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7698U -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7698U
CN219107698U CN202223425332.3U CN202223425332U CN219107698U CN 219107698 U CN219107698 U CN 219107698U CN 202223425332 U CN202223425332 U CN 202223425332U CN 219107698 U CN219107698 U CN 219107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heating unit
wire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53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博文
易亮
吴金华
梁耀海
张翼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53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7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7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7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所述电磁加热单元用以设置多个以共同应用在电磁烹饪器具中,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第一支架和线圈绕组,所述第一支架具有朝其侧向开口设置的绕线槽;所述线圈绕组绕设于所述绕线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架上设置朝其侧向开口设置的绕线槽,将所述线圈绕组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绕设于所述绕线槽,相较于粘接于云母片的方案,其不需要施胶,也不需要等待胶水凝固,缩短了电磁加热单元的装配时间,提升了电磁加热单元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电磁加热单元的密绕线圈线饼一般都是通过胶水粘接在云母片上,小型电磁加热单元中有两片云母片,云母片装配需要胶水粘贴,胶水固化需要时间,两片与母片需分别固化,耗时低效且装配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旨在提升电磁加热单元的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磁加热单元,所述电磁加热单元用以设置多个以共同应用在电磁烹饪器具中,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
第一支架,具有朝其侧向开口设置的绕线槽;以及,
线圈绕组,绕设于所述绕线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压线筋,所述压线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压线筋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间隔设置,以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形成所述绕线槽。
可选地,所述压线筋的厚度为3~5mm。
可选地,所述压线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压线筋环绕所述第一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
可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卡接部和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配合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以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时,卡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绕线槽一端的卡扣,所述配合部包括对应所述卡扣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连接通道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卡槽,以在所述卡扣伸入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卡槽配合时,卡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
可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磁体,所述磁体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可选地,所述磁体和/或所述第二支架开设有引线槽。
可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弹性抵接件,所述弹性抵接件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测温元件,所述测温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开设有所述绕线槽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开设有连通所述绕线槽的安装孔,所述测温元件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凸筋,所述测温元件安装于所述通孔,且所述安装凸筋安装于所述安装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
安装座;
多个电磁加热单元,包括如上文中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面板,盖合所述安装座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架上设置朝其侧向开口设置的绕线槽,将所述线圈绕组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绕设于所述绕线槽,相较于粘接于云母片的方案,其不需要施胶,也不需要等待胶水凝固,缩短了电磁加热单元的装配时间,提升了电磁加热单元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单元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磁加热单元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的电磁加热单元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电磁加热单元 10 第一支架
20 线圈绕组 11 绕线槽
12 压线筋 13 第一支架的上侧
30 第二支架 14 卡扣
31 卡槽 15 连接通道
40 磁体 41 引线槽
50 弹性抵接件 60 测温元件
16 通孔 17 安装孔
51 安装凸筋 1000 电磁烹饪器具
200 安装座 300 面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的小型电磁加热单元的密绕线圈线饼一般都是通过胶水粘接在云母片上,小型电磁加热单元中有两片云母片,云母片装配需要胶水粘贴,胶水固化需要时间,两片与母片需分别固化,耗时低效且装配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单元100以及电磁烹饪器具1000,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单元100的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用以设置多个以共同应用在电磁烹饪器具中1000,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包括第一支架10和线圈绕组20,所述第一支架10具有朝其侧向开口设置的绕线槽11;所述线圈绕组20绕设于所述绕线槽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架10上设置朝其侧向开口设置的绕线槽11,将所述线圈绕组20从所述第一支架10的侧面绕设于所述绕线槽11,相较于粘接于云母片的方案,其不需要施胶,也不需要等待胶水凝固,缩短了电磁加热单元100的装配时间,提升了电磁加热单元100的装配效率。
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用以设置多个以共同应用在电磁烹饪器具中1000,多个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形成密布所述电磁烹饪器具中1000的安装座200的加热结构,从而保证烹饪锅具置于面板300上的任意位置时,锅具的底端与所述面板300的接触区域均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对锅具进行电磁加热,避免存在加热盲区,导致烹饪锅具受热不均,影响烹饪效果;同时,在烹饪锅具放置于所述面板300上时,未对应烹饪锅具的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可不启动,以达到对烹饪锅具加热范围的精准控制,降低能耗,更省电。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绕线槽11可以是环绕所述第一支架10的侧面,也可以是只环绕部分所述第一支架10的侧面,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主要应用于具有多个小型的电磁加热单元100的电磁烹饪器具1000,目前,小型的电磁加热单元100的设计均使用密绕线饼方式,因单个加热单元面积小,故普通疏绕难以应用,而且密绕小线饼同样难以制作,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侧绕方式调整结构,在第一支架10上开设绕线槽11,易绕制,易调整,同时不再需要云母片,使整盘更加简单。
