一对第二限位缺口,所述第三卡接位为所述第二连接口侧壁上的一对第三限位缺口,所述第四卡接位为所述第二连接口侧壁上的一对第四限位缺口;
所述第一限位螺丝由所述第一限位环一侧穿入,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环另一侧,将所述第一限位环套接在所述第一接头上,所述第二限位螺丝由所述第二限位环一侧穿入,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环另一侧,将所述第二限位环套接在所述第二接头上;
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第一限位缺口,所述第一限位环卡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外侧,所述第一限位螺丝卡接到第一限位缺口上;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第三限位缺口,所述第二限位环卡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外侧,所述第二限位螺丝卡接到第三限位缺口上;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第二限位缺口,所述第一限位环卡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外侧,所述第一限位螺丝卡接到第二限位缺口上;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第四限位缺口,所述第二限位环卡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外侧,所述第二限位螺丝卡接到第四限位缺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右把手还包括:第二弹簧;其中,
所述第一接头内部设有第一限位钩,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钩,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螺丝;
所述第二接头内部设有第二限位钩,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钩,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螺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还包括:第一主杆和第一连接杆;所述右把手还包括:第二主杆和第二连接杆;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一主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二主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当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主杆和所述第二主杆均与所述车头管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所形成夹角的补角为α1,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接头之间的夹角为β1,所述第一连接口的轴线和所述车头管之间的夹角为γ1;α1、β1和γ1的关系满足:α1+β1+γ1=180°;
所述第二主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所形成夹角的补角为α2,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的夹角为β2,所述第二连接口的轴线和所述车头管之间的夹角为γ2;α2、β2和γ2的关系满足:α2+β2+γ2=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管包括上车头管和下车头管,所述上车头管和所述下车头管活动套接,所述V型接头连接在所述上车头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管还包括:快拆锁紧环、快拆压紧螺丝、第一止转螺丝、耐磨垫片、快拆拉杆、拉杆连接轴、快拆扳手和第二止转螺丝;其中,
所述上车头管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下车头管的顶端设有一个限位孔和一个松紧槽,所述上车头管插接到所述下车头管内,所述快拆锁紧环套接在所述下车头管的顶端,所述第一止转螺丝由穿过所述快拆锁紧环抵接所述限位槽,所述快拆拉杆一端连接所述快拆压紧螺丝,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快拆锁紧环的两个定向孔,再穿过所述耐磨垫片连接所述拉杆连接轴,所述拉杆连接轴通过所述第二止转螺丝设置在所述快拆扳手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还包括下管连接头,所述下管连接头与所述下车头管螺纹连接,该下管连接头具有底部具有一倾斜结构,该倾斜结构上具有一连接块以及一个穿入所述下车头管的通线孔,所述连接块设有一轴孔;所述轴孔用于活动连接自行车车身。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把手。
CN202320274061.1U 2023-02-21 2023-02-21 把手和自行车 Active CN219192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4061.1U CN219192459U (zh) 2023-02-21 2023-02-21 把手和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4061.1U CN219192459U (zh) 2023-02-21 2023-02-21 把手和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2459U true CN219192459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6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4061.1U Active CN219192459U (zh) 2023-02-21 2023-02-21 把手和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2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7747A (en) Pivot arm assembly for handlebar
US4461189A (en) Gas twist grip for handlebars of motor-driven two-wheeled vehicles
CN104249792A (zh) 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组件
EP0589414A1 (en) Bar end assembly attachable to the steerer bars of bicycle handlebar systems
EP1724506A1 (en) Securing tool and clamp tool
HU185269B (en) Collapsible bicycle
JPH06107262A (ja) 手動操作手段のハンドルバーパイプへの取付装置
CN219192459U (zh) 把手和自行车
US5732601A (en) Coupling device for brake cables of bicycles
CN117550003A (zh) 把手和自行车
CN100593494C (zh) 自锁式折叠车把
JP6684398B1 (ja) ワイヤー錠
CN100396550C (zh) 自行车折叠龙头
CN213436470U (zh) 一种便携式的可调节弯管装置
CN21335473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车把
EP2014543B1 (en) Bicycle and lock cable
DE202012009460U1 (de) Klappfahrrad
JP2009114835A (ja) 自転車用ワイヤー錠固定金具
CN107031779A (zh) 手控刹车操作单元、刹车系统及山地车、自行车、单车
DE10214147B4 (de) Griff-Spiegel-Kombination für ein Fahrrad
CN206031663U (zh) 一种安全可折叠式自行车龙头
US7017716B1 (en) Handbrake operating device structure
CN209988059U (zh) 连接结构及行驶设备
CN2494444Y (zh) 可多向弯折的管件结构
CN210162215U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自行车车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