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7502U - 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7502U
CN219087502U CN202223180572.1U CN202223180572U CN219087502U CN 219087502 U CN219087502 U CN 219087502U CN 202223180572 U CN202223180572 U CN 202223180572U CN 219087502 U CN219087502 U CN 219087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connecting hole
retaining wall
wall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05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德高
潘伟东
余清福
林贤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05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7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7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7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所述防水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中间件和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和环状的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并沿着朝向所述中间件的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挡壁,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接合通道;所述第二挡壁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并沿着朝向所述中间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壁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容纳腔,且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一挡壁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中间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该防水装置在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位灵活的好处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制造中,对于客舱内的控制器通常没有防水要求,也即客舱内的控制器的防水等级为IPX0(GB 4208-93)。但是近年来由于车辆的电控元件越来越多,因此客舱内的控制器可能因受到空间的限制而被安装在空调风道的下方,如此一来,过量冷凝水在空调风道表面凝结后容易滴落在控制器上。此外,一些车主购买新车后需要对内饰贴膜,而贴膜前要清洗内饰,此时也有可能发生水滴落到控制器的情况。针对于此,控制器需要一定的防水性能,目前越来越多的车辆制造商要求客舱内的控制器的防水等级达到IPX1(防止垂直方向滴水)或IPX2(防止当外壳在15°范围内倾斜时垂直方向滴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以提高控制器的防水等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中间件和第二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和环状的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挡壁沿着朝向所述中间件的方向延伸并使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容纳腔;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挡壁,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接合通道;所述第二挡壁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并沿着朝向所述中间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壁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容纳腔,且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一挡壁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中间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壁的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底板的远离所述中间件的表面齐平,或者所述第一挡壁的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底板的远离所述中间件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一挡壁之间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二挡壁的外表面上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所述卡接部卡接。
可选地,所述扣合部为U型结构,并包括两个接合杆和连接两个所述接合杆的接合块,两个所述接合杆分别与所述第二挡壁连接,所述接合块与所述卡接部卡接。
可选地,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靠近所述中间件;或者,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背离所述中间件。
可选地,所述中间件包括PCBA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中间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防水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并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以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中间件及所述第一壳体。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如前所述的防水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前所述的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具有如下优点:
前述的防水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中间件和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和环状的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并沿着朝向所述中间件的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挡壁,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接合通道;所述第二挡壁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并沿着朝向所述中间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壁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容纳腔,且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一挡壁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中间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该防水装置中所存在的孔(所述接合通道为孔洞)、缝位于同一方位上,水只能沿第二底板到第一底板的方向进入孔或缝,进而流入防水装置的内部,因此只要在安装所述防水装置时,将所述第二底板竖直安装或者使所述第二底板倾斜安装,且使得所述第二底板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下方即可有效避免水进入防水装置内部,实现防水效果。该防水装置没有额外使用诸如密封圈、密封垫、挡水板、迷宫结构之类的防水部件,既不增加防水装置的零件,也不增加防水装置的装配工序,还不增加防水装置的尺寸。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4是图3所提供的防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00-防水装置,110-第一壳体,111-第一底板,112-第二底板,113-卡接部,120-中间件,130-第二壳体,131-第二底板,132-第二挡壁,133-接合通道,134-扣合部,134a-接合臂,134b-接合块,135-第三连接孔,150-紧固件,101-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以下说明内容的各个实施例分别具有一或多个技术特征,然此并不意味着使用本实用新型者必需同时实施任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或仅能分开实施不同实施例中的一部或全部技术特征。换句话说,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并视设计规范或实作需求,选择性地实施任一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或者选择性地实施多个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借此增加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弹性。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复数形式“多个”包括两个以上的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以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装置100,所述防水装置10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110、中间件120和第二壳体130。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0包括第一底板111和环状的第一挡壁112,所述第一挡壁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111上,且所述第一挡壁112沿着朝向所述中间件120的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10具有容纳腔101。所述第二壳体130包括第二底板131和第二挡壁132,所述第二底板131上设有接合通道133,所述第二挡壁132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131上,且所述第二挡壁132沿着朝向所述中间件120的方向延伸。在装配所述防水装置100时,所述第二挡壁132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容纳腔101,且所述第二挡壁132与所述第一挡壁11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中间件120设置在所述第二挡壁132与所述第一底板111之间。所述中间件120包括但不限于PCBA板、电容器、传感器等任何需要防水的电子元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所述防水结构100还包括接合模块140,所述接合模块140设置在所述中间件120上。所述接合通道133为孔洞,其位置与所述接合模块140相对应,以使得外部的接合件能够在所述接合通道133处与所述接合模块140连接,因此所述接合通道133存在进水风险。以及,所述第二挡壁132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挡壁112的内壁之间有缝隙而存在进水风险。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中100中,所述接合通道133和所述缝隙处于同一方位,水只能沿着所述第二底板131到所述第一底板111的方向才能经所述接合通道133和/或所述缝隙进入所述防水装置100的内部。因而在安装所述防水装置100时,只要使得所述第二底板131竖直布置(如图3及图4所示),或者使得所述第二底板131倾斜且所述第二底板131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11的下方(图中未示出),便可有效防止水经所述接合通道133和/或缝隙进入所述防水装置100的内部,实现防水装置100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111通常为圆角矩形,所述第一挡壁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111的边缘,且所述第一挡壁112的平行于所述第一底板111的截面为呈圆角矩形的环状。类似地,所述第二底板131也为圆角矩形,所述第二挡壁132可以自所述第二底板131的边缘向所述中间件120的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二挡壁132的平行于所述第二底板131的截面为呈圆角矩形的环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壳体110、所述中间件120及所述第二壳体130的设置方向上,所述第二壳体130的尺寸L2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挡壁112的尺寸L1,优选L2小于L1,如此,所述第一挡壁112的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底板131,这样做的好处是,所述第一挡壁112的凸出所述第二底板131的部分形成一圈“屋檐”,阻挡水进入所述缝隙,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可以理解,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130的尺寸L2为所述第二底板131及所述第二挡壁132在所述第一壳体110、所述中间件120及所述第二壳体130的设置方向上的尺寸之和,所述第一挡壁112的尺寸L1为所述容纳腔101的深度。