与此同时,为了对所述线圈绕组20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支架10上设置有压线筋12,所述压线筋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0,且所述压线筋12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13间隔设置,以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13形成所述绕线槽11,如此设置,通过设置所述压线筋12,可以对所述线圈绕组20进行限位,以在所述线圈绕组20绕设于所述绕线槽11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13与所述压线筋12共同夹持所述线圈绕组20,在所述线圈绕组20将要发生沿所述第一支架10长度方向上的活动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13或者所述压线筋12与所述线圈绕组20之间相抵接,以限制其发生活动。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限位的强度,所述压线筋12的厚度需要不小于3mm,否则限位的强度不够,所述压线筋12易发生变形或者弯折的现象,从而失去对所述线圈绕组20的限位作用,而所述压线筋12的厚度也不能太厚,否则造成所述线圈绕组20与灶面板300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让所述线圈绕组20发射的磁场还没有达到烹饪器具就闭合,影响电磁加热的效果,因此,所述压线筋12的厚度为3~5mm,从而在能够保持限位强度的前提下,不对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的电磁加热效果造成太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所述压线筋1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压线筋12环绕所述第一支架10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设置,所述压线筋1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压线筋12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对所述线圈绕组20在所述第一支架10长度方向上的限位作用,而且,多个所述压线筋12环绕所述第一支架1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线筋12之间的间隔可以形成散热槽,从而对所述线圈绕组20进行散热,避免所述线圈绕组20的温度过高。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限位强度,多个所述压线筋1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13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13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如此设置,在所述线圈绕组20绕设于所述绕线槽11时,向所述压线筋12运动时,所述线圈绕组20的上表面至少有百分之四十的面积被所述压线筋12所抵接,保证了限位强度。
为了将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安装至所述电磁烹饪器具1000的安装座200上,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还包括第二支架30,所述第二支架3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0,如此设置,所述第二支架30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0,只需要将所述第二支架30安装至所述电磁烹饪器具1000的安装座200上,即可将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安装至所述电磁烹饪器具1000的安装座200上,所述第二支架30安装至所述电磁烹饪器具1000的安装座200上的安装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是卡接、还可以是螺接等等。
而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30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是卡接、还可以是螺接、拼接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还包括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卡接部和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配合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30,以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时,卡接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30,如此设置,卡接的方式,相较于其他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和拆卸的工序更加简单,在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工具,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的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30,可以是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0,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30,还可以是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30,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0,在此不做限定。
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配合部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扣槽槽和卡扣14的组合,也可以是卡凸和卡槽31的组合,还可以是卡销和销孔,等等,在此不做限定只需要能够实现卡接即可,在本实施中,所述卡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0远离所述绕线槽11一端的卡扣14,所述配合部包括对应所述卡扣14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架30上的连接通道15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15的卡槽31,以在所述卡扣14伸入所述连接通道15,与所述卡槽31配合时,卡接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30,如此设置,所述第一支架10的卡扣14伸入所述连接通道15时,所述卡扣14与所述槽相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30的卡接。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卡接的稳定性,所述卡接组件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从而让多个所述卡接组件共同卡接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30,以提升所述卡接的稳定性。
为了加强所述线圈绕组20发射的磁场,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还包括磁体40,所述磁体40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30之间,如此设置,所述磁体40112由磁铁制成,所述磁体40位于所述线圈绕组20的下方,能够起到所述线圈绕组20发射的磁场的加强作用。
与此同时,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30是可拆卸连接的,可以方便所述磁体40的安装,在装配的过程中,先将所述磁体40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架10的卡扣14上,再安装上所述第二支架30,此时,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30能够共同夹持所述磁体40,但是为了对所述磁体40进行定位,还可以将所述磁体40与所述第一支架10和/或所述第二支架30之间采用胶水粘接,从而完成对所述磁体40的安装过程。
进一步的,为了安装引线结构,所述磁体40和/或所述第二支架30开设有引线槽41,从而可以安装引线结构。
现有的电磁加热单元100一般是扣合在所述电磁烹饪器具1000的安装座200上的,因此,在本实施中,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还包括弹性抵接件50,所述弹性抵接件50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架30远离所述第一支架10的一端,所述弹性抵接件50用以弹性抵接电磁烹饪器具1000的安装座200,对所述第二支架30施加一个推力,配合所述第二支架30上的扣合部以使得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在所述安装座200上更加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抵接件50包括环设在所述第二支架30上的扣合部外围的弹簧,其弹性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00上与所述第二支架30远离所述第一支架10的一端上,以实现平衡稳定的弹性连接,所述弹簧受所述安装座200和所述第二支架30挤压压缩,从而对所述第二支架30施加一个弹性推力,使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在其安装方向上稳定,不会轻易活动或者松脱。
