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1849U - 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91849U CN219191849U CN202320771452.4U CN202320771452U CN219191849U CN 219191849 U CN219191849 U CN 219191849U CN 202320771452 U CN202320771452 U CN 202320771452U CN 219191849 U CN219191849 U CN 2191918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shock absorber
- mounting bracket
- stabilizer bar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包括减振器总成,减振器总成包括减震器本体、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和转向节安装支架,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安装在减震器本体中部,转向节安装支架安装在减震器本体底部,转向节安装支架固定于转向节安装支架上,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为中心对称件,其安装平面与转向节安装支架的对称面平行,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为中心对称件,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制动软管安装硬点、制动硬管安装硬点,制动软管安装硬点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关于转向节安装支架的对称面对称;本实用新型实现悬架的减振器左、右通用,该减振器在生产、运输、储存、组装过程中无需区分及防错,从而可有效节约管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缓和不平路面、紧急制动、加速和转弯引起的冲击或车身位置的变化,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为了降低汽车的偏频,改善行驶平顺性,汽车悬架的垂直刚度值一般设计较低,使得汽车的侧倾刚度较低,导致汽车在转弯时产生较大的横向侧倾,影响汽车行驶的稳定性。为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使车身保持平衡,需要加装稳定杆,稳定杆一般通过稳定杆连杆与减振器上焊接的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连接。现有的左、右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是轴对称件,分别焊接在左、右减振器上。因此,需要开发两种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冲压模具及焊接夹具,零部件生产、运输、储存、组装过程中需要进行防错管理。
对于加装稳定杆的悬架及汽车,稳定杆一般通过稳定杆连杆与减振器上焊接的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连接。如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悬架结构的左、右减振器除弹簧盘外关于整车XZ平面对称,是外观极其相似的两个不同部件,部件组装过程中容易混装。该减振器上焊接的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需要区分左右,需要开发不同冲压模具及焊接夹具,增加了零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能够实现悬架的减振器左、右通用,该减振器在生产、运输、储存、组装过程中无需区分及防错,从而可有效节约管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包括减振器总成5,所述减振器总成5包括减震器本体、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和转向节安装支架53,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安装在减震器本体中部,所述转向节安装支架53安装在减震器本体底部,所述转向节安装支架53固定于转向节安装支架53上,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为中心对称件,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的安装平面与转向节安装支架53的对称面平行,所述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为中心对称件,所述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所述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分别用于安装制动软管及制动硬管,所述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关于转向节安装支架53的对称面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总成5安装在制动角总成4上,所述制动角总成4安装在下摆臂总成3上,所述减振器总成5通过稳定杆连杆总成6连接稳定杆总成2,所述稳定杆总成2和下摆臂总成3安装在副车架总成1上。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总成5设置于副车架总成1左右两侧,位于左右两侧的减振器总成5关于整车XZ平面中心对称,从而可实现左、右减振器总成5通用。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连杆总成6包括稳定杆连杆本体以及安装于稳定杆连杆本体两端的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和稳定杆连杆下球头硬点62,所述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在转向节安装支架53对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安装支架53抱箍于减震器本体上,所述减振器总成5通过转向节安装支架53安装在制动角总成4上。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连杆总成6两端的上下球销中心线相互垂直,位于副车架总成1左右两侧的稳定杆连杆总成6关于整车XZ平面中心对称,从而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和稳定杆连杆下球头硬点62可反装。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呈U字型结构,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一侧开设有U形槽511,并通过U形槽511固定安装于减震器本体上,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另一侧开设有稳定杆连杆安装孔512,并通过稳定杆连杆安装孔512与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连接,所述稳定杆连杆下球头硬点62与稳定杆总成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包括位于中部的安装支架本体523,所述安装支架本体523为采用弧形过渡的U型结构,所述安装支架本体523顶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制动软管安装件524、制动硬管安装件525,所述制动软管安装件524、制动硬管安装件525的外侧端分别开设有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所述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均呈“Ω”型,且安装尺寸一致。