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0831U - 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0831U
CN217540831U CN202221459242.3U CN202221459242U CN217540831U CN 217540831 U CN217540831 U CN 217540831U CN 202221459242 U CN202221459242 U CN 202221459242U CN 217540831 U CN217540831 U CN 217540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heating unit
electromagnetic
buckl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592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博文
易亮
张翼飞
吴金华
彭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592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0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0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0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电磁加热单元用在电磁烹饪器具上,电磁加热单元包括主体结构和线圈绕组,主体结构包括支撑结构,线圈绕组位于支撑结构的一侧,支撑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扣,卡扣用以与电磁烹饪器具的安装座上的扣合部扣持。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结构上设置卡扣使其与安装座上的扣合部扣持限位,安装便利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将线圈绕组固定在安装座上,不会轻易移位。

Description

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家电产品中,电磁加热方式几乎全面普及,在有些使用电磁加热的家电产品中,加热区域由多个小型加热单元组成,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置了多个加热单元在安装时各加热单元需要单独安装,不易于固定且操作困难,安装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旨在解决现有的加热单元在电磁烹饪器具上安装不便利且稳固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磁加热单元,用在电磁烹饪器具上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
主体结构,包括支撑结构;以及,
线圈绕组,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以与所述电磁烹饪器具的安装座上的扣合部扣持。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抵接件,所述弹性抵接件用以弹性抵接所述安装座。
可选的,所述弹性抵接件包括环设在所述卡扣外围的弹簧。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侧在所述卡扣的外围设置有多个限位扣;
所述弹簧的一端被所述多个限位扣限位。
可选的,所述卡扣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侧的凸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凸部的外侧的扣部。
可选的,所述凸部的横截面呈长形设置,以使得所述凸部形成有两个较长的第一侧面和两个较短的第二侧面;
两个所述第二侧面上均设置有一所述扣部。
可选的,所述凸部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
所述凸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扣部,多个所述扣部沿所述凸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对应所述凸部的位置贯设有过孔,所述过孔贯穿所述凸部的自由端设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背对所述线圈绕组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卡扣;
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线圈绕组之间。
可选的,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磁体和所述线圈绕组之间。
可选的,所述磁体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安装凹槽;
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多个扣合部;
多个电磁加热单元,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对应与所述多个扣合部相扣持;以及,
面板,盖合所述安装座设置。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扣槽,每一所述扣槽形成一扣合部,所述卡扣扣持于对应的所述扣槽。
可选的,所述卡扣呈长形设置,以使得所述卡扣形成有两个较长的第一侧面和两个较短的第二侧面;
所述扣槽对应所述卡扣呈长形设置,以使得所述扣槽对应形成有两个较长的第一侧壁和两个较短的第二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单元用在电磁烹饪器具上,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主体结构和线圈绕组2,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支撑结构,所述线圈绕组2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以与所述电磁烹饪器具的安装座上的扣合部扣持,在安装时只需通过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的所述卡扣使其与所述安装座上的所述扣合部扣持限位,安装便利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将线圈绕组2固定在安装座上,不会轻易移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烹饪器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磁加热单元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电磁加热元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一支架、卡扣和限位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电磁加热单元和安装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第一支架、卡扣和限位扣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689366960000031
Figure BDA000368936696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旨在解决现有的加热单元在电磁烹饪器具上安装不便利且稳固性差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烹饪器具2000,所述电磁烹饪器具2000包括安装座6、多个电磁加热单元1000和面板(图中未体现),所述安装座6上设置有多个扣合部,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1000设于所述安装座6上,且对应与所述多个扣合部相扣持,所述面板盖合所述安装座6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使所述电磁烹饪器具2000多个位置均可以加热,使用时无需对准加热位置使用,使用便利,同时设置所述多个扣合部用以扣持固定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1000,防止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位移影响加热效果和所述电磁烹饪器具2000使用的稳定性,在使用时,只需将烹饪器具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1000产生磁力线穿透所述面板对烹饪器具作用实现加热,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烹饪器具2000还包括控制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5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6上并分别与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1000电性连接,以使得所述控制装置5可以对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1000分区控制,实现所述电磁烹饪器具2000可以分为多个加热区域,提高实用性。
