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06137U - 一种线盘模块、线盘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盘模块、线盘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06137U
CN221306137U CN202323191674.8U CN202323191674U CN221306137U CN 221306137 U CN221306137 U CN 221306137U CN 202323191674 U CN202323191674 U CN 202323191674U CN 221306137 U CN221306137 U CN 221306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oil
wire coil
bracke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916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文祥
陈德鑫
刘化勇
江太阳
吴慧民
莫业辉
彭志伟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06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06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盘模块、线盘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所述线盘模块包括支架和线圈单元,所述支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呈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架设置有拼接结构;所述线圈单元包括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各匝所述线圈绕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所述支架的第二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复杂的线盘拆解为简单的子模块进行绕线、组装,大大降低了线盘制造难度,提高了制造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线盘模块、线盘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盘模块、线盘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常规电磁线圈盘其绕线为单侧绕线,加热高度低,只能对锅具的底部进行加热,无法直接对锅具侧壁加热,加热效果较差,因此,如何提升电磁线圈盘对锅具的加热效果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电磁线圈盘的加热效果,发明人首先想到的是,对电磁线圈盘进行双侧绕线,从而提升加热高度,让电磁线圈盘能够直接对锅具侧壁加热,然而,对电磁线圈盘双面绕线,在绕线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正反两面翻转支架,浪费时间,导致电磁线圈盘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线盘模块、线盘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旨在解决现有的线盘结构装配难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盘模块,包括:
支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呈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架设置有拼接结构;以及,
线圈单元,包括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各匝所述线圈绕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所述支架的第二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
可选地,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的连接部和配合部,所述支架具有用于与其他的线盘模块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分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卡槽,所述配合部包括卡凸。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螺纹连接部,所述配合部包括螺纹配合部。
可选地,所述螺纹连接部包括第一螺纹孔,所述螺纹配合部包括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在所述支架的厚度方向呈错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本体和磁条,所述本体与所述磁条之间呈一体化设置;或者,
所述磁条粘接于所述本体。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沿厚度方向叠设的第一支架、磁条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共同夹持所述磁条。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用以对所述磁条进行限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线盘结构,包括多个分体设置的线盘模块。
可选地,所述线盘模块为如上文中所述的线盘模块,且每相邻的两个线盘模块之间通过所述拼接结构拼接。
可选地,所述线圈单元具有连接端子,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单元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端子连接。
可选地,多个所述连接端子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可选地,至少两个线盘模块的线圈单元的连接为一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包括如上文中所述的线盘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线盘模块,多个所述线盘模块能够组合成一个线盘结构,让原本对整个所述线盘结构的绕线,变为对所述线盘模块的绕线,由原来的整体绕线的形式改为各个线盘模块进行绕线,从而降低了绕线的难度,在绕线完成后,再将各个所述线盘模块之间拼合,即可形成所述线盘模块,相较于现有的方案,其绕线难度大大减小,装配速率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至图3为现有技术的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A-A处的截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常规线盘的绕线方式为单侧绕线,请参阅图1至图3,现有单侧绕线方式受限于的工作电流和频率等工作参数的约束,此种线盘与锅具耦合后的加热高度较低,只能在锅底产生涡流,对于超出电磁加热线圈的区域如锅壁位置无法加热,这就会造成锅底热而锅壁凉。