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减振器总成的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转向节安装支架的结构设计以及安装位置设计,实现悬架的减振器左、右通用,该减振器在生产、运输、储存、组装过程中无需区分及防错,从而可有效节约管理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左、右减振器上焊接的支架通用,可减少冲压模具及焊接夹具,降低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悬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悬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悬架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减振器总成及稳定杆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稳定杆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副车架总成 2、稳定杆总成 3、下摆臂总成 4、制动角总成5、减振器总成6、稳定杆连杆总成 7、减振器总成二 8、稳定杆连杆总成二51、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 52、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 53、转向节安装支架511、U形槽 512、稳定杆连杆安装孔 521、制动软管安装硬点 522、制动硬管安装硬点 523、安装支架本体 524、制动软管安装件 525、制动硬管安装件 61、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 62、稳定杆连杆下球头硬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包括减振器总成5,减振器总成5包括减震器本体、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和转向节安装支架53,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安装在减震器本体中部,转向节安装支架53安装在减震器本体底部,转向节安装支架53固定于转向节安装支架53上,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为中心对称件,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的安装平面与转向节安装支架53的对称面平行,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为中心对称件,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分别用于安装制动软管及制动硬管,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关于转向节安装支架53的对称面对称,从而实现悬架的减振器左、右通用,也使得左、右减振器上焊接的支架通用。
减振器总成5安装在制动角总成4上,制动角总成4安装在下摆臂总成3上,减振器总成5通过稳定杆连杆总成6连接稳定杆总成2,稳定杆总成2和下摆臂总成3安装在副车架总成1上;减振器总成5设置于副车架总成1左右两侧,位于左右两侧的减振器总成5关于整车XZ平面中心对称,从而可实现左、右减振器总成5通用;转向节安装支架53抱箍于减震器本体上,减振器总成5通过转向节安装支架53安装在制动角总成4上。
稳定杆连杆总成6包括稳定杆连杆本体以及安装于稳定杆连杆本体两端的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和稳定杆连杆下球头硬点62,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在转向节安装支架53对称面上,如附图5所示;稳定杆连杆总成6两端的上下球销中心线相互垂直,位于副车架总成1左右两侧的稳定杆连杆总成6关于整车XZ平面中心对称,从而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和稳定杆连杆下球头硬点62可反装。
如附图6所示,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呈U字型结构,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一侧开设有U形槽511,并通过U形槽511固定安装于减震器本体上,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另一侧开设有稳定杆连杆安装孔512,并通过稳定杆连杆安装孔512与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连接,稳定杆连杆下球头硬点62与稳定杆总成2连接。
如附图7所示,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包括位于中部的安装支架本体523,安装支架本体523为采用弧形过渡的U型结构,安装支架本体523顶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制动软管安装件524、制动硬管安装件525,制动软管安装件524、制动硬管安装件525的外侧端分别开设有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均呈“Ω”型,且安装尺寸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减振器总成5左、右通用;左、右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是中心对称件,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安装平面与减振器总成5的转向节安装支架53对称面平行;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在减振器总成5的转向节安装支架53对称面上;左、右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是中心对称件,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尺寸一致,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关于减振器总成5的转向节安装支架53的对称面对称。还包括稳定杆连杆总成6,稳定杆连杆总成6的上下球销中心线相互垂直,左、右稳定杆连杆总成6关于整车坐标XZ平面中心对称,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和稳定杆连杆下球头硬点62可反装。