进一步参阅图2至图5,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包括主体结构1和线圈绕组2,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支撑结构11,所述线圈绕组2位于所述支撑结构11的一侧,所述支撑结构11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扣13,所述卡扣13用以与所述电磁烹饪器具2000的安装座6上的扣合部扣持,所述线圈绕组2用于产生磁力线对烹饪器具加热,在与所述电磁烹饪器具2000组装时只需通过所述支撑结构11上设置的所述卡扣13使其与所述安装座6上的所述扣合部扣持限位,安装便利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将线圈绕组2固定在安装座6上,不会轻易移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6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扣槽41,每一所述扣槽41形成一扣合部,所述卡扣13扣持于对应的所述扣槽41,实现对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的固定,所述安装座6上还设有多个安装条4,多个所述安装条4沿纵向延伸并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扣槽41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安装条4上,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6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爪组件,每一所述卡爪组件形成一扣合部,所述卡爪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6上,用以对所述卡扣13扣持,实现对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11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抵接件,所述弹性抵接件用以弹性抵接所述安装座6,对所述支撑结构11施加一个推力,配合所述扣合部以使得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在所述安装座6上更加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抵接件包括环设在所述卡扣13外围的弹簧14,其弹性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条4上与所述支撑结构11上,以实现平衡稳定的弹性连接,在所述卡扣13与所述扣合部扣持时,所述弹簧14受所述安装座6和所述支撑结构11挤压压缩,从而对所述支撑结构11施加一个弹性推力,使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在其安装方向上稳定,不会轻易活动或者松脱。
再进一步地,所述弹簧14为塔型弹簧。通过设置所述弹簧14为塔型弹簧,所述塔型弹簧较小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11上,而较大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安装条4上,所述塔型弹簧在所述安装条4上具有更大的支撑面、且其载荷能力较大,从而进一步提升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安装至所述安装条4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11的另一侧在所述卡扣13的外围设置有多个限位扣15,所述弹簧14的一端被所述多个限位扣15限位,多个所述限位扣15沿所述卡扣13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弹簧14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限位扣15外并被所述限位扣15卡合限位,防止所述弹簧14在压缩过程中产生移位,导致其产生的弹性推力不均匀,影响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安装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扣15的具体数量在此不做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扣15至少为两个才能够保证所述弹簧14的相对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扣15的数量为四个。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抵接件包括环设在所述卡扣13外围的弹簧14弹性垫片或者弹性胶圈,其作用方式与所述弹簧14类似,此时所述限位扣15呈环状设置套设在所述弹性抵接件外防止其发生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扣13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结构11的另一侧的凸部131、以及设置在所述凸部131的外侧的扣部1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槽41贯穿所述安装条4设置,所述凸部131向远离所述支撑结构11方向延伸,在安装时所述凸部131穿设于所述扣槽41内并且所述凸部131的外侧壁与所述扣槽41的内侧壁相抵接,以使得所述凸部131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起导向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活动行程,其中,所述凸部131的活动行程范围在0-20mm之间,满足产品的盘间距要求,当所述面板盖合在所述安装座6上时,由于所述凸部131的设置使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在其安装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行程,配合所述弹性抵接件使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抵紧在所述面板上,保证加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扣部132设置在所述凸部131远离所述支撑结构11的一端,在安装时所述扣部132穿设至所述安装条4背向所述支撑结构11一侧并与所述扣槽41的边沿扣持限位,并配合所述弹性抵接件弹性压缩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11和所述安装条4之间,对所述支撑结构11施加远离所述安装条4的弹性推力,最终实现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部131的横截面呈长形设置,以使得所述凸部131形成有两个较长的第一侧面134和两个较短的第二侧面135,所述扣槽41对应所述卡扣13也就是所述凸部131呈长形设置,以使得所述扣槽41对应形成有两个较长的第一侧壁411和两个较短的第二侧壁412,在安装时所述第一侧面134和所述第一侧壁411相对,所述第二侧面135与所述第二侧壁412相对,由于所述凸部131和所述扣槽41均呈长形设置,此结构可以使所述凸部131与所述卡合部配合时,所述卡扣13不会随意转动,提高稳固性。
再进一步地,由于所述扣槽41为贯穿所述安装条4设置,会对所述安装条4的结构强度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将所述安装条4上的所述扣槽41的所述第一侧壁411沿所述安装条4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扣槽41的所述第二侧壁412沿所述安装条4的长度方向设置,以此增加在所述安装条4的长度方向上的多个所述扣槽41之间的间隔,保证所述安装条4的结构强度,同时,如此设置可以在所述安装条4上设置更多的所述扣槽41,便于在总装时,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安装条4上的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交错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安装条4上的所述扣槽41的间隔,实现位于一所述安装条4上的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与位于相邻所述安装条4上的两个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连线的中点相对应设置,以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条4的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结合更加紧密,以此排布方式实现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1000的密度最大化,加热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二侧面135上均设置有一所述扣部132,和/或,两个所述第一侧面134上均设置有一所述扣部132,所述扣部132呈向外突出所述凸部131表面设置,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凸部131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凸部132的位置还设有可弹性变形设置的活动支架,在生产组装时,所述凸部131插入所述扣槽41的过程中所述扣部132与所述扣槽41的侧壁相抵,所述活动支架弹性变形使所述扣部132向内收缩,当所述凸部131安装到位时,所述扣部132与所述扣槽41的侧壁脱开,所述活动支架受其弹性变形力恢复原状,所述扣部132向外张开并与所述扣槽41的边沿扣持限位。
