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9235U - 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9235U
CN219099235U CN202223202733.2U CN202223202733U CN219099235U CN 219099235 U CN219099235 U CN 219099235U CN 202223202733 U CN202223202733 U CN 202223202733U CN 219099235 U CN219099235 U CN 219099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barrel body
quenching
flange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27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川
常富民
夏云峰
周仲成
石宝凤
李巍
林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North Heavy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North Heavy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North Heavy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North Heavy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27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9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9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9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包括:底部桶体、顶部桶体、防喷淬罩、多个中间桶体,底部桶体、顶部桶体、中间筒体为双层桶形结构,底部桶体位于底部,中间桶体位于底部桶体、顶部桶体之间,防喷淬罩位于顶部桶体顶部,防喷淬罩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桶体、顶部桶体、防喷淬罩、中间桶体的端部通过法兰相连接,底部外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循环水口、出水口,循环水口连通底部桶体的内部空间,出水口连通底部内桶、底部外桶之间的空间。本实用新型能够组装并安装在热成型设备附近,便于热成型后材料的冷却淬火。

Description

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淬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奥氏体不锈钢热成型后没有相变过程,因此为了获得更均匀细小的晶粒度,热变形后需要通过急速冷却抑制晶粒的长大。大型锻件热变形后淬火时,随着淬火时间的加长,水温会急剧升高,影响锻件的淬火效果。
通常360MN黑色金属垂直挤压系统没有设计冷却水槽,奥氏体不锈钢在360MN黑色金属垂直挤压系统热成型后不能够就近实现冷却,需要将热成型后奥氏体不锈钢转移到位置较远的淬火水槽中进行淬火,热成型后奥氏体不锈钢在转移过程中温度不能够得到保障,影响淬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能够组装并安装在热成型设备附近,便于热成型后材料的冷却淬火。
技术方案如下:
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包括:底部桶体、顶部桶体、防喷淬罩、多个中间桶体,底部桶体、顶部桶体、中间筒体为双层桶形结构,底部桶体位于底部,中间桶体位于底部桶体、顶部桶体之间,防喷淬罩位于顶部桶体顶部,防喷淬罩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桶体、顶部桶体、防喷淬罩、中间桶体的端部通过法兰相连接,底部外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循环水口、出水口,循环水口连通底部桶体的内部空间,出水口连通底部内桶、底部外桶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底部桶体包括:底部内桶、底部外桶、底部上法兰,底部内桶位于底部外桶内部,底部内桶、底部外桶的顶部分别连接在底部上法兰上,底部上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底部外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循环水口、出水口,循环水口连通底部内桶;顶部桶体包括:顶部内桶、顶部外桶、顶部上法兰、顶部下法兰,顶部内桶、顶部外桶的下端连接顶部下法兰,顶部外桶的上端连接在顶部上法兰上,顶部下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顶部内桶的上部边缘低于顶部外桶的上部边缘;防喷淬罩的下边缘设置有淬罩法兰,中间桶体包括:中间内桶、中间外桶、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中间内桶、中间外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底部上法兰、中间下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中间上法兰、顶部下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淬罩法兰、顶部上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底部外桶设置有方孔、补水口,补水口分别连通底部内桶,方孔、补水口分别设置有法兰板。
进一步,底部内桶、底部外桶、顶部内桶、顶部外桶、中间内桶、中间外桶位于同一个轴线上。
进一步,底部上法兰的多个通孔位于同一个圆上,顶部下法兰的多个通孔位于同一个圆上,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的多个通孔位于同一个圆上。
进一步,顶部内桶、顶部外桶之间,底部内桶、底部外桶之间,以及中间内桶、中间外桶之间分别连接有支撑环板,支撑环板设置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底部外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为分层式主体结构,易于安装和拆卸,适用于特殊环境使用的立式水槽。
2、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为双层结构,循环水口连接水泵后可以实现水体在水槽内自循环,从而保证水体温度的均匀性,水体在水槽内自循环和外部循环过程中快速降温,并维持水体温差,保证冷却和淬火强度。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淬火过程中水体温度均匀性高,极大提升了锻件热变形后的淬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包括:底部桶体1、顶部桶体2、防喷淬罩3、多个中间桶体4,底部桶体1、顶部桶体2、中间筒体4为双层桶形结构。
底部桶体1包括:底部内桶11、底部外桶12、底部上法兰,底部内桶11位于底部外桶12内部,底部内桶11、底部外桶12位于同一个轴线上,底部内桶11、底部外桶12的顶部分别连接在底部上法兰上,底部上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位于同一个圆上;底部外桶12的侧壁上设置有循环水口13、出水口14、方孔15、补水口16,循环水口13、补水口16分别连通底部内桶11,出水口14连通底部内桶11、底部外桶12之间的空间,方孔15、补水口16分别设置有法兰板。
补水口16用于外接消防带,防止水温急剧增大时,影响锻件冷却效果。方孔15用于检修时使用,作为人员进入夹层的通道。
为了增强底部外桶12的强度,在底部外桶12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板17。底部内桶11、底部外桶12之间连接有支撑环板5,支撑环板5设置有多个连通孔。
顶部桶体2包括:顶部内桶21、顶部外桶22、顶部上法兰、顶部下法兰,顶部外桶2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顶部上法兰、顶部下法兰,顶部内桶21的下端连接在顶部下法兰上,顶部内桶21、顶部外桶22位于同一个轴线上;顶部下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位于同一个圆上。顶部内桶21、顶部外桶22之间连接有支撑环板5。顶部内桶21的上部边缘低于顶部外桶22的上部边缘。