为了提升电磁线圈盘的加热效果,发明人首先想到的是,对电磁线圈盘进行双侧绕线,从而提升加热高度,让电磁线圈盘能够直接对锅具侧壁加热,然而,对电磁线圈盘双面绕线,在绕线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正反两面翻转浪费时间,导致电磁线圈盘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盘模块、线盘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0为图9中A-A处的截面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阅图4至图14,所述线盘模块10包括支架20和线圈单元30,所述支架2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呈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架20设置有拼接结构40;所述线圈单元30包括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31和第二导线段32,各匝所述线圈绕设安装于所述支架2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得所述支架20的第一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31、所述支架20的第二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32。
在所述支架20的第一侧的两侧端区域,各个第一导线段31产生的磁感线自工作区域的一侧端沿着所述第一侧向远离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31的方向延伸,然后向工作区域的另一侧端延伸,以形成闭合磁场,如此,使得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31形成的磁场一方面向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31的外侧端区域的外围延伸,以具有更宽的磁场区域,且向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31的第一侧外延伸以具有更高的磁场分布区域,从而在加热容器加热时,能够对加热容器的底部更广的区域,且能够向所述锅具的侧壁延伸,以对锅具的侧部加热,因此可以对放置在线盘组件工作面上方的锅具的侧壁产生较强的加热效果,处在所述支架20的第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31在通电时,自身会产生热量,并且与待加热件磁场耦合对待加热件可以加热,待加热件也会热传递至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一定的热量,同时在所述支架20的第二侧的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32在通电时,自身也会产生热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线盘模块10,多个所述线盘模块10能够组合成一个线盘结构100,让原本对整个所述线盘结构100的绕线,变为对所述线盘模块10的绕线,由原来的整体绕线的形式改为各个线盘模块10进行绕线,从而降低了绕线的难度,在绕线完成后,再将各个所述线盘模块10之间拼合,即可形成所述线盘模块10,相较于现有的方案,其绕线难度大大减小,装配速率得到了提升。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将复杂的线盘拆解为简单的子模块进行绕线、组装,大大降低了线盘制造难度,提高了制造效率。同时,装配结构也保证了线盘的物理强度,从而抵抗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外界冲击。
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相反的第一导线段31和第二导线段32,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31分别设置为工作侧导线段,多个所述工作侧导线段沿第一面区分布,以共同构成工作侧线组,所述工作侧线组的一侧用以与加热容器对应,且称该侧为工作侧,以对加热容器进行电磁加热,至少部分第二导线段32设置为偏离侧导线段,所述偏离侧导线段偏离所述第一面区设置,所述多个工作侧导线段限定出工作区域,在工作时,所述工作侧线组的工作侧对应加热容器设置,各个所述工作侧导线段在通以交流电流,以安倍定则来看,在所述工作区域的中间区域,各个所述工作侧导线段所产生的磁感线向所述工作侧线组的工作侧延伸,在所述工作侧的两侧端区域,各个工作侧导线段产生的磁感线自所述工作区域的一侧端沿着所述工作侧向远离所述工作侧线组的方向延伸,然后向所述工作区域的另一侧端延伸,以形成闭合磁场,如此,使得所述工作侧线组形成的磁场一方面向所述工作侧线组的外侧端区域的外围延伸,以具有更宽的磁场区域,且向所述工作侧线组的工作侧外延伸以具有更高的磁场分布区域,从而在加热容器加热时,能够对加热容器的底部更广的区域进行加热,且能够向所述锅具的侧壁延伸,以对锅具的侧部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拼接结构40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拼接座,也可以直接所述支架20的侧壁,从而让两个所述支架20之间先拼接在一起,再通过胶水或者螺钉25的形式进行固定,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所说的“一匝线圈”中的“线圈”不是只圆形,其可以呈方形的,也可以是椭圆形的,“线圈”是指有线段弯曲后形成基本呈一整圈设置的线段,为此,在一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但将“线圈”从中间区域切开来看,其一段导线段的电流方向是自一端向另一端,而对于另一段导线段的电流方向是自另一端向一端,也即电流方向是相反的,故而,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相反的第一导线段31和第二导线段32。
具体的,所述拼接结构40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20的连接部和配合部,所述支架20具有用于与其他的线盘模块10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分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所述支架20在绕线完成之后,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连接部与其他的线盘模块10的第二侧壁的配合部之间进行连接配合,从而完成多个所述线盘模块10的拼装,将多个所述线盘模块10组合成所述线盘结构100。