所述第二挡壁132与所述第一挡壁112之间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进可拆卸地连接,例如通过卡扣连接。请参考图5至图8,所述第一挡壁112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接部113。所述第二挡壁132的外表面上设有扣合部134,所述扣合部134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形成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接部133卡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及图6,所述扣合部134为U型结构,并包括两个接合杆134a和连接两个所述接合杆的接合块134b,两个所述接合杆134a分别与所述第二挡壁131连接,且所述接合杆134a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接合块134b形成所述卡块,并与所述卡接部133卡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背离所述中间件120,以图6所示的方位来看,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向上。此时在所述第二挡壁132、所述中间件120及所述第一挡壁112的布置方向上看,所述卡接部113可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壁112的中部。或者,在替代性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及图8所示,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也可以靠近所述中间件120,也即在图8所示的方位中,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向下。这种情况下,所述卡接部113可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壁112的边缘。
此外,所述第一底板111上还设有固定部(图中未标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容纳腔101内,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图中未标注),所述中间件120上设有第二连接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底板131上设有第三连接孔135。所述第三连接孔135、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防水装置100还包括紧固件150,所述紧固件150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135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后,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以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30、所述中间件120和所述第一壳体110。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150可以为螺钉。
相比于使用密封圈或密封垫的防水方案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100无需增加胶槽和相应的装配工序。相比于使用挡水板的防水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装置100无需增加挡水板的安装空间,在所述中间件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所述防水装置100的尺寸较小,且安装简单(无需增加挡水板的安装工序)。相比于使用迷宫或防水槽的防水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装置100的可竖直安装或倾斜安装,灵活性更高(迷宫或防水槽的防水方式中,迷宫或防水槽只能竖直安装),且在所述中间件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所述防水装置100的尺寸更小。
所述防水装置100可用于控制器,故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防水装置100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安装于车辆的客舱或其他位置,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车身控制器(BCM)、区域控制器(ZECU)、车载电脑控制器(VCP)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控制器的汽车。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中间件和第二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和环状的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挡壁沿着朝向所述中间件的方向延伸并使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容纳腔;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挡壁,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接合通道;所述第二挡壁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并沿着朝向所述中间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壁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容纳腔,且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一挡壁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中间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壁的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底板的远离所述中间件的表面齐平,或者所述第一挡壁的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底板的远离所述中间件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一挡壁之间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二挡壁的外表面上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所述卡接部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为U型结构,并包括两个接合杆和连接两个所述接合杆的接合块,两个所述接合杆分别与所述第二挡壁连接,所述接合块与所述卡接部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靠近所述中间件;或者,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背离所述中间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包括PCBA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中间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防水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并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以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中间件及所述第一壳体。
9.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装置。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
CN202223180572.1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 Active CN219087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0572.1U CN219087502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0572.1U CN219087502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7502U true CN219087502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1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0572.1U Active CN219087502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7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85C (zh) 汽车的电连接箱
US6339934B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vehicular rooftop air conditioner
US20050194167A1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junction box
JP2003063332A (ja) 燃料電池自動車の排気構造
KR920005377B1 (ko) 차량의 앞부분의 차체구조
CN219087502U (zh) 一种防水装置、控制器及汽车
JP3792412B2 (ja) 電気制御機器の防水機器ケース構造
CN107889383B (zh) Ecu壳体结构
JP4728071B2 (ja) ガス検出装置
US7572178B2 (en) System housing, in particular for a heating, ventilating and/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vehicle
CN113978385B (zh) 一种车用天窗装饰罩
CN115092065A (zh) 外饰总成及汽车
CN206036864U (zh) 用于车辆的组合灯密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JP3517348B2 (ja) 自動車ドア用回路体取り付け部の止水構造
JP3296479B2 (ja) ダクトの固定構造
CN220382037U (zh) 保险丝继电器盒
CN218702723U (zh) 仪表板总成与具有该仪表板总成的车辆
CN217917793U (zh) 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18519764U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130791B (zh) 车载空气净化器吸气口连接结构和车载空气调节系统
CN217656856U (zh) 仪表保险盒盖板、仪表保险盒及车辆
CN220465178U (zh) 一种右除霜风道的安装结构
CN204518272U (zh) 一种车载播放器
CN210405856U (zh) 控制器及其安装盒、车辆
CN217099847U (zh) 车载雷达的防水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