稳定杆总成2和下摆臂总成3安装在副车架总成1上,制动角总成4安装在下摆臂总成3上,减振器总成5安装在制动角总成4上,稳定杆总成2和减振器总成5通过稳定杆连杆总成6连接。在悬架结构中,将左、右减振器总成5设计成关于整车XZ平面中心对称,可实现左、右减振器总成5通用。同时为保证整车的K&C特性,悬架各部件左、右硬点设计为关于整车XZ平面对称。为实现这一设计要求: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在减振器总成5的转向节安装支架53对称面上,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安装平面与减振器总成5的转向节安装支架53对称面平行;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尺寸一致,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关于减振器总成5的转向节安装支架53的对称面对称;稳定杆连杆总成6上下球销中心线相互垂直,在悬架结构安装中,左、右稳定杆连杆总成6关于整车XZ平面中心对称。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其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总成(5),所述减振器总成(5)包括减震器本体、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和转向节安装支架(53),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安装在减震器本体中部,所述转向节安装支架(53)安装在减震器本体底部,所述转向节安装支架(53)固定于转向节安装支架(53)上,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为中心对称件,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的安装平面与转向节安装支架(53)的对称面平行,所述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为中心对称件,所述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所述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分别用于安装制动软管及制动硬管,所述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关于转向节安装支架(53)的对称面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总成(5)安装在制动角总成(4)上,所述制动角总成(4)安装在下摆臂总成(3)上,所述减振器总成(5)通过稳定杆连杆总成(6)连接稳定杆总成(2),所述稳定杆总成(2)和下摆臂总成(3)安装在副车架总成(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总成(5)设置于副车架总成(1)左右两侧,位于左右两侧的减振器总成(5)关于整车XZ平面中心对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连杆总成(6)包括稳定杆连杆本体以及安装于稳定杆连杆本体两端的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和稳定杆连杆下球头硬点(62),所述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在转向节安装支架(53)对称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安装支架(53)抱箍于减震器本体上,所述减振器总成(5)通过转向节安装支架(53)安装在制动角总成(4)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连杆总成(6)两端的上下球销中心线相互垂直,位于副车架总成(1)左右两侧的稳定杆连杆总成(6)关于整车XZ平面中心对称。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呈U字型结构,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一侧开设有U形槽(511),并通过U形槽(511)固定安装于减震器本体上,所述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51)另一侧开设有稳定杆连杆安装孔(512),并通过稳定杆连杆安装孔(512)与稳定杆连杆上球头硬点(61)连接,所述稳定杆连杆下球头硬点(62)与稳定杆总成(2)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软管及硬管安装支架(52)包括位于中部的安装支架本体(523),所述安装支架本体(523)为采用弧形过渡的U型结构,所述安装支架本体(523)顶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制动软管安装件(524)、制动硬管安装件(525),所述制动软管安装件(524)、制动硬管安装件(525)的外侧端分别开设有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所述制动软管安装硬点(521)和制动硬管安装硬点(522)均呈“Ω”型,且安装尺寸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71452.4U CN219191849U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71452.4U CN219191849U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91849U true CN219191849U (zh) | 2023-06-16 |
Family
ID=86719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71452.4U Active CN219191849U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91849U (zh) |
-
2023
- 2023-04-10 CN CN202320771452.4U patent/CN2191918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91659B (zh) | 空气悬架系统 | |
CN113232469B (zh) | 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 |
KR100457316B1 (ko) | 스티어링 기어 프레임을 이용한 전륜 현가장치 | |
CN214057156U (zh) | 一种后独立悬架结构 | |
CN210760981U (zh) | 一种平台化新能源汽车前悬架总成 | |
CN201023405Y (zh) | 一种汽车下控制臂总成 | |
CN201102453Y (zh) | 汽车的后悬架系统 | |
CN219191849U (zh) | 一种汽车悬架减振器结构 | |
CN102358128A (zh) | 一种前悬架总成 | |
CN109484118B (zh) | 复合材料弹簧ctba悬架系统 | |
JPH08198134A (ja) |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クロスメンバ | |
CN107284168B (zh) |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 |
CN217892422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悬架结构 | |
CN116968488A (zh) | 适配后悬电机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8215687A (zh) | 一种纵向臂扰动杆式独立悬架结构 | |
CN111216796B (zh) |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后副车架 | |
CN113602049A (zh) | 一种汽车前悬架结构 | |
CN219277167U (zh) | 一种用于电车的摆臂 | |
CN107963122B (zh) | 一种汽车车轮转向机构 | |
CN206501671U (zh) | 减振器上支撑安装结构 | |
WO2023039928A1 (zh) | 一种三轮汽车底盘装置 | |
CN220332409U (zh) | 车辆后独立悬架及车辆 | |
CN209833287U (zh) | 一种汽车及其麦弗逊悬架系统 | |
CN219769570U (zh) | 悬架控制臂、汽车悬架和汽车 | |
CN220032076U (zh) | 一种气囊式前悬置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