更具体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采用螺纹连接部23和螺纹配合部24的形式,可以是采用卡槽22和卡凸21的形式,还可以是胶槽和胶座的形式,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卡槽22,所述配合部包括卡凸21,如此设置,在完成每个所述线盘模块10的绕线之后,直接将多个所述线盘模块10的卡凸21和卡槽22之间卡接,即可完成所述线盘结构100的装配,操作简单。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螺纹连接部23包括第一螺纹孔,所述螺纹配合部24包括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在所述支架20的厚度方向呈错位设置,如此设置,在完成每个所述线盘模块10的绕线之后,直接将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在所述支架20的厚度方向叠设,再通过螺钉25即可完成两个所述线盘模块10之间的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是在每个支架20上设置一个所述连接部和一个所述配合部,也可以是设置多个,从而提升多个所述线盘模块10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为了发生磁场,所述支架20包括本体26和磁条27,所述本体26与所述磁条27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是采用一体化设置的方案,具体的,所述本体26与所述磁条27之间呈一体化设置,例如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
当然,还可以是,所述磁条27粘接于所述本体26,直接两者进行粘接,制造简单。
当然,也可以是采用其它的方式例如夹持,卡接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0包括沿厚度方向叠设的第一支架20、磁条27和第二支架20,所述第一支架20和所述第二支架20共同夹持所述磁条27,如此设置,只需要将所述第一支架20、所述磁条27和所述第二支架20沿所述支架20的厚度方向进行拼装,即可完成三者之间的组装。
更进一步的,为了对磁条27进一步的定位,所述第一支架20和所述第二支架20之间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用以对所述磁条27进行限位,如此设置,所述第一支架20和所述第二支架20能够通过所述限位筋对所述磁条27进行限位,将所述磁条27牢牢夹持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线盘结构100,包括多个分体设置的线盘模块10,所述线盘模块10包括:支架20和线圈单元3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呈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线圈单元30包括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31和第二导线段32,各匝所述线圈绕设安装于所述支架2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得所述支架20的第一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31、所述支架20的第二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32。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将复杂的线盘拆解为简单的子模块进行绕线、组装,大大降低了线盘制造难度,提高了制造效率。同时,装配结构也保证了线盘的物理强度,从而抵抗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外界冲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线盘结构100可以是采用多个线盘模块10直接拼接而成,也可以是设置一个安装部,多个线盘模块10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拼接,从而形成所述线盘结构100,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0设置有拼接结构40,且每相邻的两个线盘模块10之间通过所述拼接结构40拼接,如此设置,不需要额外设置安装部,直接将多个线盘模块10之间通过所述拼接结构40拼接,即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线盘结构100,生产制程成本低,且易于装配。
在装配所述线盘结构100的过程中,也需要将多个所述线盘模块10的线圈单元30导通,具体的,多个所述线圈单元30之间的导通方式不受限制,可以通过打端子、螺钉25及铆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导通,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单元具有连接端子33,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单元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端子33连接,通过连接端子33的形式,可以是采用插接、螺接等等形式,在绕线的过程也可以,每一所述线盘模块10的线圈单元30可以相互独立,在绕线完成后,再通过所述连接端子33进行导通,从而简化了绕线的过程。
具体的,多个所述连接端子3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连接端子33上直接设置螺纹,两个所述连接端子3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然,可以是在所述连接端子33上开设螺纹孔,再通过螺钉25将两个所述连接端子33进行连接。
当然,多个所述线盘模块10的线圈单元也可以采用一根线束进行绕制,具体的,至少两个所述线盘模块10的线圈单元的连接为一体,一根线束依次在多个所述线盘模块10的支架20上绕制,完成所需所述线盘模块10的绕制之后,再进行所述线盘模块10的组装,如此设置,能够省略掉后续导通连接多个所述线圈单元30的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所述线盘模块10的线圈单元的连接为一体,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等,例如,一个线盘结构100中有六个所述线盘模块10,可以是,其中两个线盘模块10的线圈单元30是连接为一体的,也就是一根线束,其他的四个都是独立,也可以是其中三个线盘模块10的线圈单元30是连接为一体的,剩下的三个当中,可以是两个为一根线,剩下的一个单独使用一根线,还可以是三个当中,每个所述线盘模块10都是用单独的线束绕制,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磁加热烹饪器具1000,包括如上文中所述的线盘结构100。
该电磁加热烹饪器具1000可以是电磁炉、压力锅、烹饪机等等,所述电磁加热烹饪器具1000包括线盘组件和加热容器,待加热件可以为锅具,该锅具可以是平底锅,也可以是弧底锅。