防喷淬罩3的下边缘设置有淬罩法兰,顶部设置有进料口31。
中间桶体4包括:中间内桶41、中间外桶42、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中间内桶41、中间外桶42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位于同一个圆上。中间内桶41、中间外桶42位于同一个轴线上,中间内桶41、中间外桶42之间连接有支撑环板5。
底部上法兰、中间下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将中间桶体4连接在底部桶体1顶部;中间上法兰、顶部下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将顶部桶体2连接在中间桶体4顶部;淬罩法兰、顶部上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将防喷淬罩3连接在顶部桶体2顶部。
位于上部的中间桶体4的顶部下法兰与位于下部的中间桶体4的顶部上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将相邻两个中间桶体4相连接。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使用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的淬火过程如下:循环水口13通过管路连接水泵,出水口6通过管路连接冷却池,通过水泵给夹层与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内部蓄水;热成型后锻件利用吊具从进料口31送入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内部进行冷却,高温冷却水从顶部内桶21溢流进入顶部内桶21、顶部外桶22之间的夹层,高温冷却水依次经过中间内桶41、中间外桶42之间的夹层、底部内桶11、底部外桶12之间的夹层,从出水口14流出,经管道送入冷却池,从而保证水体温度均匀性,加强水体与冷却工件的接触,打破锻件因高温入水在表面形成的空气膜,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技术方案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桶体、顶部桶体、防喷淬罩、多个中间桶体,底部桶体、顶部桶体、中间筒体为双层桶形结构,底部桶体位于底部,中间桶体位于底部桶体、顶部桶体之间,防喷淬罩位于顶部桶体顶部,防喷淬罩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桶体、顶部桶体、防喷淬罩、中间桶体的端部通过法兰相连接,底部外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循环水口、出水口,循环水口连通底部桶体的内部空间,出水口连通底部内桶、底部外桶之间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桶体包括:底部内桶、底部外桶、底部上法兰,底部内桶位于底部外桶内部,底部内桶、底部外桶的顶部分别连接在底部上法兰上,底部上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底部外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循环水口、出水口,循环水口连通底部内桶;顶部桶体包括:顶部内桶、顶部外桶、顶部上法兰、顶部下法兰,顶部内桶、顶部外桶的下端连接顶部下法兰,顶部外桶的上端连接在顶部上法兰上,顶部下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顶部内桶的上部边缘低于顶部外桶的上部边缘;防喷淬罩的下边缘设置有淬罩法兰,中间桶体包括:中间内桶、中间外桶、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中间内桶、中间外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设置有多个通孔;底部上法兰、中间下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中间上法兰、顶部下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淬罩法兰、顶部上法兰通过螺栓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外桶设置有方孔、补水口,补水口分别连通底部内桶,方孔、补水口分别设置有法兰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内桶、底部外桶、顶部内桶、顶部外桶、中间内桶、中间外桶位于同一个轴线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上法兰的多个通孔位于同一个圆上,顶部下法兰的多个通孔位于同一个圆上,中间上法兰、中间下法兰的多个通孔位于同一个圆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部内桶、顶部外桶之间,底部内桶、底部外桶之间,以及中间内桶、中间外桶之间分别连接有支撑环板,支撑环板设置有多个通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外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板。
CN202223202733.2U 2022-11-30 2022-11-30 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 Active CN219099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2733.2U CN219099235U (zh) 2022-11-30 2022-11-30 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2733.2U CN219099235U (zh) 2022-11-30 2022-11-30 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9235U true CN219099235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28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2733.2U Active CN219099235U (zh) 2022-11-30 2022-11-30 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9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0397U (zh) 淬火池和淬火系统
CN203846069U (zh) 一种环形锻件淬火装置
CN219099235U (zh) 自循环立式淬火装置
CN211947175U (zh) 一种海绵钛生产反应器用分体式过道
CN113430357A (zh) 一种热处理的流水生产系统及方法
CN217536082U (zh) 一种中小高铬铸件淬火装置
CN105937017A (zh) 一种连续式真空热处理炉
CN202116598U (zh) 用于厚壁筒型锻件热处理的淬火托盘
CN215404344U (zh) 一种盘圆线材生产用退火炉
CN213060938U (zh) 一种旋转喷流等温淬火装置
CN212339721U (zh) 一种甲醇生产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6529516U (zh) 氮化炉
CN213363461U (zh) 一种冷却装置用冷却罐
CN210625085U (zh) 一种节能水循环冷却系统
CN210394469U (zh) 一种环锻件热处理调质冷却系统
CN206385208U (zh) 一种新型齿轮热场补偿淬火料框
CN202576489U (zh) 大厚壁弧形工件热处理喷淋装置
CN201136882Y (zh) 高温淬火油箱冷却装置
CN218404325U (zh) 一种环形喷水固溶淬火处理装置
CN216585093U (zh) 淬火环状冷却装置
CN213357809U (zh) 一种用于长晶设备的水循环冷却装置
CN216274260U (zh) 一种加热炉淬火冷却搅拌装置
CN217297948U (zh) 一种银亮钢棒回火后水喷淋装置
CN218937040U (zh) 转底炉出料装置及转底炉
CN215481084U (zh) 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供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