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部131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此时所述扣槽41对应所述凸部131呈圆形设置,以使得所述卡扣13在安装过程中相对便捷,无需考虑所述凸部131与所述扣槽41对位的问题,并且使得所述凸部131在所述扣槽41内可相对旋转设置。所述凸部13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扣部132,多个所述扣部132沿所述凸部13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扣部132与所述扣槽41扣持限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部132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制,至少为两个,优选为四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还包括测温元件,所述支撑结构11对应所述凸部131的位置贯设有过孔133,所述过孔133贯穿所述凸部131的自由端设置,用以供所述测温元件穿设,所述测温元件一端与所述安装座6固定连接,另一端设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远离所述安装座6一端,并与所述面板相抵,用以感应所述面板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所述凸部131的壁厚为w,1mm≤w≤2mm,既方便注塑也满足强度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第一支架111和磁体112,所述第一支架111背对所述线圈绕组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卡扣13,所述磁体11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1与所述线圈绕组2之间,所述磁体112用于增强所述线圈绕组2的磁感强度,提高加热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111与所述卡扣13一体化设置,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所述磁体112与所述第一支架111使用硅酮胶固定连接,所述磁体112由磁铁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1还包括第二支架12,所述第二支架12设置在所述磁体112和所述线圈绕组2之间,所述线圈绕组2粘合在所述第二支架12上,用于固定所述线圈绕组2并将所述线圈与所述磁铁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112朝向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一侧设置安装凹槽1121,所述第二支架12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1121中,以对所述第二支架12进行限位,使其安装更加牢固,并且,所述线圈绕组2同样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1121内,以防止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间隔较近,各自的所述线圈绕组2的磁场互相干扰,影响加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000还包括云母片3,盖设在所述安装凹槽1121的槽口处,用以将所述线圈绕组2与所述面板隔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电磁加热单元,用在电磁烹饪器具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
主体结构,包括支撑结构;以及,
线圈绕组,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以与所述电磁烹饪器具的安装座上的扣合部扣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抵接件,所述弹性抵接件用以弹性抵接所述安装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接件包括环设在所述卡扣外围的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侧在所述卡扣的外围设置有多个限位扣;
所述弹簧的一端被所述多个限位扣限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侧的凸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凸部的外侧的扣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横截面呈长形设置,以使得所述凸部形成有两个较长的第一侧面和两个较短的第二侧面;
两个所述第二侧面上均设置有一所述扣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
所述凸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扣部,多个所述扣部沿所述凸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对应所述凸部的位置贯设有过孔,所述过孔贯穿所述凸部的自由端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背对所述线圈绕组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卡扣;
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线圈绕组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磁体和所述线圈绕组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安装凹槽;
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中。
12.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多个扣合部;
多个电磁加热单元,包括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电磁加热单元,所述多个电磁加热单元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对应与所述多个扣合部相扣持;以及,
面板,盖合所述安装座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扣槽,每一所述扣槽形成一扣合部,所述卡扣扣持于对应的所述扣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呈长形设置,以使得所述卡扣形成有两个较长的第一侧面和两个较短的第二侧面;
所述扣槽对应所述卡扣呈长形设置,以使得所述扣槽对应形成有两个较长的第一侧壁和两个较短的第二侧壁。
CN202221459242.3U 2022-06-10 2022-06-10 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540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9242.3U CN217540831U (zh) 2022-06-10 2022-06-10 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9242.3U CN217540831U (zh) 2022-06-10 2022-06-10 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0831U true CN217540831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4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59242.3U Active CN217540831U (zh) 2022-06-10 2022-06-10 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0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0472B (zh) 柔性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349469B2 (en) I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its assembly
US4640979A (en) Radio-frequency-tight shield with planar parts
CN217540831U (zh) 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CN109153365A (zh) 带偏转器
US10227025B2 (en) Resin cover and vehicle seat having resin cover
KR20070066107A (ko) 전기모터의 브러시 홀딩장치
JP4361949B2 (ja) 電気機械のためのブラシホルダ
US9839332B2 (en) Hardware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and hardware
US5895597A (en) Electric heater support and mounting assembly
CN217546344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217693754U (zh) 电磁加热单元和电磁烹饪器具
US20190162419A1 (en) Pressing element and induction hob comprising a pressing element
CN219107698U (zh)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7584561U (zh) 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3119268U (zh) 取暖器
CN219103064U (zh) 一种电磁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546345U (zh)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9287760U (zh) 线圈支架、电磁加热单元及电磁烹饪器具
JP3489575B2 (ja) 電気炊飯器
CN212565962U (zh) 电热片固定组件及电暖器
CN218572565U (zh) 踢脚板固定结构和消毒柜
CN220824037U (zh) 一种头发造型器及其浮动装置
CN215647460U (zh) 线圈盘座、线圈盘及电磁加热器具
CN212394634U (zh) 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