在本实施例中,待加热件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上,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31产生的磁场用于与置于所述支架20的第一侧的待加热件的底部耦合,且还用于与待加热件的侧围部耦合,以对待加热件的侧围部加热。在现有的包装外壳下,在加热面有限的前提下,因所述线圈单元30具有更大的加热辐射范围,所述线圈单元30产生的磁场与待加热件的有效耦合面积更大,不仅能够对待加热件的底部加热,还能够对待加热件的侧围部加热,实现立体加热,使得待加热件加热效果更佳均匀,并且能够提升加热的效率,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线盘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呈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架设置有拼接结构;以及,
线圈单元,包括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各匝所述线圈绕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所述支架的第二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的连接部和配合部,所述支架具有用于与其他的线盘模块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分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卡槽,所述配合部包括卡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螺纹连接部,所述配合部包括螺纹配合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部包括第一螺纹孔,所述螺纹配合部包括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在所述支架的厚度方向呈错位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本体和磁条;
所述本体与所述磁条之间呈一体化设置;或者,
所述磁条粘接于所述本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沿厚度方向叠设的第一支架、磁条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共同夹持所述磁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用以对所述磁条进行限位。
9.一种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体设置的线盘模块,所述线盘模块包括:
支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呈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
线圈单元,包括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各匝所述线圈绕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所述支架的第二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模块为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线盘模块,所述支架设置有拼接结构,且每相邻的两个线盘模块之间通过所述拼接结构拼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单元具有连接端子,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单元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端子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线盘模块的线圈单元的连接为一体。
14.一种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3任意一项的所述的线盘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产生的磁场用于与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的待加热件的底部耦合,且还用于与待加热件的侧围部耦合,以对待加热件的侧围部加热。
CN202323191674.8U 2023-11-24 一种线盘模块、线盘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Active CN221306137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06137U true CN221306137U (zh) 2024-07-09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0472B (zh) 感应烹饪器具
CN110300471B (zh) 感应烹饪器具
EP3544377B1 (en) Temperature sensor compression features for induction cooktop assembly
CN221306137U (zh) 一种线盘模块、线盘结构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212936240U (zh)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加热装置
CN205657864U (zh) 一种电磁线盘
WO2017093168A1 (en) An inductive coil unit
CN221227767U (zh) 一种支架、线盘组件及电磁加热器具
CN212727467U (zh)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加热装置
WO2022050398A1 (ja) コイル及び加熱装置
CN102697375B (zh) 电磁感应加热饭煲
CN107995714B (zh) 一种线圈盘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1980326U (zh) 差模电感组件和家电设备
CN217546347U (zh)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21202793U (zh) 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1980325U (zh) 共模电感组件、滤波器和家电设备
CN217546341U (zh)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20915452U (zh) 一种电磁加热线盘
CN219103065U (zh) 一种电磁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21043263U (zh) 高能效电磁线圈盘及应用其的电磁加热器具
CN219107695U (zh) 电磁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06658801B (zh) 一种锅体电磁线圈绕线盘
CN215935131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2287723U (zh) 线圈支架及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CN220186905U (zh) 一种加热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