为了对所述电磁烹饪器具1000的面板300进行测温,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还包括测温元件60,所述测温元件60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开设有所述绕线槽11的一端,如此设置,通过设置所述测温元件60,从而可以对所述电磁烹饪器具1000的面板300进行测温。
需要强调的是,所述测温元件60的安装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10开设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开设有连通所述绕线槽11的安装孔17,所述测温元件60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凸筋51,所述测温元件60安装于所述通孔16,且所述安装凸筋51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7,如此设置,只需要将所述测温元件60插入所述通孔16,再将所述安装凸筋51插入所述安装孔17,即可完成所述测温元件60的安装,方便快捷。
请参阅图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1000,包括:安装座200、多个电磁加热单元100和面板300,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包括第一支架10和线圈绕组20,所述第一支架10具有朝其侧向开口设置的绕线槽11;所述线圈绕组20绕设于所述绕线槽11,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100设于所述安装座200上;所述面板300盖合所述安装座200设置。
所述电磁烹饪器具1000上设置多个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以形成密布所述安装座200的加热结构,从而保证烹饪锅具置于所述面板300上的任意位置时,锅具的底端与所述面板300的接触区域均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对锅具进行电磁加热,避免存在加热盲区,导致烹饪锅具受热不均,影响烹饪效果;同时,在烹饪锅具放置于所述面板300上时,未对应烹饪锅具的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可不启动,以达到对烹饪锅具加热范围的精准控制,降低能耗,更省电。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的尺寸需不大于80mm,当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超过80mm时,不能起到精准的加热范围控制效果,而当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的尺寸小于80mm,虽越小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的使用效果越好,但其加工难度越大,加工成本越高,故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尺寸为8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架10上设置朝其侧向开口设置的绕线槽11,将所述线圈绕组20从所述第一支架10的侧面绕设于所述绕线槽11,相较于粘接于云母片的方案,其不需要施胶,也不需要等待胶水凝固,缩短了电磁加热单元100的装配时间,提升了电磁加热单元100的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用以设置多个以共同应用在电磁烹饪器具中,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
第一支架,具有朝其侧向开口设置的绕线槽;以及,
线圈绕组,绕设于所述绕线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压线筋,所述压线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压线筋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间隔设置,以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形成所述绕线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筋的厚度为3~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压线筋环绕所述第一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卡接部和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配合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以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时,卡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绕线槽一端的卡扣,所述配合部包括对应所述卡扣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连接通道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卡槽,以在所述卡扣伸入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卡槽配合时,卡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磁体,所述磁体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和/或所述第二支架开设有引线槽。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弹性抵接件,所述弹性抵接件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测温元件,所述测温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开设有所述绕线槽的一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开设有连通所述绕线槽的安装孔,所述测温元件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凸筋,所述测温元件安装于所述通孔,且所述安装凸筋安装于所述安装孔。
13.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多个电磁加热单元,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面板,盖合所述安装座设置。
CN202223425332.3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107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5332.3U CN219107698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5332.3U CN219107698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7698U true CN219107698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28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5332.3U Active CN219107698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7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07698U (zh)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8162143U (zh) 一种电机装配机
CN219287762U (zh) 电磁加热单元和电磁烹饪器具
CN219287760U (zh) 线圈支架、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8941372U (zh) 磁条安装结构、线圈盘及电磁炉
CN217546344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221306137U (zh) 一种线盘模块、线盘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217540831U (zh) 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7546341U (zh)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8217727U (zh) 电磁加热单元和电磁烹饪器具
CN219103064U (zh) 一种电磁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0350177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耦合器
CN219019061U (zh) 炒菜机线圈盘组件
CN219107694U (zh) 电磁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2565962U (zh) 电热片固定组件及电暖器
CN218898319U (zh) 一种电源支架及加热不燃烧装置
CN219287758U (zh) 电磁加热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CN218631658U (zh) 一种无针脚变压器用直插式安装组件
CN219846317U (zh) 一种带装饰片的盖板
CN219087341U (zh)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7693754U (zh) 电磁加热单元和电磁烹饪器具
CN219103066U (zh) 一种电磁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20139278U (zh) 建筑装修工艺品的充电装置
CN221227767U (zh) 一种支架、线盘组件及电磁加热器具
CN219103065U (zh) 一种电磁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